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足球”常态化与制度化的思考

2015-12-05张兴梅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校园足球足球运动足球

张兴梅,秦 勇

“校园足球”常态化与制度化的思考

张兴梅,秦 勇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校园足球源起的时代背景及顶层设计进行了回顾,从校园足球必须遵循教育的规律和竞技的规律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思考,认为只有把发展校园足球各方面的建设纳入制度化轨道,才能保障校园足球事业有序的发展;也只有把发展校园足球各方面的建设纳入常态化模式,才能保障校园足球事业健康的可持续性发展。

校园足球;系统;常态化;制度化

1 “校园足球”产生的时代背景与顶层设计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开启了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新时期,进入了体育事业发展的新时代。在这个新的发展时期,一方面切实推行全民健身,提高全民素质,成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点。另一方面竞技体育的发展不再追求金牌的绝对数量,而是追求金牌的含金量,由此凸显了“三大球”的发展问题。

我国的三大球曾经有过排球5连冠、篮球奥运亚军、足球进世界杯的辉煌历史。但多年来三大球不进反退难有起色,处于尴尬的境地。该如何突破瓶颈?如何寻求发展?是三大球齐头并进还是选择某个项目为突破口?“三大球”普及性强、关注度高、影响广泛,广大人民群众对振兴“三大球”充满热切期望。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选择了国民关注度最高、问题最多、影响最大的足球为改革的突破口。无疑,把老百姓关心和喜爱、国际影响力更大、具有极大市场潜力的足球项目搞上去的难度更大、责任更重、意义更加深远。为此,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由主管校长负责学校足球工作,并成立专门机构,要求学校体育课加大足球教学在教学内容中的比例,在校学生每周应有不少于2小时足球活动时间,保证全校不少于50%的学生参加足球活动。2009年6月在北京回民中学正式启动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拉开了广泛开展校园足球的序幕。为配合校园足球的开展,2010年12月召开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会议,并出台了《中国青少年足球“十二五”发展草案》,对全国青少年足球发展规划达成了“既要注重当前,更要着眼长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识。为切实提高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质量和水平,2013年2月18日,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大校园足球投入力度,国家体育总局每年对校园足球的拨款将从4 000万元增至5 600万元,增幅达40%;推动学校足球教育,定点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开设足球选修课程,全校不少于50%的学生参与足球活动并掌握相应的足球基本知识和技能;加强场地设施建设和利用,建立健全校园足球评价机制;加强师资建设,争取3至5年逐步落实每1所定点学校中至少有1名足球专业教师。开展校园足球,重基础,抓根本,吸引更多的在校青少年学生参与足球活动,成为中国足球界力图破解足球基础难题的最佳选择。这不仅是三大球的突破,更是体育回归教育,重新形成竞技体育发展新体制的一次大胆改革。

校园足球的推行,不仅推动了足球的改革,也推动了中国体育体制的改革。2015年3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方案》是对我国足球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将足球的发展推升到国家高度,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国家层面明确了足球发展的战略意义,将校园足球纳为国家战略的正式组成部分。《方案》对校园足球的定位更加清晰,强调了校园足球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基础作用,就如何改革推进校园足球发展做出了如下顶层设计:(1)发挥足球育人功能。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把校园足球作为扩大足球人口规模、夯实足球人才根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性工程,增强家长、社会的认同和支持,让更多青少年学生热爱足球、享受足球,使参与足球运动成为体验、适应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的有效途径。(2)推进校园足球普及。各地中小学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加大学时比重。以扶持特色带动普及,对基础较好、积极性较高的中小学重点扶持,全国中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现有5 000多所基础上,2020年达到2万所,2025年达到5万所,其中开展女子足球的学校占一定比例。完善保险机制,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提升校园足球安全保障水平,解除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后顾之忧。(3)促进文化学习与足球技能共同发展。加强足球特长生文化课教学管理,完善考试招生政策,激励学生长期积极参加足球学习和训练。允许足球特长生在升学录取时在一定范围内合理流动,获得良好的特长发展环境。(4)促进青少年足球人才规模化成长。推动成立大中小学校园足球队,抓紧完善常态化、纵横贯通的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四级足球竞赛体系,探索将高校足球竞赛成绩纳入高校体育工作考核评价体系。(5)扩充师资队伍。通过培训现有专、兼职足球教师和招录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学教练水平,鼓励引进海外高水平足球教练。到2020年,完成对5万名校园足球专、兼职足球教师的一轮培训。完善政策措施,加强专业教育,为退役运动员转岗为体育教师创造条件。《方案》的“顶层设计”对中国教育与体育体制的改革、体育强国崛起以及指导我国校园足球的发展意义十分重大。今年,校园足球“顶层设计”开始进入实施阶段,以校园足球的发展带动学校体育的整体改革,政府将因地制宜、逐步改善校园足球工作。

