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体育与情商教育的融合

2015-12-04李雨丰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情商体育运动高中生

李雨丰

(湖北省英山县第一中学 湖北英山 436700)

高中作为人生的重要阶段,青少年性格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除了学业成就评价外,高中教育同样担当一种“育人”的功能,也应该提供多元化的发展策略。根据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丹尼尔·戈尔曼的观点:一人的成就,智商只占20%,情商占80%。由此可见,高中教育在提高学生智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情商的培养。而且据相关研究表明,情商的形成更多是通过后天的社会实践和人际交往,外在因素所取得的效果比智商提高更加明显。利用高中阶段体育课程的独特价值,促进青少年性格特质发展。通过高中体育教育中情商课程的教学策略设计,提高高中生的学习效率和高考心理素质,在提升青少年情商的过程中,促进高中阶段学生的健康水平。

1 情商与体育情商教育

1.1 情商

情商(EmotionalQuotient,简称EQ)是指情绪智慧或情绪智商,表示一个人控制自己情绪、承受外界压力、适应环境的能力,主要由兴趣、动机、信念、情感(情绪)、理想、意志、性格等要素组成。情商大致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的内容:情绪控制力;自我认识能力;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能力;认知他人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1]。美国哈佛大学的丹尼尔·戈尔曼教授在《情绪智商》阐述了EQ的重要性,改变过去只重视IQ,认为高IQ就等于高成就的传统观念。

1.2 情商教育

情商教育是指在人们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提升认识自我、控制情绪、激励自己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等相关的个人能力的课程实践。教育可利用各种课程教学内容和课外实践活动塑造被教育者稳定的思维情绪、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抗挫折能力等情商。高中阶段,对于很多早熟的青少年而言,很多时候对学生学习效果产生变化的主要是情绪问题。对他们而言,高考的竞争压力使他们容易产生不安、困惑,而性的生理需求与学习压力的冲突使他们感到压抑和烦躁。如何利用高中体育实现情商教育的融合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2 高中生的心理压力分析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通过对北京市30多所中学、500多个教学班的两万多名中学生跟踪调查发现:32%的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存在心理问题,其中,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占28%,中度的占3.9%,重度的占0.1%。2001年4月12日《光明日报》报道,我国高中学生存在中度心理问题的比例为14.8%,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比例为2.9%。[3]通过研究表明:我国高中生的确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提升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优化高中生不良心理与行为,健全高中生心理素质是当前高中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调查发现,他们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2.1 成长的压力

“青春期”是指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是人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个特定的阶段。高中阶段正处于青少年青春期成熟阶段,个体的生殖器官功能逐渐成熟和出现明显的第二性征,这是一个十分特殊而又非常重要的时期。因为这个期间个体生理和心理发生的一系列剧烈变化,在以前的阶段中从未经历过;说它重要,因为这个时期所发生的变化,引出的矛盾和问题,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及时的帮助和解决,将会影响到一个人今后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到一生。处于该时期的个体其心理不稳定、不协调、情绪波动大,敏感,情感丰富强烈,易走极端,知识经验不足,辨别力、自制力薄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世界青少年都存在生理年龄明显提前的趋势。与60年代相比当前我国大陆男女青少年生理成熟年龄分别提前了2.17岁和1.12岁。生理成熟期提前的同时,心理成熟期由于客观环境的综合因素影响有所延后。生理成熟和第二性征的凸显使高中生产生重新发现和确认自我的强烈欲望,向往人格独立和自由自主,而心理发展滞后的青少年面对自身缺陷和不足时,容易对自己的力量产生怀疑感到失望,产生了心理压力。这些特点与客观环境交互作用,使青少年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现象,具体表现为青春期特有的诸多矛盾:理想与现实、高成就动机与低学业水平、交往与闭锁、性的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矛盾。而青少年生理成熟提前和心理成熟滞后这一主观矛盾的存在又加剧了这些矛盾,这在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加重了青春期危机。

2.2 人际关系的压力

马克思说过:“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是很不容易的。友谊需要用真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高中阶段处于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家庭的父母期望双重压力之下,人际关系方面处于内在需求与外在环境极大的冲突之中。由于青春期高中生的情绪特点是容易激动,一句话就容易出现情绪极具变化,刚才可能还是风平浪静,顷刻就会雷电交加。青春期高中生对人际交往的极度渴望,与高中阶段一切以学习为主,全力以赴备战高考的大环境,使本来青春期阶段高中生在人际关系方面承受着更大的压力。

很多高中生在人际交往中有嫉妒之心,对人际交往甚至是学生生活带来了很大的障碍。特别明显的是表现在与异性的人际交往方面,由于青春期原因开始表现出对异性的倾慕与向往,希望自己能更多的与异性交往,有什么苦衷和心里话也愿意向异性朋友倾诉。一方面就会形成高中生相互吸引乃至发生早恋,另一方面,部分高中生不敢与异性交往,羞于谈异性,与异性说话时则脸红,出汗,心跳,呼吸加快,语言不连贯等,出现异性交往障碍。

2.3 高考的压力

“应试教育”集中体现在高中阶段,这个阶段对每一个学生而言就是考上好的大学,高中教育从根本上讲就是“重智轻心”的教育,学生承受着沉重学业负担,极大的剥夺了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所必需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各任课教师在高考的指挥棒下,缺乏现代教育观念,“心中无人,目中无人”,缺乏对学生的必要的理解、尊重后果信任,缺乏交流、沟通,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教育方式,这些直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特别是近一个时期以来,学校和家长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无视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和承受能力,一味给学生增加学习压力,致使一些学生出现了心理紊乱,甚至产生了变态心理。[4]。很多高中生表现出比较突出的厌学问题,不仅是学习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而且有部分成绩很好的同学也有厌学的倾向。

