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镜头与组接的基本方式
2015-12-04贾桂霞郑晓莹
贾桂霞,郑晓莹
(1.大兴安岭电视台 黑龙江 大兴安岭 165000;2.呼伦贝尔市文新广局 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一、确定镜头长度
确定镜头的长度,目的是为了让观众有足够时间了解其中的信息与理解其中的涵义及情趣。具体考虑如下几个因素:1.画面复杂的比画面简单的要长些。2.有字幕的画面镜头应适当长些,让观众能用眼睛阅读完。3.近距离镜头、特写镜头比中远距离镜头的信息量要少些,所以前者镜头比后者镜头应短些。4。观众熟悉的镜头短,观众不熟悉的镜头应长。5.一般反映事物动态的镜头比反映静态事物镜头更有情趣,因而前者镜头比后者应长些。6.确定镜头的长度,还要考虑电视节目表现节奏的需要,通常长镜头的节奏比较平稳、舒缓、松弛,而短镜头,特别是连续几个短镜头的切换则使节奏快捷、跳荡、紧张。
因此,摄像记者在拍摄时,要给留后期编辑足够的画面时长和足够丰富的镜头。移动镜头的“起幅”、“落幅”要完整,要有足够的长度,过渡要平稳、顺畅。
二、确定镜头角度
镜头角度是由摄像机所处的拍摄方位确定的,或者说是由摄像机与被拍摄物体之间的不同位置造成的。通常情况下,正面角度拍摄使物体显得堂堂正正,很端庄,但也容易平淡,平铺直叙,侧面角度拍摄使物体富有立体感,影形方面的造型技巧得以发挥,但若不注意用光容易歪曲事物的形态,仰角拍摄使物体显高大有力、占据了画面的主导地位,有一种夸张的修饰作用,俯角拍摄使物体显得渺小无力,有一种缩小、贬低的修饰作用,至于逆光拍摄,搞得好可以产生类似“剪影”的艺术效果,搞得不好则一塌糊涂。
三、确定镜头运动
镜头运动是指摄像机的两种运动方式。一是摄像机的变焦拍摄,即“推”、“拉”镜头;二是摄像机的自身运动,即“摇”、“移”镜头等。一般说来,向一个目标“推”镜头或拉长焦距,能吸引观众注意力;而向一个目标“拉”镜头或缩短焦距,则会分散或转移观众的注意力,通常会让观众从原目标转移到其他事物或周围环境方面去。
四、确定镜头的景别
景别是由被摄对象在画面上所占的面积大小决定的,通常有全景、中景、近景、特写之分。以人物为例:全景是拍摄人物的全身,从头到脚都包括在镜头中;中景是拍摄人物膝盖以上的部分;近景是拍摄人物胸部以上的部分;特写是拍摄人物的脸部表情。在拍摄事物与景物时,全景用来展示概况、全貌,场面大、信息多,但观众不容易集中注意力;中景、近景展示事物的大部分或少部分,相对集中了观察的对象与部分信息;特写突出了所反映的人物、事物的特定部位,排斥了画面的其余部分,最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但是相对其他景别则信息量较小。
五、确定造型手段
广角镜头能夸大拍摄对象的外形,产生深度透视效果,而长焦镜头会压缩空间,将背景去除,更突出被摄对象的主体。此外背景安排,灯光照明,服饰化妆等,都属于造型手段范畴。
镜头的选择与组接是密不可分的,组接,意味着镜头要成组,成组的镜头才能表达出一个画面语言的涵义。镜头组接的方式可以有以下几种:
(一)“动接动,静接静”,即利用画面外在因素相似的特点进行镜头组接。如表现运动员刻苦训练员,可以将跑步、举哑铃等镜头组接在一起。另外,动、静镜头要成组,不能一个动画面,接一个静画面。
(二)将有内在关联的镜头组接在一起,即利用画面内在因素一致、连贯的特点进行镜头组接。如:一个小偷偷了东西后在路上逃;商店保安在后面追。两个镜头组接在一起会很紧凑,但两人的跑动方向应是一致的,即在画面上应是同一方向,否则就是“跳轴”,就会令观众迷惑。
(三)安插过渡镜头以消除镜头组接中的不顺畅与“跳跃”。镜头组接过于简化,会产生不舒适的感觉或根本看不懂。如:一个镜头反映某足球运动员射门得分,另一个镜头反映他躺在床上安然入睡,这两个镜头在一起显得不可思议。但如果中间插入过渡镜头,反映他在领奖台上高举冠军奖杯,这三个镜头连接,就自然顺畅,涵义也明确了。再如,自行车运动员比赛的镜头,一会从画面左侧向右侧疾驰,一会从画面右侧向左侧疾驰,观众就会看糊涂了,如果中间加一个过渡镜头----自行车运动员背向观众向前疾驰而去,再组接起来就解决了“跳轴”的问题。
(四)可以运用不同的镜头运动方式和造型手段来组接镜头。即运用镜头的推、拉、摇、移、仰、俯等运动方式,以及照明、布景等手段来组接镜头。还可以采用纯技巧转换方式,如:淡入淡出、化、划、叠印、定格、翻转等技术手段,类似文章的另起一段。
以上都是关于镜头的基本常识和组接原则,如果随意拍摄、编辑就会出现常识性的错误,也是日常节目制作中,特别是在参赛作品中要杜绝的。只有在打好基础、掌握好基本功的基础上,才能谈创作、创新和创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