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体发展与奢侈品行业互动关系研究
2015-12-02肖怡清孙立本
李 杰 肖怡清 孙立本 孙 怡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030)
一 引言
随着中国大陆经济体财富多年来快速积累,加上欧元走低以及境外旅游升温等刺激下,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中国大陆经济体与奢侈品行业二者之间息息相关,彼此相互促进:经济体的快速发展为中产阶级的扩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为奢侈品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环境,而奢侈品行业的进步则反过来促进了经济体文化价值观的不断提高,从而促使经济体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当然,奢侈品行业的发展其实不仅仅与经济形势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还与政治形势等有着深刻的相互联系,这些影响因素往往是阶段性的。例如,新一届政府所开展的“反腐倡廉”的党内整风运动,导致由公款、贿赂所主导的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出现剧烈下降,但在经过短暂调整后,市场又出现了回升的势头,从中折射出了新的消费增长态势,其根本原因在于奢侈品行业的整体发展取决于经济体中奢侈品消费主体中产阶级的发展。中国经济经过多年的强势发展,形成了较庞大的中产阶级。随着中产阶级的财富不断积累,逐渐支撑起了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奢侈品市场的稳步发展。据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机构财富品质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奢侈品报告》统计,2013年中国消费者境外人均消费额1,508欧元,是欧美国家公民的3~5倍,中国人买走全球近半的奢侈品。
经济体的发展真实地推动奢侈品行业的发展。中世纪后期,法国在经历长达百年之久的太平环境后,社会财富得到大量的积累,但由于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财富极少得到利用。虽然封建主积聚了巨额财粮,但大多都在仓库中腐烂生霉。这种经济体经济水平与生活品质水平不相匹配的时代背景成为法国奢侈之风兴起的内在原因。再加上十字军东征的发生使得法国乃至欧洲贵族了解了东方的奢侈与豪华,从而为法国封建主和市民阶级上层中奢侈品之风的蔓延提供了外部原因。
相应地,奢侈品行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所处经济体的经济水平的提高。17、18世纪,法国奢侈品行业达到顶峰时期,它不仅仅对经济体的经济水平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例如它培育和培植了法国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产生与成长,有力的促进了其对外贸易的发展;也间接地通过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对经济体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后的艺术奢侈品的感染,法国的奢侈品消费迅速扩大,引起了贵族与资产阶级经济势力的转换,而平等的经济能力促使法国资产阶级对平等人权的追求,从而人文主义思潮在法国流行传播,法国社会习俗日趋文明开化,人们更加心安理得地享受奢侈品带来的心理上的快感,进一步推动了法国冲破封建主义桎梏的革命运动。
如今,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经济体”,正处在经济发展的快速阶段中。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必然导致社会中中产阶级的不断扩大,社会终将朝着“橄榄型”的阶级分布转化,故而中产阶级将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而中产阶级对高品质生活有着极大的需求,他们向往更高品质的生活,从而他们的发展与奢侈品行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把握经济体的发展与奢侈品行业的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关乎所有奢侈品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的生存与发展,也将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大陆经济体的文化价值提高和经济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
