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国道及217省道雅安至稻城段旅游垃圾问题与治理
2015-12-02刘皓雯刘守江
刘皓雯,刘守江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四川南充 637009)
随着环境污染、生态保护等观念日益被重视,旅游垃圾问题也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对我国旅游垃圾的研究,主要可分为两类:第一,是对旅游景区内旅游垃圾的研究,比如王荣红[1]以梅里雪山雨崩村为例,对风景名胜区旅游垃圾进行了实证研究,这一类的文章介绍了中国旅游景区垃圾的分布特点,处理现状以及根据该地区现状提出的一些处理办法;其中最大的共同点是都以无机垃圾为主,处理办法基本相似,增加垃圾回收点的数量,同时增加收集垃圾的人数和次数。第二,是对旅游城市中垃圾的研究,比如赵鲁梅[2]研究了三亚市旅游垃圾的处理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指出三亚旅游蓬勃发展的同时,该地区旅游垃圾问题亦十分突出。他们提出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园林绿化管理部门应加大监督检查等解决方案。王成妹[3]研究了拉萨市旅游情况,发现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去拉萨旅游的人不断增多,游客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游客环保意识淡薄,产生了大量旅游垃圾,而拉萨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尚无垃圾处理专项规划,相关部门处理不得当,使得环境遭到很大破坏。关于旅游垃圾,大多都是以某旅游景区、旅游城市为代表,呈面状,而对旅游线路上产生的旅游垃圾问题极少涉及。笔者于2014年8月,实地调查了国道318及省道217沿线雅安至稻城段旅游垃圾问题。该线路山区地形,极具特色,沿途地质地貌特殊,吸引大批游客前往,旅游垃圾问题日益突出。笔者希望通过对318国道上旅游垃圾的研究,试图为垃圾问题的解决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引起人们对旅游垃圾问题的进一步重视。
1 研究区域概况
研究区如图1所示,从雅安雨城区沿318国道向西,经天全、泸定、康定、雅江,到理塘,然后从理塘沿省道217向南,到达稻城。整个调查线路约647公里,横跨雅安、甘孜2个地市州,7个县区。途中翻越二郎山、折多山,卡子拉山等[4],该区位于川西高原,多高山峡谷,地形起伏大,道路崎岖险峻。区内人迹罕至,雪域风情,原始自然风光等保存完好,景点各具特色,吸引大批游客前往。此路段沿线分布有许多著名景区、景点,如雅安的碧峰峡;泸定的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摄影天堂新都桥;康定旅游城,跑马山,木雅塔;以及稻城的香格里拉 (见图2)等。本文以318国道沿线为主要研究对象。
图1 318国道和217省道雅安至稻城段区位示意Fig.1 Location of the national highway 318 from Ya'an to Daocheng section
图2 318国道雅安至稻城段途径美景Fig.2 The scene of the national highway 318 from Ya'an to Daocheng section
2 旅游垃圾产生原因与特征
2.1 垃圾产生原因
2.1.1 部分旅游者环保素质有待提高
318国道上垃圾最多的地方是路边的坝子。垃圾多为各种零食的包装袋,有的包装袋已经褪色,有的颜色还很鲜艳。这些形形色色的零食口袋、包装袋绝大部分是游客在路边停留歇息时留下,导致路边平坝等“隐性休息区”垃圾堆积现象十分严重[5]。与普通大众游客相比,教师、学生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环保意识也相对较强,但根据伍志鹏等[6]对西南地区师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的调查中发现,在“总是注意不损坏环境”这项调查中,学生做到的占学生样本16%,教师做到的占教师样本数14.3%[6],由此可以看出,在某些景区部分游客的环保意识还需加强。类似的情况也在新闻报道中不少出现,如江西武功山帐篷节变“垃圾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1.2 旅途中垃圾箱和垃圾投放点太少
