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态教学中的有效管理

2015-12-02侯国清

关键词:常态辅导作业

侯国清

摘 要:笔者在本文中就如何在常态教学下提高管理的有效性,谈了一些粗浅的看法,以达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常态教学;有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2-011-02

自从教育产生以来,教师如何教得轻松而学生可以学有所成,历来是教学实践的基本要求。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开宗明义指出:“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今天,如何在常态教学中研究教学的有效性,学校应增强教学过程质量管理的意识,帮助教师逐步树立现代课程观、教学观和教材观,加强教学的基本环节。

如何在常态教学下提高管理的有效性,笔者联系实际谈些粗浅的看法,以达抛砖引玉之效。

一、在常态教学中的几种现象

1. 老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2. 老师认为只要讲得越多,学生收获越多,教师讲得越明白,学生的疑问越少,在课堂上“从不浪费时间”,满堂灌,一言堂,可检查下来事与愿违,老师讲过多遍,学生还是一做就错,一考就糟。

3. 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老师总感觉缺少一节课,拼命占有下课时间,造成上课拖堂现象。

大部分教师满足于:“我进过了,全讲了,讲对了”。

结果:学生教不会

措施:增加课时,增加练习,增加考试。

二、在常态教学中的几点反思

1. 你的教学行为是否让学生感觉老师在期待我?

2. 上课时你是否有控班现象,把握住了话语权?

3. 上课时你知道学生的思维都打开了吗?

4. 上课时你知道学生学习时生成了哪些错误认知?

5. 上课时你如何矫正了学生的错误认知和思维缺陷?

6. 你的作业训练体系是否高度依赖于新华书店?

原因何在?很大的原因是没有了解学情,没有钻研教材,没有认真备课,更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因材施教,还是沿袭着以前已习惯的教法,以前已习惯的理念没有转变,以前已习惯的做法没有适时改变。以前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于得法,正逐渐由现在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导结合,当堂训练,及时改正”的模式所体现。现在的教学改革正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在教学行为上,正在降低“获取信息”的学习活动向“促进理解”转变。因此,在教学管理中,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应从以下几方面抓手。

三、常态教学中的有效管理

1. 有效备课

备课是一种投资。一堂好课不是讲出来的,而是精心设计出来的,精心备课是讲好课的关键,课堂上游刃有余,是教师平常积累的结果,讲课的每一个细节和亮点都体现了教师的智慧。在备课中我们要做到:

第一,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根据学情有针对性的分解目标,目标就如大海中航行的灯塔。

第二,把握好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联系,做到因材施教。

第三,分析教学方法,采用学生容易明白的、能吸引学生专心听课的方法。有人说,听听苏州评弹对上课很有帮助。

第四,学习课程标准,做到心中有数。如数学中的四基“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基本思想、基本研究方法”,学习双向细目表。

第五,布置好课前预习或导学纲要,作为一堂课的线索。

第六,研究知识常考点、失分点和增长点,新考点

第七,加强备课组活动,凝聚集体的力量,汇集集体的精华,以他人之长弥补自己之短。

第八,要有教学反思,教学后记,准备好当堂训练的习题。

2. 有效上课

落实“三讲三学”,讲清、讲通、讲活,讲易错、易混淆的内容,一堂课是带着“问号”进去,带着“句号”出来 ,然后再“问号”,再“句号”……。讲课时要如“疱丁解牛”,针对性要加强,因材施教。

第一,执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 ,学导结合,及时反思”的原则。猫怎么走由老鼠的走法决定,教师怎么教由学生的学决定,为学生的学服务,学校,以“学”为主,以前说“学堂”,不说教校。“不学就会的不讲,一学就会的不讲,通过钻研就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洋思中学的“四不讲”。

第二,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确定所讲内容,禁止一言堂,要变成百家鸣。要跟以前根深蒂固的教法与原来习惯的教法、做法说再见,一堂课必须留有学生足够的思考练习时间,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缺陷,及时解决。

第三,带着问题进课堂,少讲多问,少讲多练,把关键的时间留给关键的知识点。给学生一个思路,一个空间,一个任务,只有布置了任务,明确了要解决的问题,学生才能专心听讲,给学生一个任务,让学生多练,多议、多讲。

第四,要举一反三,一是基础,三是升华。评讲试卷、习题时,切忌就题论题,学会就题论理,多题一解,帮助学生归纳方法、思想。例如:语文学科,加强阅读和写作——学习语文的二大支点。有人说:语文成绩的取得不是靠做练习换来的。

第五,构建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课堂上要让学生感到老师对他的关注,老师对他的期望,让学生在听课时感到安全感、幸福感,一定要让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充满无限的希望。学生需要老师的关注,关爱和尊重,这样才能让他们进行自我实现。让好的学生知道有差距,让差的学生有进步。

第六,课堂上让语言更生动风趣、表情亲切感人,上课充满智慧和激情。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喜欢你的课程,喜欢你老师,喜欢你的课堂,课堂上动是思维的动,心动大于行动。

3. 有效作业

作业是教师检查学生学习知识的掌握程度,诊断学习问题,及时反馈教学效果,也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呈现。但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过度学习的量越大越好,过分的过度学习甚至可能导致相反的结果,使学生产生疲劳,失去兴趣,使错误动作定型化,最后厌学。所以,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可以说是学习事半功倍的效能之一,是教学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工作。

第一,老师要钻进题海,学生要跳出题海,费点心思,针对学生的基础和特点,挖掘教材,把握考点,自行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习题,反复训练,反复督促,直到会做为止。

第二,作业的布置要符合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严格控制次数和难度。

第三,作业布置要进行分层布置,像超市自选一样让学生选做,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宜多样化。

第四,加强学科间教师之间的联系,及时沟通教学情况,以便平衡作业数量。

第五,教师对作业的批改要及时、认真,批改时要有一定次数的评语,要体现指导性、启发性和激励性。

第六,要矫正学生作业中的差错,对于普遍性的错误,要在课堂上及时讲解和纠正,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建议进行面批。

4. 有效辅导

辅导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形式,其主要以析疑解难,指导学习方法等体现,是贯彻教学中因材施教的一种重要措施,弥补个性差异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增进师生关系的有效方式。

第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辅导方案,优秀生以启发引导为主,学困生以鼓励和激发学习动机为主。为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辅导内容和方法。

第二,辅导时间要合理安排,不得占用其他学科的课堂时间,或变相增加

课业负担的现象。

第三,学科教师之间要相互沟通,及时了解辅导学生在学习和思想上的“短板”,对症下药,提高成效。

5. 有效评价

学习评价是诊断和发现教学问题,是有效调控教学的过程、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措施。

第一,目标明确,方法多样,要简便有效的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

第二,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让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加强教学的基本环节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根本措施。溯源词意,“管”是六空乐器,用一定的方法或规范来达到音乐的功效;“理”是“治玉”,顺从玉的天然纹理而雕琢之,“管”和“理”之间本身就是一种平衡。我们要聚焦课例研究,实施分层教学,打造生本课堂。从改变我们自己开始,改变我们能改变的,进而去影响改变学生,改变自我是为了更好地改变学生。做一个会变通的人,不是要你放弃做人的原则,而是一种取舍的智慧,在坚守中做适当的放弃,在秉持中适度的妥协,它往往可以圆满人生,成就自己!

猜你喜欢

常态辅导作业
快来写作业
作业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