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2015-12-04杜秋蓉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0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教学

杜秋蓉

【摘要】继承并弘扬传统文化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本文从深入挖掘教材,感受传统文化精髓;利用语文教学,展示传统文化资源;利用节日熏陶,感受传统文化氛围;利用文言教材,继续传承传统文化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让学生继承传统文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得到充盈,使中华传统文化永远传承下去。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学者刘国正认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和语文知识教学同等重要,关系密切,不可分割。近年来,许多教育工作者开始在这一领域进行探索,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语文课堂由原先枯燥无味地传播知识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增进了思想道德修养。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显得尤为必要,健全学生的人格,陶冶他们的情操。

一、深入挖掘教材,感受传统文化精髓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属于我国传统文化中优秀思想的产物,对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文化意义重大。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关传统文化的元素,教育并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学生获得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语文课本中有较多题解、注释。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比较。在师生讨论的过程中,通过挖掘作品中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把学生的思维转移到对文学以及文化观念包括文化的教育方面;在文化传统知识的学习中,文中蕴含着的思想道德及价值观念等文化视点对学生提升道德情操,感受文化精髓很有帮助。比如在教学《屈原列传》一课时,屈原被流放,发愤写《离骚》,作者认为自己和屈原的命运有相似之处,尽管全力效忠却备受耻辱,被处以宫刑,为了完成《史记》才坚持活下来。在文章中寄托着自己的政治抱负,隐含着忧愤。为了让学生明确穿插于文中的议论部分所包含的思想,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之外的背景内容,使学生充分感受作者强烈的爱憎,传递进取精神及现实意义。

二、利用语文教学,展示传统文化资源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应能够汲取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民族文化的无限智慧,用祖国传统文化奠定学生的文化基础”。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选编了一定篇幅的诗词歌赋以及相当数量的戏曲小说等,除了蕴含了丰富的古典文学常识,还有无比深厚的涵盖上下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比如在古诗文中语言文字造诣无可比拟。这些诗词歌赋戏曲以及各类小说中还蕴含着如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虽九死犹未悔等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和优秀品格,基本涵盖了所有的文化内涵。另外,在语文教材中还可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里的另一个重要的内容,即传统的节日。如在鲁迅的《祝福》中祥林嫂就是在除夕夜去世的,与课题的祝福对比强烈,司马迁写的《屈原列传》中听到屈原投汨罗江之日正是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再比如在《孔雀东南飞》中提到了“初七及下九”也正是我国的七夕情人节。这样的内容很多,合理利用语文教材,可以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丰富资源。

三、利用节日熏陶,感受传统文化氛围

我国传统节日很多,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传统的节日活动来向学生传播传统文化知识,弘扬民族文化精神,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比如说中秋节、重阳节来临之际,可以组织学生举行一次古诗歌朗诵会,引导学生朗读有关中秋和重阳的优秀诗篇,如李白的《月下独酌》以及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等,每逢清明节时,学生在祭扫烈士墓或者怀念已故的亲人时,可以引导他们深情朗读程颢的《郊行即事》以及王禹俏的《清明》等名诗名篇,以抒发心中的情怀,寄托对他们的哀思。传统的节日涉及的信息量非常庞大,可以和中华经典诵读的相关内容结合在一起,以激发学生以祖国为骄傲的情怀,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文化,无比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我们还可以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以某一个节日为契机,通过对语文知识的研究和探讨,进行专门的研究。比如在端午节到来之际,先让学生感受到端午的气氛,以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赛龙舟、吃粽子等节日的特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然后鼓励他们学以多种途径查询端午节的相关信息,如别名、来历及关联人物等,充分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

四、利用文言教材,继续传承传统文化

语文教材的课文中涉及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既有传统美德的教育,又有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还包括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无比广阔的天地。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利用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教育启发他们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更加珍爱生命,奋发图强。例如:在《劝学》和《师说》的教学过程中,文中描述了古人勤学尊师的传统美德,让学生深受感悟,教师就可以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熏陶,让他们获得勤学、尊师的传统美德的教育,让勤学尊师的美德深深地在学生的心中留下烙印。再比如在教学《陈情表》一文时,教学时可以以情感动学生,以孝引导学生,在心灵上接受一次洗礼。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悟,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真正目的。在性格培养方面,也可以让学生的目光投向古人,接受坎坷和苦难的教育,接受爱国主义的熏陶。李白的豪放与飘逸,苏轼的豁达与乐观,陆游杜甫的爱国等,传承文化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总而言之,对高中学生的培养,除了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语文基本知识,还应该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渗透祖国的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得到充盈,使中华传统文化永远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陈佳新.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文学教育(中),2012(3).

[2]廖海兰.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传统文化刍议[J].课外语文(下),2013(10).

[3]念云江.论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5(1).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教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