APP下载

学校教育在技术时代信息化社会何以不可替代

2015-12-05林丹

基础教育参考 2015年13期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道德教育

林丹

摘要:在技术时代信息化社会中,家庭学校并不能够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学生,学校教育依旧应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在一如既往加强直接德育实效性的同时,我们也应发挥间接德育在学校德育过程中的重要价值。一方面,强化学科教师进行“学科德育”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发挥“隐性德育课程”的巧妙功能。

关键词:家庭学校;人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道德教育

“技术时代”开端于17世纪的英国产业革命,是以科技迅速发展为标志的人类社会发展时期。海德格尔之所以在其后期著作中经常提到“技术时代”,主要是基于这一时代既是人类社会生活水平的空前提升时期,但同时又是其遭遇诸多始料不及的技术负面影响的历史阶段。诚如哲学家汉斯·约纳斯指出的那样:“现代技术已经具有超越一切已知的甚至曾经梦想的人类力量。它是一种超越物质、超越人类生命以及超越人本身的力量,并以加速度的步伐持续增长。”随之而来的是,人类在不知不觉中已进入到不同程度的信息化社会。这种不可阻挡的信息化社会背景,加剧了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很多国家家庭学校的增多,似有赶超传统学校之势。这种现象,究竟意味什么?家庭学校是否会越来越普遍,甚至有朝一日取代学校教育?这个问题果真只是一个改变学习地点的问题吗?从本质上来看,这个问题绝不是一个改变学习地点的问题,而是“学校教育是否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的问题。也就是说,如果学校教育拥有家庭学校无法完成的功能的话,学校教育依旧势必占据主要教育场域;反之,学校教育必然走向消亡。那么,学校教育究竟是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

一、为何一些学生选择在家学习

显而易见,信息化社会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是电脑及网络的普及。伴随网络学习系统愈加发达,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便捷通过网络课程在家学习,足不出户地获取到他们想要的任何知识和信息。慕课的迅猛发展,便是有力明证。从这一意义上说,作为一种学习样态,家庭学校确实能够更好满足学生灵活性和独立性的学习需要。特别是当越来越多丰富多彩网络课程的学习过程被设置为趣味横生的互动游戏,由此,家庭学校便更能吸引众多学生积极、主动、愉悦地开展学习活动。家庭学校将学习地点从学校转换到家庭,在整个教育发展过程中是不容忽视的重大变化。当然,导致这种变化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一方面来源于技术时代信息化社会的重要背景,而另一方面,也与当下学校教育存在非人性化、过度体系化、与社会生活脱节等众多弊端不无关系,诸如此类的负面影响也导致了很多美国学者对于“学校消亡论”的坚定支持。总之,在技术时代信息化社会中,貌似学生的正常学习活动,已经不再完全需要学校。

二、学生是否真的不再需要学校

事实上,这个问题主要取决于,相比学校教育,家庭学校是否能够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学生。换言之,如果家庭学校能够肩负起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使命,学校教育自然会相形见绌。那么,何谓人的全面发展?按照马克思的理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由此,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体现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独立发展,都不是全面发展。基于此,反观家庭学校,鉴于其学习环境中时空的有限性与成员的局限性,事实上,它只能满足学生获取知识和搜寻信息的需要,充其量仅是对学生的智力发展能够起到一定作用。而一定程度的智力发展,也只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部分而已,绝非全部。显然,家庭学校的最大优越性,在于学生可以不必每天遵守既定时间表在学校环境下进行学习等活动,而是可以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决定学习地点。但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当学生进行学习时,除了生硬的电脑为伴之外,几乎没有更多其他社会成员与之进行必要的真实交流。因此,家庭学校除了对学生智力发展能够起到有限的一点作用之外,事实上,对于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而言,是无济于事的。尤为严重的是,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来说更为重要的道德、身体、审美、劳动等方面教育将在家庭学校的教育过程中被无意忽视。显然,这并不是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全面发展教育的应有目标。

