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娱乐身心与健全体魄①——略论社会体育活动开展与老年群体身心健康的互动

2015-12-04罗潇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群体老年人

罗潇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体育部 广东中山 528403)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正大规模、迅速地走向老龄化,人口结构的变化不仅对生产、消费、流通等产生影响,而且作用于对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三个特点:老年人口增速加快、高龄老人增速加快、空巢化加快。可以说,老年群体的身心健康状况成为了社会问题,牵扯到政治、经济、社会心理、医疗等方面的问题,如何应对这一问题,如何提高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锻炼心理学曾针对老年人健康方式做过的调研,认为适合老年群体的体育锻炼、体育活动对老年人身心健康非常有帮助,同时也是改善老年人健康状态和生存质量的积极有效方式,而且,体育活动是一种非常经济的行为,本文将着重分析体育活动对老年群体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1 老年群体身心健康问题的严重性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达1.77亿人,城市老年家庭空巢达49.7%,农村为38%,[1]这标志我国己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全社会越来越重视老龄人的身心健康的问题。老年人是个特殊的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面对自己身体各方面机能的下降,社会家庭角色地位的改变,都容易引发身心健康问题。

生理机能方面的衰老是自然规律,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老年人必然出现感觉器官退化,如听力、视力的减退,甚至看不见都有可能,这些视听器官的退化直接影响其老年人与别人的沟通能力,如果沟通不顺,老年人容易产生无用等负面心理。老年人大脑皮层逐渐开始萎缩,导致记忆力减退,想象力也开始下降,精力明显地不足,皮肤的冷、热、触、痛等感觉也明显的下降,对新鲜事物也逐渐失去敏感,严重影响老年人对信息的接收与记忆、理解和反应能力变得迟钝,适应能力大大减退等,这些生理方面的衰退容易使老年人产生感伤、焦虑、恐惧等悲观抑郁情绪。甚至有的老人因为器官老化,而患上老年痴呆症、老年抑郁症等疾病,导致老龄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

各种身体器官功能的下降,对老年而言不仅仅容易产生负面的情绪,而且更重要的是老年人的免疫力下降,容易患上各种疾病,而且恢复较慢,据有关调查显示,进入老年期后,机体的调节功能、免疫及抗病能力显著下降,出现体弱多病的现象,据调查老年人有44%的时间用于疾病的诊疗。[2]据报道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中有70%以上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而且因慢性疾病而影响活动能力的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增加[3]。现在的老龄人由于年轻时抽烟、喝酒等不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而导致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普遍较多,影响老龄人正常的生活和家庭内外的人际关系,也造成老人心理负担,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中国是一个强调家庭观念的国家,尤其是对老龄人而言,老年人逐渐从社会回归到家庭,家庭是他们生活中最主要且最重要的空间,因此家庭结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的舒适氛围等都影响着老人的身心健康。而现实生活中,社会上还存在一大部分的独居老人、空巢老人,他们由于各种原因孤苦伶仃地一个人生活,有的是因老伴去世、有的是子女过世,有的是子女不在身边甚至有的就没有子女,有的是家庭矛盾的严重,都容易影响老人的心情、精神的健康。“家庭结构改变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有明显影响,丧偶对其影响最为突出,由于丧偶使老年人家庭结构和生活发生重大改变,而这一现象在老年人中又最常发生。”[4]

老年群体身心健康的问题已非常严重,这不仅影响着当代的我们,也影响着未出生的若干代。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老年群体的问题不容忽视,如何有效地降低老年群体的身心健康问题,积极社会开展体育活动,既有利于老人的身体健康,有利于舒展老人的心情,增加老人与外界的交流和接触。

2 老年人体育活动开展的缺失以及对策与建议

据调查,某单位600多位离退休人员,65%以上已于疾病为伴,而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不足1/4。由于这些老同志年轻的时候,长期处于紧张的劳动中,基本上没有体育锻炼,自我保健意识很差,单位也有经常开展老年人的体育活动,但很多老人不愿意参加。这些老年人年轻的时候,长期处于紧张的劳动,当时由于物质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国家也未建立相关的保障体系,导致老人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进而对单位组织的体育活动没有兴趣,平常自己基本上没有体育活动,这些都导致了当下健康老龄化与老人身体状况的差距。老年体育活动开展得不普遍的现状应该引起个人、家庭和国家的重视。

