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普通高校学生篮球意识的培养

2015-12-05陶启栋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36期
关键词:球赛学报篮球

陶启栋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苏州 215104)

浅谈对普通高校学生篮球意识的培养

陶启栋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苏州215104)

篮球运动不仅仅要有良好的身体和技术,更重要地是要有良好的篮球意识。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的对抗项目,需要比赛双方在激烈的对抗中求胜,当今的篮球运动水平已经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该文通过对普通高校学生篮球意识的了解,发现其存在篮球基本技术薄弱,篮球理论知识欠缺等问题;并分析了影响高校学生篮球意识发展的因素,提出了加强学生身体与技术训练、加强文化学习、创造有利于高校学生培养意识的条件等培养途径与方法,旨在提高高校学生整体篮球素质。因此如何在训练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篮球意识,研究普通高校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对于教学以及训练都有一定现实意义。

高校 篮球意识 培养

篮球意识是指篮球运动员在从事篮球实践活动中,包括学习篮球理论知识、练习技战术和参加比赛,经过大脑积极思维过程,而产生的一种正确反映篮球运动规律性的特殊机能和能力。也就是运动员在长期篮球实践过程中,经过认识过程的提炼积累起来的、一种正确的心理和生理机能的反射性行动的总和。一个好的运动员和球员必须有好的篮球意识,首先教师应该要抓住每个学生、球员的特点,来制定一个完整的学习计划,以便逐步地激发学生的整体意识,比如:通过精彩地讲解,精妙地实战配合,以及众多明星的影响力的启发,使学生能够由衷地喜欢、热爱这项运动,从而让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地要提高自己的整体意识,使学生们能够认识到篮球运动中整体才是胜利的关键,整体意识的培养才能成为篮球运动的主体。

1 高校男生篮球意识概况

1.1篮球基本技术薄弱

扎实的篮球基本技术是培养好学生篮球意识的关键,只有真正学会技术的要领,体育教师才能在此基础上加以讲解,晓之以理。高校学生平均年龄在19岁,身体条件整体良好,但运动协调性普遍偏差;每个班级接触过篮球而且又对篮球感兴趣的男生只有一半。笔者在近期新生入学的几个月时间里面,对初进入高校学生进行过简单地测试,分别有全场运球、中距离1 min定点投篮两个项目,结果显示:全场运球时间平均每个人5 s、中距离投篮每个人在规定时间内取得的成绩平均为2个球,属于比较低下的水平。

1.2篮球理论知识欠缺

篮球理论知识大概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对篮球各项技术的语言理解和口头表达;二是篮球技术之外的相关见解与常识,比如对一场球赛的评论,球场的宽度和长度等。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篮球技术的理解较好,对各项技术基本能表达出重点;但是在篮球理论的常识方面,70%的学生处于一种零基础的状态,例如CBA和NBA是什么类型的比赛会混作一谈;还有学生说姚明现在还在CBA打比赛等等都视为篮球理论知识欠缺的表现。

2 影响高校学生篮球意识发展的因素

2.1学校课程安排设计的影响

课程安排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学校采用类似于专项课的做法,一个星期安排每个班级一节为两小时的体育课的制度,对于高校职业学生而言有利也有弊。连续安排两个小时,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练习所学的内容,能更牢固地掌握运动技能;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来指导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也有更充分的时间来安排课堂内容。但时间过长容易使学生分心,不利于课堂的管理;一个星期一次课的频率,也不利于学生运动技能的重复与练习。

2.2学校聘请不同制教师对学生篮球意识的发展影响

目前学校外聘体育教师两名、正聘两名,不同在职制度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心理与态度,对学生的篮球意识的培养产生一定的影响。外聘教师相对正聘教师而言,没有教学质量的压力、没有教学评价的压力,就容易产生得过且过的心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有所忽略,并且外聘教师的流动性比较大,不利于长期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正聘教师流动性小,对各个学生比较了解,对于学生篮球意识的培养是有利的,是可持续发展的。

