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力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2015-12-02吴权

群众 2015年6期
关键词:苏南示范区江苏

吴权

2015年2月12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在南京隆重召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暨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工作会议。会议阐明了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大意义,明确了示范区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定位和重点任务,是全省上下尤其是苏南全力以赴建设好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行动纲领。在此,谈一点对会议精神和示范区建设的粗浅理解和认识。

一、国家鼓励支持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阶段性特征,体现了党中央把中国经济发展推入创新驱动轨道的坚定决心和必胜信心。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经过加入WTO后近8年的强劲外需拉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4万元投资的强劲内需拉动,经济规模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这同时增长潜能也已基本得到充分释放,进入发展新常态。这个新常态最重要的表现就是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甚至中速增长,经济发展动力迫切需要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超强战略定力,审慎应对经济下行的各方面压力和风险,基本上不再按照以往的方式维持经济增速,几乎不再出台鼓励地方进行“扩容”的各类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而是转向鼓励地方进行“登高”的方式来寻找新的增长点,推动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这种新的方式,目前有两大看点:一个就是推出上海自贸区,天津、广东、福建自贸区去年底也获批。这些自贸区大多是在原来保税区或开发区基础上进行的功能叠加、层级提升,是有相关改革实践基础和风险基本可控的,比如上海自贸区选择的四块区域没有一块是“生地”,都是“熟地”。另一个是选择有条件、有实力的地方,鼓励支持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或科技创新中心。到目前为止,已批准设立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深圳、苏南5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及安徽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绵阳科技城,并将中关村先行先试的一些科技创新政策推广到其他示范区、试验区。和已批的自贸区一样,这些自主创新示范区、试验区也都是“熟地”而不是“生地”。这一切,都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深刻认识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要以攀登科技创新的高峰来促进经济增长的坚定决心和必胜信心。

二、国家鼓励支持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中央对江苏前几年在创新驱动发展上大胆前行的充分肯定和鼓励,是江苏推进科技创新、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新里程碑。2010年江苏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新增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江苏发展战略的一大突破与创新。确立这一战略后,省委、省政府先后进行了一系列重大部署,进一步强化了江苏创新发展的鲜明导向,全省的创新活力得到充分激发,创新能力大大增强,有力地推动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主要表现为:一是整体区域创新能力已连续6年稳居全国首位,全省目前已有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10个,占全国的1/6。二是知识产权增长迅速,全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发明专利申请量、企业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保持多年全国首位。三是创新创业人才全国居首,全省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累计达480名,其中,创业类占全国近30%,稳居全国首位。四是创新载体建设在全国居首,全省国家高新区、国家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国家大学科技园数量均居全国首位,各类孵化器数量和孵化场地面积占全国的1/3。五是企业创新能力较为突出,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约占全国的1/9。六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生物医药产业迅速崛起,上市新药数的临床试验批件居全国第一;光伏产业遥遥领先,全球光伏企业15强江苏占1/3;智能电网基本形成覆盖核心环节的产业创新链;光棒、光纤、光缆占据国内60%市场份额。在江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取得较好成绩的基础上,中央批复同意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可以说,既是对江苏前一时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充分肯定,又是对江苏未来实施创新发展的期望和鞭策。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视察时强调,江苏是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省,又有新批复的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要利用好这些优势和机遇,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切实把创新抓出成效。这是对江苏的殷切期望,也是江苏肩负的重大责任。

三、国家鼓励支持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苏南在国家发展战略大局中地位上升的重要体现,也表明中央对苏南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实现转型升级充满期待。苏南是近代我国民族工业重要发祥地,是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的重要发源地和利用外资的重要集聚区,经济总量占到全省的近2/3、全国的近1/15,是体现江苏在全国发展中有地位、有影响力的重要标志性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苏南的发展十分重视,这种重视程度也随着苏南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份量也越来越重。改革开放以来,有几个重要节点都是苏南的发展开始进入了国家视线并且份量逐步加重的重要标志。一是1983年春邓小平同志到苏州等地考察,小平同志之后确立的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与这次苏州之行密切相关。二是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中、新两国政府的合作项目—新加坡工业园,开创了中外经济合作的新形式。三是张家港、江阴、昆山等一批苏南县(市)在全国百强县中独领风骚,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先后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四是2013年国家批准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为苏南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苏南实际、体现时代特征的现代化发展路子指明了方向、绘制了蓝图。五是这次国家鼓励支持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苏南五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安排,执行国家支持中关村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这表明苏南五市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也一并纳入了国家整体战略的筹划之中。应该说,这充分表明,国家对苏南由过去注重某些城市的发展转向更加重视整体的发展,苏南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得到了比以往更进一步的上升。

