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课“活动式”教学探微
2015-12-04陈媛媛
【摘要】语文“活动式”教学是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基本方式来构建语文教学的操作平台,实施语文的全程教学。它既是一种教学形式,又是一种教学观。“活动式”语文教学理论的实践和研究,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改革逻辑,它冲破了旧的教学法研究的束缚。
【关键词】高职语文;“活动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活动式”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框框,给学生呈现更为丰富的学习内容,更加鲜活的教学模式和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它既是一种教学形式,又是一种教学观。语文课堂上活动式教学是以老师和学生的活动为表象,然而在实际课堂上的活动式教学也存在着一些误区,缺乏实效性。
一、活动式教学存在的误区
(一)重形式,轻效果
在活动式教学的课堂上往往只追求表面的活跃,而不顾教学内容的内在情感,也不管学生的思维停留在什么样的层次上。活动式教学作为一种富有时代意义的教学方式,最关键的并不只在于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更应看其实效性,学生能否从中学到什么,感悟到什么才是根本。课堂上一会儿让学生朗读、讨论,一会儿让学生表演,整个课堂非常热闹,但这种对学生无多少思维价值的表面上的活跃,算不上真正的活动式教学。
(二)活动中教师的缺失
目前,虽然不少教师也非常重视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往往收效甚微。其实这与作为引导者的教师也有很大的关系。教师片面或错误地认为只要课堂由学生主宰,就是一堂符合标准的活动型语文课,而忘记了语文课的真正目的不是活动,而是通过活动感知和体验,并进行分析思考,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素养等。
(三)没有充分了解学情
一个活动要发挥作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智力发展水平、自身能力素质、物质条件等因素有着紧密的关联。职业学生心理状况、学习基础与高中生不同,他们没有升学的压力,他们的未来直接面向的是就业,因而在设计课堂活动时不能不考虑这些因素。只有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设计课堂活动,才能贴近学生实际,也才会让学生接受,收到实效。
二、展示活动式教学魅力的策略
(一)激趣,创设活动空间
心理学家皮亚杰在认知发展论中也提出,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设置充满智慧刺激的环境,让学生自行探索,主动学到知识。作为一种教学形式,语文“活动式”教学要求教师能将静态的教材转化为动态的教学因子,创设出适宜的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条件(时空,氛围、资讯等)和活动策略,通过活动“场”的培育,着力于“场效应”的生成,实现活动的教学化。例如,我在自己课堂上就安排了“课堂前奏”的活动。所谓“课堂前奏”是指上课铃响之后到正式上课之前的这段时间,学生大多还没有从热闹的课间活动中平静下来,此时教师最好安排一些有效的小活动,比如“一分钟演讲”“美文推荐”“我最喜爱的诗词赏析”等。这样的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演讲、点评的能力,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为后面正式进入课堂学习做了良好的准备。
(二)整合,灵活运用活动形式
新课程下,教师应该学会“用”教材,要善于发掘利用课内课外语文资源中的活动因子。高职语文教材每一单元最后都有“交流与表达”“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可以把这些整合到前面的课文中。在学习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将本单元的“表达与交流”中的“访谈”与之融合,在第一堂课后,以苏轼几首著名的作品为主线,布置学生做了“模拟访谈”的准备:①依据兴趣成立活动小组。(《江城子·密州出猎》组、《卜算子》组、《定风波》组)②层层推荐确立访谈问题。③合作探究整理“苏轼”的回答提纲。④小组推荐确立访谈人和“苏轼”。通过这一访谈活动,我们了解了苏轼经过“乌台诗案”之后,初到黄州时的凄冷的心境。访谈之后,我和同学们对苏轼情感变化进行分析梳理,这个过程不仅体悟到苏轼情感变化的历程,同时也对第一堂课“人间如梦”的辩论做出了很好的呼应。然后我和学生一起分享感受,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对作品、对词人有了自己独特的感悟和见解。
语文课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在于它不仅给学生知识,还给了学生“心灵上的认知”,而活动式教学很容易帮助我们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智慧的闪光点。
(三)调控,保证活动的高效有序
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是交往。在“活动式”教学中,活动本身就是对话与交往,这种交往体现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因此,活动的调控主要围绕以下方面进行:首先基于目标与文本的调控。在开展活动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维持好教学的基本目标。由于活动教学的开放性强,同时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想象力丰富,加上目标意识不强,在热烈的活动开展中有时难免会出现偏离活动目标的情况,此时就需要适当地引导,及时把学生拉回来,使其活动内容向教学目标靠近。其次基于学生参与性的调控。学生的参与性是指学生在活动式教学中的参与频率、持续性和热情。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度有这样那样的不同,或者会出现随着活动的开展而逐渐降低的情况,针对其参与度不高的原因进行及时调控。如当学习内容难度较大,学生活动开展遇到障碍时,学生会失去方向,此时就需要教师的及时调整。
参考文献
[1]肖家芸.语文“活动式”教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2]安淑春.高职语文活动式教学法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1).
[3]钟启泉.研究性学习理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陈媛媛,女,1980年生,汉族,江苏徐州人,本科,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