深化足球改革、发展和振兴足球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足球发展的蓝图是清晰的,前景是光明的。校园足球已成为中国教育和体育体制改革的“先行军”,它代表体育回归教育的发展方向,不能因人、因时、因事而异。如何把“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落实到全国各级各类学校,让校园足球真正进入校园,形成以学校为依托、体教结合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仍然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2 “校园足球”发展常态化与制度化的必要性

2.1 “校园足球”必须常态化,才能可持续发展

校园足球作为体育综合改革的试验田和突破口,不是情绪化的冲动行为,不是“大跃进式”的形象工程,不是“迎合上层领导喜好而忽视基层实质开展效果”的表面工程,更不是昙花一谢的短期面子工程,是实实在在的为足球的基础普及发展在做实事,从2009年启动校园足球开始,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真正是在普及、扩大学生足球活动规模的基础上,发现、培养有潜力的优秀苗子,实现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全面、可持续性发展。

校园足球不是一种单纯的行政命令,不是个人偏好,而是让体育的发展真正回归教育,逐步走上正道的一个过程,而校园足球在学校常态化的发展,正是迎合了体育本真的回归教育的一种实实在在的改革和发展。多年来,体教结合作为构建新型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理念,但在整个体育的发展改革过程中,实质效果甚微,其主要原因还是体育没有真正意义上回归到教育。不可否认,体教结合从理念上是先进的,从理论上是近乎完美的。但校园足球运动的实践表明,让足球运动真正回归到学校,使校园足球常态化发展,才能可持续不断的发展。[4]

校园足球的发展不是一个短期的目标,也不是一个中期的目标,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目标,是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和发展,必须要让校园足球成为校园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成为校园工作中常抓不懈的一项基本课程而不断的实施与执行。校园足球自启动以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就和宝贵经验,但是这种人才培养方式在实践过程中日益暴露出诸多问题,如出现了重蹈“锦标主义”等急功近利不良倾向等现象,这违背了校园足球活动的初衷,必将影响校园足球的实施成效,也不利于校园足球的持续发展。校园足球的发展不是一代人就能完成和实施的,只有将校园足球长期融入到正常的学校体育中,让校园足球常态化,渐进式的发展,最终才能可持续的发展。

2.2 “校园足球”必须制度化,才能有序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体育的功能价值不断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同,足球运动水平的提高作为中国体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件标志性的大事,从政府到社会再到学校,都以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对足球的发展进行了改革,从1992年的红山口会议,到1993年的大连棒棰岛全国足球工作会议,再到2000年国家体育总局《2000—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颁布;不可否认,我们在足球发展和改革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成效不大,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没有制度化的发展,尽管从1992年的职业化的中国足球甲A联赛到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球员的薪水不断的上涨,球市越发的愈来愈好,中国的职业联赛走过了20年,当时的轰动与火热还记忆犹新,那时的“毁誉参半”(甲A阶段)还有些许惊喜和希望,然而时到今日,时光进入中超阶段已是令人叹息不已,民众唾弃的时代;再回首过去,从1976年,国家体委将发达地区的几个地区列为足球重点地区,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在很早些时候就有所发展。我国足球人才培养路径前后经历了这样的历程:足球传统学校,体育系统体校,职业俱乐部梯队,民办足球学校与业余俱乐部;但整体上讲,整个培养的路径总体上处于一种多元的、软弱的路径中,其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整个足球的大环境还处在一种无序化发展的状态中,制度化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权威性特点,只有政府的强行介入,让制度作为其有序发展的保证和基石,也只有把发展校园足球各方面的建设纳入制度化轨道,才能使校园足球最大限度发挥对人的综合改造以及扎扎实实的普及于学校体育里,才能保障校园足球事业有序的发展。

