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弹拨乐的继承和发展现状分析
2015-12-04贺静
贺静
【摘 要】在当代世界教育改革中,民族文化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民族音乐被认为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财富之一,是整个民族的发祥地。关注民族音乐文化遗产,近年来成为国际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
【关键词】中国;民族弹拨乐;继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6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1-0070-02
改革开放后,大量的流行元素和西方文化冲击着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音乐和民族弹拨乐也受到了影响。西方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影响是多元的,家长们都选择了钢琴、小提琴等西方乐器让孩子学习,民族音乐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不被重视。随着时代和教育质量的不断进步,民族弹拨乐也有部分学生在学习,但发展效果不是很好。
一、民族弹拨乐教育的问题与不足
(一)教师评价的管理机制不健全,民族音乐的社会化的宣传力度不够;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力度不足。
(二)学校、教育机构中开展的音乐教育内容单一,没有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时间不稳定,公共性和非公益性教学不统一,导致生源不足。
(三)教育机构缺少优秀的民族弹拨乐教师,使民族音乐教育没有显著的成效。
(四)教学的功利性太强。为了等级考试,忽视学生身心发展的现象和器乐教学的规律普遍存在。
(五)缺乏正规的民族弹拨乐教材和曲目。
二、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各方对中小学民族弹拨乐教育的认识,完善机制体系
要正确认识民族音乐教育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民族音乐在我国历史悠久,在传承优秀文化方面,作用很大。将民族音乐作为教育的载体,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内涵,激发他们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之情。同时,在民族音乐教育活动中,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智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二)完善管理者和教师的考核机制
对学校教育机构的管理者、教学的内容和工作量进行合理的调整。将学校的民族音乐教育课程和内容列入评估内容,统一国家音乐教师的工作量,同时,也可以考虑对一些不负责任、操作能力差的教师采取类似如:警告、解雇、变更的防范措施,甚至予以免职。
(三)提高艺术团的考核机制
虽然每两年都会做一个市级艺术专业学生的评估工作,但没有具体的考核办法,多次考核成绩都不理想。在所在城市艺术院校饱和、其他地区的艺术团标准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撤消”市级艺术团称号的“奖惩”措施,对于学生艺术团整体水平的建设将很不利。
(四)提高中小学音乐教育,保护民族拔弦乐
1.希望政府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整合资源,增加、调整民族音乐教育经费的比例,拨出专项经费用于开展民间音乐特色项目、奖励先进、购买和更新民间音乐教育设施,创建交流与合作平台,在政策上鼓励发展民族音乐教育,促进全国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的共同发展。
2.媒体要加大对传统弹拨乐的宣传力度,扩大民族音乐的传播范围,使人们熟悉了解民族音乐,逐渐热爱自己的民族乐器。
3.希望所有学校管理者能在教师、资金、时间及政策上进行全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为民族音乐的发展提供保护。
(五)建立合理有效的中小学民族弹拨乐教育体系
1.幼小中民乐教育衔接,构建适合的民乐教育梯队
民族弹拨乐教育由于学习周期性长,因此希望学生在幼儿园中大班就开始学习,这就需要与幼儿园有更多的衔接。而为了提供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和鼓励这些学生继续好好学习,就需要有衔接的小学和中学,这样他们才会觉得学有所用,也可以有地方继续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
2.校内外结合,构建资源共享的融合模式
校外教育机构管理者与基层学校管理者要积极沟通,共同承担对中小学民族弹拨乐教育的责任,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生活,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校园生活,还能建立稳定的生源。校外教育机构作为本市中小学民族弹拨乐教育的最主要实施机构,对中小学民族弹拨乐教育的质量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要以校外教育机构为主,扩大各区民乐基地学校的数量和学生数量,逐步提升区域民族弹拨乐教育质量的均衡发展。
三、民族弹拨乐的继承和发展的意义
(一)反映审美教育价值和文化遗产价值
民族音乐文化强调了情感,注重体验、注重品味、注重融合于生活之中,把艺术融入日常生活中,促进艺术、审美、生活的统一,是与主体的“审美文化”相一致的。在国家音乐教育领域,使用民族音乐作为学生的特殊教学载体,为学生打开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大门,可以直接反映音乐课程的审美体验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通过性能和可操作性强的民族弹拨乐进行教学。
(二)具有创造性发展的价值
民族音乐作为一种实践性、操作性强的课程,强调自我价值的学习,要求学生通过个人表现,参与音乐学习。每一个表现都是重新创造的体现,知识与实践的统一性学习方法,不仅能实现中学生教学活动的主要作用,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能力在学习乐器的实践中得以展现,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体现音乐课程发展的创造性价值。
(三)具有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民族弹拨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包括独奏、合奏、合奏、合奏等。通过不同形式的组合,能够使学生提高共同参与的集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技能,在相匹配的群体音乐活动中发挥个人才能。
(四)丰富业余生活
民族弹拨乐活动有利于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学会演奏民族乐器,参加各种表演或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压力、休息和娱乐方面得到平衡,使他们获得良好的娱乐性,抵制社会不健康的休闲文化的入侵,更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开展民主的青少年民族弹拨乐教育,不仅可以提高青年人的基本音乐知识和技能,扩大青年人的视野,还有利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精神的培养。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能被其他学科所替代,同学生全面发展的道德、智力、身体、审美等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钱建明.世纪之交管弦齐鸣——“新时期”民族乐队理论研究述评[J].音乐研究,2009(04).
[2]姜勇.胡天泉与阎海登笙艺术比较研究[J].歌海,2007(05).
[3]杨福生.发展,来自不断的创新——回顾前卫民族乐团的乐器改革创新活动[J].人民音乐,2007(03).
[4]刘再生.困境与出路——观摩“前卫”民族交响音画《长征》音乐会有感[J].人民音乐,2007(01).
[5]魏国,刘加楼,高睿.用民族音乐歌颂长征——济南军区前卫文工团演出大型民族交响音画《长征》[J].北方音乐,2006(12).
基金项目:本文为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2015年度省级青年项目“中国民族弹拨乐的继承和发展研究”项目论文,项目编号:2015C0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