在漫长的旅途中,除了经过的部分城镇路段外,沿途极少发现垃圾箱,这也是造成垃圾随处扔的一个原因。沿途垃圾投放点太少,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318国道漫长曲折,山区环境复杂,地形特殊,设置垃圾投放点十分困难。沿线人烟稀少,管理难度大。第二,对旅游垃圾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318国道雅安稻城段位于横断山脉,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区,当地经济条件较落后,且当地政府和居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因此路途中设置的垃圾投放点极少,甚至部分路段没有设置垃圾投放点。
2.1.3 各部门分工不明确,合作难度大
第一,雅安至稻城路段,整个路程超过600余公里,横跨2个地市州,7个县级行政区域,旅游垃圾的管理,涉及到旅游主管部门 (省市州旅游局),环境保护部门 (省市州县环保局),垃圾收集处置管理部门 (建设局、环卫局),以及各级政府,因而该研究区垃圾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密切合作与明确分工。然而,该区各部门在垃圾处理方面缺少明确的分工,使得垃圾收集、处理效率极低,部分区域的垃圾直接被忽略了,318国道沿线的旅游垃圾问题日益严重。从道路两旁部分垃圾颜色深浅不一,可以看出部分区域长时间无人清理。
第二,大部分地区政府对该道路上的垃圾并未引起重视。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该区大部分行政区经济欠发达。根据四川新闻网[7]表明,2013年,甘孜州人均GDP为17809元,居全省第20位,财政收入低,对环保的投入极少。二是在甘孜州,绝大多数城镇面积大,人口密度低。部分旅游景点距离城镇较远,也容易被管理部门忽视,导致清理垃圾不及时。
2.2 旅游垃圾的特征
2.2.1 垃圾种类较少,主要以食品垃圾为主
调查发现,沿线旅游垃圾以无机垃圾居多,如各种食品袋,塑料瓶,其次是一些砖头,废渣等建筑垃圾。通过实地调查,结合当地环保部门提供的资料,对沿线旅游垃圾组成与大致比例进行整理,见下表所示。
表 318国道沿线旅游垃圾种类的比例分布Tab.The proportion of different kind of tourism waste along the national highway 318
由表1可以看出,在旅游垃圾中食品垃圾为主,占总量的73%,其次是建筑垃圾和交通垃圾,分别是12%和7%;生活垃圾和其它垃圾仅占8%。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该区旅游垃圾主要是旅客前来观光时所产生的。另外,笔者实地调查时发现,该区垃圾的产生,与过往318国道旅游区的车辆类型有一定关系。过往车辆主要有3类:一是自驾游小车、自行车,以及少量摩托车,第二是旅游大巴,第三是货车。通过观察发现,该区垃圾主要来自于第一类车辆,其次是第二类,第三类最少,雅安天全至泸定货车较多。自驾游小车容易出现随地停车、沿途欣赏风景的现象,结果导致食品垃圾随地乱扔。其次,在道路附近正在修建一些工程,建筑垃圾被随意倾倒在路边。
2.2.2 垃圾产生量有明显的季节性
该地区每个月的旅游垃圾量并非稳定,而是在7月~10月呈现急剧上升的趋势。据央视新闻报道,2014年稻城亚丁在国庆限制景区人数为5050人/天,因为7月~10月是稻城风景最美季节,进入旅游旺季,客流量增加,当然旅游垃圾也随之剧增。而在其它季节,游客较少,产生的垃圾量也减少,所以318国道上的旅游垃圾量有明显的季节性。
2.2.3 垃圾总量较少,但是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随着318国道和217省道上旅游景点的开发,客流量呈急剧上升的趋势。康定、亚丁等美丽景区逐渐开发后,沿线旅游大巴和自驾游的车辆明显增多。在旅行中,游客们选择驻足欣赏美景的停留点增多,产生的垃圾量也不断增加,垃圾分布点增多,点上分布的垃圾量不断增加。随着游客量的增加,垃圾的产生量与日俱增。
2.2.4 垃圾分布不均衡,各区段污染状况差异明显
