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自生活的人物素描

2015-12-04沈虹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0期
关键词:外貌保安同学

沈虹

【摘要】本文通过指导学生对来自生活的人物素描进行练笔,让学生认识到好作文是来源于生活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作文教学;人物素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学习了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第三单元一组课文,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夏洛蒂·勃朗特三姐妹,不断求索、勇敢顽强的史蒂芬·霍金,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鲁滨孙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何不趁热打铁也来练写一篇写人的文章呢?写谁呢?写名人吧,距离学生时间和空间都太遥远了,学生缺少感同身受的“心与心的碰撞”。还是从身边熟悉的人写起吧。但是就算是熟悉的人,如自己的亲人、同学,对学生来说,因为平时的麻木不上心,有时跟陌生人也差不多,所以每当给学生布置写人的文章,学生总是一脸苦相,感觉无题材可写,无话可说。于是,要么写出来的人物几乎是一样,好像是工厂流水线统一生产出来的商品,没有什么特点。要么“假大空”。

思来想去,我还是决定以点带面,先从教学生写好一个人入手,再迁移写其他人。于是,我把目标锁定在学校里朝迎夕送、兢兢业业的保安身上。

一、学例文写活人物外貌

俗话说:心急吃不到热豆腐。要把人写好决不能操之过急。得先好好观察。第一天放学,走过通向操场的通道时,我叮嘱学生好好观察保安的外貌,高矮怎样?胖瘦怎样?肤色怎样?衣着怎样?脸部五官有什么特点?这一天就观察,没写,目的是不想给学生造成过多的压力,把观察变成一件痛苦的事。第二天继续观察,依然没要求写,但此时保安的形象应该在学生的心中像画画一样逐渐清晰起来。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第三天,开始带领学生赏析《阅读空间》上两篇文章《泥人张》与《快手刘》中的人物外貌。《泥人张》的外貌描写没有面面俱到,而是言简意赅,抓住典型特征,运用一连串的短语把张五爷的骄横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中间一位穿得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势很牛,横冲直撞往里走。”而《快手刘》则运用长短句结合,巧妙的比喻写出了快手刘从年轻到年老,从风华正茂到落魄潦倒的外貌变化:

A:他那时不过四十多岁吧,正当年壮,精饱神足,肉重肌沉,皓齿红唇,乌黑的眉毛像用毛笔画上去的。他蹲在那里活像一只站着的大白象。一边变戏法,一边卖糖,发亮而外突的眸子四处流盼,照应八方;满口不住说着逗人的笑话。一双胖胖的手,指肚滚圆,却转动灵活,那四个小球就在这双手忽隐忽现。

B:再看他,那肩上、背上、肚子上、臂上的肉都到哪儿去了呢,饱满的曲线没了,衣服下处处凸起尖尖的骨形来;脸盘仿佛小了一圈,眸子无光,更没有当初左顾右盼、流光四射的精神。这双手尤其使我动心——他分明换了一双手!手背上青筋缕缕,污黑的指头上绕着一圈圈皱纹,好像吐尽了丝而皱缩下去的老茧……

接下来,让学生运用从欣赏精彩片段中悟到的写作方法来描写两天来自己观察到的保安形象,自然水到渠成,学生笔下的保安形象个个很接地气,精气神十足:

A:每天上学我都会见到一位脸儿方方、个儿高高的保安叔叔,也许是长期风吹日晒的缘故,他的肤色黝黑黝黑的,泛着古铜色的光泽,浓浓的眉毛,就像是用特别黑的墨汁擦过似的,一身挺括的保安制服,给他平添了几分英武,而那眼儿弯弯招牌式的微笑,却又让人感觉是那样亲切、温暖。

B: 他不过三十岁,正当年壮,身材魁梧,麦芽色的皮肤,乌黑的眉毛像两支剑直插鬓角,他站在那儿,犹如一棵粗壮的青松。发亮的眸子盛满盈盈的笑容。一双青筋缕缕的手十分粗糙,一看就是干过粗活的人。

二、细观察写出人物特点

我们常说:什么树开什么花,什么人说什么话。人物的性格千差万别,但每个人总有自己鲜明的性格,表现在口头禅、习惯性动作、标志性表情等等。我布置学生观察任务的时候,要求学生不仅观察保安的外貌,而且要细致观察保安的语言、动作、神态有什么特点。两天观察下来,学生果然捕捉到了保安的人物特点。有的说保安送同学们放学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别挤,别挤。”有的说保安有个习惯性的动作,手会不经意地搭在同学们的后背或后脑勺上,然后轻轻扬起,又流水一样搭在后一个同学的后背或头上。我随即启发学生:保安叔叔为什么要这样说?要这样做?同学们也作了丰富的联想,有的说保安叔叔像父亲一样,把同学们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很喜欢孩子。有的说生怕同学们跌了,撞了,摔了。有的说生怕放学秩序混乱,引起危险……这样一联想,同学们对保安的认识就更深入了,也更有感情了。甚至当天放学回家时,有同学故意走在台阶边侧,只为了感受保安的这个动作带给自己怎样的感觉。

通过指导交流,学生就明白了要想写好人物特点,只有用心去观察,注意人物的动作、心理、神态等去对人物进行恰当的描写。还要用心去体会,去联想,才能写出自己笔下独有的那个“他”。

三、共交流写好典型事例

当然光靠一天两天观察,学生有可能发现不了保安身上太多的闪光点,毕竟a保安一天里所做的事只是平凡小事。但点滴也能汇成大海,通过大家用发现的眼光搜集交流记忆中自己与保安之间曾经发生的事以及自己看到的保安与其他人之间发生的事,同学们的思路一下子就被打开了,“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还在灯火阑珊处。”发现能写的典型事例还是很多的,只是平时不注意罢了。比如有的同学讲到了保安借自己手机打电话的事,有同学讲到了保安亲自把忘在家中的作业本送到教室,有的说自己不小心在操场摔倒了,保安把自己搀扶起来,有的说保安忠于职守,与家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家长拒之门外,不让他们随便进教室……

题材有了,又有生活经验,写起来自然也顺手多了,学生一边写,我一边巡视,发现个性的问题,当面指出来;发现共性的问题,全班指点一下。这样边写作、边讲评,一篇文章很快一挥而就。看得出,学生还是挺享受其中的写作过程的。

通过这篇来自生活的人物素描的练笔,学生学到了很多,我也受益匪浅:真正的好作文是来源于生活的,不是闭门造车造出来的。要让学生爱上作文,除了教学生作文技巧外,更重要的要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中人、物、景等点点滴滴、教会学生用心体验。只有心鲜活起来,笔下的文字才会随之鲜活起来。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外貌保安同学
路灯下的保安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外貌描写慎“化妆”
外貌与内在
为何“逆袭”的都是大学保安
请你们,把我们的外貌还给我们
保安搜车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