2.3课外篮球比赛活动的影响

参与篮球比赛,通过参与者在场上的表现,可以体现出参与者篮球意识的高低程度;而且作为观众的学生,也可以通过他们对球赛的评价来评估他们的篮球意识。学校每一学期举行一次学校篮球赛,对于学生来说是值得参加的,课外组织的活动也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体育教师也可以通过篮球赛的机会对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课外篮球意识的培养。球赛应该有正规的解说员、裁判员这些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对于球赛中所发生的犯规、违例等每次判罚都有所说明,真正使学生明白到原理,进而能在球赛中把篮球意识培养起来。

3 篮球意识的培养

3.1加强身体训练与基础技术训练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过硬的身体素质是学好篮球技术的基本。学生身体素质偏差,还处于长身体的阶段,不能施加太大的运动量与负荷量,体育教师应保证一个星期有一次力量性、一次弹跳性、身体协调性的训练,比如推杠铃、负重跑;跳绳、绳梯等训练手段。

技术是意识的奠基石,只有真正地把基本功练好,再上升到理论阶段,在理论中不断实践,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篮球意识。针对学校学生篮球基础比较薄的情况,从熟悉球性起步,再学习运球,传球,投篮,防守步法,断球,抢篮板球,快攻,阵地战配合等一系列技术;同时在训练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对各项技术的运用原理,应对变化情况进行指导。在学生一学期36学时的安排前提下,要求体育教师合理地规划已学内容的复习以及新内容的教学。

3.2加强文化知识与理论的学习

文化理论的程度可以反映一个人素质,篮球意识的培养不单单是肢体上技术的练习,同时也是通过大脑吸收外界的文字或者语言转化理解成个人的行为。篮球理论中一些专用名词,人体结构专有名词,都会在培养的内容里面,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生理学,运动力学的知识;教师也可以在非技术训练的时间中对学生进行一些生理学知识的讲解。学校方面可以通过订阅相关的报纸,杂志,让学生有更多的阅读选择,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

3.3学校创造更多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条件

学校条件的好坏会直接决定学生篮球意识培养的效果,比如场地不够,就无法开展教学活动。在场地器材方面,学校提供非常充分,对学生的篮球发展是有利的;在体育教师方面,学校可以适当地调整聘请方式,尽量保证每位体育教师都属于编制内工作,因为篮球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课程安排方面,也应该合理地调整为一个星期两次课,总时间不超过3个小时,既方便学生运动技能的重复,也有利于学生对运动技能理论的重复思考;课外活动安排,尽量保证学生每个星期有一次篮球对抗赛,为了锻炼学生心理,也是基本技术的表现,也可以培养学生怎样去观看球赛,评论球赛的意识。

4 结语

篮球意识的培养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篮球,更有兴趣地去学习篮球,篮球意识的高低影响到篮球爱好者在球赛中的表现、球场外的评论。篮球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体育教师耐心地指导与学生积极地参与;篮球意识的建立、培养与提高,与技术、战术、素质、智力等多方面密切相关。课内时间要重视基本技术的训练,同时也要发展学生身体素质;课外时间重视学生参与篮球活动,在参与相关的活动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理论解释,提供更好的培养条件,使整体学生篮球素质明显地得到提高。

[1]叶巍.论篮球意识的培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304-306.

[2]林政梅.谈中学生篮球意识的初步建立与培养提高[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7(2):80-83.

[3]罗占京.试论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养与训练[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109-112.

[4]崔国新.关于篮球意识的探析与思考[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6):50-53.

[5]张朝法.关于篮球意识系统训练内容的构建体系[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2(5):100-102.

[6]蔡林,李宁.想象训练对培养篮球意识的作用[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80-82.

[7]朱长虹,杨志强.对培养篮球意识的探讨[J].辽宁体育科技,2002(4):19.

[8]张本春,聂连福.“篮球意识”理论研究与分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4):101-103.

[9]朱全飞.浅谈篮球意识的培养与训练[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58-60.

G807.4

A

2095-2813(2015)12(c)-0056-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6.056

猜你喜欢

球赛学报篮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快乐篮球进山乡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球赛输了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球赛来了——原载新加坡《联合早报》
球赛 等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