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高中语文诗词鉴赏高效教学

2015-12-04程桂华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0期
关键词:诗词鉴赏高效课堂高中语文

程桂华

【摘要】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灿烂的华夏文明中,诗人灿若星河,诗作浩如烟海,它以其完美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丰富的思想内涵,成为独具审美价值的中华古代文化精华。所谓的诗词歌赋,就是人们对我国传统文学的概称,虽然如此,这一称谓几乎可说是已概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尤其是传统文学的大成。对于继承中华文化来说,诗词歌赋可谓是最重要的立足点,高中阶段对于语文诗词的理解也可以说是上升到了另一种高度,所以在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中,我们既要继承传统教学模式的精华,又要融合新课改创新教学模式,以更为高效的方式来提升高中语文诗词鉴赏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词鉴赏;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鉴赏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近年来对于诗词鉴赏的教学重视度也在逐年增加。古语有言“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我们期许的是在课堂教学中的恰到好处,对于高中诗词鉴赏的学习更是对于学生要点到即止,过多的赘述反而引起一些不恰当的反应,对于这个分寸的把握,教师要通过更多的教学例子来掌握,并且在不断积累经验的同时采取一些现在较为普遍并推崇的教学模式,所以我们要创新一种可靠的教学模式,那就是少教多学,这是一种专门适应于诗词鉴赏的学习模式。

一、创新教学模式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很适合高中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进行学习与感悟,这本教材分两大部分六单元。“诗歌之部”三单元: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散文之部”三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文无定格贵在鲜活”。每单元又分为“赏析指导”“自主赏析”和“推荐作品”三部分。针对这本教材教师应该采取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所谓的少教多学就是既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又高效、实用的切合实际的教学模式,并按预习、合作、导入、朗读、探究、总结六个步骤详细地进行诗歌鉴赏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到一定的点拨作用,更多的是把空间留给学生进行自主的感悟与体会。

例如说在《定风波》这一古诗词的学习中,要在掌握课文的同时比较苏轼遭贬后同一时期的作品,通过课文的比较探究出苏轼对于此诗歌的思想成因,做到走进诗人,了解诗人,学会分析诗歌的背景及表达的思想感情。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首先让学生多自己诵读几遍,并且在诵读后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诗歌用现代的语言描述成一篇学生自己较为擅长的现代文。例如词中“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当读到这一句时,学生的脑海中应该浮现出在烟雨蒙蒙的时分,诗人一身蓑衣草鞋,潇潇洒洒、坦坦荡荡、无所谓然地行走在人世间的一幅景象,学生要先以自己的感情带入诗词当中,然后老师就可以通过学生的理解作为这堂课程的切入点,纠正或者延续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对课程的重点进行指点疏通,使学生对于这篇诗词更有把握,之后老师便可以对这篇诗词进行总结,找出本篇诗词的重难点,剩余的时间就交予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与探究,使学生对这篇文章更有自己的理解支撑点,对诗词的记忆更加深刻。这就是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应用及作用,这样的简单教学不仅留给同学更多地学习空间,也更能将这篇诗词以同学的记忆方式深刻的记在同学的脑海中。

二、加强师生互动

“师生沟通,课堂互动”是一个确立师生关系和师生活动的重要概念。课堂教学中,无时不真实地存在着师生之间的互相影响和互相作用,特别是在课堂上的互动,这种互动关系本身不是课堂教学的目的,这种模式的着眼点、着力点、落脚点都是学生自主、积极、有效的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出一种出自内心的自觉接受和相互维持的生活的质,把基础定在尊重人格,把传道、授业、解惑看作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往、沟通。在高中语文诗词鉴赏中师生互动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环节,这个环节充分地弥补了诗歌的不易懂,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教与学相互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教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之间的协同作用,所以在学习中有任何的不明白都应主动与老师交流,并且教师更应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进行教学,主动地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在课堂教学中营造积极欢乐的氛围,使生硬拗口的古诗词成为有趣的教学内容。

还是以《定风波》为例,我们融合了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在把诗歌翻译成现代文的环节中,教师可随意让某些学生现场进行描述,当然在描述过程中尽量不要打断学生的描述,即使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偏差,也应该在之后请另一位同学来进行纠正,充分地将师生互动最大化,尽量做到课堂上的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对这首诗词都有一定的理解与记忆,在愉快的氛围当中提升课堂效率。

三、总结

现在,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诗歌的人文价值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古代诗词鉴赏也成为中学语文阅读能力中层次最高的一个。诗词鉴赏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提升课堂效率,传统的死记硬背式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注重革新教学模式,积极发挥学生的鉴赏主体作用,并通过创新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赋予学生自主的诗歌鉴赏情操,在采用创新性教学模式的配合下,发挥教师教学的积极主动性,最大化地提升诗词鉴赏课程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冯长顺.赏析古诗词表达技巧有蹊径[J].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2007(9).

[2]戎振纲.关于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反思[J].广东教育(综合版),2007(Z1).

[3]戴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古诗词鉴赏障碍突破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3.

[4]赵立平,何政文.新课标下的古典诗词教学探索[J].甘肃教育,2005(12).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诗词鉴赏高效课堂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探析
巧用比较分析方法突破诗词鉴赏难题
从《雨霖铃》课堂实例看信息化的运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