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体育运动训练学的发展与创新探索

2015-12-05尹树来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2期
关键词:项群教员体育运动

尹树来

(南京邮电大学 江苏南京 210023)

体育运动与竞技是现代国家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提升国家国际形象与地位的重要方式。我国对体育运动训练学的发展和教学实践越来越重视了,体育运动训练学也是体育运动训练教学的主要理论方式和行动指导。所以,促进体育运动训练学理论知识,使之更加完善、先进,对于国家的体育事业发展与创新来说,非常重要。

1 体育运动会训练学发展状况以及我国关于体育运动训练学的发展概况分析

早期体育运动训练学的理论重点是关于专业运动员的培养和专业训练,主要针对国家的体育运动教员需求和运动员需求开展研究的。早期的体育运动训练学通过对人体特性与素质进行研究,探讨、分析最为科学的体育运动方式,那时的研究更加侧重于运动技能的传授和汲取。研究体育运动训练学的人员涉及非常广阔,包括人体学人才、医护人才、运动学人才等等,他们对人类人体中的肌肉组织、运动过程中的变化、运动后的效果与身体素质指标等都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出了一套关于人类进行体育运动训练最佳的理论系统。

在体育运动学理念与理论刚刚传入我国的时候,我们国家只能被叫做体育大国,其原因在于我国人口非常之多,而与体育运动训练学的发展和创新没有关系。当人们开始关注这一领域时,国家包括社会上的一些资源开始对这一块引起重视,那时主要是为了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改革开放以后,国际交流加强,国际运动赛事成为了国家之间交流的主要方式。而后,体育运动训练学的研究重点开始向专业运动员培养转移,经过长远的发展之后,体育运动训练学被系统的划分为了各个不同的项目,例如,一般训练理论、论项训练理论等,可以针对不同的群体展开对应的训练实践。至今为止,我国的已经逐步地从运动大国转变为了运动强国,从我们国家走出去的运动员,在各项国际赛事上都获得了傲人的成绩。

2 影响体育运动训练的因素分析

影响体育运动训练的因素主要有两个:第一,教员的素质问题;第二,运动员的素质问题。这两者无论是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是心理素质,亦或者是身体素质的培养等各方面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2.1 教员方面的问题分析

体育运动训练教员作为运动训练的主导,他所实施何种训练方式,与学员的素质培养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心理素质、职业素质、道德素质和完善的理论知识系统都是一个教员应该且必须具备的品质和能力。我国的体育运动训练教员由于受到了国家体育运动训练学发展的限制,在理论知识结构和体育训练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无法做到完全的科学训练和高效训练。我国的体育运动训练界有很多的教员都是外聘教员或运动员,还有一些是曾经的知名运动员,有一点必须清楚的是,能够作为一个优秀的运动员,不一定就能够胜任教员职位,这一点在我们国家还没有被重视起来。另外,受到学校教育的影响,教员在进行专业学习期间,也没有学习到更为全面的知识,且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效率和效果欠佳。从教员的个人素质方面来说,很多的教员缺乏过硬的心理素质,不具备吃苦耐劳、奋斗创新的精神,甘于在一个层面永远的停留而不做提升。

2.2 学员方面存在的问题

学员在接受训练期间,参与什么样的训练很重要。我国很多学员和团队的运动员培养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强度训练方式,也就是反反复复地进行训练和强化训练,训练强度比较高。从很多的媒体采访当中就可以看出,一个专业运动员每天所要接受的到训练时间高达10个小时,这根本没有给予他们吸收和消化的时间,从某个层面来说,这样的训练对于他们的作用就是形成肌肉记忆,让他们在比赛当中按照惯用的肌肉发力方式进行,并获得成绩。而这种训练的形式常导致如下情况:第一,提升空间不大,第二,如果中停训练,他们运动员就会很快的忘记运动方法。另外,很多的学员具备一定的运动天赋,但是,他们却并不具备艰苦奋斗的精神,因承受不了训练压力而选择放弃的大有人在,这一点也跟学校和教员的教育有关,他们一味的追求训练成绩,却忽视了对学员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养成学员脆弱的心理素质,甚至,有的学员在比赛时出现怯场、紧张等问题,对比赛成绩的影响非常大。很多时候,运动员没有取得良好的成绩与运动技能无关,而是败在了心理素质上面。

3 体育运动训练学的创新措施

面对我国体育运动训练发展中的重重困难,要求势在必行的改革中必须进行体育运动训练学的创新,为体育运动训练提供更为科学、合理与完善的指导。

3.1 关于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讨论

项群训练理论类似于分类训练,它是介于一般训练理论和专业训练理论之间的理论法。该训练理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和发展运动员的运动技能,分类体系划分项群是开展训练的主要方式,根据不同的项群划分,进行专业的训练和指导。项群训练理论下,体育运动训练基本以负荷量度、训练目标、训练的组织、训练内容四个问题为主导,开展训练。项群训练理论的主要优势在于其明确清晰的概括出了不同分类群体之间的特点和规律,并能以此展开训练,适应性更强,项群训练理论将时间和理论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切实地将理论系统运用到了实际训练当中,改变了从前训练脱离理论,理论脱离训练的状态,这一理论下,体育运动训练基本按照理论系统的层次开展。新一代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应该按照现在训练科目和特点进行项群划分,结合现在体育学员的身体素质特征和心理素质特征制定不同层次的训练,重新制定训练目标和训练方法,注意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

