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问题
2015-12-05图布兴巴雅尔
图布兴巴雅尔
(集宁师范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 012000)
1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现状
1.1 课程设置不合理,对健康教育不重视
一些高校把公共体育的目的定位在增强学生们的身体体质,无疑这将公共体育教育局限化,忽略了高校公共体育的概念和终身体育的基本理念,从实际上违背了高校公共体育的文化性、科学性、可接受性以及民族性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教”、“练”,忽略了体育文化中常讲的“教”和“授”。
1.2 只强调“共性”,不重视“个性”发展
我们能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教学课程中发现,高校公共体育的层次、维度、种类的目标从为确立,学生的自我价值很难实现,无法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同时公共体育教学任务也比较单一,从形式上显得更加乏味,学生根本无法满足高等院校提供的现实层次,这无疑给学生对公共体育的热情带来巨大的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难以调动。
1.3 缺乏客观、公平的评价
客观公平的评价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密切的关系,也是公共体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它能明确且客观反应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老师的教学水平,同时客观公平的评价能无形之中调节改变教学方法、水平,有助于公共体育事业朝更好的方向发展。而现在的公共体育教学活动很大程度缺乏客观、公平的评价,只以考试成绩作为学生的达标标准,忽视了学生的成长学习过程,很难反映学生的进步。
1.4 体育教师队伍无法跟上公共体育形势发展要求
在大多数教师看来,“自己是中心”,学生只能听老师授课教学,而忽视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这与中国传统的教学观念有关。尽管这些年我国高校引进了很多先进的体育设备,丰富了我国过去的比较匮乏的体育设施,然而这也给高校公共体育活动带来了新问题,通过采用器具模仿、课堂规定、学生的集体行为等来规范约束学生,然而通过对此现象的深入分析,其根本原因是:教育观念相对落后。
2 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的重点问题
2.1 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
转变传统体育教学观念是当今体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也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现代人才的客观要求。从根本上转变传统体育教学观念,必须认真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摒弃和废除单一、片面的质量观点,从过去只以考试成绩定英雄的“应试”考试,到全面提高国民体育素质的体育观念转变,把高校公共体育工作放到它应有的位置,树立全面教育学生的体育教学思想,包括学生的体育素质、健康的体育理念、体育修养。最终达到“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观念、教学目的,提高体育教学品质,奠定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在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过程中,不但要强化体育意识,还要注重社会知识、人文自然科学等,使学生不光增强身体素质,还能为高校学生增长知识,最终为培养高校学生博学多才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会学生怎么样适应社会,最终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因此改变以往的传统体育观念势在必行。
2.2 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和模式
老师在课堂上说,学生们在底下做,这种教学方式只注重“教”,被称为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们自主学习,使学生过分依靠老师,教条死板,缺乏创新,是典型的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因此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必须打破以往的陈旧框架,以鼓励、激励的教学方式作为指导原则,让老师根据学生的条件,自主选择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发挥体育老师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出一套适宜学生的创新教育模式,使之具有全新性、客观性、科学性。同时发挥体育育人的潜在能力。
2.3 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培植体育兴趣,满足学生需要
一堂好的高校体育课应该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并且勾勒起学生体育兴趣的课程。死板教条的体育课肯定会让学生感觉得单调乏味,可以通过丰富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例如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形体教学的客观规律,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如果高校体育课程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选择某一运动项目,这样不仅可以打破以往学生被动选择体育课程的局面,还可以通过学生自主选课,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满足学生需要。同时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必须找到有别于中学的体育课程,并以此为改革的切入口,高校体育教育要以学生兴趣为中心,增加学生兴趣就必须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由于学生的体育能力不同,因此要根据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学习过程对学生进行审核,这样就可以多渠道保证学生们的热情。
多给与学生们的表演机会,锻炼他们的勇气和热情,增加体育课中的竞技比赛,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享受快乐,懂得体育的真正内涵,理解体育精神,这样学生们就会更加爱好体育,因此培植体育兴趣也就不难了,也间接地满足了学生们对体育的需要。
2.4 尊重差异,因材施教
要想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就要要求高校体育教师树立因材施教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当根据学生的条件进行因材施教,同时因材施教不是因为某一个学生影响整个班级学生的体育教育,而是通过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观察,总结整个集体的学生情况,通过不断研究分析,最终做出适时的个别辅导。在体育课程中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根据他们的水平、以及特长等展开体育训练,对于表现突出且有明显的优势的学生要发挥其优势,对于体育能力较弱的学生,根据特殊安排,弥补他们的不足,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活动中发现自身的光点。
体育课程的考核机制也要建立更加科学的评测机制。体育教学要遵循个体差异,通过学生的体质、性别、体育功底的区别,合理选择学生们的感兴趣项目,通过循序渐进来完成预定的体育目标,这样不仅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体育能力,还能增加学生们的各方面体育技能,达到真正的体育活动多元化,使我们国家的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2.5 加强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管理
加强加强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管理,始终是我们国家体育工作者,不断努力的方向。如今随着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体育教学管理毕露了很多严重的不足,比如:室外体育与室内体育管理问题;体育教学资源的合理调配利用问题;体育教学效果的考核与奖励的问题等。然而搞好高校体育教学的核心在于目标科学化和决策民主化,通过大家集思广益,积极提出教学意见,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管理还存在执行力不强的问题,许多体育课外活动形同虚设,没有确定的目标、严密的组织等,同时没有在管理上考虑学生的特殊情况、社会的发展需要等,很多体育教学管理处于无序、随意的状态,因此加强对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管理已经势在必行。
2.6 进一步提高师资力量,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能力,完善师资结构
目前我们国家高校公共体育教育正在更好更快地发展,一些新兴体育项目,也不断地浮出水面且被广泛传播。然而再好的体育项目,没有好的师资力量,体育事业的发展也会遇到很大的阻力,通过对老师的在职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是完善师资力量的最有效手段,同时积极体育教师获得更高的学历,提高专业技能,包括考研、考博等。在对高校体育老师结构调整问题上,不断对老师的年龄知识和职称进行岗位调整,适应我国教育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在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中,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增强体育教师对教育质量的责任意识,同时体育老师要注重教学管理制度,把管理制度与教学课程紧密的结合起来,保证教学秩序和各项教育活动能够正常展开。
3 结语
尽管我国的高校体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一些特殊方面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与我国体育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抓住主要矛盾,积极克服传统体育教育体制带来的困难,不断改革调整原有的不合理结构,把握今天体育教育事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在不断提高学生们的体育技能时,也要注重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尊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也要把寓教于乐的理念灌注在体育工作的观念之中,最终提高我国高校体育事业的教育水平。
[1]董颖.山西省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2]陈玉清.以人为本视野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评价改革与运思[D].湖南大学,2011.
[3]侯建鹏.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质量评价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4]李明峰.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实施学分制改革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
[5]刘怿.新中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演进历程及改革[D].河南大学,2007.
[6]靳卫平.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3: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