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棒垒球运动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研究

2015-12-05余铨业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36期
关键词:垒球适应能力运动员

余铨业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0510)

棒垒球运动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研究

余铨业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510)

棒垒球运动是一项讲究攻守对抗的球类运动,它有着田径运动、球类运动的特色,这一集对抗性、集体性于一体的运动项目,自诞生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自从1992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以来,棒垒球运动也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普及开来。我国棒垒球运动在普及和推广过程中,高校起了重要作用。文章系统论述了棒垒球运动对在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并就高校棒垒球教学创新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以期能对高校棒垒球运动教学与发展有所帮助。

棒垒球 运动 大学生 社会适应能力 培养

棒垒球运动是一项在室外场地开展的、用球棒和球轮秋进行攻防对抗的球类运动,比赛规则是9名队员,赛9局,得分多的队伍获胜。将专业棒垒球运动与普通高校棒垒球运动结合起来,走“体教结合”的发展道路,是我国棒垒球运动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社会发展,社会竞争更加激烈,结合高校体育教学需求可知,高校棒垒球教学要重视和强化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

1 简述为何要在棒垒球运动中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指的是为了适应社会环境而养成的情感、行为习惯调控能力。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指大学生对社会生活的适应性。社会适应能力是个体适应能力的一个方面,它取决于个体社会化程度的高低。大学生只有学习和了解社会规范、社会观念,才能看清社会发展形势、对自己进行合理定位,才能从容面对不同情景的挑战。体育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情境模拟演练,其竞争规则、特定情境是社会形势的简化、浓缩和变形,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学校教育的一贯要求。高校也明确要求在体育教学中要围绕教学大纲进行体育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学要求也不断提高,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专项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对身体素质,还要重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棒垒球运动首先是以一项能强身健体、挑战人体极限的竞技运动而存在的,但是,它不仅是一项竞技运动,还是一项需要合作完成的运动,它要求参与者在对抗中必须树立顽强的斗志,奋勇拼搏,它不仅能激励人的斗志,还能使大学生通过“角色担当和学习”提高角色转换能力,加快大学生社会化发展进程。总之,在棒垒球运动中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高校体育教学的根本要求,也是棒垒球运动的本质使然。

2 棒垒球运动在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2.1棒垒球具有心智锻炼功能,能促进心理健康

棒垒球运动要求攻守双方在既定时间内进行反复较量,才能决出输赢,在这一过程中,攻守双方的战术、赛场上的局势、得分都是复杂而多变的。可以说,棒垒球运动是一项既讲究速度力量、极富技巧性的运动,也是一项智力因素高度结合、富有戏剧性的运动项目,不到最后一刻,一切都没有定数。因此,运动员在参与过程中要集中精神、全神贯注,要与对方斗技斗勇还要斗智斗巧。此外,运动员还要全面了解对方的打法和风格,能在突发状态下快速完成战术布局工作,还要与己方队员做好配合,这些,对于运动员的体力、记忆能力、抗压能力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它不仅能培养锻炼运动员的思维敏捷性、头脑的灵活度、记忆的准确性,还能培养其果断的风格、坚强的意识,增强其心理抗压能力和适应能力。许多大学生都成长于独生子女家庭,个性强,适应能力差,许多人进入大学因为性格原因,常常会存在孤独、自卑心理。棒垒球这一集体性运动项目,为大学生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融入集体提供可靠渠道,可以调节大学生的不良情绪,也可以使他们在与队友交流、合作的过程中锻炼心智、增进情感,满足其表达愿望和情感需求,进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消除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

2.2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与行为习惯

细节决定成败,在以人际交往为中心的社会大化境中,这句话同样适用。如在人际交往中,一句贴心的话,一个微笑,都有可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是,虚假的敷衍和做作的表情,也有可能使你失去一个朋友。棒垒球运动与其他运动形式一样,在比赛前要做好器材检查,因为在赛场上,防守手套、球棒等器材就是运动员的武器,如果手套破损,球棒断裂或出现其他故障,必然会影响比赛结果。因此,运动员在上场前必须关注细节,必须认真检查器材、用品是否有磨损、是否准备得当,并要求自己在比赛中按照运动规则科学使用器材。长此以往,必能使运动员养成严格自律、有条不紊、关注细节的好习惯,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也必会因此而受益。再则,棒垒球运动是一项集心理、力学、智力、战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运动,它对运动员的能力要求较高,如每一个投出的球对透球点、投球速度和路线都有精确的要求,只有反复锻炼、精益求精,才能保证较高的得分率。运动员也只有具有高度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才能配合队友做好掩护、防守和进攻工作,帮助团队得分。因此,运动员只有具有高度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只有养成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作风,才能彰显自己的价值。以棒垒球运动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棒垒球运动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成为受欢迎、有价值的人,使其在人际交往中从容不迫,如鱼得水。

