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中教育叙事研究的应用①

2015-12-04曹敏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材体育

曹敏

(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湖南吉首 416000)

1 教育叙事研究释义

教育叙事研究是教育研究对叙事研究的一种完全性借用,指在教育教学背景中对包含任何类型的叙事素材的分析研究[2]。它是借助当事者的故事叙说并以其叙说的内容为文本数据进行的分析,用以反映出叙说者本身的重要生活经历生命主题及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表现为教师内在的以意义诠释为核心的教育经验的理论阐述方式。

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着自觉或不自觉运用教育叙事研究的想象,其研究人员可能是某个团队,也有可能是某个有心的个人。教育叙事研究强调研究人员的亲身经历,注重研究人员的描述和解释。体育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或某个组合扮演着这个角色,他们发掘教学事实,解释并实证事实,以期更好的为教学目标的实现而服务。

2 体育教学中教育叙事研究应用必要性

体育教学研究存在着定量和定性两种研究范式。这两种范式都对体育教学研究的领域起着推动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又难掩其的不足。定量研究往往忽视了教育事件的特殊性,存在以点盖面、以面盖全的问题,对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难以把握;而定性研究容易出现研究结果难以复制的不足,进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实验效度不高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2.1 弥补体育教学研究方法的不足

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质的研究,它要求深入事件结构的内部。对事件进行结构和重建,提取事件中有利于教学的因素来服务于教学,与此同时它注重教学者、研究者本身的描述和解释,事件本身可以是事实也可以是虚构的故事,其不拘泥于事件原本的形式。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既关注了个案事件,也服务了教学这一目的;既顾及了研究者本身的感受,也培养了教学者的创新能力。相较于其他教学方法而言它不要顾忌实验的控制、实验重复性较高,对教育教学研究可以起到很好的补充辅助作用。

2.2 教育叙事研究在人文社科的其他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以前,社会中风靡着一种“工业-技术”的程序化、规律化的研究范式,即是把研究的成果直接投入到生产制造,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研究者的主观感受和其原本的初衷,由于这种范式的实行,可能会导致“题不达意”的结果,致使产生一些不好的结果。近年来,国内就研究理论叙述的局限性进行了自省,在如何才能更加的接近中国社会、教育的真实情况进行了深思,如在社会学领域专家学者们发现原本的社会学框架难以全面概括中国的现实状态。在教育学领域,出现了对一些名人大家、普通教师的经历、学生学习经历进行叙事研究,这些我们都可以从当前的一些媒体结果可以知道,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变形计”等等。叙事教育研究对当前的社会、教育研究领域起到了很好的补助作用,体育教学也是一样,在教育教学中把握教师、学生、教材三个因素的特点,从他们本身入手进行分析,编写适合教育的故事,进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3 体育教学中教育叙事研究的内容

笔者认为体育教学中的教育叙事研究的内容包括学生、教师、教材,众所周知学生是体育教学的主体,他们的生活、情感经历会对教学的成功与否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体育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他们是学校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和安排者,他们的教育经历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效;而教材是教师用于教育教学的工具或媒介,这三个因素是体育教学中教育叙事研究的主要内容。

3.1 研究体育教学中的学生

体育教学中的学生存在着个体性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情感认知、人格特点、身心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在研究过程中把握学生的这些特点将更加的有利于体育教学工作的完成,如有的体育教师就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促使原本体育成绩不好、自信心差的学生形成了一个转变。教师通过自身的经历的叙述,在行为和情感上对学生进行激励,致使学生形成了一个质的转变。教育叙事研究在研究学生的方面,可以通过倾听学生自述,学生书写,观察学生行为来完成,在应用过程中教师应作为一个聆听者,情感的共鸣者,通过情谊的交流来了解学情,以为后续的体育教学做好铺垫。

3.2 研究体育教师的体育教育意识

体育教师作为学生体育学习的引导者,他们的言传和身教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体育教育意识或思想是体育教学工作者的一个引导,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对物质起着反作用,因此体育教师正确体育意识的树立是体育教学成功的关键。教育叙事研究强调体育教师体育教育的创新意识以及本土意识,体育教师的创新意识是指在教育叙事过程中能够深层次的挖掘可供教学的素材,进而创意编织学生感兴趣的故事,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而本土意识是指对自身的反思,总结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完善和改正,也可以是总结自身的受教育经历对学生进行叙事教育。

