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心电监护误报警率中的应用

2015-12-05滕丽君章玉兰

浙江医学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监护仪心电监护品管圈

滕丽君,章玉兰

(金华市人民医院,浙江 金华 321000)

·护理与管理·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心电监护误报警率中的应用

滕丽君,章玉兰@

(金华市人民医院,浙江 金华 32100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心电监护误报警率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对急诊科患者心电监护误报警率高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6个月后,心电监护误报警率明显低于活动前,同时护士的心电监护理论知识成绩及技能操作水平较活动前明显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心电监护误报警率有很好的效果,同时提高了护士正确实施心电监护报警管理的能力及执行力,保障患者安全,减轻护理工作量。

品管圈;心电监护;护理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运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1]。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功能的心电监护仪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不仅能监测多项生理指标,还设有报警系统,当监测的某项数值超过事先设定的报警范围,都会出现报警,使医护人员能及时准确地捕捉患者生命信息。而错误报警不仅不能正确提供患者病情信息,引起患者及家属紧张,还会增加护理工作量。我院急诊科针对患者心电监护频繁出现误报警的现象,于2014年4-9月开展了以“降低心电监护误报警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院急诊科开放监护床位16张,现有护理人员27人,其中男4人,女23人,年龄21~43岁,职称: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5人,护师9人,护士11人。

2 开展品管圈活动具体方法

2.1 成立品管圈小组

于2014年3月,实行自愿报名的方式,成立品管圈,确定圈名为“爱心圈”。圈员10名,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4名,护士3名。推选出1名高年资主管护师担任圈长,负责活动小组的组织与策划;秘书1名,负责记录每次活动的内容及资料整理;护士长为辅导员,负责监督。

2.2 主题选定

召开圈员会议,通过头脑风暴法,确定“降低心电监护误报警率”为本次活动主题。QCC活动时间为2014年4月1日至9月30日。

2.3 现状调查及要因分析

活动初期,QCC小组圈员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心电监护报警现状调查,收集记录2014年4月1-30日所有心电监护仪报警频次及误报警频次。结果显示:心电监护报警频次为478次,误报频次有357次,漏报频次17次,误报警率74.6%,漏报警率3.43%。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汇总,分析要因,总结出心电监护错误报警的主要因素有以下4个方面:(1)护士方面因素。报警参数设置不合理,如上限设置过低、下限设置过高;参数需要调整时未及时调整;重新接收新患者时未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调整报警参数;心电监护导联线连接错误或电极片脱落未及时更换等;(2)患者方面因素。如躁动、体位改变、出汗、消瘦,患者或家属自行断开导联线等;(3)环境干扰,手机电磁,患者衣物、被服产生的静电及周围强光等的干扰;(4)机器故障。导联线断裂打折,或管路漏气,电池电量过低,记录仪缺纸等。漏报警原因为:(1)报警设置范围上限过高或下限过低;(2)报警未开启,处于关闭状态;(3)报警音量设为“0”等。

2.4 制定目标

根据现状调查结果,拟定改善目标。设定同期目标:心电监护误报警率为40%以下。

2.5 对策拟定及实施

主要因素确定后,再次召开圈会,圈员们运用头脑风暴方式进行讨论,提议各项可实施的对策,并予实施。

2.5.1 制定培训计划,定期考核,提高护士心电监护操作执行能力 由护士长集中授课,对急诊科全体护士进行心电监护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重点讲授心电监护报警限设置及操作要点:(1)指导正确设置各项监测功能的报警限,做到报警限个体化。顾月群等[2]提出生命体征稳定在正常范围以内的患者设置正常范围即可,生命体征异常的患者,如血压高、心率快于正常者,报警上限设置自身血压或心率增加5%~10%,下限减去20%~30%,血压低、心率慢于正常者报警上限设置自身血压或心率增加20%~30%,下限减去5%~10%;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指氧饱和度设置在90%~100%,其他患者一般设置95%以上。报警范围的设置以确保患者安全为前提,并确认报警已开启,报警音量合适,降低误报的同时也杜绝漏报的发生。(2)正确连接导联线,电极片粘贴位置正确,粘贴前要做好皮肤的预处理,可以使用电极的背衬砂纸清洁皮肤,电极片粘贴平整,血压袖带展开后缠绕在患者肘关节上2~3cm处,松紧程度以能够插入1~2指为宜,指氧饱和度监测探头不应放置在灰指甲、涂指甲油或有指甲缺如的指头上,红外线对准指甲盖。(3)合理设置滤波功能,消除电磁、肌电干扰,使心电监护仪的监测达到最优化状态。课后讨论,对临床工作中存在监护仪报警相关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并规范心电监护仪操作及管理,护士长每月一次组织全科业务学习,每天晨间提问。

制定分层培训计划。根据排班,由每组操作技能熟练的高年资护士根据操作规范对组内成员进行监督指导,同时记录操作不规范及心电监护仪报警情况,圈小组成员每天查看记录并进行汇总,在每月一次的业务学习会上进行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经过培训后及时对全体护士进行考核。将心电监护报警设置列入科室质量检查的标准中,护士长每天抽取2名护士进行心电监护操作考核,记录成绩,对知识掌握薄弱的护士进行个别强化讲解。

