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生活中体悟人物塑造

2015-12-02刘健

艺海 2015年9期
关键词:湘剧塑造人物

刘健

[摘要]通过本人饰演湘剧弹腔《柜中缘》中淘气这个角色,对从生活中体悟人物的塑造,有了一些体会。主要是通过分析剧中人物与从生活中找原型,找感悟相结合,在排演中找到人物形象的内在心灵、性格状态,为塑造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找到根基与启迪。

[关键词]湘剧 《柜中缘》人物 塑造

湘剧弹腔《柜中缘》是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从汉剧移植过来的剧目,虽说是一出移植剧目,但通过几十年的潜移默化,该戏已逐渐湘剧化和湖南地方化了,从唱腔、念白、表演以及人物性格等方面,无不具有湘剧的浓厚特色,具有湖南特别是长沙地区的乡土气息,因而受到了三湘人民特别是长沙地区广大观众的喜闻乐见,成为了湖南省湘剧院乃至所以湘剧院团的看家戏。以前湘剧界流行着这样一句口语,叫做“拜月记、生死牌、拦马、柜中缘,湘剧一世呷不完。”可想而知,《柜中缘》一戏在湘剧艺术中的地位!

很有幸地,我能在《柜中缘》一戏中饰演丑行淘气,《柜中缘》一戏,先后通过彭俐侬、董武炎、左大玢、董少华、项汉等艺术家的演出,特别是通过了当时演员兼导演的董少华先生的加工提高后,已经逐渐成熟。但当时戏中玉莲这一人物仍处于第一号人物的地位,淘气则处于第二号人物的地位。可是自从唐伯华加盟该戏,饰演了剧中淘气这一人物后,情况则产生了变化,至少可以说淘气与玉莲两个人物可以平分秋色、平起平坐了,乃至后来为了配合某些场合演出的需要,将剧中玉莲的大段唱腔删去,加进了一些当代语言与笑话以后,淘气这一人物便很自然地变成了第一号人物。而我在省艺术学校主要学习的是生行,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和挑战,想要演好这个角色就必须得下一番功夫,首先一点就是必须得了解人物的特性,剧中的淘气是一个活泼、天真、顽皮、贪吃还有点傻气的一个人物,在剧中规定的情境里,怎么塑造好这样一个传统戏中的角色呢?通过我多次观看演出以后的思考,我认为必须得吃透淘气这个人物的性格,以及把握准人物表演的分寸,具体表现在淘气这个人物的“童气”、“风气”、“宝气”、“傻气”和“喜气”五个层次上。

首先,从戏的开始,淘气上场,至推车子到舅舅家去下场止的这一段戏,主要是表现淘气这个人物的“童气”:当他的母亲刘氏喊着“淘气、玉莲你们快来呀”时,玉莲上场就说“妈妈堂上叫高声”,淘气则说着“有吃我就跑不赢”跑了上来,就这一句台词,就把淘气那种一心只想到吃的孩子气表现了出来,这个时候就需要把一个十分顽皮而又淘气的形象给表现出来。那又该如何去把这童气表现出来呢,这个时候我觉得应该需要加入一些较为细致的动作,通过这些动作把童气去展现出来。首先,可以采用小跑的方式上场,把孩童的心性体现出来,然后上场后可以用四处观望,做出四处找好吃的表情。这样一系列的动作就可以将一个十分顽皮而又淘气的形象展现到观众面前,也比较符合人物特性,将童气这一点进行较为深刻地刻画。

从淘气第二次上场至打开柜子,发现岳雷的这一段戏,表现的是淘气的“风气”。而这个“风气”又该如何去体现呢,淘气只是一个顽皮的孩童,而不是一个真的疯子,这里应该是表现出孩童言语中的天真烂漫、风趣;为上孩童般地疯癫,疯癫中而又透露着孩童顽皮的天性。淘气一上场,便用湘剧北路流水板唱到:“好笑好笑真好笑,妈妈做事也不牢;出门忘记带八字,害的我半路回家走一遭。”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唐伯华老师在这一刻的表演就显得惟妙惟肖,他故意低着脑袋朝前走,竟将脑袋碰在舞台场门处的台框上,然后又风趣地说道:“哎呀,跑过哒身哦。”逗的台下观众哄堂大笑。通过这一类似“疯癫”的举动,成功地就将淘气的“风气”给表现了出来,在人物表演刻画上就给观众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有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感觉。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

