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骨科病房管理中的效果分析
2015-12-05吕淑欣
吕淑欣
(解放军第463医院 辽宁沈阳 110046)
骨科病房的传统管理模式为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满足患者的生理需求,并不断改进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以便提高护理质量。传统的骨科病房管理的重心在于完善护理措施,而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已远不能满足现代医学的要求[1]。经济在发展,患者对疾病治疗及康复的认知度也在进步。因此,骨科病房的管理不仅要满足患者生理的需求,更应该满足患者心理的需求。我院通过对72例骨科患者进行研究,探讨健康教育在骨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我院骨科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为18~69岁,平均年龄(46.9±32.7)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疼痛护理、饮食护理、压疮护理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具体方法为:首先,患者在入院后为患者讲解骨科疾病相关的知识,并让患者了解健康教育的目的和作用,取得患者的支持和配合。在患者基本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后,向患者讲解具体的治疗方法、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及用药方面的注意事项等知识。然后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骨科患者一般会出现忧虑、焦躁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可通过与患者进行沟通,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患者在术后会出现疼痛或者一些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应首先安慰患者这些均属于正常现象,让患者不必过分担忧,并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并为患者讲解相关注意事项。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练习,正确使用相关的运动器械,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规划练习强度。
1.3 观察指标
患者出院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统计患者对健康教育掌握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 评价指标
健康教育掌握情况的问卷总分为100分,主要内容包括对疾病的认识、用药使用情况、并发症了解程度及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得分为三个等级,优:得分≥80分;良:得分为60~80分;差:得分≤60分。优良率=优+良
1.5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有35例,满意度为97.2%,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有25例,满意度为69.4%。
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对比[n(%)]
3 讨论
骨科病房患者自身会承受较大的疼痛,因此,难免会出现焦虑、急躁等心理状况,同时由于患者对疾病缺乏足够的认识,会导致病急乱投医或对治疗或护理严重的不配合等情况[2]。因此,对于骨科病房而言,不仅需要在护理措施上满足患者的需求,更需要从心理上满足患者的需求,患者在心理方面得到改善,不仅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而且也提高了患者的恢复速度,因此,对于骨科病房管理中加入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在患者入院时,通过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从而会更加配合治疗,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在术后由于会发生各种并发症状,患者在健康教育的熏陶下,不会出现过分的忧虑,而是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另外,健康教育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治疗的关键。在进行常规的饮食护理、给药护理、疼痛护理的过程中加入健康教育,不仅使护理工作顺利开展,而且提高了护理的效率。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指导,提高了患者对康复训练的重视度,也使得患者能够遵从护理人员的指示积极进行训练,提高了康复训练的效果,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在骨科病房管理中应用健康教育,能极大地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骨科病房在进行健康教育过程中,应该加入以人为本的理念[3],护理人员应展现给患者足够的专业度。
本次我院对72例骨科患者进行研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并且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健康教育应用于骨科病房管理中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病房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在骨科病房管理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量推广使用。
[1]田美娟.晨晚间护理查房在骨科病房管理中的作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46):319-320.
[2]张玉婷.健康教育在骨科优质病房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现代养生B,2014,(4):275-275.
[3]谢春花,陈惠花.健康教育在骨科优质病房管理中的效果评价[J].中医药导报,2013,(9):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