经济体是指对某个区域的经济组成进行统称和划分。经济体可以指一个地区,如台湾地区、香港地区等,也可以是一个国家,如中国、美国、日本等,甚至可以是地区内的国家群体,如欧盟、亚太、东盟等。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其“新兴”的特性对奢侈品行业的发展也必然有着深刻的影响。关于“新兴经济体”的定义,基于经济增长和制度变更评价标准,Arnold和Quelch (1998)提出“新兴经济体”的定义标准:(1)经济快速增长;(2)政府政策倾向于经济自由化和建立市场导向体系。Hoskisson(2000)也认为“新兴经济体是指那些通过了经济自由化实现了快速增长的低收入国家”。基于特定时期出口增长速度评价标准,法国社会展望和国家信息研究中心(CEPII)认为,“新兴经济体是指那些在特定时间人均GDP低于发达国家的50%,且同期出口增长率则至少高于对比国家平均水平的10%的国家”。基于信息化水平评价标准,印度知识团体中心(CFKS)认为“新兴经济体是指那些在有限工业化条件下经历着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国家或地区”。 基于政治影响力的评价标准,Jain(2006)将“新兴经济体”定义为“对市场而言,政治至少和经济同等重要的国家”。而英国《经济学家》(2007)则直接将新兴经济体分成两个梯队:第一梯队为中国、巴西、印度和俄罗斯,也称“金砖四国”;第二梯队包括墨西哥、韩国、南非、波兰、土耳其、埃及等“新钻”国家。
2.经济体发展的衡量标准
经济体的发展除了体现在经济量的增加方面以外,还应该包括经济质量、经济结构等相关环境的优化调整。
苏立、洪生伟(2011)认为经济体的发展是在三个层面上进行衡量的:(1)经济量的增加,即一个经济体的产品和劳务的增长,这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2)经济结构的发展和优化,即一个经济体的技术结构、劳务结构、收入和产业结构、消费结构等的变化;(3)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如一个经济体的经济效益,经济稳定性,卫生状况,环境等发展。
中国银行发展报告(2010)将各个经济体发展衡量标准列为:国民生产总值(GDP);采购经理指数(PMI);个人实际消费支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就业率。
综合各种文献以及权威研究报告对经济体发展的衡量标准,GDP或者人均GDP可以很好衡量一个经济体的发展。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人均GDP得到了飞跃式地发展(如表1),而相应地我们仍可以看到中国大陆经济体发展水平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发展水平仍存在巨大的差距(如表2)。
表1 中国1978~2013年GDP总量与人均GDP
表2 2013年全球主要经济体人均GDP
3.奢侈品行业
李杰(2010)在《奢侈品品牌管理—方法与实践》一书中定义奢侈品行业隶属于时尚产业的主要门类,指仅限在一定市场针对一定顾客群的高品质流行品。即奢侈品行业是一个各行各业顶尖品牌及其产品构成的总汇。这个行业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价格、高品质以及高品位,涵盖了时装、汽车、豪宅、珠宝、配饰、游艇、化妆品等各行业的顶级品牌和产品。但它们之间又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顶级奢侈品牌一般会包括多种产品。奢侈品行业的存在是为了迎合品质生活时代高端消费者的生活满足方式的需求,该行业随着经济发展和国民富裕而日渐拥有庞大的消费人群,这些人讲究生活情趣,讲究品味,有足够支付力来实现自身满足。
与其他行业相比,奢侈品行业有其行业专门的特点:(1)行业发展慢而有节奏;(2)以家族企业为主;(3)全球格局呈现逐渐集中的趋势;(4)将更多情感因素导入营销过程;(5)利润驱动与品牌延伸的矛盾性。同时自21世纪以来,奢侈品行业又凸显出以下三点新的特征:(1)欧、美消费人数大减,新兴国家人数大增;(2)欧美国家精神类奢侈品消费与中国小件奢侈品为主的消费新趋势;(3)新奢侈品品牌逐渐走强。
Michel Chevalier和 Gerald Mazzalovo(2008)在《奢侈品品牌管理》一书中认为,奢侈品行业的特征是各公司规模与其知名度并不形成绝对关系。从商业角度上看,奢侈品行业一个明显的商业特征是采用分包产品生产的方式。另外,奢侈品行业运行初期,没有办法直接创造利润,而是需要通过不断的投资进行品牌塑造,之后才可以进行运营获取利润。
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MSCI)(2011)的全球产业分布标准(Global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Standard)中将奢侈品范围定义为纺织、服饰和奢侈品制造与分销服务在内的产业。而当代主要的奢侈品消费包括:个人奢侈品、高端汽车、高端酒店、奢侈类食品、酒类、高端教育服务、高端家具、高端设计类服务、私人游艇、私人飞机等。