3 高中体育与情商教育融合的核心价值

3.1 通过体育运动促进高中生自我控制能力的提升

自控能力作为一个现代社会公民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基本素质。如何在青春期阶段,利用体育运动中的冲突、挫折和竞争,提升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具有很强的社会价值。在一场足球比赛中,两个学生为了争抢一个球,相互撞到了一起。这就是一个很好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机会。教师可从规则角度引导学生面对发生的状况,如果是无意识的行为,双方握手,比赛以间接任意球开始。一方将球退出远离本方球门重新开始比赛。如果有一方是在对方碰球后身体冲撞到对方,就由获得球权的一方处罚任意球恢复比赛。总之,在体育运动中但学生出现情绪波动时,一定要学会控制,保持冷静,学会及时调整心态,利用规则解决问题,快速调整情绪发挥自己应有的技战术水平,不仅是体育运动中的王道,也是人生赛场上致胜的法宝。因此无论一场比赛处于胜利还是失败中,要想活动更好地进行下去,就必须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用情感的动力去调节自己的能力,保持动作与情感协调一致,这样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在激烈的运动中,人的情绪往往更难控制,而体育运动的游戏性和游戏规则的权威性又能促使运动者努力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在体育教学和运动比赛中掌握这一规律,就能很好的实现体育教育和情商教育的融合,提升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

3.2 通过体育运动促进高中生自我认识、自我激励和认知他人能力的提升

体育教学中的团队运动项目能启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使高中阶段相当封闭的情感社会化,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激励以及认知他人的能力。体育运动中的竞争是一种公平竞争,要求参加者必须遵守统一的游戏规则。在高中体育中,多开展团队运动项目,比如篮球、足球、排球、橄榄球等项目。高中生可以通过不断参加运动项目,慢慢变得沉着冷静,知道该怎样参与竞争,该怎样与同伴配合。由于体育竞赛的胜负不仅是专业知识的较量,更多是体力和心理的较量。对于团队项目而言,更多的需要与同伴之间的相互沟通与协作,同样需要对自我认识的提升以促进运动的融入,与对手竞争游戏中,认知他人与自我激励。这些体育活动的竞争性和协作模式将极大挥洒高中生的青春激情,同时也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自我的能力和价值,不断激励自我勇于挑战和自我超越。

3.3 通过体育运动促进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

体育运动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高中阶段的课程之中大多的时候是教师讲解学生听课,或者学生个人自学和练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较少,或者仅仅限于两到三人私下交往。而体育运动中的人际交往都是显性的。如果两个运动员合作搭档乒乓球,如果一个运动员发挥不好,同伴肯定会主动关心对方怎么啦,是不是不舒服,还是没有休息好。这种主动的关心和照顾在体育运动中是一种自然流露的行为,但这种与人际交往的基本需求相趋同,极大促进人际之间的主动交流与合作。在体育运动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在同一开放的环境下不同的碰撞,在活动中找到兴趣相同的伙伴,对于青春期的高中生而言这种相互认同感能使他们获得最大的心理满足。在运动过程中,不仅是技术上的交流,同时也是高中生之间情感的交流。不同家境、不同背景以及不同学习成绩的人在享受体育运动带给我们的快乐同时,学会自尊自爱,学会尊重他人,利用运动中乐观向上的情绪,缓解人际交往中的自卑和羞怯心理。积极投身入体育运动中去,敢于竞争和合作,在频繁的人际交往中,提升运动水平和健康素质,同时也收获人与人之间心灵交融,品味和他人共同分享运动的幸福和快乐。

3.4 体育活动促进高中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提升

体育运动来源与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种缩影在体育运动中,人们总是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障碍,其中有来自内心的,如紧张、害怕、失落、犹豫等心理;也有来自外界的,如来自大自然的地理、气候环境和运动场景的复杂多变等。为实现目的,就必须承受来自内心和外界的各种压力,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消除障碍。通过运动可发展认知能力,减少认知障碍,改善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维护心理健康。

4 结语

情商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一个人的情感控制能力,我们在高中体育中试图通过在课程教学中设计情商教育的内容,提升学生的情商指数。对于那些运动水平一般的高中生而已,较高的情商可以让他们在运动中敢闯、敢拼,没有心理负担,能超水平发挥个人运动水平。同样对于运动才能很好但情商低的学生而言,在关键比赛中会出现不能发挥出应有的能力的情况。高考对每一个学生来讲,可以说是三年努力的一次检验,良好的情商是发挥高中生学业成绩的关键,同时对于高考失利或者成绩不理想,也能有很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高中的教育不仅仅是科学文化的教育,更应该使高中生具有完善的个性和心理素质的教育,这些能力和素质将使我们学生的未来更具竞争力。

[1]丹尼尔·戈尔曼.情感智商(EQ)[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阳国诚.试论我国高校体育对大学生情商的开发和培养[J].体育科研,2003(6).

[3]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课题组.“中学生心理健康及行为规范实验与研究”的研究报告[EB/OL].http://mhc.swu.edu.cn/data/2006/0228/article_94.htm,2006.2

[4]张丽.一个毕业班90%的人还在漂[N].山西青年报,2009-07-02.

[5]毕叶.基于市场需求的大学生情商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7(3):50-51.

猜你喜欢

情商体育运动高中生
你过得不好,是因为“假情商”太高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低情商的6个原因
体育运动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二则
呆呆和朵朵(13)
没有表达,哪来的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