3.3 研究体育教学中教材

教材是体育教学的媒介,它可以是某种实物也可以是某种思想物。在教学过程中做好教材的分类工作,研究体育教学的素材,拔丝抽茧的分析出教材中的主要事实,对其进行结构—解构—构建,前文提到教育叙事可以是事实也可以是虚构的故事,笔者认为但凡可以作为教育教学且有利于教育教学实施的素材都可以把它作为体育教学的一部分。教师在这个过程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虽然可能会有相关的案例参考,但每个学生、每个学校都有着其具体的实情,如何联系实际,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还有赖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摸索。

4 体育教学中教育叙事研究应用的意义

4.1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

教师应该从传统的教书匠向教育的艺术家进行转变[3]。过去教师往往知识一个灌输的者,他们不注重方法方式,只是单纯的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不关注学生的接受情况。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教育部门对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他们不再如茶壶一样进行着“蓄水-倒水”的这一过程,他们要在传统体育教学的基础上学会创新,学会办学生喜欢的体育教学,教育叙事研究强调研究教师的自主经历,强调研究学生的教育经历。在具体教育教学研究过程中没有其他教学研究方法那么繁腐,其没有具体的框架,它只是单纯的需要教师了解事实而后进行一个资料的重新构建。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师主体研究地位的促成、创新意识的形成、缄默知识的形成。

4.2 有利于提高体育教育教学实践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应用教育叙事研究需要研究者转变视角,还原教育教学场景。教育叙事研究强调教材中内部结构的分析,研究者转变视角才能全面看清教材的内部结构,对教材的透彻分析是体育教育教学实践的关键环节,教材分析的透彻程度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好坏,同时教育叙事研究也有利于师生之间心灵的触碰,心的交流是更高一个层次的教育,现在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学单纯的关注课程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教育,教育叙事研究要求教师与学生互相的交流,在了解彼此的同时,来进行体育课程传授。

4.3 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体育教材

一个教材的授予,离不开教师的解释与描述。单纯的传授一个知识要么枯燥无味,要么讲述的不够详细透彻,运用叙事研究是教师在了解教材的前因后果的前提下进行的。可以把所要教授的教材编写成一个话剧,也可以把教材编写成一个情境,还可以把教材当做一个故事来讲述。这样不仅传授知识,而且对学生创新能力亦是一个提高。如在体育教学中的蛙跳可以把它写成小青蛙找妈妈的故事,设置具体的情境,在教学中进行传授。再如在讲述体育史时,插入一些颇具趣味性的小故事,故事可以是正史、野史,也可以是教师编造,以便于学生更好的了解知识点。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教育叙事研究在体育教学中其实早已应用,但对它的具体研究亦即理论的研究在国内才刚刚起步,文章从教育叙事研究的释义讲到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再到其对体育教学的促进作用。讲述了学生、教师、教材运用教育叙事研究的内容及其应该注意的事项,笔者认为体育教学中教育叙事研究还有着很大的空间可以开拓。

5.2 建议

(1)教育研究部门应夯实体育教学中教育叙事研究的理论基础,并放诸于实践中去检验这些理论,多角度的思考体育教学中的各个因子,分析其中可用与教育叙事研究的主要事件。

(2)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深思熟虑,细致分析及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在授课时把握好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及其教材分类,建立正确的体育思想,培养创新、本土意识。

(3)教学反思是教师成功采取教育叙事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我们每天在故事中,也每天都在写着不同的故事[4],在教学中一定会有有利于今天体育教学的故事,因此,在体育教学时做好教学反思,认真思考教学中可取的素材以及败笔之处是做好体育教学中教学叙事研究的基础。

[1]刘良华.教育叙事研究:是什么与怎么做[J].教育研究,2007(7):84.

[2]胡永红,周登嵩,梁恒.教育叙事研究及其体育教育研究中的应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3(30):370-374.

[3]纪燕.自主学习模式下学生对教师角色期待与教师课堂行为研究[D].江苏:江苏大学,2010.

[4]徐冰鸥.叙事研究方法述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8):29.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教材体育
教材精读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寻困而学之笃学常行——谈镇江市润州区青年体育教师自主成长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