针对经济发展和奢侈品消费研究,陈晨(1989)认为在16至18世纪,以法国为例,法国奢侈品消费对于法国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也对法国的文明和文化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在奢侈品和经济的维度研究中,奢侈品经济是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不可替代作用。且可以动态地体现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过程中(刘建湖、紫石,2012)。
对于奢侈品经济的定义,刘建湖、紫石(2009)认为,奢侈品经济是指人们在奢侈品研发设计、生产制作、品牌营销、消费服务等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经济技术关系的有机集成。且是现代商品经济结构中客观存在的重要组成部门。
4.奢侈品行业发展的衡量标准
一般而言,衡量一个行业的发展往往采取选取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的营业业绩的方法。而奢侈品行业作为一类特殊的行业,相对其他行业而言,因为其涵盖不同行业,所以在衡量整体行业发展的方法方面需要有一定的变化。
Dubois B和Duquesne P.(1993)提出可以采用奢侈品品牌的营业额总和作为整体行业发展的量化。刘雪梅(2008)提出可以采用奢侈品行业企业的利润率作为整体行业发展的量化。但在考虑营业额总和或利润率时,如何从大量的奢侈品品牌中选取合适的品牌代表成为关键。
20世纪30年代以后在美国以哈佛大学为中心,以贝恩为主要代表形成的哈佛学派在《产业组织》(1930)完整地提出了构成传统产业组织理论核心内容的结构(Structure)-行为(Conduct)-绩效(Performance)范式,简称为SCP范式。哈佛学派依据产业内前四位和前八位的行业集中度指标,对不同垄断竞争结合程度的产业的市场结构进行了分类。自此SCP范式分析称为分析行业的重要理论依据。借助SCP范式分析,我们可以依据市场集中度,选取中国市场主要的八大类奢侈品行业化妆品、手表、箱包、男装、女装、珠宝、鞋履、配饰的五大龙头企业营业额加和或者平均利润率作为奢侈品整体行业发展的衡量标准。
刘雪梅(2008)提出可以采用奢侈品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作为衡量整体行业发展的指标,具体体现在上市、兼并、收购等资源调整、优化和扩充带来的资源结构优化之中。但由于数据难以获得,以及在上市、兼并、收购等一系列调整后,是否真正带来了资源配置优化,还是造成了资源配置的进一步恶化,所以这一指标并不适合衡量奢侈品行业的整体发展。
上述的两种方法本质上与其它行业的衡量是相同的,都是从行业本身出发的正向测量,而奢侈品行业的特殊性则提供了另一种特殊的衡量方法,即从消费者出发的逆向测量:人均奢侈品消费量。Dubois B和Duquesne P.(1993)提出个人收入越高,或者对文化的变迁态度更加积极,奢侈品消费量就越大。而人均奢侈品消费量越高,就意味着奢侈品整体行业的影响力越高,故而人均奢侈品消费量成为衡量奢侈品整体行业发展的良好指标。
综上所述,针对奢侈品和经济体的研究,都缺少对于宏观层面的、以数据为支撑的定量研究分析,中国目前的分析集中在奢侈品经济与宏观发展的定性式分析上,缺少了对于奢侈品行业和整个大陆经济体的关联定量式研究,以及奢侈品行业与经济体相互关联中,中产阶级与文化价值观的深层次研究。基于此,本文希望通过定量分析来说明中国大陆经济体经济发展对奢侈品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奢侈品消费中以中产阶级为代表的社会主要群体文化价值观的深远影响。
三、奢侈品消费背后蕴含的经济结构与消费模式的转变
1 中国经济模式变革
改革开放之初,由于中国经济基础薄弱,受到科技、管理、技术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中国政府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充分利用了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实施出口导向型的政策。中国出口取得了繁荣的发展,带动了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初期实现出口型的经济增长。同时,中国政府为了加快发展经济,大力扶持企业的发展,为中国经济发展投入了大量的物质资本,这是一种“粗放型”的要素驱动型模式。而长期依靠投资驱动,会导致投资的回报递减,投资率不断提高,消费率相对下降,最终需求不足,劳动者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很难得到提高。
