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风水韵竞风流
——观察和描写景物特点写作指导
2015-12-05潘晓露丁卫军
◎潘晓露 丁卫军
江风水韵竞风流
——观察和描写景物特点写作指导
◎潘晓露 丁卫军
教学目标:
1.学会观察生活并能自由表达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体验、思考。
2.掌握一定的景物描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课文精美语段导入。在课本中,我们曾跟随迅哥儿月下出航去看社戏;我们曾借助朱自清的生花妙笔感受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无限魅力;在雪花飘风的季节里,老舍笔下温情的济南更是令人神往。这样的描写让我们惊叹,不禁也想用自己的笔来试一试,写一写。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写作——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二、检查预学,探究方法
从经典语段中,探究可行的景物描写的方法:
1.景中有物——选择生动词语进行修饰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调动各种感官多角度描写
运用联想想象
2.景中有序——注意写景的层次
3.景中有情——融入自己的感受
三、小试牛刀,写一写
(老师逐步指导)
1.认真观察图片,看清楚图上有哪些景物。
2.尝试给这些景物前后加上生动的词语进行修饰或限制。
3.请同桌之间合作,把刚才的短语扩展成一两句话,注意要运用恰当的修辞。
4.小组合作,要求同学们在已有句子的基础上,把刚才的几句话变成一段文字。要求从不同角度感受,并运用联想和想象。
四、结果展示
(实录片段)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片,看清楚图片上有哪些景物。
生1:摩天轮。
生2:湖水。
生3:树木花草。
生4:树木花草的倒影。
生5:亭子。
生6:初升的太阳。
师:你怎么知道是初升的太阳,而不是夕阳呢?
生6:因为您刚才给我们看的那段视频上这张图片配了一句话是“城市的眉眼在曙光中明亮”,所以应该是朝阳。
师:真有心呢,观察很仔细。还有什么景物吗?
生7:朝霞
……
师:展开合理想象,此时,此地还可能有什么景物?
生8:河里有游动的鱼儿、水草、鹅卵石,还有游船。
生9:人,岸边有晨练的人。可能还有打扫的、打捞垃圾的环卫工人。
生10:天空中偶尔有鸟儿飞过。
师:正因为偶尔,所以图片没拍到。(生笑)你用词非常准确!下面请同学们,在刚才的景物前后加上生动的词语进行修饰或限制。
生11:灿烂的曙光,给天空染上了绚丽的金色。
生12:宽广无垠的天空,缓缓转动的摩天轮。
生13:郁郁葱葱的树木与耸立的摩天轮倒映在湖面上。鹅卵石铺成的羊肠小道弯弯曲曲延伸在绿荫间。
师:一下子就想到了这么美的句子,这与这位同学平时的积累是分不开的。
生14:湖水波光粼粼,泛起一圈圈涟漪。
生15:天空万里无云,远处水天一色,霞光映红天际。
师:好美!接下来请同桌之间合作,把刚才的短语扩展成一两句话,注意要运用恰当的修辞。
生16:片片金黄的落叶,似一只只随风飞舞躲藏在绿荫间嬉戏的蝴蝶。
生17:岸边的婀娜的柳树,为自己梳妆,她们美美地照着大自然给予她们的精致。
生18:微风乍起,拂过水面,漾起一圈圈涟漪,波光粼粼,如同片片金钿闪耀。(师生鼓掌)
师:“拂过”“漾起”“如同金钿”……用词那么恰当,意境那么美。
生19:鸟儿亦醒了,呼朋引伴,欢歌乐语,在枝头唱着悦耳动听的歌曲。
生20:鸟儿也醒了,时而高声欢唱,时而安静聆听,听那万物苏醒的声音。
师:同样的景物,你们可以写出不同的句子,都很美。下面小组合作,要求同学们在已有的句子的基础上,把刚才的几句话变成一段文字。要求从不同感官角度,并运用联想和想象。
另外,老师还要特别强调一点,就是要注意在写景中融入自己的感受,这也是我们写景的目的和灵魂。王国维曾经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还说过:“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论哪里的景物,无论什么人去描绘,只有注入了“情的活水”,笔下的山水才会有动人心魄的力量。
(小组合作,一人记录,选出一人朗读展示。)
师:请其他同学认真听,并适当记录,从“景中有物、景中有序、景中有情”三个角度进行评析。