3 “校园足球”发展的常态化应遵循教育规律,立足人的培养,有机融入学校工作

校园足球走“自组织”发展道路,不是要校园足球陷入混沌状态、自生自灭,而是要依靠教育手段和市场手段来调集资源,才能解决校园足球的竞赛和训练问题,只有遵循足球运动的教与学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人才培养规律来开展,教学与训练的资源配置才能趋于合理。此外,通过与外界持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校园足球才可能实现有序化跃迁。

3.1 处理好足球人才培养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体教结合”在中国从未像今天这般因为足球而亲密无间。因此,校园足球不仅着力提升足球水平,更是要塑造一个个更完整、更有活力的人,我们所奋斗的“德智体”均衡发展的目标,或许真将在若干年后兑现。足球运动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是由于足球运动本身具有的很多功能,除了直接的生物属性,诸如对人的身体素质的提高外,更为重要的是足球项目本身对于人格的塑造,积极品质的塑造以及国家政治层面更多的价值的体现。因此,校园足球的开展更多的是以足球这个项目本身具有的特点来综合全面的发展学生,更多的是对学生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身体素质基础和对社会适应的综合能力培养,再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谈竞技足球人才的培养,毕竟精英体育只是少数人的运动,在大的基础足球人口数量增多的情况下,那么自然有潜质的苗子也会逐步增多。[6]

3.2 处理好足球项目与其它运动项目的关系

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是在保证学生文化课学习的前提条件下,在学校普遍开展、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普遍受益的一项校内外足球活动。足球活动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集体运动项目,既需要激烈竞争,又需要团结协作,可以磨练竞争意识和顽强拼搏是精神,培养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品格。

学校体育课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很多变革,有很多项目的技术及身体活动组成,我们应该看到校园足球课尽管在很多方面对学生的发展已经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它不可能完全取代体育课对学生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理性的看待校园足球课对学生的发展。

但我们不能在一味的夸大校园足球的同时而摒弃了其它项目(校园篮球、校园排球……)对学生的积极促进作用,笔者认为,校园足球的前期的投入和布局应该算是一种尝试和模式,为后续校园篮球、校园排球的后一步的发展进行前期的探索和埋下伏笔。

3.3 处理好校外“功利性”与校内“普及性”的关系

当前校园足球在发展过程中不少学校仅把它当作一项体育运动来开展,上面抓得紧,就搞一搞比赛和训练,不能形成一种常态和长效机制,足球运动的附加值也得不到体现,校园开展足球的意义也不大。足球文化不是校园文化的唯一,但校园足球脱离校园文化,只当作一项体育运动来开展,注定它没有生命力,走不了多远。在当前形势下,各个学校最好把足球运动纳入到校园阳光体育活动中去,与其它体育项目和运动形式一并开展,把校园体育文化上升到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来看待和实施。要避免走入足球运动在学校以项目化来实施的误区,足球只能融入校园文化,遵循教育规律,遵从和服务于校园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的繁荣发展。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塑造是通过身体运动这种表达方式,“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和教化,通过足球这种运动形式来丰富和繁荣校园文化。

4 “校园足球”发展应遵循竞技规律,彰显奥运精神,坚决杜绝“假、赌、黑”