经济未来的走向应该是由消费驱动的经济模式,这是一种依靠提高技术进步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的“集约型”经济增长,也应该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方式的最终选择。中国经济发展由原来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进出口)并驱逐步转向“消费型”,并且会迎来奢侈品消费市场的结构调整,市场消费主力将会从送礼消费、公款消费等类型转为个体消费,而由于个体消费的人口基数很大,故而会产生类似于长尾效应的结果。
对于中国而言,由于消费驱动的经济模式仅仅只是开始,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更应在经济增长的活动中扮演更重要的位置。而奢侈品行业不仅仅卖的是产品,更重要的是它的精神内涵,这正是服务业的重要内容。所以说奢侈品行业的发展成为中国未来经济走势以及中国经济改革成功不可或缺的部分。
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趋于平缓,而要实现新的经济增长,就必须进行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其核心对象就是中产阶级。对于加快中产阶级在国内经济生活的比重,不仅仅是由消费作为主导的内生经济所决定的,也是保证国内生活稳定所必不可少的要求。中产阶级由于其较高的教育背景和收入特性,决定了中产阶级对奢侈品的极大需求,故而奢侈品行业的发展必然会成为中国经济体未来以消费驱动的经济模式的重要内容。
可以说以消费作为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点是大势所趋,有助于合理进行产业升级,帮助中国更加有效的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而奢侈品消费所产生的巨大能量使得我们更有理由期待奢侈品行业在未来的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较为重要的角色。
2 消费者对于奢侈品行业的认知态度
消费者对于奢侈品行业的认知态度,在近10年以来发生了极大的转变。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奢侈品不论何时都不是让消费者讨厌的产品。精湛的制作,悠久的文化,较高社会地位的象征使得每一位消费者都会想要拥有奢侈品,所以对于奢侈品消费或者行业认知态度的转变主要还是集中在消费行为和消费态度上。
奢侈品的社会价值是明确的,其价值属性和对于产品表达内容是夸张而又明显的。对于奢侈品消费者,因此,炫耀性消费占到的比重可能在消费心理中更多,而基于对产品物质的敏感度消费的消费者而言,奢侈品本身包含的品牌意义并不在考虑范围之内。这类消费者占整体奢侈品消费者群体比例来说并不算太大。
普通消费者对于奢侈品消费的认知态度主要体现在:
(1)奢侈品消费的必要化
在10年之前,奢侈品消费主力军还集中在富豪,政要等社会阶层体系的中上流人群。可随着中国国门不断开放,越来越多的新兴阶级迫切需要通过奢侈品体现的文化内涵来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并且中国经济发展之后对于金钱的直接崇拜,使得这种趋势越发明显。更多的人需要用奢侈品来体现自身的价值,正是这种需求间接促使了中国奢侈品假货的泛滥,也使得真正意义上的奢侈品购买者的收入占整个奢侈品消费比重不断增加。奢侈品消费在现代社会生活社交中的必要性使得更多的人购买奢侈品来维护与开拓自己的社交价值和社会地位。
(2)奢侈品消费的常态化
承接上一论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自己的奢侈品消费,各类奢侈品集团或者公司也提供了各类奢侈品产品,从体育、学习到旅游,衣服。从高端奢侈品消费到入门级轻奢侈品消费。生活中所有接触的内容都包含奢侈品服务。对于奢侈品消费而言,曾经是可以激动好一阵子的行为如今可能只是生活中一次简单的付款行为,对于奢侈品消费的常态化使得奢侈品行业本身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不再那么高高在上、不可企及。
四、中国经济体发展与奢侈品行业发展的相互联系
随着中国经济体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财富得到有效积累,从而人们对奢侈品为特征的高品质生活方式有着更高的追求,奢侈品行业由此得到快速增长。这其中,中产阶级起到了中坚的力量。他们作为收入自足以及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一类群体,对奢侈品有着强烈的依赖心理,通过奢侈品或多或少来凸显自身的社会地位,并享受奢侈品带来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愉悦。
同时,奢侈品行业的发展也进一步影响了中国经济体的文化价值观。人们的审美意识受到奢侈品潜移默化的熏陶,素养提高,开始逐渐培养起对更美好事物的强烈向往。这种向往使得社会更加文明开化,推动了社会不断的进步,从而促进了经济体的进一步发展。
1.中国大陆经济体水平对奢侈品行业发展的影响
中国大陆2003~2013经济发展指标GDP与奢侈品消费量数据如下:
表3 中国2003~2013年GDP与奢侈品市场消费量
整体来看,中国奢侈品消费量与GDP呈现正相关模式,回归结果如下:
