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管理层的领导行为

2015-12-04黄宇宁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18期
关键词:新时期

黄宇宁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许多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教育体制也不例外。日趋多元化的高等教育形式与内容,对高校领导的管理水平的要求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以高校为研究背景,本文对高校管理者的领导行为进行探讨分析,结合领导学中儒家思想、柔性管理、服务型领导理论,提出加强高校领导队伍建设的举措。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领导;领导学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8-0011-02

高校是一个特别的政治环境,由许多不同兴趣的团体构成,这些团体都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目标,需要的是一种相对宽松与民主的管理模式,一个可以自由发挥个人才能的环境。从理论上讲,领导学是一门科学;从实践上讲,领导学是一门艺术。在高校,由于被管理的对象多为具有一定学识水平的教师和专心求学的学生,因此,在管理技术上与政府部门、企业不尽相同。

一、新时期对高校领导的新要求

在全球化进程的持续加速过程中,领导者所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高校的领导需要调整管理思想来迎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1.高等教育大众化。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时代,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又带来新的问题。一方面是大力扩招,扩招已导致部分高校的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经费的短缺带来了高校的粗放式经营;另一方面,却因师资及设备等教学资源紧张,而只能将学生合成大班上课,违反了教学规律,影响教学效果,成为高校发展的束缚。因而,在大众化背景下,就对高校领导干部的筹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2.经济全球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入,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质量提升的影响逐渐加大。需要高校领导者有高瞻远瞩的魄力,明确本校的办学定位,能综合分析本地区的同等高校办学情况,甚至尽可能了解国外高校的教学管理等最新情况,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目的性的特色政策。

3.协调学校内外矛盾。高校管理者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不仅会遇到团队内部的矛盾,同时也需要协调外部的矛盾。在当今社会,媒体舆论的力量不可忽视,甚至可以引导大众的价值观偏向,再加上手机网络软件的发达,会出现很多小事变大或者失实的报道对学校造成不利的影响。面对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要求高校领导者要用新的观念和视角探索发展的道路,要用开拓创新的精神调整现有的管理政策,以适应现代社会媒体对高校的监督行为。

二、中国领导学存在的问题

1.受传统观念影响产生的错误认识。由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差异,因此在对待领导学相关理论的字面理解上存在误区。在中国,大多的群众还是存在传统的“官民”思想,认为人民是被客观管理的,无法发挥主观意识与“官”平等地合作,还存在较强的阶级观念,单纯理解领导学是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这种观念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领导学的发展。另外西方国家的领导不仅仅体现在国家管理上,还体现在家族、社区等一系列团体活动中。因此,中国领导学的理解范畴没有西方国家的理解范围广。

2.领导学理论缺少原创性。由于我国的领导学还处在初步阶段,且现在包括国外在内的领导学理论众多,造成领导学的学科边界模糊,缺乏理论创新。由于局限性,并未研究出全球范围内造成巨大影响的理论体系,再加上受传统观念导致的与西方国家的领导理念差距,使得各国各领域之间很难开展领导学的共同探讨与发展。

三、领导风格类型

领导风格,是指习惯化的领导方式所表现出的各种不同的特点和倾向。习惯化的领导方式则是指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及领导过程中一步步形成的,并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起着稳定性的作用。在领导学中,常分为5类领导风格。

1.亲和型领导风格。这种类型的领导风格主要是在上层领导与教职工之间建立情感纽带,这一领导风格以教师与学生为中心,亲和型领导尽量让教师对他们自身工作感到满意,学生在学习中快乐成长。他们通过建立牢固的情感纽带来进行管理。尽管亲和型领导风格有很多方面的优点,但不宜单独使用,表扬不当可能使错误的行为得不到指正,这样会使得学校管理处于被动的地位。

2.目标型领导风格。主要是指通过设定目标,教职工共同努力来完成目标的领导风格。这种类型的领导在制定目标时会比较具体,考虑周全,并会分派各部门任务,细化职责,行动力、执行力、掌控力较强。一般而言,对高校发展有利。

3.自我型领导风格。这种领导比较重视自己的形象,以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为基础去制定明确的目标及工作细则,并告知下属如何去完成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标准。一般来说下属的建议和意见只会部分采纳。

4.情感型领导风格。这种领导一般以情感为出发点,对员工的情感比较敏感并认为良好的情感能使教职员工工作更为顺利,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在工作过程中,尊重员工,给员工一定程度的自由。