2.5.2 优化沟通技巧,提高患者及家属依从性 针对患者对心电监护认知度不高导致的不配合,护士利用心电监护期间与患者面对面进行语言交流,告知监护仪使用的目的、注意事项、报警的意义及案例说明等方法进行反复宣教,嘱患者尽量保持安静,体位改变时不要强行牵拉导联线,有汗液、呕吐物污染电极片或电极片脱落及时告诉护士予以更换,不要私自断开导联线。体位改变可致血压过低,护士要事先告知患者或家属,并嘱患者平卧后复测;向家属做好宣教,出现报警时要及时呼叫。手机电磁可干扰监护仪的正常工作,打电话时尽量避开,同时关注患者监护的舒适性。不断提高患者对心电监护的认知力,能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完成监护。每2周开圈会一次,交流心电监护使用体会及与患者的沟通技巧,指导圈员根据患者的个性特点与之进行沟通。

2.5.3 加强风险意识教育,强化护士法律意识 全体圈员在思想上要充分认识心电监护报警的重要意义,根据患者病情的动态变化进行规范的调节和参数设置,辅导员负责督导工作,特别关注并提醒风险意识薄弱的护士,如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当事人。交接班时查看监护仪报警设置是否合理,把心电监护报警设置列入交接班内容,加强责任心。

2.5.4 加强监护仪维护 每班维护,使用后用手消毒液擦去污渍,将各导联线整理后分开放置相应地点,每月由设备科技术人员对仪器进行检查维护,使仪器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保证使用质量;科室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各导联线有无扭曲、反折、断裂等,血压袖带有无漏气情况,仪器出现故障及时联系设备科维修。

2.6 统计学处理

资料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用χ2检验,以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2014年9月1- 30日再次统计心电监护误报警率情况:误报率37.5%。明显低于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1。漏报警率由QCC活动前的3.43% 降低到活动后的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 见表2。

表1 品管圈活动前后心电监护报警情况比较

表2 品管圈活动前后心电监护漏报警情况比较

3 体会

3.1 品管圈活动降低了心电监护的误报率

心电监护是临床上常见的监护手段,它能及时反映患者的监护信息,为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正确的监护仪报警能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在保证报警正确的基础上,医护人员应重视监护仪报警,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以减少误报和漏报,避免造成严重的后果。误报警常引起患者和家属的紧张,护理工作量增加,护理质量下降。针对此问题,品管圈小组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找出根本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落实。通过效果确认、评价,结果显示急诊科心电监护误报警率由原来的74.6%降低到活动后的37.5%(Plt;0.05),也避免了漏报警的发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标准化管理,做到持续质量改进。

3.2 品管圈的应用降低了护理缺陷的发生率

护理缺陷是指在护理活动过程中,因责任心不强、工作疏忽,未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或违反操作规程等原因出现的工作失误,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护理行为[3]。护士是心电监护仪的直接操作者和观察者[4],科室改进心电监护操作流程后,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增强责任心,合理设置报警限,防范警疲劳,提高心电监护报警警惕性。此次品管圈的应用,有效降低了误报警率的发生,减少因此造成的不良事件,成为有效提升护理质量的手段,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3.3 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品管圈活动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由被动接受管理转为护士长引导下的自主管理[5],圈员们通过本次活动,增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了彼此间的合作与沟通,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1]刘庭芳,刘勇. 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

[2]顾月群,杨敏,殷雅琴. 心电监护仪报警设置的调查与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4,13(4):326-327.

[3]周丽娟,曹丽. 现代护理管理[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97-98.

[4]郑舒亮. 影响心电监护仪监护效果的常见原因及处理对策[J].当代护士,2008,(11):77-78.

[5]叶妙满. 参与管理模式在科室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及体会[J]. 护理与康复,20l0,9(2):160-161.

ApplicationofQCCinreducingthefalsealarmrateofECG

TENGLijun,ZHANGYulan@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s (QCC) in reducing the false alarm rate of electrocardiograph (ECG) .MethodQCC team was established to analyze the reasons of the high false alarms rate of ECG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patients with developping appropriate corrective measures and their implementation.ResultAfter six months of the QCC implementation, ECG false alarm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while the ECG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operate the achievement levels of nurs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an before.ConclusionApplication of QCC has a good effect to reduce the false alarm rate of ECG, while improving the nurse s ability and execution of properly implemented ECG alarm management, protecting patient safety and reducing nursing workload.

QCC; ECG; Care

滕丽君(1979-),女,浙江金华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急诊护理

@

章玉兰1479425656@qq.com

R473

B

1672-0024(2015)03-0032-03

猜你喜欢

监护仪心电监护品管圈
适用于航空救援的除颤监护仪设计
胎心监护仪的多发故障解析与日常维护
多参数监护仪检定相关问题分析及建议
医用多参数监护仪计量检定中常见问题与质量控制
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日常故障分析与维护
心电监护仪电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基于Andriod平台的心电监护系统设计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