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怠倦”到“认同”:体育教师职业情感生成过程分析

2015-12-04张胜影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体育教师职业

徐 伟,杨 军,张胜影,周 珂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开封 475001)

◀运动人体科学与应用心理学

从“怠倦”到“认同”:体育教师职业情感生成过程分析

徐 伟,杨 军,张胜影,周 珂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开封 475001)

为消解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提升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剖析了体育教师职业情感生成的过程,即感觉-认知-体验-反应。研究认为:体育教师职业的自我感受是职业情感生成的缘起、客观认知是职业情感生成的关键、情感体验是职业情感生成的判断、情感反应是职业情感生成的表现,并提出从“怠倦”到“认同”的职业情感生成策略。

体育教师;职业倦怠;职业认同;职业情感;生成过程

中小学体育教师所处的工作环境有目共睹,如体育教师短缺问题严重,师生比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据统计全国乡镇中心校以上的小学平均每所学校只有0.9个体育教师,农村学校小学平均每所学校0.7个体育教师,有的省平均每所学校只有0.4个体育教师[1];学校运动场地严重不足,运动器材参差不齐,城市学校受到空间的限制,农村学校受到经费的制约,场地器材达标的小学不到50%,中学不到30%[2];校长轻视、家长忽视、学生漠视体育教育的意义,体育课被挤占、挪用的现象普遍存在。此外,体育教师还饱受社会各界关于青少年体质下降问题的质疑、教学中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担责的困惑、新课程改革的过高要求所产生的迷惘心理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地挫伤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面对着巨大的职业压力与困惑,体育教师的问题不仅仅是专业的知识、技术和技能问题,更可能是职业情感问题。近年来,职业倦怠和职业认同问题成为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的热点,大量研究表明,多数中小学体育教师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3],严重地影响了体育教师专业化的进程和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小觑的现象。本文在以往关于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和职业认同的概念、原因、影响因素以及检测量表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从心理学角度探究体育教师职业情感的生成过程,深入了解体育教师主体和客观环境在其职业情感生成的不同阶段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机理,为消解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提升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提供理论参考。

1 体育教师职业情感生成的内在机理分析

情感是情的感受,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内心感受和心理反应[4]。情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情感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增力的效能。黑格尔说“没有激情,任何一个伟大的事业都不曾完成,也不能完成。”积极的体育教师职业情感在促进师生发展、构建和谐关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相反,消极的体育教师职业情感不但会影响自身的身心健康和专业化的成长,还阻碍了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或是职业认同不是自然生成的,它是体育教师所处的环境、职业经历所引发的,与体育教师的需要相联系,并由是否满足其需要所决定,依靠感觉、认知与体验获得的情绪反映。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个过程包括四个基本步骤:感觉、认知、体验和反应。

1.1 感觉:体育教师职业情感生成的缘起

感觉是由外部环境刺激与主体内部需求相互作用所引起的,是主体通过身心感知获得关于客体的价值、情感性信息的起始阶段。当外部环境刺激作用于主体感觉器官时,主体就会对事物产生个别属性的反映。

体育教师职业生涯过程中会受到来自社会、学校、家庭、人际关系、学生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刺激,并触发体育教师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即自我感受。情感经验的核心就是自我感受[5]。职业自我感受如何取决于教师对外部环境的满意程度和职业自我效能两个因素。自我感受是体育教师职业情感经历的核心,也是体育教师职业情感生成的开始。可以说,体育教师对其职业有什么样的看法或是价值观是其职业经历的结果。

1.2 认知:体育教师职业情感生成的关键

认知是在感觉基础上的一种对客观事物整体性的认识过程,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客观环境和事件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

体育教师在受到外界环境刺激的同时,会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综合的评价,当体育教师整合分析在工作经历中所面对各种教育现象和实际问题时,产生什么样的职业情感,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关键是体育教师对其职业的理解。这个理解的过程就是一个价值判断过程,具体来说,是体育教师对其职业的性质、学校体育环境、工资待遇、社会期望、师生关系、同事关系等相关条件是否满意,以及自身的能力是否达到职业要求的一个客观评判过程。体育教师职业情感评判的主要依据是对其职业的理解,而体育教师因不同的职业感受、认知经验、思维方式导致体育教师职业情感的性质与强度存在差异。

1.3 体验:体育教师职业情感生成的判断

体验是在感觉与认知基础上产生的心理反应。“从心理学上来讲,体验是在对事物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6]”

体验与认知不同,认知注重客观性,而体验是把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相联系,在体验中,呈现出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主客体融合状态。即体育教师主体融入其职业之中,与之合为一体,无客体也无所谓主体,去解读、理解和感悟体育教师职业,并以“我—你”的关系去感受和把握,因而表现出体育教师主体感情色彩更为强烈。体育教师在对其职业自我感受、理解和体验的基础之上,逐渐形成了职业的情绪、情感,即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心理或职业认同心理。