研究区域由河谷平坝区、丘陵区再到高山高原区,整体海拔跨度大,路线较复杂。不同路段旅游垃圾分布具有不同的特点。雅安市天全县至泸定段主要以盘山公路为主,仅二郎山隧道外有一观景台(泸定),该段基本无其他景点,旅客下客点极少,不便停车,所以这一段区域道路因旅游所产生的垃圾较少;康定至新都桥段景色优美,并以高海拔山间平原为主,自驾游、旅游大巴可以选择的停车点较多,旅游垃圾数量大,且分布较集中;新都桥至理塘段仍为国道318路段,以“翻山公路”为主,但路途中景色仍然很美,在山间平地休息的游人较多,旅游垃圾主要分布在这些山间盆地;从理塘至稻城段为省道217,路程151KM,路况较差,停下驻足的游客很少,大多游人计划去稻城休息,因而游客对该段道路的污染较小。所以在雅安至稻城段,不同路段的垃圾分布不均,各段道路垃圾污染状况不一致,其中以康定到理塘段旅游垃圾污染最严重。
2.2.5 许多垃圾分布在人烟罕至区域
雅安到稻城段,途中从东到西依次翻过多座海拔在4000m以上的险峻高山,跨越大渡河、金沙江、怒江、澜沧江等汹涌湍急的江河,自然条件恶劣,居住人口少,远离人烟。游人在这些“无人区”乱扔垃圾,使得垃圾的治理更加困难,从而会出现垃圾无人治理,想治理也难的境地。
3 旅游垃圾的主要危害
3.1 视觉污染
人们外出旅游是为了“求新、求异、求知”[8],同时更是为了一种视觉享受。旅游者去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亚丁,还是去童话世界—九寨,都是对大自然美的追求和向往。如果一个景区垃圾遍地,会给游客造成严重的视觉污染,视觉享受就无从谈起了,旅游资源的品味也会大打折扣。
3.2 生态破坏
318国道和217省道途经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也是生态重要过渡区。地势高耸,相对高差大,山体重力势能大,容易发生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9]。虽植被覆盖较好,但生态脆弱,极易被破坏。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也来越大。随意丢弃垃圾,践踏植被,造成土壤污染、植被破坏等环境问题。而这种生态脆弱的地方一旦遭到污染和破坏,难以恢复,同时易诱发次生灾害。
3.3 增加政府经济负担
垃圾的大量产生,而且部分垃圾分布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便需要政府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处理,增加了政府的经济负担。垃圾的治理需收集、运输和处理这3个最基本的环节[10],而在318国道上,收集、运输这两个基本环节都成在问题。
首先,318国道途经地区的平均海拔都在3000m以上,属于高山高原地貌,常人会出现高原反应,要求垃圾收集者能够适应当地特殊环境,对工作人员身体素质要求高;其次川西高原人口总量少,收集垃圾的人员很缺乏;第三,当地面积大,旅游垃圾分布散,范围广,极大的增加了工作量,使得清理工作困难重重,最终增加了政府的经济负担。
4 治理对策
4.1 提高游客与当地居民的环保素质
要想实现旅游垃圾最终处置量最小化的目标,就必须从源头减少旅游垃圾的产生量[8]。为此,必须提高游客素质,避免乱扔垃圾,建立当地居民监督系统,才能应对垃圾问题。通过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素质是最具有实施性的措施之一。
4.1.1 道路边设置LED屏幕,播放环保标语和视频
大多景区通常设置LED屏幕播放一些宣传视频,但是在路边鲜有见到。如果在318国道和217国道上合适的位置安装LED屏幕,通过标语、视频等环保宣传,吸引游客的注意力,约束和规范游客的行为,从而减少旅游垃圾的数量,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考虑到LED屏幕存在经营、防盗、维护、经费支持方面的问题,所以LED屏幕数量不必太多,地点选在某路边居民点附近,给居民经济补偿,让其进行维护,防盗等管理,同时可在居民墙上涂写环保标语替代部分LED屏幕。
4.1.2 提高当地居民环保素质
在提高游客素质的同时,提高当地居民环保素质和意识。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让当地居民认识到热爱家乡、热爱环境的意义。可以考虑建立当地居民参与的环保监督机制和奖惩制度,激发当地居民对环境保护的积极性,能极大的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对该交通要道沿线旅游垃圾问题的治理有积极意义。
4.2 加大对自驾车的管控
从旅游垃圾产生的原因来看,大部分是自驾车在停放后,游客带来的垃圾。在一些观景点和自驾车易停放的地点设置停车区,对自驾车实行统一停放管理,与此同时,在在这些停放区,增加设置垃圾箱等投放点,引导游人把垃圾投放到指定地点,同时安排各乡镇环卫工人定期清理,从而能够大大降低沿线垃圾带来的危害。