表4 中国经济体GDP对奢侈品消费量关系的回归结果
表5 中国经济体GDP对奢侈品消费量关系的回归模型的各项评价指标
根据实证回归的结果可以发现,GDP每增长1%,可以带来人均奢侈品消费量上涨1.02%,而回归检验置信度在99%以上。同时,GDP增长率可以80%解释奢侈品消费总量的提高,这就意味着,经济体的整体增长可以显著推动奢侈品行业的总体的快速增长,具有强烈的正相关效应。
所以在奢侈品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时,参考中国GDP增长的幅度将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2014年中国GDP增速有所放缓,但总体仍处于7%以上,相对于全球GDP 增长率3.3%的水平,仍处于非常高的位置。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的奢侈品行业仍具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间。
2.中国大陆经济体中的中产阶级发展对奢侈品行业发展的影响
中产阶级,作为奢侈品消费的主要力量,其本身对一个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社会稳定的基石,能否形成以中产阶层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否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高品质民主的前提条件。
根据福布斯发布的《中国大众富裕阶层财富白皮书》中的定义,中产阶级为从事脑力劳动,主要靠工资及薪金生活,一般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的群体;同时,中产阶级有时间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而且对自己的劳动、工作对象一般也拥有一定的管理权和支配权。
需要注意的是,中产阶级并不完全等同于中等收入群体:准确地说中产阶层必定属于中等收入群体,但中等收入群体并不一定是中产阶层。在现代社会,中产阶层除了传统的旧中产阶层(小资本家、小业主等)外,还包括大量的以白领(职员、技术人员等)为主的新中产阶层。而中等收入群体中还包括蓝领阶层中的一部分较高收入人员。中产阶级区别于中等收入群体的最大标准是其更加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品质,并更加倾向于消费奢侈品类的商品以突显自己的社会地位。
总体来说,中国中产阶级的发展确保了奢侈品产业更有机会进入中国内地的市场,并且促进了中国2.0奢侈品市场的产生和进步。Fiske和Silverstein(2005)认为市场对于奢侈品需求的增加主要来源于近几年来不断增长的中产阶级。中产阶级是国家经济总体实力的提升催生出的有产阶级一代,他们不再单单满足于简单的生存需求,而是转向更为高级的自我与社会价值的需求(马斯洛需求理论)。而奢侈产品所蕴含的社会地位等一系列附加值便很巧妙的契合了中国新一代以中产阶级为首的文化价值观念。
根据福布斯发布的《中国大众富裕阶层财富白皮书》中对中产阶级的界定,中国中产阶级人数这几年来呈现指数型发展趋势:
图1 中国经济体中产阶级人数变化
而中国经济体的中产阶级人数与奢侈品消费量的关系如下:
图2 中国经济体中产阶级人数与奢侈品市场消费量关系
这也就表明中国中产阶级人数的急剧扩张带来了奢侈品行业的整体鹏飞。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面子”在中国中产阶级的心中地位根深蒂固,他们急于寻求一种方式体现自己的身份地位,而奢侈品这种既含有功能性、又能将其与其他低收入群者区别开来的消费品便成为中产阶级趋之若鹜的对象。
中产阶级虽然有一定的消费能力,但是由于其富裕程度不高,没有能力购买豪车、别墅或者全家旅游等,所以目前的中国奢侈品消费还主要集中于服饰、手表、香水、化妆品、皮包等个人用品上。
奢侈品行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经济体的影响是由微观的个人需求和价值取向推动至宏观的经济体需求和整体价值观的转变,而国家经济体的整体表现则是奢侈品行业在应对市场变化时应该考虑的重要关注点。
3.中国奢侈品行业发展对中国经济体的文化价值观影响
奢侈品行业的发展总是沿着“兴起-鼎盛-没落”的发展格局不断循环,从奢侈品到非奢侈品,正如伏尔泰所说“当它一旦变的普遍,也就不再称其为奢侈的享受了”。而奢侈品行业的整体发展,除了受制于社会经济体的物质生产水平,也极大地依赖于中产阶级审美意识的提高。
16世纪,奢侈品行业兴起于法国,随着17、18世纪专制王朝的鼎盛,奢侈品行业达到巅峰。而19世纪,随着世界各国日益走向民主化,贵族阶级的奢侈品消费便主见趋于衰落。但无可否认,17、18世纪奢侈品行业的迅速发展给整个经济体的文化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它不仅孕育培植了法国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产生和成长,有力地促进了法国的对外贸易,更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潮在法国的流行传播,促进了人类审美意识的进步。