1.4 反应:体育教师职业情感生成的表现

体验之后随之产生的是情感反应。心理学研究表明,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体验会使大脑受到猛烈的刺激而印象深刻,当再次遇到相似的刺激后会变得更为敏感和易于反应。

心理决定行为,行为是心理的体现。体育教师职业生涯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感受、认知和体验,就会有什么样的情感反应。

2 体育教师职业情感生成不同阶段的表现

2.1 体育教师的职业自我感受

如果体育教师在工作过程中,自我感受是社会地位低、工资待遇不高、领导不重视、其他学科同事歧视、学生家长不支持、体育学科边缘化、体育场地器材不足、工作负荷过重、承担教学事故责任大、专业水平和业务素养达不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要求,或者师生关系、同事关系紧张时,就会缺乏职业自豪感、成就感、归属感或低自我效能感,从而产生较大的职业心理压力。

如果体育教师在工作过程中,自我感受是体育教育教学的乐趣、获得了学生的尊重、同事和领导的认可、得到了学生家长的支持、体育教育教学环境的优越和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以及体育教育工作者担负着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职业使命和时代责任,就会渐渐树立职业的成就感、归属感和责任感,进而产生较大的职业内驱力。

2.2 体育教师的职业客观认知

如果体育教师对其职业的理解仅仅看成是一种谋生的手段,那么他们就会将视点聚焦在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高低、学校体育环境优劣、校长是否重视学校体育、家长是否支持学校体育、同事如何看待体育工作者、体育教育教学工作量多少,以及面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诸多要求和限制上。然而,这些问题又是学校体育工作中体育教师必然要面对和思考的实际问题,长此以往,体育教师会因缺乏正确的职业认知或是职业理解而积压不良的职业情绪情感[7]。

如果体育教师对其职业的理解能够上升为人生事业的高度,那么他们的理解就能够深入到体育教育的使命、时代所赋予体育教育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责任,以及个体的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层面上,并深入体育教育教学实践,用汗水去获得认可、用真情去感悟、用真心去交流,真正理解体育教师职业,生成对体育教师职业的真情实感。

2.3 体育教师的职业情感体验

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心理是体育教师不能顺利应对职业压力或是不满所处的职业环境造成的一种紧张、淡漠、悲观的情绪,表现为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危机感、困惑感或较低的自我效能感。

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心理是体育教师在充分认识从事体育教育工作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以及个体的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之后对其所从事的职业怀有的一种深厚、真挚的感情,表现为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成就感和较高的自我效能感。

2.4 体育教师的职业情感反应

体育教师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性急易怒,缺乏爱心,很少接触或拒绝接纳学生,常常以粗暴的态度对待学生,甚至是体罚学生;厌恶上课,教学没有激情,无精打采,敷衍了事;工作斤斤计较,拈轻怕重,趋利避害,遇事不愿意与同事沟通,待人冷漠,同事关系不好;工作中消极被动,不负责任,得过且过,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第二职业当中;面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心理茫然,角色模糊,感到自卑,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试图调离体育教师岗位;不搞科研,不钻业务,不更新知识;平时工作不注重言传身教,衣着不整,随地吐痰,上课吸烟,酒后上课,时有抱怨、不满、发牢骚,甚至爆粗口现象。

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主要表现为,主动接触学生,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关心学生体质健康和全面发展,使自己受到学生的喜欢[8];关心集体,尊重同事,希望与同事交流心得;认真备课、上课,体验体育教学的快乐、激情、价值和意义;相信自己所掌握的体育专业技能和自身素养,有信心胜任学校体育各项工作;热爱体育教师职业,对学校体育工作认真负责,积极应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所面对的诸多问题,且能够主动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自觉开展教研活动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平时注重为人师表,衣着得体,举止文明,语言规范。

3 从“怠倦”到“认同”的职业情感生成策略

3.1 注重体育教师职前素养的考核和职后职业情感的培育

体育教师职业起始阶段会产生什么样的自我感受是教师主体和环境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主要缘于体育教师职前素养,尤其是职业情感方面的素养,其次是体育教师职业性质以及学校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因此,就教师主体因素而言,在入职前除了考核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以外,还要考核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理解、职业观念、职业兴趣和职业精神等职业情感方面的内容,这是体育教师职业情感生成的根源。就环境因素而言,学校应该对新入职的体育教师进行岗前培训,着重强调体育教师的使命和时代责任,鼓舞体育教师工作士气,并采用“老”帮“新”或是“老”带“新”的方式,正确引导体育教师上岗工作,帮助教师建立职业自信,提升教师职业情感的意识与自觉,学会体悟职业乐趣。

3.2 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学术研究氛围,努力激发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动力