首先,苏南历来科技人才辈出。据有关研究机构统计,全国两院院士中江苏籍院士约占20%,其中,苏南籍院士约占全国的16%、全省的75%。这些与苏南密切相关并到祖国各地发展的院士们和全国许多科技工作者一起,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增添了不竭动力。其次,苏南目前科技创新能力也有相当实力。江苏雄厚的科教资源基本都在南京等苏南城市,优质的科技创新载体、增长潜力强劲的新兴产业等也基本都在苏南。仅以部分苏州数据为例:苏州现有27家国家火炬计划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创新基地,占全省的1/5以上;2013年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的创业类人才占全国的1/7、全省的近一半;专利申请和授权量继续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1位,申请PCT专利量列全国第5位。

当然,江苏和苏南的科技创新也面临很大的瓶颈制约。在创新源头上,江苏和苏南还缺乏顶级大学和科研院所,中科学院在江苏的研究所主要是地理、天文、地质等传统学科,属于产业类和处于最新科技前沿的研究所十分缺乏。在创新的牵引能力上,江苏和苏南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较少,江苏和苏南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为载体进行攻关,从而提高创新能力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创新的标志型企业方面,江苏单体企业科技实力不够强,明显缺少像华为、中兴这样的旗舰型创新企业。

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定位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这是非常合理科学的,可以与北京、上海这两大国家科技创新重地进行了错位分工和优势互补。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东部发达地区主要省市都在谋划科技创新的突破,北京、上海这两个国家科技创新重地都已在着手建设具有全国或国际影响力的科技中心。北京多措并举加快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2014年初,北京出台“京校十条”,提出高校科技成果处置权管理改革、收益分配方式改革等十项举措。6月,北京又出台“京科九条”,在科技成果处置收益、人员激励等方面大胆“破冰”,进一步释放科研机构成果转化活力。9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又发布《关于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意见》,突出进行机制体制创新。上海在研究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方案。这已明确为2015年上海市委一号课题。上海的主要设想是将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自贸区建设结合起来,推动上海科技创新企业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优化以创新为导向的城市空间规划,推动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自贸区联动发展等。

根据国家科技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估体系,“科技创新能力”包含“知识创新、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五个方面的内容。国家科技部的评估表明,北京在知识创新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创新绩效也十分领先。上海在知识获取能力方面是最强的,在科技国际化方面的交流合作也是十分领先的。从以上可以看出,北京与上海结合各自优势,都有实力和能力定位“科技创新中心”这个综合概念和综合功能,并把工作主要着力点和落脚点放在建设这个“科技创新中心”上。稍有不同的是,北京强调的是全国,上海强调的是具有国际影响力。当然,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在全球分工中地位的上升,北京这个“全国科技中心”是有“国际份量”的。

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定位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的定位,主要是保持和延续2009年以来江苏提出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思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这是结合江苏和苏南科技创新的特点和优势而最新确定的。这几年,江苏之所以区域创新能力一直排名全国第一,在科技部的五大评估内容中,主要是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两大类排名第一,而另外三大类知识创造、知识获取、创新绩效指标基本排在第二位。显然江苏和苏南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面,最好是扬长避短,在产业科技创新和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加足马力的同时,加强国内外科技交流合作,广泛利用他人科技成果在江苏和苏南实现产业化。这就是把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定位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根本所在,是今后示范区建设工作十要重要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五、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由目标定位、支撑板块、核心区域以及相关保障措施等组成,构建成一个比较严密的体系,基本形成了一个有利于创新驱动的发展机制。示范区身份特征:跃升到自主创新的国家队行列,今后应更多地体现自主创新的国家级水平,承担更多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培养锤炼更多的国家级科技人才。示范区目标定位可概括为“一中心、一高地和三个区”。总目标的定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分类别目标定位是3个方面: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创新一体化试验区。创新驱动引领区,主要聚焦国家高新技术园区功能提升、战略性产业培育和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等,是实现总目标的最重要支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主要是如何激发创新活力,如何建立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现代科技体制,是实现总目标的最重要保证。创新一体化先行区,主要是更加强调苏南五市创新驱动在横向方面要进行创新要素合理流动和合理集聚,更加强调苏南五市的创新驱动在整体性和合作共赢方面进行重突破,这也是实现总目标的最重要保证。从创新一体化先行区建设的角度,省里最好是今后对苏南五市各扶持1个最具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如苏州为纳米、无锡为物联网等,南京可略多几个。示范区推进保障激励措施有不少真金白银的举措。国家方面主要是中关村6项原有政策和4项新税收政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加强对税收优惠特别是区域税收优惠政策的规范管理。在此背景下,国家给予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相关支持政策弥足珍贵,应倍加珍惜、充分利用。同时,省里也制定了财政、金融、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政策。

(作者系省委研究室经济处处长)

责任编辑:戈尚达

猜你喜欢

苏南示范区江苏
苏南年俗亦动人
数读江苏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江苏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着力打造“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升级版
苏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