中国近些年来的奢侈品行业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国民对更高质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帮助国民建立起更加积极乐观的消费观念,给中国经济体的文化价值观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中国女性价值观的转变。这二十年以来,随着奢侈品逐渐融入中国市场,中国女性在奢侈品市场中的消费表现愈显强劲(如图3),这不仅仅体现了中国女性在经济上的独立,更凸显了中国女性对于更高水平生活质量的追求。
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女性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生存上依附于男人,价值观依赖于男人的审美。而随着新中国建立以来女性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女性开始寻求自身对美的向往。奢侈品以其独特的内涵和魅力迅速吸引了中国女性的目光,这几十年来,在互联网等科技的帮助之下,中国女性受到高档商品,特别是奢侈品文化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也慢慢培养出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素质。
图3 欧洲及中国市场1995年v.s 2013年奢侈品消费者性别占比分析
同时,由于女性性别的独特性所在,在家庭中,女性仍旧承担着教育下一代的主要角色。故而,这种优良的审美观可以随着家庭教育得到很好的传承,使得中国民众的大众审美、乃至整体素养得到普遍的提高。
其次,中国年轻“白领”一族的价值观转变。与“历史悠久”的西方国家中产阶级由各种年龄群体构成,成分复杂的情况不同,在中国,中产阶级大多是由一个25~45岁上下的以“白领”一族为代表的年轻群体构成的。这类人群的特点是:年收入一般在10万元至30万元之间,拥有10万元至60万元的可投资金额,受教育程度较高,对价格较为敏感,信息灵通,关注品牌的内涵和文化,且关注产品本身的设计和品位。
他们在近些年来迅速崛起,占据了奢侈品消费人人群的80%以上,使得国内奢侈品行业呈现年轻化的特点。而这一现象将决定了中国未来几十年整体的文化价值观。由于自小受到奢侈品这种美好事物的熏陶,年轻的中产阶级长期以来便培养了对奢侈品的追求,加上受到良好的教育,这种追求会随着这些年轻的中产阶级财富的不断积累并成为社会中占有资源最大的群体之后,成为整个中国经济体的主要价值取向,那时候国民对于奢侈品的追求将成为普遍现象。且随着国民对产品内涵、质量、品味的不断提高,原来的奢侈品将成为非奢侈品,新兴的奢侈品品牌不断诞生,不仅仅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使得国民的文化价值观念与时俱进。
最后,最重要的是社会整体的价值观转变。目前中国经济体仍旧处于“洋葱式”的发展格局,中产阶级还远远低于“橄榄式”的经济体格局。但是中国整体GDP仍旧处在快速的增长之中,所以中产阶级会不断地增长积累,从而慢慢成为整个社会的主要力量。而中产阶级作为社会的主要力量,由于他们自身收入、受教育程度等独特性,加上受到“爱面子”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产阶级希望找到一种方式能够凸显自己的社会地位,所以奢侈品便成为中产阶级向往且愿意购买享受的对象。
而在享受奢侈品产品的过程中,中产阶级的情操得到陶冶,文化价值观得到熏陶,这种向往更高品质生活的精神追求成为整个社会的主要且流行的文化价值观。而随着中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这种更高的文化价值观便成为社会的大众价值观,有利于中国经济体的进一步发展。
4.奢侈品行业发展对中国经济体经济水平的影响
奢侈品行业的发展除了对中国经济体文化价值观产生影响,从而间接地推动经济体经济水平的提高,也会直接地影响经济体的经济水平。抛开简单的岗位建立、公司纳税等影响,奢侈品行业适应了目前中国对于转型成内生型经济体的一种良性诉求。奢侈品消费所带动的不仅仅只是单一的奢侈品市场,随着产品的产业链的不断升级和变化,会产生不同的产业需求,例如,保存、美化、订购、海淘等都是由奢侈品和奢侈品消费所衍生出来的不同的产业和经济活动。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奢侈品行业间产生了非常良好的循环,从外至内,再由内至外。
另外,从目前的中国奢侈品消费数据来看,中国奢侈品消费仍旧以国外商品为主,本土奢侈品牌发展缓慢。改革开放将近四十年的时间里,西方文化迅速流入国内。而以25~35岁为主体的中产阶级从小便生活在中西文化交融的年代里。一方面,“面子”文化尚且深入骨髓,急于通过某种方式展示自己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注重产品的价值理念,希望获得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享受。国外奢侈品牌往往与欧洲贵族印象联系在一起,而中产阶级由于从小被灌输的对西方上流社会文化的崇拜心理,导致其更倾向于购买国外奢侈品品牌。相对地,中国经济体本土奢侈品牌由于发展年限短、文化内涵不足、质量不高等因素的限制一直得不到消费者的青睐。但是这种情况必然不会长久地维持下去,在中国经济体强大的奢侈品需求带来的巨大利益面前,中国本土奢侈品品牌必定会慢慢走上发展的正轨,从而促进中国经济体的经济繁荣和发展。
