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民族的“古朵”文化研究①
2015-12-05宋健
宋健
(西藏民族学院体育学院 陕西咸阳 712082)
藏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体育文化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在青藏高原上的高山草场畜牧经济文化的基础上,以藏民族传统文化为背景,人们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发展和逐渐完善,藏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藏族文化的活化石。自古以来,藏族传统体育文化在藏族适应高原环境,强身健体,培养优良的品质,加强民族文化交流和维护团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特殊的生态环境和藏传佛教的宗教信仰等综合条件孕育了独具特色的藏族传统体育文化,这些文化已经深深的扎根于藏族群众的思想之中,反映在他们的生产和生活之间,成为他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古朵”(藏语)是流传藏区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藏族人民独有,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随着时间的流逝,现代文明的冲击,生活方式的改变,“古朵”也逐渐被人们淡化、遗忘、趋于失传。因此,研究保护和开发“古朵”,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 古朵的起源与发展
考古专家的考古证明,西藏的远古居民在距今四、五千年前已经营农业和畜牧业,兼事狩猎的生产,过着定居的生活。在与大自然的斗争过程中,逐渐发明了斧、刀、投石器、弓等工具和武器。懂得了骑马奔跑,用弓箭猎取动物,早期的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就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形成了雏形。
在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要适应恶劣的生存环境,在长期与大自然的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创造出许多生产和生活的工具,例如:敲砸器、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新石器时代出现了磨制石器,例如:石斧、石锛、石铲、石凿、石簇、石球等。西藏自古就有人类居住,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在昌都卡若文化遗址、曲贡遗址出土了大量的新石器,其中有大量的石球,这些磨制精美的石球也是重要的工作和玩具。同样,在蓝田遗址、丁村遗址和许家窑等遗址中也曾经出土了石球,据考古学家考证,石球是原始时代的一种狩猎工具,纳西族的飞石索就是很好的证明。
石球作为远古时代比较重要的狩猎工具,在于它在投掷时便于控制方向和作用力量,比石块类的工具效率更高。从投手掷石球怎么发展成用工具掷石球,已经无从考证,但是都是人类改进和延长自身器官的过程,人类制造工具能力的增强,使人类文明大大的向前迈进。藏族的古朵和纳西族的飞石索就是在这样的特定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应该说,藏族“古朵”出现的年代要早于弓箭出现的年代。
起到现在,藏、青、甘和川等省区的藏族牧民仍然在使用一种特殊的驱赶牛羊等牲畜的工具,同时还可以作为一种攻击野兽的武器,平时还可以作为休闲娱乐的玩具,这种东西在藏族中为“古朵”,或者“俄尔朵、俄朵”,意为抛石绳或投石带。
现在,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意识的增强,“古朵”逐渐演变成为较量臂力、灵巧和准确性的独特的体育用品;也经常作为奖品,颁给体育比赛中的优胜者;还是防身和定情定盟的礼物;牧民平时把“古朵”当作一种辟邪驱凶的吉祥配饰,系在腰很方便,也可作为装饰品,随身携带,形影不离。“古朵”的性能发生了变化,已经演化为驱鬼避邪、祈求吉祥平安、装点生活、美化生活的饰品。“古朵”已经成为牧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每逢新年、民俗节日、闲暇时间基本上都有“古朵”比赛。在农牧区“古朵”是最受欢迎和普及面最广的一项运动。为了弘扬藏族这一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西藏自治区第二、三届运动会曾将“古朵”列为表演项目,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好评。
2 “古朵”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古朵”是用牦牛绒毛或山羊毛编织的抛石绳,长约2m,由“正绳、古底、付绳、加呷”等四部分组成。
制作“古朵”的原料是用毛和皮子,用毛搓成粗线,再用线编成绳,中间放石头的地方宽而大,编成椭圆型的“古底”,有的上面加块皮子,防止损坏,以延长保用寿命。正绳的头部有一个套手指的环,以便石头掷出后古朵还在手中。“加呷”是尾部,比正绳细一些。各地藏区的“古朵”虽其长短粗细略不相等,但结构、原料却是一样的。
使用“古朵”的方法很简单。先将正绳的指环套在手指上,将石球或者石块放在“古底”中,并把“加呷”的尾端也握在投掷手,正好将古朵对折,像掷链球一样,在头顶上旋转加速,当达到一定的速度时,对准目标后,放开握在手里的“加呷”,随着清脆的“叭”的一声,石球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飞向目标方向。从小使用古的藏族牧民,技艺非常高超。牧民使用古朵驱赶牛羊时,用古朵击中头牛、头羊的左脸颊,头牛羊就带领牛羊群向右拐弯,击中头牛的右脸颊向左拐弯。力量大的时候,能将牛羊的脸颊打破,有的牧民能将石球抛到200m以外的距离。还可用古朵抛击偷袭畜群的豺、狼、狸等野兽。古朵也是用来展示牧民们一种精神文化,制作是否精制,响声是否清脆,掷石的距离,最重要的是是否准确,是藏族牧民显示身份的一种体现。
3 “古朵”比赛
