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女子运动员400m混合泳分段成绩特征分析及主成分分析①

2015-12-05邓亦伟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混合泳冲刺分段

邓亦伟

(南昌航空学院体育学院 江西南昌 330000)

通过进一步探讨女子400m个人混合泳项目的运动特征,以期为我国游泳运动员科学的训练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以8名优秀的奥运会女子400m运动员的分段成绩为研究对象,对叶诗文等8名运动员的分段成绩特征进行探析,从而揭示女子400m个人混合泳世界顶级运动员之间成绩差距产生的原因,并对女子400m个人混合泳各分段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女子400m个人混合泳决赛运动员各分段成绩。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Iternet在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查阅15篇相关文献,收集运动员各分段成绩的时间数据,为撰写该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1.2.2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软件对8名运动员的各分段时间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并采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并绘制图表。

2 结果与分析

2.1 女子400m个人混合泳分段成绩的变化特征分析

400 m个人混合泳属个人全能项目,比赛按蝶泳、仰泳、蛙泳和自由泳顺序,各游100m距离。在混合泳比赛中,各分段成绩是对分段运动速度的直接反映,分段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因此,运动员各分段速度及战术运用和体能分配对取胜起决定性的作用。

不同的泳势对泳速影响不一。自由泳双手轮流转动,以最小阻力游进,是目前最快、最省力的游泳姿势。蝶泳因为双手一起划,虽然有腰腿的波浪式前进,但连贯性不佳,很耗体力。仰泳手臂背向划水,动作很难,且别扭不易发力。蛙泳动作复杂,阻力大,连贯性差。按泳速快慢排列分别为自由泳、蝶泳、仰泳和蛙泳。

可见,女子400m个人混合泳各分段时间趋势总体呈现W型,运动员在第1段加2-3段分段速度下降、第4段加速、5-6段分段速度下降,7-8段分段速度明显加快。

全程游速最快为蝶泳第1分段,由于是起始段,体力好,从而占据领先优势,同时给落后选手造成心理压力。蝶泳体能消耗大,游速过快,会影响后程发力。因此,合理的分配第1分段速度是赢得比赛的基础。

第4段出现小幅度加速,即混合泳的“1加”现象。现象越明显,表明运动员竞技水平越高。8名运动员第4段成绩均值低于叶诗文,说明“1加”现象不明显。而叶诗文的分段时间低于世界前3名平均水平,说明其第4段有提高空间。要想有所突破,必须调配好第4段的分段速度。

第5、6段分段速度下降,一方面是体能消耗过多;另一方面是做蓄势冲刺准备。叶诗文第5、6分段速度虽有下降,但坡度较缓,高于前3名均值。第7、8段为最后冲刺阶段。叶诗文在第7、8段领先第2名3.65s,表现出超凡的自由泳冲刺能力。

2.2 运动员各分段成绩领先均值的比较分析

为进一步研究运动员全程8个阶段的发挥,利用运动员各分段成绩与各分段成绩均值的差[1],均值差=(为混合泳各分段时间、为混合泳各分段时间均值)。其中,均值差为正值,表明该分段成绩落后于均值;均值差为负值,则该段成绩领先于均值。

根据均值差可知,叶诗文在8个分段中,均值差表现出不同的变化状态。其中第1、4、6、7、8段的分段成绩明显领先于均值,在蝶泳第1分段中领先均值0.24s,超出伊利莎白·贝塞尔0.67s,表现出处于相对领先地位;在第4段的“1加”阶段,分段时间虽领先均值0.59s,但劣于伊利莎白·贝塞尔和李玄旭0.54s和0.06s。表明其第4段加速能力稍弱。叶诗文在第7、8段的领先幅度最大,分段成绩分别超出均值2.03s、1.74s,确定领先地位。叶诗文的体能分配更加合理,前后兼顾。