此外,由于受到人民币汇率持续升高的影响,加上中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经验的丰富,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在大陆与海外市场之间价差的了解日益增加,中国消费者在国外消费奢侈品的比例要远远高于本土消费且呈现上升趋势(如图4)。
图4 中国消费者在国内外奢侈品消费金额(亿元)
这种趋势促使中国经济体采取更优化的政策,例如,建设上海自贸区,调整中国奢侈品关税政策等。而这些优化的政策除了可以使中国市场里的奢侈品与国外的价差慢慢缩小,也会为中国经济体经济水平的发展奠定更优良的基础,促使其更快更好地发展。
五、结论
中国经济体的财富积累促使原来以“洋葱式”为主(上小下大)、中产阶级只占据“洋葱头部”少量部分的社会阶层分布,慢慢转化成以“橄榄式”为主的(上下小中间大)、中层阶级占据“橄榄核心”主要部分的社会阶层分布(如图5),这不仅仅是一个社会能够不断进步、维持稳定的根本,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图5 不同社会阶层分布示意图
也就是说,中国大陆经济体的中产阶级人数会大量增加,并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构成部分,同时也就构成了奢侈品行业的主要消费群体,这个关系可以清楚地用图6表示。
图6 中国经济体发展与奢侈品行业发展相互关系
中国经济体GDP的发展对于奢侈品行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影响。GDP水平越高,人们的生活越富足,也就越倾向于购买奢侈品,从而奢侈品行业就越兴荣。
中产阶级数量增长是奢侈品行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尤其对于以年轻化为特点的中国中产阶级,由于他们自小受到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影响,所以他们向往更高品质的生活,并且向往产品给精神带来的巨大享受,加上受到中国“面子”文化的深刻影响,他们对以奢侈品为代表的美好事物有着迫切的需求,也有着强烈的消费欲望。而正是这种巨大的需求保证了中国经济体奢侈品行业未来长远的发展和进步。
正如16世纪至18世纪法国奢侈品行业发展对其经济文化产生的深刻影响,其实每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都会在其经济体奢侈品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发生巨大的变化。16世纪至18世纪是法国奢侈品行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它不仅同社会物质生产和生活条件的演变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且也同法兰西民族的文化升华、审美情趣的变化息息相关。法国于17世纪中叶形成的风靡全欧的“奢侈之风”,并没有造成法国社会的奢靡衰落,反之却使得法国社会更加文明开化,人们追求个性解放,尊重人性的尊严,希望实现人的完美。奢侈品的本质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文化,是适应于人类本性对真善美的本能追求。正如香奈儿对奢侈品的定义“奢侈的对立面不是贫穷,而是粗俗”。追求奢侈的过程中,人类审美意识得到提高。这种人类审美意识的进步不仅仅会给人们带来心理的快感,更进一步促进了整个社会生产、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社会物质进步,为当时法国人民冲破封建主义的牢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样,中国奢侈品行业的发展对中国大陆经济体的文化价值观乃至社会整体的物质进步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中国国民由于受到传统文化以及解放初期的关于“勤俭节约”的道德宣传,开始的时候对奢侈品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但随着改革开放以后,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融合,人们的审美意识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随着人们对于奢侈品文化内涵的理解越来越深,人们不再认为奢侈品是奢靡的代表,而是人类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中国国民对于追求奢侈品也不再抵触,而是越来越拥护支持。