老年群体的身心健康不仅仅是个人和家庭的问题,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如何开展体育活动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首先国家和政府要从政策层面上予以制定和引导。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郑晓瑛教授认为:“制定切实可行的老年体育政策是发展老年体育事业的首要保障,政府出台的政策应当为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环境条件和法规制度保障。”[5]其次,要提高老年人自我锻炼的意识,通过有效的宣传使老人意识到只有进行体育锻炼才是健康长寿、提高生命质量的重要保障。最后,各个城市,各个社区要积极将开展体育活动。并将《老年法》《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真正落实到实处,用实际行动去关心老年的身体健康,定期为老年开展体育活动,聘请专门的教练等人负责教导老人的体育活动,如太极拳、广场舞等,为老人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方案,同时加强社区内体育器材设备等,构建老年体育健身体系的社区化服务。

3 开展体育活动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大到国家、社会,小到每个城市、每个社区、每个单位都要积极地、定期地开展体育活动,为老年群体进行体育锻炼创造条件。体育活动具有健身、健心、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很多研究都表明,参加体育活动能够降低老年群体患肥胖症的风险,现代人生活条件较好,饮食中热量较高,运动能有效地分解体内脂肪量,老年人通过慢走、快走相结合的运动方式,保持身体的健康指数;体育活动能够降低发生骨折的危险,改善骨的血液供给,骨折是老年人的较为普遍的疾病,经常参加合适的负重练习有助于保持骨质的密度,体育活动能够降低患癌症的机率、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长期进行体育活动,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循环与呼吸系统的机能,改善呼吸消化系统的机能,增强肺活量,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呼吸系统的转换能力,将体内多余有毒的物质迅速排出体外,提高心脏的供血能力、使心肌增强,促进人体各个内脏器官功能的增强,提高老年人的免疫力、抗病能力。但同时,老年群体进行体育活动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体育项目。

体育活动不仅促进老年群体的身体健康,提高老年群体对抗疾病的能力,而且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也是非常有帮助。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老人,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还能增加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陶冶情操。例如太极拳是中国传统的文化,一招一式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老年人在一起练习,互相切磋,有利于他们对生活、生命的认识。体育活动可以帮助老年人疏导情绪,改善人的心理状态,驱除忧郁、压抑、焦虑、急躁、不安等负面情绪,使坏情绪得到很好的发泄,尤其是空巢老人的精神孤独,更容易产生与世隔绝、悲观厌世的情绪,开展体育活动有助于帮助老年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充实他们的生活,增加他们的人际交往的欲望和信心,例如广场舞的练习,大家在一起说说唱唱跳跳,欢声笑语,既有身体运动的非语言接触,又有语言的沟通,相互交流经验或聊聊家常,既可以增进情感增加友谊,而且运动产生的愉快感,自然就能让老年人保持良好而健康的心态。体育活动还以帮助老年群体适应社会的生活方式,高科技、电子信息等方面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老年人年轻时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体育锻炼还帮助老人适应快节奏生产生活的应变与耐受能力的心理,调节身心平衡,从而信心百倍地学习新的知识,如何使用电脑,如何玩微信,如何下载电视剧电影,等等,保持与社会发展的同步性。

开展体育活动不仅可以祛病强身,提高老年人各方面的适应能力,还能帮助老人协调人际关系,建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增强自信心,丰富老年人的文化业余生活,从而使他们的身心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1]陈敏.相信未来,老有所依[J].读者,2011(4):36-37.

[2]邹涛,姚树桥.从心身医学观看老年生活的医学化[J].医学与社会.2007,20(4):13-14.

[3]吕永贞,林粉.老年性抑郁症的临床分析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3):3296-3297.

[4]程雪,蒙华庆,周建初.老年人身心健康研究现状[J].重庆医学,2011(17):1708.

[5]郑晓瑛,张蕾.老年体育与人口健康[J].体育与科学,2006,27(2):59-62.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群体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关爱地球,学生成主流群体
认清亏欠问题——对参与近期香港暴乱的青年群体之我见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