2.3提高自我认识,促进个性发展

人际交往是个体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的有利途径,人们在具体的交往过程中可以形成对他人的认知,也可以加深对自我、对人际交往环境的认识。许多大学生之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存在自卑心理,之所以适应能力差,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自己存在的意识,看不到自己值得肯定的方面。棒垒球运动虽然是一项集体运动,但是,它也非常重视运动员的个人表现。每个人的能力虽然不同,但是,为了提高个人技巧,在锻炼中每个人都要认真锻炼,不断向高难度挑战。在这一项运动中,在赛场上,每一个人都有独到的作用和明确的分工,每个人都要轮番上阵,通过努力彰显自己的价值,为团队胜利而奋勇拼搏。这不仅是一场体力较量,也是一场心理和智力较量,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锻炼发现自己的运动潜能,发现自己值得肯定的一面,如吃苦耐劳、勇于承担责任、耐力较强等,进而增强个体的自信心,使个体更具生机与活力。当然,他们也会在与他人沟通技巧、交流经验的过程中养成信任他人、欣赏他人的性格,这对学生个性发展来说,是极其有益的。

3 高校棒垒球教学创新策略

我国高校棒垒球教学开设时间不长,棒垒球专业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有:教材单一,内容滞后;教学投入有限,场地缺乏,师资力量短缺;学生基础较差,技能提升困难;实践教学不受重视,与棒垒球相关的比赛非常冷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可以说,高校棒垒球教学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棒垒球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那么,高校如何进行棒垒球教学改革并在棒垒球教学中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实效性呢?笔者对此做出了如下总结。

3.1编写校本教材,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在棒垒球专业教材缺少、教材编写又缺少统一标准的情况下,高校可结合学校教学情况、教学资源,编著校本教材,以增强棒垒球教学的可操作性。其次,高校要加强棒垒球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开展棒垒球专业课和选修课,明确棒垒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再则,高校要建立棒垒球教学管理机制,以教研组为单元,组织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完善教材,并要求他们结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在不改变棒垒球运动本质的情况下,对棒垒球运动项目、器材进行合理改造,要求教师通过分层教学、战术简化、趣味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3.2加大教学投入,合理规划棒垒球教学场地

建立棒垒球教学经费保障机制,是高校棒垒球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因此,高校要设立专项基金,加大棒垒球教学投入,引进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重视教师培训,合理规划棒垒球教学场地、场馆,完善棒垒球教学器材、设施。在此基础上,高校还要派专人来管理棒垒球教学场地、设施,由其负责场馆管理、维修、使用工作,要求他们灵活把握场馆开放时间,为学生健身提供便利。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允许他们通过有偿服务获得一定的收益,以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

3.3组织比赛,重视实践

许多大学生之所以对棒垒球运动缺少认识,就是因为学校很少组织过与此有关的比赛与活动。鉴于此,高校要重视棒垒球实践教学,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组织一些高水平的棒垒球比赛。如在社会性的大型棒垒球比赛中,学校可以让学生通过去赛场做义工、协助宣传等途径加深对棒垒球的认识和了解。当然,学校也可以将棒垒球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利用校园广播、网站、宣传栏加强棒垒球运动宣传,并通过校际棒垒球比赛提高学生对棒垒球的关注度,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棒垒球运动中来。

[1]皋军,戚海兵.对棒垒球教学的创新的浅析[J].科技视界,2014(28):227.

[2]胡琳琳.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25):100.

[3]蔡昀.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有效教学之策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4):81.

G848

A

2095-2813(2015)12(c)-011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6.118

猜你喜欢

垒球适应能力运动员
轻型合成营高原山地进攻作战环境适应能力评估
雷鸟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原地侧向投掷垒球》教学设计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垒球队完成交流活动
沙漠里的精灵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
扔垒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