这种态度的转变伴随了中国国民文化价值观的提升,他们更加向往美好的生活,所以也愿意不断地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工艺水平和品质,以满足自身对更高标准的“美”的需求,这种需求也同时为社会的进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此外,由于中国奢侈品行业的发展是基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融合了中国社会主义开放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女性地位迅速提高,中国奢侈品行业的发展促使女性文化价值观的迅速提高,中国女性地位得到尊重和巩固。而这种经过奢侈品熏陶后的对更美好事物追求的价值观会由于女性对下一代的教育而深刻地延续在下一代身上,从而对民族整体的文化价值观产生深远的影响。
同时,作为奢侈品消费主体群体的年轻中产阶级,由于他们从小受到奢侈品行业的影响,随着其掌握的社会资源越来越多,并且渐渐成为整个社会的主要构成部分,由其代表的文化价值观将会慢慢演变成社会的主流文化价值取向。
总之,中国经济体的发展促使人们的审美观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不断提升,包括爱马仕等奢侈品品牌企业在内的奢侈品行业,由于消费量的不断增加也持续发展壮大。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深刻关系,把握好二者之间的互动联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提升国人的审美水准,从而在既有品质又有品味的前提下,促进中国经济体的良性发展。
[1]Arnold D J,Quelch J A.New strategies in emerging markets[J].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98,40(1): 7-20.
[2]Hoskisson R E,Eden L,Lau C M,et al.Strategy in emerging economi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0,43(3): 249-267.
[3]Jain P K,Lee K S,El-Sayed I H,et al.Calculated absorption and scattering properties of gold nanoparticles of different size,shape,and composition: applications in biological imaging and biomedicine[J].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2006,110(14): 7238-7248.
[4]苏立,洪生伟.经济发展质量及其指标体系初探[J].标准科学,2011 (1): 78-82.
[5]李杰.奢侈品品牌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Chevalier M,Mazzalovo G.Luxury brand management: a world of privilege[M].John Wiley & Sons,2008.
[7]陈晨.16至18世纪法国奢侈品消费的发展及其对法国经济文化的影响[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03:44-51.
[8]刘建湖,紫石.论奢侈品经济与产业结构升级[J].商业时代2012(9)
[9]刘建湖,紫石.关于奢侈品经济概念的研究[J].商业时代,2009 (24): 13-16.
[10]Dubois B,Duquesne P.The market for luxury goods: income versus culture[J].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1993,27(1):35-44.
[11]刘雪梅.基于中国消费需求的奢侈品行业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
[12]Dubois B,Duquesne P.The market for luxury goods: income versus culture[J].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1993,27(1):35-44.
[13]Silverstein M J,Fiske N,Butman J.Trading Up: why consumers want new luxury goods--and how companies create them[M].Penguin,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