体育教师对其职业的理解是体育教师职业情感生成的关键,体育教师依据自我的职业感受、职业认知和思维方式,对其职业的性质、学校体育环境、工资待遇、社会期望、人际关系等相关条件是否满意做出判断。这一阶段是体育教师从了解工作、适应工作、工作经验积累,以及搞好人际关系的职业生存阶段,过渡到分析和思考职业性质、工作环境、组织公平性等职业情景阶段,一般发生在职业生涯中的6到10年[9],也常常被称为职业倦怠阶段。因此,客观环境的改善,对于体育教师职业情感的生成尤为重要,应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理解人、尊重人,满足人的需要,如改善体育教师工资待遇,拓宽体育教师发展的晋升渠道,为体育教师提供业务培训和交流的平台与机会,营造良好的体育工作环境和氛围,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等,激发教师的热情和工作动力,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平台,创造教师成功的机会,让教师体验成功的喜悦 ,提升教师职业成就感。此外,要为体育教师创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鼓励、扶持教师在体育教育教学中积极开展自我反思和学术研讨。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10]。

3.3 正确引导和关怀体育教师的情感世界,广泛开展体育教师情感交流活动

情感体验是体育教师判断其职业情感的心理活动,表现为强烈的主观情感色彩,生成什么样的职业情绪情感即职业倦怠,亦或职业认同,取决于体育教师在其职业的亲身体验和深刻理解基础上生成的意义,体育教师主观的判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首先,应对体育教师采取正确的引导和沟通,给予教师情感关怀,了解教师职业困境和挫折,排解教师错误的职业观念、职业理解和职业困惑;其次,学校领导应多关心体育教师,多和教师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最后,广泛开展情感交流活动,邀请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职业观念和职业信仰的教师分享职业情感经验,增进体育教师职业的认知和理解,提升正确的职业意识、职业价值和意义,使教师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坦然、乐观、豁达,保持一颗平常心。

3.4 明确体育教师行为规范,制定切实可行的奖惩措施

无论是职业倦怠心理,还是职业认同心理,都能通过体育教师的日常工作行为表现出来,而任何一种行为都会影响到周围的人,尤其是不良行为,如不及时约束,很快就会形成一种不正之风。此时,有针对性的修订、完善学校体育规章制度,明确体育教师行为规范,制定切实可行的奖惩措施,强化积极行为、约束消极行为是十分必要的。

4 结语

体育教师职业性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要求体育教师不仅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技术和技能,还要有浓厚的职业情感。工作在一线上的体育教师应该受到关注,排解他们内心的迷惘,引导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教育教学的工作当中,形成积极的、丰富的、稳定的和成熟的职业情感,加快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就体育教师职业情感生成的不同阶段而言,应该有针对性地制定系统的措施,消解职业倦怠,提升职业认同,而就学校体育工作而言,“预防”更是大于“治疗”,应该将职业情感的培养融入到体育教师教育的整个过程,包括职前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情感的培育、入职时对体育教师职业情感的审查和职后对体育教师职业情感的培养。

[1]王登峰.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为提高学校体育整体水平而努力[J].中国学校体育,2014,(1):6-10.

[2]孙科.学校体育,路在何方?专访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J].体育与科学,2013,34(2):1-8.

[3]王守恒.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消解策略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0):1393-1395.

[4]张意忠.论教师职业情感的生成与培育[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5):56-61.

[5]丹森.情感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1.

[6]陈佑清.体验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2):11.

[7]季晓静,高俊杰.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以对扬州市中学体育教师的调研研究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5):101-104.

[8]周珂,王崇喜,周艳丽.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结构与量表编制研究——以中学体育教师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25(3):93-98.

[9]陈衍.国内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回顾与展望[J].教学与管理,2011:10-11.

[10]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94.

From“Burnout”to“Identity”:Analysis of P.E.Teachers’Occupation of Emotion Generative Process

XU Wei,YANG Jun,ZHANG Sheng-ying,ZHOU Ke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Henan University,Kaifeng 475001,China)

To dispel the professional burnout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improve their occupation identity,from psychology perspective,the paper analyzes the generation process of their professional emotion which includes sensory,cognitive,experience and reaction.The research draw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the professional self-perception of PE teachers is the origin of burnout or identity formation;while the professional objective cognition of PE teachers is the key to burnout or identity formation;emotional experience is the judgment of the professional burnout or identity formation;and the professional emotional reaction is the performance of burnout or identity formation.At last it puts forward the professional emotion generation strategy from“burnout”to“identity”.

PE teachers;professional burnout;professional identity;professional emotion;generation process

G807

A

1672-1365(2014)06-0066-04

2014-09-28;

2014-11-01

河南省教育厅2013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重点项目,体育教师教育模式研究(2013-JSJYZD-005)

徐伟(1979-),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体育教师职业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