4.3 对建筑垃圾的监管
针对垃圾的主要特征,建筑垃圾也是不容忽视的,加大沿线建筑垃圾乱倾倒的监管力度,采用人工和自动综合监管,发现交通要道沿线乱倒建筑垃圾的车辆,交警部门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给以驾驶人相应处罚。同时加强交通沿线正在修建工程的监管,防止他们的建筑垃圾乱倾倒。
4.4 发挥多部门联动,尝试共同管理
因为各部门分工不明确,出现了旅游垃圾未能及时处理,所以需要各部门明确分工、协调行动。建议在上级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下,加强县域内建设局、交通局、环保局、交警队、旅游局、各级政府之间的协调合作,共同应对旅游垃圾问题。
4.4.1 旅行社加强导游环保培训
导游对游客具有引导、示范和监督作用。由旅行社组织,对涉及该区的导游进行环保教育,使他们在解说过程中,增加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同时监督游客破坏环境行为。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同时旅行社可以实行一些奖惩机制,可以增强导游环保宣传的积极性,也减少了游人乱扔垃圾的数量。
4.4.2 各地市州环保部门加强合作
因为雅安至稻城段横跨雅安、甘孜2个市州级行政区,涉及到7个县,尤其需要各级行政区环保部门进行合作。对318国道和217省道雅安至稻城段进行统筹安排,分段落实任务,环卫局进行实地清理,让旅游垃圾处理无死角。通过加强各县区的合作,提高处理效率。
5 结语与讨论
旅游垃圾已经成为了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只是在不同区域,旅游垃圾的具体问题不同,处理方法也不相同。318国道和217省道雅安至稻城段路途中的旅游垃圾,来源相对单一,但比较分散,加上地形和环境的特殊性,因而其收集难度大;垃圾数量总体上逐年增加,但在年内有明显的季节性。
总之,该区旅游垃圾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应当引起各方面的重视。针对沿线旅游垃圾的当前特点,可否实行分段管理,落实所属乡镇承包责任制,提高清洁环卫工的待遇,加大对游客乱扔垃圾的处罚力度等,是否可行,效果如何,如何制定出高效合理的措施,有待学者们共同探讨。
[1]王荣红.风景名胜区旅游垃圾实证研究—以梅里雪山雨崩村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0,22(6):90-95.
[2]赵鲁梅,康小平,何 仲,等.三亚市旅游垃圾的处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11):138-140.
[3]王成妹,刘文华,舒 坦.拉萨市旅游景区旅游垃圾处理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5):154-155.
[4]百度百科.川藏公路[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2YtH7easq75AaGijdEFKXyFUV0jxd4_H0JQdfbHdtgH4zUd LH7Ci0U2YFlAmbCPXYkP22YACcMWd4liGW6VJnK,2014-12-23/2014-12-23.
[5]刘建峰,王桂玉,李 鹏.昆明西山森林公园旅游垃圾管理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2,24(5):38-43.
[6]伍志鹏,伍汝辉.西南地区中学师生环保意识与环保行为调查报告[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23(6):82-83.
[7]四川新闻网.甘孜州2013年人均GDP增长10.2%[EB/OL].http://gz.newssc.org/system/20140220/001343122.html,2014-2-20/2015-1-8.
[8]黄成林.安徽“两山一湖”地区的旅游生态破坏和视觉污染问题[J].灾害学,2003,18(4):80-84.
[9]黄成敏,艾南山,姚 建,等.西南生态脆弱区类型及其特征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12(5):467-469.
[10]李建国,陈世和,邵立明,等.城市垃圾处理与处置[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