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职业适应性为目标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研究①

2015-12-05王飞加陶荣兵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2期
关键词:院校职业高职

王飞加 陶荣兵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江苏南京 210031)

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目的不仅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拥有强健的体魄,学会一项终生体育运动项目;而且还是为培养学生适应未来职业需求的手段方法。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人才的理念应突出“职业”性,以学生未来职业特点进行专业的培养。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教育是整个高等职业院校教育体系人才培养的一个科目;高等职业体育教育要区别于普通高校体育教育,需要突出学生的“职业适应性”,要向职业的需求发展进行改革。因此,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转变认识,从生物改造单一功能的体育观,需要转变到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职业需求的意识和能力为主的多功能体育观上来。

1 体育课程改革要向适应未来职业需求的观念转变

1.1 从“阶段性体育”向“终生体育”转变

学生的体育活动是否快乐,是否能愉悦身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指导和设计。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运动学习是阶段性,是被动接受性的,怎样使学生主动接受体育,接受老师的传授的锻炼方法,也获得参与的满足感,学生在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压力能在体育课中得到释放,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在设计环节时更有必要加强的其中一方面,才能产生更积极的作用。将自我锻炼能力与常规教学和未来职业的需求三者有机地结合,并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适应未来职业需求的技能才能得到提高。

1.2 从“教”向“学”转变

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课程对职业适应性的培养应该把传统的老师的“教”向学生的自主“学”进行转变,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思维。老师的“教”需要教师问题的引导、学生的知识探索、教师的设计和学生的需求结合进行教授。学生自主的“学”需要对未来职业的理解、对体育项目的理解、对自身条件的认识等相结合进行学习事半功倍。

1.3 从“崇尚运动技能”向“综合素质均衡发展”转变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以专项为主“崇尚的是运动技能”,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不仅需要运动技能,还要以运动为基础结合学生未来职业特点进行“综合素质的均衡发展”。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应以体现“职业”特点为主,设以学生未来职业有关的体育项目,重视提高学生未来职业需求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这对提高学生适应职业需求的体育能力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2 高职体育课程改革要向增加体现未来职业特点的教学内容转变

2.1 从“以技术难点为重心”向“以培养体育能力为重心”转变

目前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模式是单一的普通体育专项教学课为主,主要是教师教授学生一个运动项目,无论学生是否适合、喜欢,全部直接统一的体育课程教学。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不仅要运动技术还要兼顾未来职业发展和需求的运动技能,因此,要向选项课、专项提高课、保健体育课等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培养学生为适应未来职业的自我锻炼、独立从事体育实践的能力,以能力为本位的体育教育也是职业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和趋势。

2.2 从“以掌握新的动动项目为重点”向“以技术应用和提高为重点”转变

新的运动项目的学习是以技术的熟练程度为标准,学生的体育课最后的评定也是以学生技术的掌握程度为最后的学习成绩。而且学生先天条件的差异性较大,有的先天条件好的无需特别训练就可以提高运动技能,获得很高的体育成绩;有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不好的既使加大练习量也达不到要求。如果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以掌握新的动动项目为重点”,就很难使有些学生心理上得到平衡,成绩评定上也很难得到公平,学生也很难获得成功的乐趣,更谈不上成为将来的业余爱好,为从事的职业服务而锻炼;因此,“以技术应用和提高为重点”才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根本,要兼顾个体的差异性,突出教育主体的人格特征,把过程与结果结合起来评价学生。

2.3 从“大而全的运动项目”向“培养学生一技之长”转变

目前运动项目众多,高校开设的项目也是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但是正真适合每一位学生学习的运动项目并不多,这不仅需要学生自己选择,还需要老师的因材引导。职业教育培养学生宗旨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存、学会生存”。学会认知与做事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发展学习的能力,并将学会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它与终身体育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所倡导的宗旨有异曲同工之妙。老师要引导学生选择真正适合自己锻炼和学习的运动项目,不能学着这个项目看着那个项目,最后在不满意的心态下什么也没学会,要让学生选择一、二种感兴趣的项目系统地学习,有助于消化和吸收所学的内容,有助于学习和运动习惯的养成,让学生的体育知识转化为能力,内化为素质,是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2.4 从“大众体育项目”向“具有未来职业特点项目”转变

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课程内容应从“大众体育项目”向“具有未来职业特点项目”转变,开设具有符合未来职业特点的体育运动项目。首先,老师要了解学生了未来职业的发展和需求,进行学生运动项目的选着和教授过程中的设计。其次,学生应该明确自己未来职业技能的需求,针对需求进行选择性学习和强化。最后,在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下进行运动技能和职业需求进行教授和学习,学生最终学到能适应未来职业需求的技能。

3 体育课程改革要体现“职业”特点的教学方法转变

高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要体现出“职业”的特点,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对于未来的职业有了较为明确的规划和选着,因此,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方向应为学生从事未来职业服务,必须强调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教师有意识地组织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活动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针对不同专业的“职业要求”组织教学,才能真正体现体育课程的“职业”特点。

3.1 从“传授式”向“指导式”转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教学中那种“以教师为中心”,采用“传习式”“灌输式”等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目前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的要求,应该改为“指导式”。

“指导式”主要培养和发展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学习的主体积极性,指导学生在学生时代学会有“一技之长”,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体育,体育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指导式”的教学模式,不仅为学生打好终身体育的基础,而且可以培养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学生能有一个好的身体去应对未来职业的挑战。

3.2 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

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具备的自主学习、自主锻炼的能力,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发展,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自主体育锻炼能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常规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发学生思维,启发自信心。

3.3 从“传统”向“现代”转变

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发展迅速,多媒体化和信息化教育理念逐渐渗透到了各个学科中,体育课堂教学也不例外,要把多媒体化和信息化教育手段方法引入到体育课堂教育中来。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制作好的课件切到多媒体平台进行动作讲解,容易出现的错误的演示,有条件的甚至可以用录像的方法把学生练习的动作录下来进行讲评。这样,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交叉使用结合,呈现出多样性。特别在室内课、理论课上,教师可将更多最近发生的体育事情更直观地搬上讲台。

4 结语

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的教育理念除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外,还要突出“职业”的特点。把体育教学和学生未来职业的需求相融合,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同时培养未来职业需要的体能和职业身体素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以便更好、更快的适应未来职业的能力。因此,要进行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改革,要向适应未来职业需求的观念转变,要向增加体现未来职业特点的教学内容转变,要体现“职业”特点的教学方法转变。

[1]卢志兴,罗丽华.对职业院校开展职业适应性体育课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5):62-65.

[2]汪涛.高职院校发展职业性体育的理论探索[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2(2):5-7,11.

[3]胡靖平,于可红.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9):102-107.

[4]李仪,潘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现状与构建[J].体育与科学,2012(6):105,118-120.

[5]崔凤祥.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资源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0(26):29-32.

猜你喜欢

院校职业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