生21:旭日缓缓升起,金色的曙光照亮了整个城市。微风拂过水面,漾起一圈圈涟漪,波光粼粼,映出了岸边摩天轮朦胧的倒影。岸边蜿蜒曲伸的鹅卵石小径上,布满落叶,早已有清晨漫步的人履步前行。天空万里无云,远处水天一色,霞光映红天际,与水光连为一体。鸟儿也醒了,时而高声欢唱,时而安静聆听,听那万物苏醒的声音。
生22:我们觉得这个片段写得很美。尤其是层次非常清晰,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语言也很生动。老师,我还想展示一下我们组的成果。(师生笑)
生23:终于盼到南山湖的日出了!遥远的地平线上渐渐泛红,缤纷的朝霞为天空披上了件华丽的外衣。朝阳娇羞地慢挪过地平线,微露脸庞,宛如戴着粉色面纱的神秘女子。女子缓缓摘下面纱,美得令人窒息,又充满无限活力。高高的摩天轮半遮天空,演绎唯美独特风景。一棵棵耸立的树木茂密、葱绿,如战士一般坚定守护着清晨所独有的静谧。刚醒的鸟儿扑棱棱地拍打着洁白的翅膀,尽情翱翔在树林间,享受着,沉浸着。那一片硕大如银的湖泊清澈见底,偶尔有鸟儿轻轻掠过湖面,荡漾起阵阵迷人的涟漪,一圈一圈,一阵一阵——弥散。湖泊上的几叶小舟静静依偎在湖泊上,好似白银盘里的青螺。美美的朝景勾勒出一幅美美的画面,令人心旷神怡!(师生鼓掌)
生24:对于这个片段我们不想评价太多。还不错。我们想展示一下我们组的成果。(师生笑,期待)
生25:旭日东升,曙光微醺,水平如镜,映出了岸边摩天轮的倒影。微风乍起,拂过水面,漾起一圈圈涟漪,波光粼粼,如同片片金钿闪耀。两岸草木葳蕤,(掌声)郁郁葱葱,俯仰生姿,好似团团绿云。光自树冠照下,被枝叶筛成了细碎光影,如同在青翠欲滴的页面上,洒上了一层金粉。蜿蜒的小路上,落叶满径,已有晨练的人履步前行,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清脆如哨声。天,一碧如洗;霞,红遍天际。鸟儿亦醒了,呼朋引伴,欢歌乐语,在枝头唱着悦耳动听的歌曲,打破了这清晨的静谧。风吹湖面波纹起,晨曦妍明鸟鸣欢。听,城市苏醒的声音。
(潘晓露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育才中学;226399)
名师点拨:
潘老师的课堂就像一幅流动的画,让人惊艳不断惊喜不断。观察和描写景物,是一个不老的话题。写什么景?怎么写?怎样的指导才会让学生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这是这一堂写作指导课需要解决好的问题。写作指导,很多老师常常不知所措。潘老师的这一节课,真正实现了让写作指导的过程看得见。
潘老师教学的起点在生活,选择了学生熟悉的生活之景,让学生写家乡的美丽,选择了一幅画,和学生一起看,一起想,一起写。熟悉的地方同样有风景,可是我们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之中,常常为了“另辟蹊径”而忽略了。
潘老师教学的另一个起点在课本,引导学生跟着课本学写作,打通读与写的通道,和学生一起回忆经典课文的写景句段,从中提炼、概括出写景的一般方法。丰富的课文资源很多时候被浪费了或者未能被有效开发,充分利用。郭志明先生指出,阅读教学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大多数语文教师为阅读而阅读,未能真正实现与写作的有效对接。
潘老师教学的落点呢?落点在学生的练笔的过程,没有拘泥于纯写作技法的讲授,而是层层深入推进学生的练。对于写作指导课,一方面老师短于讲,一方面又盛于讲。在我看来,没有老师有效的训,学生的练也很难奏效。把训与练割裂开来,当作两张皮来做显然是不成功的。潘老师和学生一起按照“景中有物、景中有序、景中有情”板块序列,次第展开教学。眼前有画,又不囿于画。不仅让学生看清眼前之物,重要是激活想象,打开“肉眼”的同时打开“心眼”,看景融情,写景语更写情语。
我们从实录的片段看,潘老师引导学生从词到句,由句组段的过程,有个体的自主到小组的合作,让我们感受到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看清了学生学习的过程。整个课堂由精彩而有效,不仅清晰地展现了教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展现了学的过程。
(丁卫军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育才中学;226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