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苗族村落传统体育保护传承的困境与生存之道①
2015-12-04赵婷罗珊程巧燕周家金
赵婷 罗珊 程巧燕 周家金
(玉林师范学院 广西玉林 537000)
融水苗族自治县境内的苗族是自秦朝始从岭北地区陆续迁徙而来,属山地民族,素有“高山瑶,半山苗”之称,传统的生产方式是刀耕火种。融水苗族村落流传有丰厚的苗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这些苗族村落的传统体育是在漫长的族群发展史上产生和孕育,并被传承守护至今的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点缀着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是村民不可缺少的精神催化剂。然而随着现代文化的快速渗透,融水苗族的价值体系和族群记忆不断受到挤压和侵蚀,面临解构的危险。在苗族村落(寨),相当一部分人对本民族体育文化丧失的敬畏和珍爱,保护意识淡薄,致使民族体育赖以生存的空间不断受到挤压而边缘化和碎片化,呈现出衰退趋势。面对当前危机,研究苗族村落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问题,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费孝通指出:“村庄是农民生活的基本功能单位”[1]。融水苗族传统体育大多生发在村落,以村落作为研究的落脚点,具有标本意义。
1 融水苗族村落传统体育保护传承的困境
1.1 传统体育活动逐渐消退
融水苗族村落传统体育文化是苗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应把它的保护传承列为弘扬民族文化的重任来抓。然而,在融水苗族村落的实地考察中了解到,如今开展传统体育项目活动日益减少,有些项目已被村民所遗忘,面临消失的危险。以前,在苗民的茶余饭后、房前屋后都经常开展传统体育活动。如今,传统体育活动只有在民风民俗保存完好的少数村落中才得以维系开展,但也是在民族节日的时间才能领略一番。过去的芦笙踩堂在苗族村寨中遍地开花,是苗民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许多年轻人从小就受到熏陶,保护传承比较好。现如今,由于生活方式的变迁和西方体育的强势进入,西方体育凭借开展的形式多样化,极易引起练习者的兴趣;年轻人已经追捧西方体育项目,如球类、乒羽项目等。苗族传统体育活动在文化的交融中,逐渐失去活力,已逐渐演化为节日的点缀。传统体育活动逐渐衰退,保护传承不容乐观。
1.2 传统体育文化受众减少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融水苗族村落苗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悄然发生嬗变,演绎千百年的苗族村落传统体育文化的受众人数日趋减少。电视传媒、网络影像等已经进入普通融水苗族村落的苗民家中,传统的农耕劳作方式也已适时变迁;大都市的现代文明渗透到苗族村落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参与存续已久的传统体育活动也不再是苗民生活的唯一休闲娱乐方式。苗族村落民众休闲娱乐选择的方式多了,加上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已不能很好地吸引村民的参与,由此造成苗族村落传统体育文化受众逐渐流失,受众减少。
1.3 传统体育传承机制脆弱
融水苗族村落传统体育根植乡土、流传在民间,主要依靠族群群体间代际和师徒口传身授实现纵向传承,这种传承方式致使传统体育文化逐代递减。融水苗族村落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机制相对脆弱,传承的随意性较大,没有强有力的监督管理体系,属于无组织的松散传承。这必然会使传统体育文化发生在传承过程断代和传承链条缺失,结果使村落传统体育项目消失。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融水苗族村落在地的学校教育也未能使具有苗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更多地在课堂中体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受到主流体育文化的排挤无法进人学校课堂,其结果是学生从小就学会了现代体育,而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和所存载的文化却知者甚少。”[2]同时,村落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人的地位不高,也无很好的表演舞台和关照,村落年轻一代传习体育技艺的为数不多。
1.4 传统体育文化空间受损
任何一种传统体育项目都是依附与特定文化空间存在,融水苗族村落传统体育文化亦然。从一定意义上说,传统体育文化生存的文化空间受到破坏,传统体育项目也会随之破坏,甚至消失。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苗族村落寨门随之打开,许多传统体育文化生存的文化空间受到挤压和损坏,如传统的节庆习俗已经失去原先生存的时间和空间,这影响了村落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因为苗族村落传统体育项目是在特定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中孕育和发展形成的,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村落传统体育文化赖以生发、传承的生存环境遭到破损,文化的存续也将举步维艰。
1.5 体育文化传承人匮乏
人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任何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都离不开在地传习人群的积极参与。融水村落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传承也不例外。随着社会流动人群的增多,融水苗族村落留守家中的人口非老即小,村落呈现空心化现象。掌握传统体育技艺的老年人逐年减少,青壮年为谋求更好的物质生活背井离乡到发达的城市打工而无暇顾及组织传统体育活动,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外界知识的增多而失去参与的兴趣。这样的境况造成传承人越来越少,加上传统体育文化年老传承人的离去,村落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传承就出现断层。
2 传统体育发展的生存之道
2.1 依托民俗节庆
