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层双轨一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研究
——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5-12-04朱英华教授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山东聊城252000

商业会计 2015年6期
关键词:电算化专业技能我院

□朱英华(教授)(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聊城252000)

专业建设的核心是课程建设,课程建设的核心是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的教学效果取决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措施决定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三层双轨一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层双轨一融合,是一种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以综合素质为基础,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技能培养模式。

(一)“三层”。“三层”是指按课程间内容的依存关系分为专业基础技能、专业技能、职业综合技能三个阶段。通过教室与工作场所对接,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与企业会计对接,实现了专业基础技能到专业技能、再到职业综合技能三个阶段梯次发展。

1.专业基础技能的培养。我院在学生入校第一二学期,为了让学生对专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先组织学生参观往届学生的作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室不固定,而是因课、因技能训练而定。一些会计基本技能训练,如进行会计规范书写、珠算技术、点钞捆钞验钞、凭证认知与整理,我们在会计职业基础实训室进行;训练小键盘录入,我们在中国中英飞耀速录技术培训中心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培训基地进行。

2.专业技能的培养。我院将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融入到日常教学过程中。日常专业课的教学不是单纯的理论学习,而是“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化教学,每一门专业课都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理论,而是主动地根据教师设计的项目和任务边做边学,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3.专业综合技能的培养。在学生掌握专业基础技能、专业技能的同时,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可以在日常的项目教学过程中,渗透一些会计理论和职业素质教育。我院在第三、四、五学期,开始让学生定期进入到学校与企业合建的“校中厂”式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践。实训基地采用企业化管理方式,学生就是企业的员工,学生亲身经历、感知企业具体的工作。通过这种“校中厂”实训基地,实现了学生与企业会计岗位的对接,切实提高了学生自身的职业综合能力。

(二)“双轨”。“双轨”是指会计手工处理能力训练和会计电算化处理能力训练同步进行。为了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模拟企业日常会计各岗位的业务操作,我院设计并印制了大量的会计资料,如点钞纸、入库单、出库单、记账凭证、资产负债表、损益表、银行支票、增值税专用发票等。通过这些会计资料,让学生模拟企业会计各岗位业务,进行手工操作。在训练学生手工操作能力的同时,我院购买了厦门网中网软件、用友软件,学生通过操作软件来提高自己的会计电算化处理水平。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训练学生的手工处理能力和会计电算化处理能力,我们的教学地点并不固定。需要进行手工操作时,我们在班级内上课;需要进行会计电算化训练时,我们在电算化实训室上课。通过这种非固定的上课方式,学生的手工操作能力和电算化处理能力同步提高。

(三)“一融合”。“一融合”是指课证融合,在教学过程中,融合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电算化证、用友ERP应用能手认证、助理会计师证等的考证要求,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训。

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基本技能为基础,专业技能为重点,实施“三层双轨一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就能拥有毕业后从事会计工作的资格和能力,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二、“三层双轨一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

(一)定期举办学生技能比赛。为了增强学生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我院每隔一段时间举办学生技能比赛,有班级赛、年级赛等。各级比赛奖项与学生最后成绩、学分挂钩。技能大赛不仅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提高,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与同行进行专业交流、发现自己专业建设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明确了专业发展的方向,保证学生专业基础技能、专业技能、职业综合技能三个阶段的训练得到贯彻执行。

(二)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依托,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针对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集中实习难的特点,我们建设了完善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生产性实训超市、阿里巴巴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中英飞耀速录技术培训中心、顺丰速运实训基地,根据课程需要定期轮流安排学生到相应基地顶岗实习。一方面解决了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集中顶岗实习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对实际工作有了切身体会。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强化训练,突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三)课证融合,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从学生一入校,进行入学教育过程中,就积极鼓励学生考取各种会计资格证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更是把教学内容与考证内容相结合。如:为了让学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我们把《会计职业基础》、《会计信息化》、《ERP 沙盘企业运营模拟》、《经济法实务》、《会计业务核算与报告》、《纳税实务》等课程内容与考证内容相融合,一方面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考试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这种方式,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在毕业时,100%能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电算化证、用友ERP应用能手认证,60%的学生能够取得助理会计师资格证,为学生更好地就业打下基础。

(四)以工学结合为契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了更好地落实人才培养模式,我院采取工学结合的方式,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双师素质”队伍的建设。我院建立了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以专业教师为主力,以校外兼职教师和校外专家为补充的优秀教师队伍。

(五)构建多元化职业素质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我院不仅开设了《自我管理》、《职业沟通技巧》、《财经素养教育》等课程和校内拓展训练课,还采用把专家请进来和把学生送出去等多种形式,开展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提升和强化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六)七方监管的实习管理体系。把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培养、实习教育与指导等工作,按照不同的工作特点分配到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环节,由不同的人来负责,形成学院领导、团总支、班主任、教研室主任、专任教师、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实习指导教师 “七方监管”的实习工作机制,针对每个岗位都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职责和管理办法,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管理制度,明确每一个岗位对学生的培养责任,把对学生实习教育和指导工作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

(七)建立以客户满意为导向的高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通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年会和校友联谊会发挥行业企业专家对专业建设的事前控制作用;通过企业专家的随堂听课,发挥企业专家对教学过程的事中监控作用;通过企业评价表发挥企业的事后监督作用;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及时了解学生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聘请独立的研究机构——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公司,帮助学校分析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跟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以学生的成长发展水平作为评判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形成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猜你喜欢

电算化专业技能我院
我院5项科技成果获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我院老年患者多重用药情况调查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专业技能库建设初探
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会计电算化系统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探讨
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教育改革对高校文秘人员的素质要求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新时期我国会计电算化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