4.1 凸显奥运精神的制度化

奥运精神是校园足球开展过程中制度化建设的核心要义和重要构建原则,“更高、更快、更强”更多的体现的是对运动极限的终极追求,校园足球在价值上实际上更多的是对人生幸福美满的一种综合体现的表征,当前中国社会及中国足球的改革实践中问题和弊端还很明显,尤其对于足球综合规律的认识是较为肤浅的,如果仅仅只是看到足球本身具有的生物属性,那将是赤裸裸的脱离了足球运动的精髓所在,也就丧失了校园足球运动发展的根本要义所在。因此,校园足球应该在“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要义的契合下,最大化的发挥校园足球的功能。

4.2 建立公正的评价制度

校园足球的长远发展必须建立校园足球长效发展制度,为此建立长效发展评价机制就具有必要性。长效发展要靠制度、比赛体系、训练制度等支撑,为此对校园足球长效发展的措施进行指标考核,利于发挥校园足球的长远发展。校园足球系统评价机制还应具有阶段性、发展性、持续性等特征。因为校园足球的发展也是不断的变化,不同地区的差别也较大,因此建立校园足球评价机制要考虑综合因素。

4.3 建立公开的选拨制度

目前我国校园足球布点学校主要分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随着布点学校数量的迅速增多,资源分布将会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在此情势下,采取升降级制对布点学校开展工作是一种压力,起到积极的督促作用。校园足球布点学校开展好的可以由市级升为省级,省级升为国家级,对于工作开展不好,作为不力的国家级布点学校可以降为省级,省级降为市级。对于升级的学校进行适当的政策倾斜,对于降级的学校要提出要求,引导他们积极开展工作。

4.4 建立公平的竞赛体系

校园足球的长远发展必须建立校园足球公平的竞赛体系,为此建立长效发展评价机制就具有必要性。长效发展要靠制度、比赛体系、训练制度等支撑,为此对校园足球长效发展的措施进行指标考核,利于发挥校园足球的长远发展。建立量化公平的竞赛体系的意义在于通过具体化的指标,让基层的校园足球工作者有具体的任务目标,通过以考核指标的形式完成校园足球的工作。

校园足球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校园足球系统是复杂变化的。当前我国校园足球处于初期,具有快速发展且变化大的特点,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的双重领导优劣作用同在,为此厘清我国校园足球体系的框架,建立校园足球系统常态化与制度化的体系,从而对促进我国校园足球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们相信,尽管校园足球的路还很艰苦、很漫长,但只要我们不懈地追求,我国的足球一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1] 白松浩.系统效能的概念框架及度量.系统仿真学报[J]. 2010:22(9):2178-2181.

[2] 陈军,李献青.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时代意义和战略构想.成都体育学院学报[J].2014,40(7):81-85.

[3] 白松浩.系统效能指数和效能因子的计算模型与方法[J].系统工程论与实践,2010,30(11):2112-2120.

[4] 王崇喜,陈治.校园足球运动县域推进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探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4):105-110

[5] 林剑.重塑青少年足球发展体系[N].中国体育报,2011-07-18003.

[6] 宫赛赛.“过去10年德国为青训投10亿欧元”[N].东方早报,2011-10-24A31.

[7] 徐望春.中荷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的差异性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

Normalization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China's Campus Football

ZHANG Xingmei,QIN Yong

Depending on the methods of Though literature material,expert interview,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the paper reviews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campus football system.Believing that only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normalization can guarantee the orderl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ampus football.

campus football;system;normalization;Institutionalization.

G843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1-9154(2015)03-0008-04

10.15942/j.jcsu.2015.03.02

G843

A

1001-9154(2015)03-0008-04

张兴梅,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学。

四川理工学院,四川自贡643000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Zigong Sichuan 643000

2015-01-01

猜你喜欢

校园足球足球运动足球
业余足球爱好者对足球运动损伤的认知与预防研究
足球运动对超重、肥胖儿童和青少年体质与健康影响的系统综述
包头市第十一中学学生足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
铁岭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浅析制约阜阳市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
沈阳市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建立与分析
认识足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