5.领跑型领导风格。该类领导的特征是追求高质量的完成目标。为能高质量地完成制定的任务,领导会要求下属具有较高水平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知识,使教职工倍感压力。同时,由于领导要求过高,常使教职工望而生畏,积极性受挫。

四、加强高校领导队伍建设

面对新时期赋予高校领导的新任务,传统的观念与新理论的矛盾以及各种领导风格的利与弊,都表明加强高校领导的素质、能力培养已经迫在眉睫。

1.引入新的管理模式。(1)柔性管理。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以人性化为标志,以感情为纽带,采用非强制手段,在人们心中产生心悦诚服的说服力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行动的管理。柔性管理强调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通过内在的驱动性、影响持久性和激励有效性等特点实现“人性化的管理”,从而达到管理效果的最优化。这就要求高校领导能掌握现代化的管理学知识和分析市场经济、科学发展的能力。因此高校必须投入精力完善干部培养机制。(2)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提倡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当今社会,高校领导可运用儒家核心思想“仁学”理论,进行管理、教育员工,使自身更具有人格魅力。以人为本,人在各种管理因素中最为关键。领导干部需要重视人的价值,意识到作为领导干部要运用管理学中的道德因素,即“仁爱之心”,实现管理团队的和谐统一。为政以德,只有管理者具有高尚的道德和人格,才能对民众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说服力。纵观历史,仅靠强制性手段不足以使人信服,还需要以德服人。儒家主张“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有严格要求自己,品行端正,才能使人信服。(3)服务型管理。随着我国政府部门逐步实现服务型政府的转型,高校领导也应该思考何为“服务”,其具备的特征是:第一,爱与奉献。第二,服侍的精神。对服务型领导内涵的最佳描述便是“服侍”。服务型领导者自己是管家的角色,亦即受到托付。第三,倾听。第四,热情工作。第五,品格。有品格修养的领导会给师生树立好的榜样,同时也能保证决策伦理能以被服务者的最大利益为归宿。endprint

2.提升综合素质。实践证明,要创建一流高校,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领导队伍。明确自己职责、目标,掌握相应领域的知识,具有较高的道德修为且是专业化的管理者。领导者的综合素质水平决定着高校发展的进程。(1)提升自身素质。个人道德素质是做人的根本。现今社会,媒体不断披露高校教师有违师德的行为,这对整个教师队伍甚至高校的形象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些现象正是说明教师和管理者中的确存在道德素质不高的人员。道德作为一种软性规则,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领导者应严于律己,言行一致,公平公正。同时,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要从繁忙的行政工作中抽出充足的时间进行不断学习和吸收最新的信息,不断促进高校的进步与文明建设。(2)提升民主素质。我国是经历了漫长封建朝代的国家,人治型领导方式深入人心,民主意识薄弱。领导者应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不断学习民主知识,善于使用民主的手段与方法进行管理。例如,在做出决策前,应广泛听取师生意见,认真总结,权衡利弊。另外,减少官僚阶级风气,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工作环境,推动高校民主建设。(3)提升沟通素质。领导者经常公开发言,面对公众,与公众互动,同时又面对下属,简单的行政的命令已经不能满足管理需要。提高沟通素质应该先树立良好的形象,领导者应经常自省,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进步,拥有自信心才能增强公众的信任。同时,领导者应注意沟通技巧,善于沟通,乐于沟通,真心沟通,而不仅是流于表面。(4)提升国际化素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一所高校的发展合作对象已经不局限于本国内,与国外的高校或企业的合作会日益频繁,这就要求领导还需要有一定的国际化素质。掌握与国外高校、企业交往的知识、能力,具备长远的发展目光,建立友好的合作的模式。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与教学方法,不断提升高校水平。

3.建立制度。为确保领导者能接受有效的培养和约束,建立学习和约束机制,并纳入日常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一是学习制度。二是考核制度。领导者接受培训后,应设立科学的考核指标检验学习成果,减少形式上、主观上的影响因素,并纳入绩效考核中。

综上所述,成为一个高素质的领导需要长时间的锻炼与积累,无论是哪种风格的领导,影响管理的因素都是错综复杂的。作为管理者应了解自己的领导风格,融入先进的管理模式,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建立科学的学习、考核制度,这样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促进高校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婧.高校管理者冲突调节相关特色研究的述评[J].东方企业文化,2014,(7).

[2]刘宇文,周凯兴.新时期高校领导干部的能力建设[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13).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时期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新时期高职院校班主任管理工作探讨
新时期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新时期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空间探讨
新时期国产武侠传记片的发展之惑
1980—1983年电影中的审美体验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思路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