伊利莎白·贝塞尔蝶泳第1、2段的分段时间均落后于均值,表明她采用了蓄势体能的比赛战术,仰泳第3、4段是该阶段分段速度最快的运动员,第5、6段依然领先均值,表现出她超强的竞技实力,在第7段的分段时间领先均值,仅落后于叶诗文,但第8段时并未表现出优势性的冲刺能力。总体来看,伊利莎白·贝塞尔仰泳和蛙泳阶段表现了很强的竞技能力,但体力消耗较大,影响自由泳的冲刺,节奏控制不佳。

其余运动员存在优劣项差距过大,体力分配不合理,冲刺能力较弱问题,与前两位分析的运动员相比,实力相差较悬殊。

2.3 女子400m个人混合泳各分段成绩的主成分分析

按特征值大于1,累积贡献率大于85%,选出了三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43.648%,累积贡献率为43.648%,特征值为3.492;第二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30.919%,累积贡献率为74.567%,特征值为2.474;第三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17.573%,累积贡献率为92.140%,特征值为1.406,说明这三个主成分提供的信息能够作为女子400m个人混合泳全程速度变化研究的重点,反映的分段时间对运动成绩具有重要影响。

经过分析得出主成分分析矩阵,但主成分分析模型需要的不是因子载荷量而是特征向量,利用“主成分相应特征根的平方根与特征向量乘积为因子载荷量”来计算特征向量。

第一主成分F1主要由X4、X3、X8组成,特征向量值分别为0.4752、0.4393、0.4260,第二主成分F2主要由X5、X6组成,特征向量分别为0.618、0.6027,第三主成分F3主要由X7组成,特征向量为0.6156。

第一主成分提供的第3、4、8段信息,贡献率最高,反应加速能力;第二主成分提供第5、6段信息,反应速度耐力水平。第三主成分提供的第7段信息是反映冲刺能力。由此,研究重点可以从第3、4、8段,第5、6段和第7段进行综合描述。

第4段是运动员身体机能调整后的“1加”阶段。第3、4段为仰泳,第3段的快慢直接影响第4段的加速能力。第8段为全程最后冲刺阶段,受前7段的体能分配的影响。第5、6段为蛙泳阶段,运动员需克服身体疲劳奋力游进,且需保留一定实力最后冲刺。第7段是运动员自由泳阶段冲刺能力的反映,它对混合泳全程的影响不容忽视。

3 结语

(1)女子400m个人混合泳各分段时间趋势总体呈现W型,运动员在第1段加速、2-3段分段速度下降、第4段加速、5-6段分段速度下降,7-8段分段速度明显加快。其中,合理的第1分段速度是赢得比赛的基础。运动员“第1次加速”现象出现在第4段。

(2)叶诗文体能分配更加合理,蛙泳阶段表现出了较高的速度耐力水平,第7、8段显示其超凡的冲刺能力。但第4段的“1加”阶段,分段速度低于前3名平均水平。调配好第4段的分段速度方可突破。

(3)分析女子400m个人混合泳全程速度变化研究重点可以从第3、4、8段,第5、6段和第7段进行综合描述。分别反映的是加速能力;速度耐力水平以及冲刺能力。

[1]杨智翼.高水平400m自由泳比赛中“第1次加速”现象的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3):274-276.

[2]张和莉.男子400m个人混合泳分段速度变化特征及主成分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50-52.

[3]张和莉,刘磊,张顺,等.第29届奥运会男子200m个人混合泳成绩的实证分析及其相关探讨[J].中国体育科技,2009(4):99-102.

[4]卢纹岱.SPSS统计分析[M].第4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472.

[5]郑闽生.竞技蛙泳技术发展特点和技术教法研究[J].游泳,2008(3):5-8.

[6]张和莉,刘磊,张顺,等.第29届奥运会男子200m个人混合泳成绩的实证分析及其相关探讨[J].中国体育科技,2009(4):99-102.

猜你喜欢

混合泳冲刺分段
冲刺
分段计算时间
冲刺
分段函数“面面观”
寻求分段函数问题的类型及解法
3米2分段大力士“大”在哪儿?
单项选择冲刺练习
第14届游泳世锦赛中国代表团运动员参赛名单
孕期最后的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