三、学校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必须看到,在技术时代信息化社会中,学校教育中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获取知识等传统功能正在发生弱化和萎缩。最强有力的证明,莫过于“教师权威下降”这一不容忽视的事实。无疑,在技术时代信息化社会中,网络中有太多知识和信息随处可寻,教师不再是知识和信息的唯一来源,无以高高在上。对学生而言,哪怕没有教师的课堂教学和指导帮助,独立完成知识、信息的获取和学习,也可能是一件非常轻松和简单的事情。因此,教师权威下降,便是一种必然。但是,学校是一个既包括显性事物、又包括隐性事物、逐步刺激学生成长和成熟的综合场域。学校教育本身的功能呈现多样化,除了传统中主要的发展学生的智力方面外,更为关键的,还体现在发展学生的道德、身体和审美等方面。学校教育的这些功能对于更多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言,是其独有,家庭学校不可替代。因此,即使学校的确不是学生为未来完满生活做准备的唯一场所,但它却是其进入成人社会生活前非常必要的训练场所。在这一意义上,学校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设置,更是其实现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关键场域。换言之,在一定程度上,诸如学生智力发展等学校教育的显性功能,或许已经不再能如传统中那样显著,但是,诸如学生道德、身体和审美等方面发展的学校教育的隐性功能,必然在技术时代信息化社会中得到前所未有的彰显和加强。

有目共睹,“立德树人”已被确立为教育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而且表明了党和国家发展教育的基本立场。的确,学生道德发展一直是其全面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在技术时代信息化社会,学校应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融入德育过程,而这一过程是家庭学校无法充分承担的,为学校独有,具不可替代性。

从学理上说,学校道德教育在形式上分为直接德育和间接德育。不能忽视,作为开设专门道德课程系统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道德理论的直接德育有其不可克服的固有弊端,一是将道德教学与学科教学相提并论,实际上贬低了道德教育的价值和地位;二是道德教育领域宽泛而弥散,无明确边界,很难限制在一套固定课程中进行教学;三是运用讲授科学知识的方法进行道德教育,容易导致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脱节与分离;四是在学科教学任务十分繁重的现实前提下,实际能够留给道德教学的时间其实十分有限,易致道德教育目的落空。但在某种意义上,在未找到有效道德教育途径的前提下,直接德育至少可在课时方面保证底线,同时,有利于向学生系统传授道德知识和道德理论,提高其道德认识,并且,如若教学得法,还可迅速促进学生道德思维能力和道德敏感性的发展。基于此,我们应一如既往加强直接德育的实效性,而非弱化。事实上,包括欧美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虽然在德育课程设置方面做法不一,但其德育改革发展趋势丝毫没有否定直接德育的重要地位。

此外,在学科教学和学校集体生活各个层面对学生进行道德渗透的间接德育,在学校德育过程中亦具重要价值,因其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所以,一方面,我们应强化学科教师进行“学科德育”的意识和能力。教育部2014年在全国中小学推动开展的“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征集展示活动,便是一次力举。它可引导学科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实际学情,设计相应教学活动,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将积极情感、端正态度和正确价值观自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真正实现教书育人,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应发挥“隐性德育课程”的巧妙功能。从环境方面来说,学校建筑、设备、景点的设计和布置,都是十分生动并能陶冶学生情操的隐性课程。美丽幽雅的环境有利于学生保持愉悦心态,从而更好进行学习;很多环境的特别设计能够刺激和诱导学生对于真、善、美的不懈追求。这是一种绝妙的德育过程。从制度方面来说,凡是在正规课程表中未能出现的诸如学校管理体制、学业评估标准和各式口号标语,事实上,无时无刻不在无形中指引着学生的发展方向。而这种发展方向,主要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政策和领导人的意图等。这是一种深刻的意识形态教育。最为重要的是,学校场域可以给学生提供包含生生关系、师生关系和上下级关系等各种复杂人际关系的环境。这些人际关系的范式,恰恰分别正如学生在未来社会生活中必然要面对的个体与个体的关系、上级与下级的关系、个体与集体的关系等。这种隐性课程可以培养学生与不同人群交往和处理未来社会生活难题的能力。当然,我们也可质问,若要对学生更好进行道德教育从而实现社会化,进入学校或班级是否是一种必然选择?无疑,答案是肯定的。这主要是因为,个体与集体之间存在一种缠绕性互动效应。“破窗效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具体而言,个体与集体之间的互动效应包括两方面:其一,当一个学生生活在集体中时,基于一种本能而自然地渴望得到别人关注和赞美的心理需要,他能够被促进和提高,从而一个更好的人格印象会被塑造和养成;其二,基于安全感和人际适应的心理需要,一个学生必要的顺从性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够发生。因此,学生道德发展及社会化进程的实现,是个体无法独立完成的,而只能在集体中被形塑,学生与他人交往能力的培养,也必然是在学校或班级中进行。

(责任编辑 甘璐)

猜你喜欢

人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道德教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视域下的共享发展理念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