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

2015-12-04周晓媛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0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

周晓媛

【摘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德育为首。道德是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应该并存。一个人的道德判断和价值取向从何而来?是来自“人之初性本善”的天真单纯的儿童本性,还是来自于成年人深思熟虑、逻辑严密的道德理论,或者是人文修养、政治思想。语文课程是国学的基本课程,其内容贴近生活,通俗易懂,不只是学习国语和文学的好课程,也是人文素质教育和德育的好载体。它将枯燥无味的德育知识和政治思想潜移默化地结合在课程内容之中。这一点是自然科学,甚至是其他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所无法比拟的。

【关键词】语文;德育结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而产生的,显然在人类解决自身衣食住行的问题之前,或者说在动物属性为主的社会中,道德水平是极低的,就目前的社会而言,道德在利益面前也显得苍白无力,然后道德和法律一样是维持社会正常秩序的重要文明规则,如果在一个黑白颠倒、善恶不分的社会里,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将遭到破坏,人们的主要精力将不能集中在生产生活上,而白白地浪费在不务正业方面。例如大家都不能好好地搞生产,而去搞腐败,跑人际关系,才能获得和维护自身的利益,如果劳动者获得的利益少于不劳而获的人,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将大大的下降。一个人的良好品德不止是从教育和学习中得来,更应从实践和锻炼中得来,空洞枯燥的德育和政治思想教育,需要在实际生活中获得实践和体验。那些具有高尚情操的圣人,大多数都是从灾难中浴火重生的人,他们内心对邪恶和善良有刻骨铭心的体验,疾恶如仇和对善良的向往,使得他们无论在平淡的生活中,还是灾难来临时,都能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

语文新课标中也指出: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审美观 点,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不要把它当作额外的附加的任务。在语文教材中,课程中也包含了爱国和理想,团结和勤奋,友爱和诚信,勤俭和孝顺,勤奋和理想等多方面的德育内容,这无疑给空洞的德育教条理论增加了实际的例子和榜样,对学生的道德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再配合以学雷锋做好事、献爱心等等的实际行动,增强了学生道德实践的能力。教育和训练是外在的因素,人的内在特性品质是内因,至于适合的温度和光线,能否孵出小鸡,主要取决于内因,有些学生就是油盐不进,内在品质不行,就算你从小学教育到大学,教学效果也不明显,这也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出现过在课堂上三天德育所取得的成果,在现实中一天就毁掉的情况。社会因素也很重要,如果整个社会是经济动物主义,弱肉强食,一切“向钱看”,那么课堂上“宗教式”的空洞的脱离实际的教学也很难取得成效。恰恰相反学生因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现实中用不上,或者处处碰壁,而内心产生怀疑和愤怒,或者更加变得虚伪和表里不一。

对于中学生来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转型的青春期,不再是对大人言听计从的小学生,但又还没有形成独立成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个时期的可塑性非常的强,也是最容易堕落和学坏的时期,当然因为可塑性非常强,所以学坏了也能改正。但如果发生一些“不可逆”的错误,特别是女生,对她们的生理上一生都将产生严重的影响。对于男生发生了有犯罪记录的行为,也会对他以后的学习工作产生影响。但只要有决心,所有的错误还是可以改正的。

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对学生是有教化和感染作用的,潜移默化,久而久之,对人的品德是有影响的。鲜活的例子,栩栩如生的情景,通过时间的推移,对人是有影响的。《花木兰》的自我牺牲精神和英勇果敢的精神;蒲松龄《狼》课文中屠夫的勇敢和机智;朱自清《背影》中描述了父子亲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翁的坚强执著;《沁园春·雪》中体现的英雄气概和雄才大略;《范进中举》中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讽刺;《出师表》反映了诸葛亮的忠诚;《皇帝的新衣》中人们的虚伪和懦弱。文章中的语言总是要表达某种情感取向和心理感受,对读者有很强的感染力,有很多优秀而深刻的句子,值得学生反复品味句义,甚至值得学生进一步深刻挖掘,在领会作者意图,提高读者的表达能力和文学涵养的同时,作者的德行品质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读者。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出生在战国时期,战火纷飞,一生颠沛流离,在四处奔波的过程中,有一颗向往稳定和平的心,不断地创办教育。他对战争与和平、邪恶和善良有着刻骨铭心的感受,因此内心更加向往美好和谐。他们在生活和社会中所受到的教育,和课堂上“过家家”式的教育和训练相比,要深刻和有效得多。事实也证明他们选择了善良是正确的,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的追随者和崇拜者。然而秦国通过暴力和玩弄权术统一七国之后,再通过焚书坑儒等思想控制,让绝对的权力导致了绝对的腐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消失了,暴力成了统治者唯一的依托,再也没有产生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西方的欧洲也是由很多小国组成,这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情形,许多的可能性在许多的国度产生,好的、高效率的就会得到其他国家的借鉴。假如欧洲也被某个强大的专制政权所统一,那么欧洲现在大概也就会像印度一样平平庸庸,缺乏创造力。在德育教育方面也一样,需要有邪恶和正义并存,让人们向往善良和正义,厌恶邪恶和黑暗,让德者一呼百应,繁荣昌盛,让恶者成为众矢之的,直至被消灭,现成鲜活的教材。

教学中教师应该创造氛围,创设情境,将枯燥文章变得活灵活现,让阅读和学习成为一种享受。在作文写作中,那些高大上的,上得了厅堂的文章词语,全都得是反映高尚品德、顾全大局、目光长远的。所谓名不正言不顺,那些歪门邪道怎么上得了大雅之堂,就算很多土匪强盗,也不都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吗?写作最体现一个作者的品德,有高尚,也有世俗;有高谈阔论,也要有实际事例。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