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现状及对策——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为例
2015-12-05
民族团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现状及对策——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为例
周毛措
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730030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巩固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不仅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更是关系到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本文以海南州共和县地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为主线,探讨民族团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意义及作用。
[关键词]民族团结;和谐社会;基础;保障
一、民族团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间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和睦相处,互相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建设和社会稳定。要求无论民族人口多少、发展程度高低,在真诚基础上的团结,是有特定阶级内容的民族之间的团结,在社会主义社会,民族团结就是各民族人民的广泛团结。”①
第一,民族团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各民族共同因素逐渐增多。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要充分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不断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维护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第二,民族团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条件。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我们必须以民族团结为条件,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与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民族团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民族团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领土完整,国家统一,是以各民族团结为基础。我们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民族团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现状
民族团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建立民族发展进步的互动机制。民族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制度,既能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又能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共和县是民族自治地区,一直注重民族团结与进步,自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以来,加强社会管理,着力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本文以共和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为主线,通过开展访谈,发放问卷等方式,对当前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一)强化组织,科学领导,建立推动机制。切实创建了工作领导小组,有效保证了创建工作顺利开局。各县级领导极开展联点创建工作,组织相关单位及工作人员深入工作第一线。此外,县委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共和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实施意见》,从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稳定和党的建设4个方面对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工作提出了16项具体任务,明确了创建工作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工作任务和要求,推进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制定下发了《共和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推动了共和县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工作的开展。由此可见,在研究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构建和谐社会中,要有新思想和新观点,我们在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正确理解和贯彻党的有关方针政策。
(三)广泛宣传,分类引导,夯实思想基础。研究制定了《2014年共和县百名干部下乡开展“三讲四促五整治”活动实施方案》,抽调州县共345名宣讲人员分赴11个乡镇、47座寺院、13个社区,采取集中宣讲、专题辅导、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深入细致地开展“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五个倍加”、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及基本国情等的宣传教育,进一步筑牢了维护稳定的思想防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这就说明要根据各民族相互交往的特点,结合实际需求,全面完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有效机制,进一步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四)广征意见,化解矛盾,优化社会环境。制定印发了《在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中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下访大排查大调处工作行动方案》,认真排查解决影响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方面的突出问题。全县共排查出影响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的各类问题741件,已化解685件,化解率达92%;2014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共31件,办结19件,办结率为61.3%。依法加强宗教寺院管理,制定印发了《共和县藏传佛教寺院设立管理委员会派驻指导员工作方案》。因此,一定要把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构建和谐的工作建立在民主法制的基础上,坚持用民主和法制的手段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积极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矛盾与问题。
(五)创新载体,典型引领,突显活动特色。全县广泛开展“双语”培训、民族团结知识竞赛、文艺演出、“共和好人”、“五好寺院”等评选活动,使活动有载体、有典型,推动了全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活动再上新台阶。此外,制定下发了《共和县加强军警民共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了睦邻友好、共创共建活动。由此说明,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是增强各族干部群众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自觉性的有效形式,是发挥我们党思想政治优势的体现,也是共和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六)加大投入,保障民生,强化核心支撑。共和县紧紧抓住中央扶持藏区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狠抓项目建设,仅201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县属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4%、28.8%、56.5%。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惠民政策和措施,注重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救灾救济、扶贫开发等工作,进一步推动了教育、文化、卫生、计生、科技等社会事业,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全县现代农牧业得到持续发展、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工业经济实现快速增长、城乡统筹发展步伐加快、民生民计持续改善,有效提升了各族群众生活幸福指数。因此,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民生是解决民族团结的根本途径,也是构建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三、存在的问题
经过研究分析,共和县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思想引导方法有待改进。由于基层干部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对政策法规的理解不透彻,在宣讲过程中存在讲不清、机械的说教的问题,宣讲效果不明显。在宣讲教材方面,缺乏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宣讲教材。同时,在农村牧区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召集农牧民集中参会宣讲难度大,除了兑现政策等实用的会,一般参会率较低。
(二)基层干部工作能力欠缺。部分基层干部对党的政策理论及法律法规理解不深、把握不准,在做群众工作时不能很好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同时,部分干部的工作热情不足,畏难情绪重、服务态度差、工作能力弱,面对群众不会说话、面对问题没有办法。
(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由于受资金、技术、人才的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不高,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经济总量相对较小,基础设施较为落后,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致使很难以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改善各族群众民生福祉。
(四)社会管理工作机制有待健全。创建活动的制度还不够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速度较慢,解决不彻底。基层信息服务化管理方面不完善,社会管理工作配套机制不健全,逐步影响到了各项工作的覆盖度与准确度。
四、建议及对策
(一)加大思想教育引导工作。有重点性地选派一些通双语、能讲透的高素质干部,分类引导工作,采取摆事实、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开展宣传教育。将有威望的离退休干部、老农代表、寺院活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吸纳到宣教队伍中,不定期深入乡镇、村社、寺院、学校开展宣讲活动,提高思想引导的感召力和渗透力。围绕农牧民、寺院僧侣、学校师生、基层干部等不同群体,有针对性地编写宣讲材料,运用群众的、民族的,甚至是宗教的语言开展宣讲活动,努力让广大干部群众愿意听、听得进、看得懂。拓展宣讲阵地,加快宣传文化长廊、宣传橱窗、公益广告牌以及手机短信等宣传阵地建设,确保宣传教育不留盲区,实现对各类群体的全覆盖,营造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的浓厚社会氛围。
(二)进一步夯实基层工作基础。加强干部队伍素质建设,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积极学习党的理论政策及法律法规,进一步提升基层干部能力和水平,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加强以各级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引导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广泛开展和谐村社、和谐学校、和谐寺院、和谐农牧户创建活动,把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到基层;建立健全以村党支部为核心,动员村级各类组织及广大党员、团员、三老人员走家串户,做好群众工作,引导群众参与、支持创建活动,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局面。
(三)全力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集中精力实施一批发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承载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切实加大农牧、交通、水利、生态、电力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加快建立就业、医疗、养老、低保、住房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实施扶贫济困工程,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促进全县经济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工作。加快“平安共和”建设步伐,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群众利益诉求表达、社会治安动态管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社会管理配套机制。健全“网格化管理、一站式服务”的管理模式,拓宽渠道、创造条件,推动工作全覆盖。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深入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问题排查整治活动,积极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寺院管理委员会职能作用,扎实推进寺院依法管理、民主管理,建立健全和谐的寺院管理长效机制,促进寺院管理从应急管理转入常态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张立辉,赵野春.民族和谐关系研究综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208).
[2]李红杰,严庆.论民族和谐与社会整合[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3).
[3]孙士连,孙晨光.城市多民族和谐社区构建存在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09,(23).
[4]李鸿.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保证见[J].大连民族学院报,2005(4).
周毛措,女,藏族,1987年12月,青海海南州人,2011年毕业于青海大学。现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本论文为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科研(实践)创新项目资助
项目号:Yxm2014104
①何虹.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4).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