3.2 关于体育控制论的成熟和发展讨论

所谓体育控制论就是针对人和机械中可控制、可调节的因素,找出其规律和共同点,以理论进行综合,然后运用到实际的体育运动训练当中。体育控制论在体育运动界运用成果非常多,例如,在1983年,郑晨根据体育控制论,开展了模式训练法,并最终取得到了10秒28的优秀的成绩。由此可见,体育控制论运用于体育训练当中,确实是行之有效的,它的诞生和研究为了体育运动训练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也给体育运动实际训练带来了新的训练方向和训练方法。在此基础之上衍生出来的体育运动训练方法对于运动员的素质提升是非常有利的。

控制论首次被运用于体育运动训练当中是在1968年,其运用对象鲍尔佐夫在展开了以其为理论基础的训练之后,在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上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夺得两枚奥运金牌。之后各国的体育运动学者和教员都相继对体育控制论进行了研究,体育控制论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著名的著作有:《训练调控与最优化》、《少年运动员训练控制原理》、《运动训练控制与运动训练系统工程》论文等。未来的体育控制论还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围绕训练方法、训练机械等展开新一轮的研究和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体育控制论将逐渐信息化、数字化和机械化。

3.3 新三论在体育运动训练中的实践

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是新三论的主要三个内容,老三论则是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为主要的内容。老三论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进入迅猛发展时期,直至现代,逐渐地被新三论所代替。新三论运用在体育运动训练当中主要对体育运动训练耗散结构、人体组织和以及人人之间的协作、现代运动训练系统的自组织理论及其哲学思辨进行分析,并以此提出了新的体育运动训练模式和方法。新三论几乎是在打击中成长和发展的。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一直都在受着来自于各方面的议论和怀疑,但是,从最终的训练成果上来看,它是正确的、科学的,它揭示了体育运动训练的本质,这对于体育运动训练学的发展来说,是源源不断、永无止境的。作为体育运动训练实践的理论指导之一,应该得到更深层次的开发和研究,不断地完善其理论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实际的体育运动训练提供更为良好和全面的指导。

3.4 关于运动训练时间的重组讨论

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是体育运动训练的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在之前的体育运动训练课程当中,一天接近10小时的体能和技能训练占据了运动员学习的全部时间,能够被用于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微乎其微。从人的身体肌能上来说,一天之中,最适合于体育运动训练的时间只有那么几个小时,如果能够恰如其实的抓好这几个小时,并开展训练,应该是可以事半功倍的。从体育运动的层次性上来说,应该将运动员训练的内容划分为不同的训练周期,在每一个周期中,开展专业训练,循序渐进;从训练的综合性上来说,也应该对运动员进行理论之上的训练,改变他们对于训练项目的看法并加深认识,进行自我训练调节;从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上来说,对运动员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也是提升运动技能,获取优异成绩的需要。

3.5 体育运动训练的新观念

现代竞技运动的发展更加标准化、严格化,对每一项竞技运动都有着严格的规定。一味的理论老套路、老方法是不行的,现代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结构、饮食结构、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等都与从前的运动员有了很大的差别。所以,体育运动训练也应该建立新的理念和方法,用以适应现代体育运动竞技和运动员的发展与变化,重新构筑体育运动训练的新模型,教员也应该试着借助于原先的理论系统进行新方法的思考,甚至是推翻原来的理论系统,建立更为完善、更为科学的运动训练理论系统。

4 结语

体育运动训练学是现代颇受欢迎的学科,但是在高考中,能够敢于报考这一学科的人很少,很多的体育院校和体育专业都出现了招生难等问题。未来,将这一门科学更好的发展先去,普及下去,增加人们对这一科学的了解,才能够更好地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

[1]李宝泉,李少丹.中国运动训练理论发展的困惑与选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1):139-144.

[2]王智慧.运动训练学研究进展:理论热点与综合向度——田麦久教授学术访谈录[J].体育与科学,2013(5):4-8.

[3]邬璐阳,马一枫.影响运动训练创新的多维审视[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S2):82.

[4]邬璐阳.运动训练发展创新的动力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S1):138.

[5]朱立新,赵洪波,李真真.运动训练主体行为模式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3(4):96-100.

[6]杜晖.体育运动训练学的发展与创新探索[J].当代体育科技,2014(32):204.

[7]刘大庆,张莉清,王三保,等.运动训练学的研究热点与展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2-8.

[8]李波,马兰军.运动训练学研究现状与反思[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61-65.

猜你喜欢

项群教员体育运动
体育运动
项群训练理论的广泛应用
运动员知识能力培养的项群特点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校长问题
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的竞技特点与训练要求
技战能主导类轮换攻防性项群的竞技特点与训练要求
呆呆和朵朵(13)
晚安,教员先生
任职教育教员队伍建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