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析

2015-12-05周盈余露

亚太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传授翻转课堂阶段

文/周盈 余露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是授课教师在课前将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提供给学生、并提出主要的学习要求;学生课余时间利用教师提供的视频和相关材料按老师的要求进行自主学习,针对教学内容完成测试及教学任务,并提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在课堂上师生则面对面一起解答疑惑,进行探究性、协作式学习;课后,师生还需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及时评价与反思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定义中包括以下三个内容: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翻转课堂使得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讲授者变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1]。首先,教师的角色不再仅仅是课堂上传授知识的主角,而成为整个课堂中的组织者,统筹全局,组织各种活动及任务来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互相学习,共同解决难题,只当学生们遇到有难以解决的难题时,教师才需向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或者传授必要的知识。另外,教师备课期间,不仅要设计课堂中的活动,而且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料,根据同学们提供的信息进行处理与整合。

自此,新型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能力与才华有了更高的要求,高水平的能力和才华也能在翻转课堂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与释放。

(二)学习时间重新分配

学生要在上课之间要利用教师提供在信息技术平台上的各种学习资料,比如教学视频、课件进行提前自习,并完成相应的作业及任务。一般来说,课前的知识传授需要达到甚至超越传统课堂中教师灌输式讲授的教学效果,才能算作完成了知识传授,进入知识内化阶段[2]。所以在课堂中,教师需要提供各种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学习情境来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来检验学生的自学状况并以此来加固学生的学习效果,最终,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因此,翻转课堂需要将课前学生自学的时间延长从而完成学生知识的内化,其中关键之处在于教师需要认真考虑如何利用和分配时间,来完成“课堂时间”的高效化[3]。

(三)学生角色的转变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是主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主体。在课外,学生需要主动地从学校或老师提供的信息平台上获取到学习所需的各种形式的学习资料,利用学习资料完成自助学习、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并根据学习内容反复地与教师、同学们进行交流,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内化。上课期间,根据教师的评价反馈,更加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控制自己的学习。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构建

翻转课堂教学模型主要由教学准备阶段、学生课前自主学习阶段、课堂阶段、课后评价阶段四个阶段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在这三个过程之中.现代信息平台是翻转课堂学习环境创设的有力杠杆。信息技术的支持和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保证了个性化与协同式学习环境的构建与生成[4]。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导演者和督促者;教学视频则承担起了知识传授的重要责任,其质量与类型对知识传授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促进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个性化与协同化式的学习环境,并能够根据课程内容、学习者特征进行课堂活动的设计。

(一)在教学准备阶段。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所提供的教学视频是完成知识传授的关键因素。教学视频的质量及课堂活动的设计将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首先必须根据学生的特性,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研究并设计符合学生及授课内容的教学方式;创建或者选择合适的教学视频、课件、等学习资料;随后将各种学习资料上传到信息服务平台提供给学生,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重难点提示、提出学习要求及任务。

(二)学生课前自主学习阶段

上课之前,学生利用终端比如电脑下载教师早已备好的教学材料,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看视频课件及相关学习资料等,单独或和同学一起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从而便于加强对学习内容的认识与理解,并在此基础之上发现学习的疑难之处;其次,学生把在学习活动中疑难进行集合并发送给学习委员,学习委员将疑问整理好后上传至服务器或网络交流平台以便师生可互相讨论、互相解答难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提前学习情况来调整课堂教学进度、修改课堂教学计划,从而是教学计划更适合学生。

(三)课堂阶段

课堂阶段是学生知识内化阶段,在这个阶段分为任务展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协同学习或独立学习、成果交流、反馈评价阶段。首先,学生在课堂上可以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进行学习汇报、交流学习体验,汇报内容主要以视频、图片或实体的形式来展示。老师和同学在观看完汇报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评价,老师要根据问题的类型及难易程度创造不同的学习环境 (自主探究或小组协作学习)让学生操作、交流讨论,对适宜的个别学生进行辅导或对集体进行讲解,把问题加以解决,实现学生知识 (技能)的建构和内化。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活动的导演与讲解员。其次是反馈评价,教师要注重对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的双重评价。最后,教师将学生最终的优秀学习作品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进行展示。

(四)课后评价阶段

课后评价阶段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从中也可以发现教学准备阶段的不足。在该阶段,老师对本次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及教学反思,从而优化教学资源与教学方便,以便于优化下次课程教学设计。

在这一整个翻转课堂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导员和督促者,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被彻底翻转。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的教学活动更多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这充分体现了以学习者学习为中心的思想。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实施后的结论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之后,笔者认为翻转课堂对大学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翻转课堂更能激发并维持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更能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其次,翻转课堂的授课方式有利于因材施教,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但就翻转课堂而言,也存在着不少的局限性。翻转课堂不适合所有的教学内容,比如概念、原理类的知识在翻转课堂中教学效果就不如在传统课堂传授的效果好。另外,翻转课堂需要经常将大量的课堂时间用于学生协作学习、讨论等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计划性可能因此收到破坏,教学效率也因此而降低。此外,翻转课堂不仅要求大学生应具备较高的自我管理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对大学教师提出了较高的教学技能及素质要求,大学教师除了能够对学生做到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之外,还能根据同学的现状、教学内容和环境做好合适翻转课堂的教学活动设计、制作或选择合适的教学视频,这样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才能有保障。

由于课堂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任何有效的学习模式都是为了学生的有效学习发展而创造的。符合学习规律、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就“翻”,不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没有必要采取这种新教学模式,课堂“翻”与“不翻”应该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学生特性及学习环境进行精心地分析之后才能加以确定。

[1]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 [J].中国远程教育,2013年10期

[2]刘震、曹泽熙.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8期

[3]卢海燕.基于微课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外语点化教学,2014年57期

[4]张金磊、三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J].远程教育杂志,2012年4期

猜你喜欢

传授翻转课堂阶段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传授技艺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干花手作达人亲自传授
明星传授“颜控女”选车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