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体育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构建对策探究

2015-12-05涂波自贡广播电视大学

决策与信息 2015年27期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构建对策

涂波自贡广播电视大学



人文体育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构建对策探究

涂波
自贡广播电视大学

涂波(1977-01),男,四川遂宁人,硕士研究生,自贡广播电视大学助教,主要研究:体育人文、体育经济与管理。

[摘要]针对于当下的高校体育教学,其主导教育理念在于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并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文体育观。但就目前体育教学情况来看,高校体育系对学生的教学中更重视对学生体育技能的加强,而忽略了对学生的体育人文性观念的培养。为此,本文对人文体育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构建对策进行深入探究,希望能帮助高校学生重新塑造正确的人文体育观。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人文体育观;构建;对策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大学教育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能从从大学当中得到进一步的深造。而相对于其他教学科目而言,高校体育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技术性。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体育素质的增强,提高学生各项体育技能、生理素质,帮学生铸造强健的体魄。但现阶段大学体育课程中往往忽略了对体育的人文精神的教育,这样就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人格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人文体育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构建现状

1.人文性教学理念的缺失

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理念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并调节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从而忽略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因此,造成了普通高校对于体育教学的不够重视的局面发生。除了少数体育专科类学校之外,很多高校的的体育教学都是由该校的体育系负责,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育不能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在传统的高校体育课堂上,教学是以任课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并做动作示范,以带领学生反复进行体育训练为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忽略了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思想,这也是阻碍人文体育观在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2.人文性教学手段的缺失

但是在实际的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往往忽略对体育人文理念的传导,不够重视学生的体育的人文精神培养,忽略对学生的体育重要性的理念教育,只是单层面的从体育训练上加强对学生身体生的训练。同时,锻炼项目的选择上,也不能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甚至是身体健康情况对体育项目进行选择训练,这样会使学生体育课程感到乏味,甚至对体育课程产生抵触心理,影响学生体育精神的发展。另外,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主要以体育竞技为主,体育的竞技性也就成为了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方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体育本身的人文教育。

3.高校学生的没有良好的人文意识

目前,大多数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家庭中过分的保护,导致学生从小娇生惯养,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对于体能的锻炼也没有足够的重视。而且,随着当今社会网络信息技术和移动上网设备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在大学环境当中,绝大多数学生生活过分依赖网络,在学校的大多数时间是通过网络学习、游戏、购物、浏览新闻等,对于室外体育运动的关注自然也就减少。这些都是阻碍我国高校人文体育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另外,部分参与体育运动的学生,对于体育运动本身理解偏差,只是片面的追求体育竞技过程中的胜败,忽略了体育本身的意义,在集体项目体育运动中缺少合作意识,缺乏团队精神,对于体育团队运动的失误往往推脱责任,不能很好地与队友进行沟通,导致体育的人文精神思想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不能很好地体现和传播。

二、构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人文体育观策略

1.对高校体育教师的人文资质进行优化

高校体育任课教师的人文教育意识关乎于学生的整个体育教学实施成果。因此,体育教师作为体育知识传播者,首先要对自身的人文素养进行提高,继而树立平等的体育人文教育观。由于在人文精神中,平等是作为一个相对重要的核心概念被提出的,直接确定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地位关系,最后,针对于一些体育能力比较薄弱的学生,教师应该进行耐心的引导与鼓励,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汲取体育知识。同时,高校应该对体育教师的人文资质进行整体优化,使教师对人文体育教育观进行明确,以自己的教学态度以及教学行为去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提高体育运动人文精神。并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科学的解读体育人文素养对于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能够真正的感悟出人文体育观的真谛。

2.合理利用人文性的体育教学手段

目前,大学体育老师的选拔,主要是以专业体育项目的体育技能老师为主,同时,在课程安排主要有篮球、武术、足球、排球等专业的体育项目,而这些课程的开展对只针对于运动本身而言,同时,高校也过度重视学生体育运动技能的提升。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高校体育任课教师要合理利用人文性的体育教育手段,打破相对单一的体育教学课程设置局面。以高校体育课程中的足球教学课程为例,任课教师除了要对运动规则、足球要领、注意事项以及足球运动练习中的带球、传球、盘带、射门等基本技能进行讲解外,还要针对足球展开互动性的战术打法的配合,比如对抗式的攻守练习。从而更好的对学生进行足球运动本身运动精神、文化、起源、发展过程等人文性质上的理念传授。只有通过这样的人文性体育教学模式,才能发挥体育运动本身的人文精神和意义,从而促进学生体育精神和体育素质的培养。

3.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文体育观

为了使人文体育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进行科学的构建,高校体育任课教师要帮助高校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文体育观,具体体现在体育课程要进行多样化的设计,并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遵循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理念,培养学生的人文体育精神,继而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使高校体育教学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固然重要,但是也要在教学过程中配合相应的学生人文体育观培养,以提高学生的体育训练积极性,更促进该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为此,高校教师要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中程式化教学模式,不断的深入人文体育教育,从而促进高校体育教育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丽.刍议人文体育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构建[J].梧州学院学报,2014,(6):95-98.

[2]于丹.人文体育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构建[D].长春理工大学,2010.

[3]周英.人文体育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构建探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4(9):144-145.

[4]黄远旺.浅谈人文体育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构建[J].广西教育(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1,(8):111-112.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高校体育教学构建对策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问题与对策
浮法玻璃气泡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走,找对策去!
浅析网络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发展
试论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推广策略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