“古朵”原本是藏族人民放牧牲口的一种工具。玩古朵也是训练生产技能,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古朵”逐渐发展成为藏族传统体育项目,随着全民健康计划活动西藏节庆活动的开展,古朵被列为体育比赛项目。
“古朵”比赛主要有打靶、打气球、掷远等。归纳起来,“古朵”比赛有两种形式。一种以准确决定比赛胜负。比赛时,参加人数不限,参赛者不分年龄大小排成一行,约在100m开外用垒石或冰块设靶标,尔后从右按顺序抛石,击中目标者获胜。若第一轮出现多个击中者,可以进行第二轮,如此反复,将每轮未击中靶标的选手淘汰出局,最终产生获胜名次。或者将4~5个牛角垒起来,顶端放一块石子,站在远处用古朵击打,如击掉牛角顶端的石子而垒起来的牛角不垮者为胜,可再连击,连击连中多者为优胜;把牛尾巴染成红色作活靶子,用古朵击打,看谁打得准,打得远。另一种形式则是以距离判定比赛胜负,参加人数不限,参赛者不分年龄大小排成一排,从右按顺序抛石,每个选手抛甩2~3次后,评选出其中抛甩距离最远者。在昌都丁青县的一次“古朵”比赛中,有牧民们就用“古朵”将石球甩出400m。经常打“古朵”的人不仅打得远,而且打得准,关键时刻,还能充当武器,攻击野兽或者敌人。在历史中上著名的1904年的江孜保卫战中,在缺粮少弹的情况下,英勇的藏族儿女们用随身携带的“古朵”作为武器,抛掷石块痛击英军侵略者,英军称“古朵”的飞石为长眼睛的神石。
4 古朵的特征
“古朵”是流传藏区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已成为藏族人民独有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运动项目。“古朵”是在藏族文化背景熏陶下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式,具有独特的特征。
4.1 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
藏民族体育项目丰富多彩,风格各异,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开发潜力。“古朵”是“土生土长”的“原生态”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民族性与地域性在藏族中是一致的,藏族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区,也只有这些地区才有藏族生存。古朵只有在藏族中间使用和开展,别的民族和地区均无此活动,即它的活动或运动项目来自特定藏民族,反映了藏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俗习惯,深深的打上“藏民族”的烙印,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性风格。
4.2 具有生产劳动性、广泛的群众性
“古朵”是藏民族在数千年的劳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由于其具有劳动工具的性质,是农牧民的生产必需品,而成为藏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被一代又一代的保留下来。同时,在放牧期间和放牧之余,古朵也是农牧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内容,既要不断的训练,以提高远度和准确性,为放牧服务,也是调节放牧时单调而乏味的生活,具有双重的功能。因此,在藏民族聚居地域范围内活动,有着深厚的民族群众基础。
4.3 具有较强的健身性、娱乐性
“古朵”可以锻炼力量和技巧,一般是通过自娱自乐、消遣和游戏的方式而达到健身目的的,修身养性,娱悦身心,从而达到健身与娱乐的互动。在高海拔的地区,经常练习古朵,能够促进藏族农牧民的身体健康,是主要的健身内容之一。藏族牧民往往三四户人家为单位进行游牧,在地广人稀的草原上,牛羊吃饱,挤完奶等工作完成后,如,娱乐就成为广大农牧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开始唱藏歌、跳锅庄舞、打古朵等活动,给生活这几个家庭的生活带来乐趣,以提高单调生活的质量。
4.4 具有竞争性、审美性
藏族生活在平均海拔4000m以上的高原,而牧场一般为海拔5000m左右的高山草场,接近雪线的地方,可知藏族的生活环境非常恶劣。要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身体的适应性和强健的体魄是必要条件,只有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练就健康强壮的身体才能生存。人们通过古朵的比赛,来培养竞争意识,要在这种竞争性的健身体育项目中取胜,就必须具有较强的体魄和优良的技巧。作为培养和保持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古朵”被世代传习下来,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古朵”能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要,它是力与智、刚与柔的结合,无论是参赛者或者是观众都可以从其发出的有节奏的声音欣赏到音律美,从“古朵”的色彩及旋转的弧线中享受视觉之美。
“古朵”在青藏高原之所以能持久、广泛、深入地开展,是因为其在藏区“土生土长”藏族人民对此项活动有独特的偏爱,它根植于这片土地,自然就能产生强大的生命力,经久不衰。虽然,时过境迁,“古朵”的性能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它作为健身娱乐、驱鬼避邪、祈求吉祥平安的器具在藏族同胞的生活中仍占有一定的地位,研究保护和开发“古朵”,让这项藏民族传统体育的奇葩,成为藏族人民的骄傲与自豪,对促进藏区体育旅游经济,传承和发扬藏民族文化,增强藏族人民的体质,丰富和活跃人民的日常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朗杰.藏族牧民的抛石绳——“古朵”[J].化石,1987(2):26.
[2]丁玲辉.西藏史前时期的原始体育[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2(2):66.
[3]耀西,兆麟.石球——古老的狩猎工具[J].化石,1977(3):8.
[4]丁玲辉.西藏的民族传统体育[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
[5]邵生林.西藏体育史[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