从淘气打开柜子发现了岳雷到刘氏中途归家上场止。这一段戏则表现出了淘气的“宝气”。“宝气”,是一个很有长沙地方语言特色的词语,是形容某人的语言、行为大失水准,令人大跌眼镜,或形容人或者事有点神经,愚蠢中带点儿可爱。而这一性格正是淘气的主要人物特性之一,如何将这个“宝气”很好地表现出来就必须地好好地下一番功夫了。剧中当淘气打开柜子发现了岳雷,为了表现出任务那“惊”、“怒”、“气”的神态,我用了揉肩、抖袖、扭腰等一系列形体语言来表现。效果很好,观众的反映也很强烈其实这里也到了戏的高潮部分,特色是当对岳雷将“蠢家伙,你人都不晓得喊咯,我是…..我是你屋里大舅子呢!”短短几句道白表现了,将受到特殊的效果,给观众在视觉、听觉上的艺术享受。这一段表演我对道白加重了处理,特别强调“大舅子啊”这一句的语气。而当淘气真的用裤腰带将岳雷双手捆住时,聪明的玉莲却将裤腰带的另一头将淘气的脚捆住,害的淘气绊倒在地。淘气交道:“好哇,你们两个人欺负我一个人!”接着两兄妹便厮打在了一起。这段戏其实是按照正戏来演的,但是在戏剧的情境中,淘气越是显得认真,越是正儿八经,就越显得在发“宝气”,这种反差效果便越是增添了戏剧的喜剧性。这一段戏如果弄得不好,很容易变成“闹剧”。所以在这段表演中,必须得把握好分寸,不温不火,恰到好处地将“宝气”给演出来。

从刘氏回家起至淘气说的“什么呀?还要躲一辈子呀?那除非拿根棍子把我打死,让他认作她的哥哥”处止,表现的就是淘气的“傻气”了。淘气的“傻气”是和他的“风气”和“宝气”相互照应的性格,正是有了他的这些性格,才使得淘气在这出喜剧中占据了重要的角色。正常人大家都好演,但演一个有点“傻气”的“傻子”就有点难度了,而且淘气他不是真傻,是带有童真的无知、天真,必须得把握好这个傻的度才行。当刘氏听岳雷说明了家庭实情后,说道:“果真是岳元帅的儿子,淘气,是岳公子来了!”淘气回答说:“什么?药罐子?”刘氏纠正说:“是岳公子!”淘气则不假思索地说:“哦,是岳公子,岳公子,我不晓得是你,我要晓得是你,你就是在我妹妹的柜子里躲一辈子,我都不得怪你!”淘气在这里讲的虽然是一句解除误会的话,但却有点傻乎乎的。一句简单的道歉的话却是让人哭笑不得。而后来刘氏、玉莲都想把岳雷留下来对他进行挽留的时候,淘气又出了傻主意,一句还是妹妹的老办法,把他藏在柜子里。淘气这些话都是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一本正经地说着他自认为的好主意。正是淘气这一本正经的态度,在剧中的情境中才显得那么的笑料百出,一个正儿八经的出着酥点子的傻子形象才更加深刻地呈现在了观众面前。

而全剧的结尾就充满了喜气,淘气一下变成了玉莲于岳雷婚礼的司仪。在这充满喜庆气氛的结尾中就可以采用生活中婚礼的一些真实做法,声音提的高高的,味道喊的浓浓的,“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这一连串的吆喝声,既迎合了观众们喜欢热闹的心理,也使得全剧在一个喜气热闹的气氛中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戏虽然已经落幕,画上了完美的句点。可我却深深地感受到,这样的一个看起来有点宝气、傻气而又充满童真的角色,看着很容易,实际上要演出味道来,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就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的了。在这个犀利,他没有大段的唱腔表演,要演出喜剧效果,就得在表演上、形体动作上、语气的节奏上做文章,下大工夫!为了演好淘气这个角色,我下了大力气把自己从老生行中那程式化的表演中跳了出来。认真的研究、揣摩人物的性格及行为动作,仔细地推敲人物的每一句台词的语气、语调,反复地研究人物的每一个动作,特别是一些能更好地体现人物性格的语气、动作,经过多次地演练才最终确定。在生活中主动地去观察一些傻子的行为、举动,使表演能够更加贴近生活。因为通过这个戏的表演,我深深地感受到,演人物必须演好人物的各项、把准人物的特征;塑造人物必须要有生活基础。只要生活才是艺术的源泉,只有深入到生活当中,才能更好地塑造好人物。有句话说的好,“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只有仔细地留意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才能更好地扮演好剧中的角色,因为剧本本来就是来自于生活,我们就更加地需要融入到生活中,融入到角色当中,才能更好地把握住角色的精气神,将角色的人物特性表现出来。戏是如此,生活更是如此!

猜你喜欢

湘剧塑造人物
“踩麻石”的戏曲
——湘剧之形成与发展探微
曹汝龙湘剧艺术六十周年专场演出
湘剧《云阳壮歌》剧本研讨会
中小学校湘剧传承的实施现状与建议
论如何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浅析《天堂电影院》中次要人物的成功塑造
简述中国戏剧语言
经济新常态下中小房产企业竞争优势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