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诱剂和诱捕器组合诱捕松褐天牛试验研究

2015-12-03王卸芳唐金生蒋芝云俞志华童静亮

自然保护地 2015年1期
关键词:松褐收集器诱剂

王卸芳 唐金生 蒋芝云 俞志华 童静亮

(1 浙江省兰溪市灵洞乡林业工作站;2 浙江省兰溪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3 浙江省兰溪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4 浙江省兰溪市木材运输巡查大队321100)

松褐天牛是危害松树的主要蛀干害虫,其成虫啃食嫩枝皮来补充营养,造成寄主衰弱;幼虫钻蛀树干,能致松树枯死。更为严重的是该天牛是传播松树毁灭性病害——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 xylophilus)病的媒介昆虫,被列为国际国内检疫性害虫。利用诱剂引诱害虫在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中能发挥重要作用,而有效控制松褐天牛的发生是控制松材线虫病的关键措施之一。因此,开展不同诱剂和诱捕器组合诱捕松褐天牛的试验研究,对防控松材线虫病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简况

试验地位于浙江省兰溪市城郊、灵洞乡费垅口村,该村林业用地118 公顷,其中松林面积88 公顷。该村土名“江西山、费垅里、逍遥顶”地块,面积约46 公顷,林分为松纯林为主,少量为松阔混交林,松树年龄在20-30年,胸径8-24 厘米,郁闭度0.5-0.7,2012年起发现有松褐天牛发生。

1.2 研究方法

1.2.1 供试材料

分别选用厦门三涌天牛诱捕收集器(简称厦器)和浙江农林大学天牛诱捕收集器(简称浙器)两种诱捕器和浙江农林大学F1 诱剂(简称浙剂)和厦门三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PF-1诱剂(简称厦剂)两种诱剂。

1.2.2 试验设计

4月下旬将厦门三涌天牛诱捕收集器和厦门三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PF-1 诱剂(简称厦器厦药)、浙江农林大学天牛诱捕器两种诱捕收集器和浙江农林大学F1 诱剂(简称浙器浙药)组成两个组合各14 组交叉设置进行诱捕试验,6月中旬增加厦门三涌天牛诱捕收集器和厦门三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PF-1诱剂组合7 组、厦门三涌天牛诱捕收集器与浙江农林大学F1 诱剂(简称厦器浙药)组合7 组进行诱捕,改成三个组合开展试验。

1.2.3 观察数据收集

每三天(六天)将诱捕到诱捕收集器中的松褐天牛收集统计一次,记录每个组合诱捕到的松褐天牛数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松褐天牛在兰溪地区羽化时间规律探索

首次诱捕到松褐天牛为5月2日,说明松褐天牛在兰溪羽化初期为5月初,5月26日达到一个高峰,6月25日前后因持续降雨很少诱捕到,7月13日又达到最高峰,到9月5日最后收集到被诱捕松褐天牛,之后连续多次都未收集到被诱捕松褐天牛。也就是说松褐天牛成虫在兰溪的羽化活动期是5月初至9月初。

图1 诱捕松褐天牛按日期分布图

表1 诱捕松褐天牛数量按日期分布表

2.2 不同诱剂和诱捕收集器诱捕效果比较

各组合不同单件同期不同器药配置诱捕效果详见表2和图2。比较分析结果见表3。

图2 不同器药组合诱捕效果比较图

表3 95%可靠性不同器药组合诱捕数量单件平均数及其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

2.2.1 不同诱剂诱捕效果比较

如表3比较分析,厦器厦药与厦器浙药组合单件平均诱捕数量显著不差异,说明浙药与厦药诱捕效果无显著差异。

2.2.2 不同诱捕收集器收集效果比较

如表3比较分析,厦器厦药与浙器浙药比较,厦器浙药与浙器浙药比较,单件平均诱捕数量都差异显著,说明厦器与浙器收集效果差异显著。厦器收集效果明显好于浙器,相同诱剂下厦器收集效果是浙器的近13 倍。

3 结论与讨论

结果表明浙江农林大学F1 诱剂和厦门三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PF-1 诱剂,两种诱剂均能有效诱捕松褐天牛,且诱捕效果无显著差异;而诱捕收集器收集效果厦门三涌天牛诱捕收集器明显好于浙江农林大学天牛诱捕收集器。比较二种收集器,浙江农林大学天牛诱捕收集器收集瓶较小较浅,松褐天牛掉入瓶中后能从入口逃脱,预计加大收集瓶,效果就会有所改善。同时不管哪种收集瓶,如果在瓶口处添置防止天牛逃脱的“倒刺”结构则更能有效增加收集效果。

[1] 傅军华,刘小亮,康国华.不同诱剂诱捕松褐天牛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6):161-162.

[2] 王四宝,刘云鹏,樊雪霞,等.不同诱捕技术对松褐天牛的诱捕效果[J].应用生物学报,2005,(16):505-508.

猜你喜欢

松褐收集器诱剂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果实模型诱捕器外观及颜色对实蝇引诱特性的影响
生物食诱剂监测稻纵卷叶螟试验研究
不同引诱剂与林分因子对松褐天牛诱捕效果的影响
一种用于内镜干燥的酒精收集器的设计与应用
APF-1诱捕器林间诱捕防治松褐天牛的试验研究
省植保站派员参加 生物食诱剂应用技术培训班
性诱剂组合诱芯对害虫具有较好诱集效果
释放天敌防治松褐天牛技术研究
雷电收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