少数民族节日不仅能继承、宣传、弘扬民族文化,而且能满足本民族及其他民族群众物质与精神需要[3]。在融水苗族村落各种节日中展示展演的民族体育文化,增加了节日的内容,活跃了气氛,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村落传统体育文化也在节日中得到很好的传承。在村寨中开展各种传统体育活动,能够为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以及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载体和物质支持。村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节日中开展,无论是参与者还是观赏者都能够受到传统体育文化的感染和熏陶教育。[4]同时,能够固化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定文化空间和民俗语境,保持文化的基因符号和民族性格的特征,让其能在在地保持原生态的乡土自发传承方式。在地政府有意识的引导和给予资金资助,让传统体育文化持有者在节日进行传统体育活动或者竞赛,培育村民传袭体育文化意识,营造村落民俗体育活动氛围。[5]
2.2 借助村寨旅游
融水四荣乡田头苗寨、香粉乡雨卜村等都是典型的苗族村寨,自然风光秀丽,村落建筑具有侗族特色,民风淳朴,民族风情多样,是美丽的古村落。村落居民可以通过挖掘整理一些具有较强观赏性、娱乐性的传统体育项目,结合村落特点向游客展示传统体育文化,同时让游客参与到传统的体育活动当中去,尽可能让游客积极参与。[3]例如开发利用富有融水苗族特色风情的芦笙踩堂、斗马等传统体育项目,这样使游客不仅能够领略到苗族的风土人情,也能体悟到苗寨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这样可以发展苗族村落的传统体育,又可以发展苗寨的旅游、经济与文化事业,实现传承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旅游经济,振兴文化事业的共赢。这无疑成为苗族村落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道路之一。
2.3 申报非遗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当前文化保护的重要形式,它为许多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传承提供了政策和资金的支持。[6]现存于融水苗族村落的传统体育可以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道路。对符合国家级、广西区级、柳州市级、融水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件的传统体育项目,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当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获得更多的保护传承资源。村落传统体育文化获得更多的保护传承资源,可以激发村民保护传承的热情,提高他们的保护意识。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申报平台,对苗族村落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归类、改良、开发、运用和传承。当然,村落传统体育非遗申报应当避免“只申请不保护”和“官强民弱”的状况,确立当地民众为村落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传承的主体力量。苗族村落传统体育获得了文化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更好地留存与发展。
2.4 建立体育数据库
融水苗族村落传统体育活动是一种活的动态过程,给人现场鲜活的展示。当体育文化活动的过程逝去,当人们再想回首思量,留给人们的仅仅是一种模糊的印记。因此,各个苗族村寨有必要建立一个传统体育文化的数据库,使当地村民乃至外界人们、研究者、后代有“库”可依,能够有“据”可查。数据库的内容应当涵盖:(1)文字资料。通过文献资料和体育文化传承人的口述收集各种体育项目的活动方法、起源、发展、流变、传承的文字,如融水县志、融水县非物质遗产资料汇编等相关文献对传统体育文化的描述文字以及文化传承人的口述调查文字资料;(2)图片和音像资料。通过文献所载和传统体育活动的现场利用现代化设备拍摄录制等途径获取各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如棋类的棋谱,芦笙踩堂、跳芒篙的视频。(3)博物馆收藏。通过县文化馆、民族博物馆、乡文化站、村委会展示村落传统体育项目活动的图片场景、项目的演变过程、活动的器材等,如盛行于苗族村落的芦笙、杆洞乡的拉鼓等实物。
2.5 引入学校教育
学校是保护传承苗族村落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阵地,学校教育则是传播村落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目前最佳的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形式。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丰富了教育内容,活跃了校园文化。通过学校教育,在地学生在青少年时期受到族群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培养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尊心,村落传统体育文化就能根植心灵,文化自觉性得到增强,在客观上起到保护村落传统体育文化的作用。在地学校借助体育课程平台的优势,编写古村落传统体育文化的乡土教材,将苗族村落传统体育文化纳入学校教育的轨道,形成文化保护的传承链条,真正把文化保护与传承落到实处。同时,学校教育要注意把握苗族村落传统体育文化的整体情况,静态与动态保护相结合,考虑文化的现态兼顾文化的变迁与发展,关注文化传承的载体——人的本土性传承。
[1]费孝通.江村经济[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149.
[2]刘坚,吕赟,徐长红.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J].体育与科学,2009(6):34-36.
[3]汪如锋.文化生态困境中土家族村落传统体育的保护与传承[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4):40-43.
[4]许中华.广西高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现状及其发展策略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9.
[5]郭琼珠.民间信仰仪式性表演类民俗体育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6):29-32.
[6]麻晨俊.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