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①

2015-12-05纪新涛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普通高校田径身体素质

纪新涛

(青岛理工大学体育教学部 山东青岛 266033)

田径运动的发展起源于是人体的自然活动,是对人体力量性、持久性和柔韧性等身体素质的综合考量,是进行其他体育项目的基础[1]。在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文件中所涉及到的项目大多数是田径类,因此普通高校非常重视田径教学活动,是体育教学的主体内容,要求学生在田径项目中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才算合格,对学生往往是强制性的标准。田径作为基础课涉及的多是高难度竞技类项目,同时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及教学要求的影响,为了保证竞技体育的完整性,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的是运动型的训练方式,对于普通的大学生来说造成很大的负担和压力,导致上课的情绪不高,容易产生抵触心理。

随着普通高校的教学改革实行学分制管理,田径课往往是作为选修课的形式出现的,然而根据数据显示,学生普遍认为田径课的训练强度大并且单调枯燥,再加上考核难度大而不去选择选修田径课,因此田径课由于选课人数没有达到最低标准而没有开设成功的比例高达80%,可见在学生的群体中对田径课的重要性没有形成普遍的认同感[2]。而且由于田径项目的特殊性,对个人的身体素质要求很高,而这不是能通过短时间的训练和培训就能提高的,而且田径课在高校中只是一门辅助课程,课时必然有限,学生不可能投入过多的精力在提高田径课的成绩上来。与之相比,学生更愿意接受快乐体育的理念,比如深受学生欢迎的足篮排、乒乓球、交际舞等具有乐趣的,适合学生活泼好动本性的体育课程选择的人数就相对多。实际上,坚持田径运动能够有效帮助人体提高身体素质及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因此,提高学生对田径课的认识,掌握正确的田径运动方法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1 目前普通高校田径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缺乏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田径教学中往往强调的是对学生技术性的训练,却忽视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通常在田径课堂教学中都是统一规格的训练内容和训练强度,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及心理情感上的需要,也没有考虑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在如何将田径运动与日常健身锻炼相结合。而且田径项目的运动难度和强度都比较大,单调的训练内容都不能够使学生产兴趣,缺少以人为本的理念,就不能够对学生推崇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失去了体育教学的真正意义。

1.2 传统教学模式制约田径课教学的开展

在现行的高校田径教学模式中仍然是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没有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对学生的田径教学过于强调田径竞技性项目的一面,训练内容主要还是以专业系数比较高的技术性项目为主,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都是不能承受并且按要求完成的,忽视了学生的身体素质现状及心理承受能力,对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失去了坚持下去的信心。另外,学生个体的情况以及对技术性动作的接受程度都有很大的不同,盲目地制定统一的过关标准显然是不科学的。

1.3 缺乏发挥学生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功能

传统的田径教学内容都是对竞技性项目的进行强度和技巧性的训练,由于田径项目本身是跑、调、投等运动形式,都是靠个体自身的反复练习来实现的,没有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内容和形式都比较乏味,缺少娱乐性,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当前大多数的普通高校田径教学过程中仍然是以老师为主体,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训练,机械化和程序化的现象比较严重,没有调动起学生的参与性和创造力,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出来,并且田径项目的训练成果不容易得以提高,学生看不到成绩就不愿意坚持下去。

1.4 考核评价体系不合理

对田径项目的考核模式非常固定,基本都是设定统一的标准通过时间指标、高度指标、长度指标几个方面考核达标通过率。虽然定量指标非常多,成绩也显而易见,但是对于田径运动来说,个人自身的身体素质在其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这是由遗传所决定的,是客观存在的因素,所以成绩并不能综合地考查出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能体现出平时的训练效果,如果光由成绩来评判是不够科学合理的。

2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发展的对策

2.1 建构以人为本的高校田径教学理念

在普通高校的教学改革的趋势下,田径教学课也应该打破传统,与现代的教学理念相融合,不仅要体现出田径项目的竞技性,也要重视其娱乐性和趣味性,树立健身体育的教学观念,将教学重点从技术性教学转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发展方向,强调田径运动在强身健体方面的作用。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来确定田径课的具体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不是田径竞技性项目的完整性,而是要考虑授课的内容是否能让学生真正的接受和掌握,并能在今后的日常锻炼中加以运用[3]。

另外,教师在田径课程内容的编排方面要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包括速度、力量、柔韧性等方面,并且充分结合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将课程安排设计得更加生动有趣,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减少学生在单调的训练过程中所产生的厌烦的心理,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到田径运动中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2 改变陈旧的技术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

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大学生不是专业的运动员,不需要进行那么高强度的技术训练,在田径教学中应该以强身健体为根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树立终身健身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循序渐进的训练,在授课方式上要采用更为灵活多样、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的形式。首先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各项身体指标情况,根据田径项目的教学目标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先与学生开展一些互动性强的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可以活跃课堂的氛围。教师可以多向学生讲解一些田径项目中能在日常锻炼过程中实用的小技巧,比如那些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的小的健身操,男生比较重视健身可以多讲解一些科学健身的方法,对女生则可以教授一些保持身材苗条的小动作,这些看似田径课程之外的东西却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另外,田径运动是所有运动的基础,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上,还可以将其他的运动形式比如各种球类、健身操等与田径运动结合,都符合田径教学目标。

2.3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

大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逐渐趋向成熟的阶段,同时这个年龄更愿意尝试新鲜的事物以及挑战自我极限的勇气。普通高校的田径教学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特点,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更加多样化,并调动起学生对田径教学改革的参与度,积极出谋划策,从自身实际出发对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提出可行性的建议。教师要降低田径项目的教学难度,更倾向于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目标,以学生为田径教学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提高趣味性,比如增加游戏的环节,游戏的形式不用拘泥于田径项目,放宽标准,主要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游戏增加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也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娱乐性的比赛,大学生都有着较强的荣誉感和团队精神,以比赛的形式能更好地吸引他们参与到田径运动中来,在不知不觉中既完成了训练的目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不会感受到训练的压力,反而更愿意投入其中。

2.4 建立全面实用的评价方式

对学生田径课程的考核除了要关注基本的运动技能和指标的完成,还要结合学生平时课上的训练态度、努力程度、田径理论知识的掌握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评价,尤其对个人的进步程度纳入考核的标准中,切实地减轻学生对成绩方面的压力,鼓励学生积极地投身到田径运动中来[4]。对学生田径成绩的考核评价要从多个角度予以考虑,评价的参考指标要具体全面,评价方法注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将考核工作深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而不只是期末的那一次考核成绩,这样更加合理地体现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情况,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每一次课的重视,避免因为提高不了成绩而失去坚持锻炼的信心。田径课程的考核形式也要多样化,除了计量运动成绩和教师评分的规则外,还可以增加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的环节,提高学生的兴趣。

3 结语

总之,当前普通高校要改变田径教学重视技术性项目训练的传统模式,要建立“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兴趣,以丰富多样的课堂教育形式为基础,制定科学人性化的考核评价模式,从根本上减轻学生在田径学习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的压力,促进高校田径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1]张华,张智新.北京普通高校田径课教学的现状与发展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6(2):38-40.

[2]毕红星.我国部分普通高校田径课教学改革关键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0(1):67-70.

[3]初永和.高等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和对策[J].辽宁体育科技,2002,24(2):32,55.

[4]昌林.高校田径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6(2):79-81.

猜你喜欢

普通高校田径身体素质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锻炼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普通高校冬季冰上课安全因素分析
“五性”让学生爱上田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