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省县级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与保护对策研究

2015-12-02廖岳华肖辰畅罗岳平吴文晖

四川环境 2015年3期
关键词:集中式水源地水源

梁 菁,廖岳华,肖辰畅,罗岳平,吴文晖

(1.湖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长沙 410019;2.国家环境保护重金属污染监测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019)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的统计,全世界80%的疾病是由不安全的饮水和恶劣的环境卫生条件造成的[1]。我国高度重视饮用水的安全保障工作,明确要求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2]。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必须严格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与管理,定期开展水质全分析,实施水源地环境整治、恢复和建设工程,提高水质达标率。

2009年~2011年,湖南省对设区市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状况进行了评估。为进一步全面、准确掌握其他水源地环境状况,因地制宜开展环境监管,2012年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状况评估工作延伸到县级城镇。

1 调查评估内容与方法

1.1 调查范围

参加本次调查与评估工作的共有92个城镇的123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1.2 监测频次

地表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每季度采样监测一次,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每半年采样监测一次。

1.3 监测项目

1.3.1 地表水型饮用水水源地

监测《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规定的基本项目(化学需氧量除外的23项)、表2的补充项目(5项)和表3的优选特定项目(33项),共61项,并统计取水量。

1.3.2 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

监测环函〔2005〕47号文件中规定的《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1993)中的23项[3],并统计取水量。

1.4 评价标准

地表水型水源地水质评价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确定的Ⅲ类标准限值及表2、表3所列的标准限值,水温、总氮和粪大肠菌群不参与评价。

地下水型水源地水质评价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Ⅲ类标准值。

1.5 评价方法

地表水型饮用水源的水质评价采用单因子评价法,湖泊 (水库)富营养化状态评价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地下水型饮用水源评价采用单项组分法。

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某个饮用水水源,评价指标范围内任一项指标超过Ⅲ类标准或标准限值,则水质评价结果为不达标。地表水型饮用水源综合分析61项指标评价结果,最终确定水源达标状况。湖泊 (水库)型饮用水源需增加富营养状态评价的补充指标,综合考虑水源水质和营养状态评价结果,最终确定水源达标状况。地下水型饮用水源综合分析23项指标评价结果,最终确定水源达标状况。

1.6 技术路线

本次调查与评估工作按下图所示的技术路线开展。

图 湖南省县级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调查与评估技术路线Fig.Technology roadmap of investigate and evaluation of centralized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counties of Hunan Province

2 结果与讨论

2.1 水源地基本状况

本次调查与评价涉及92个县级城镇的123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情况详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这123个城镇饮用水水源地共服务人口1320.6万人,年取水量99169.0万吨。其中,河流型饮用水源占主要地位,为水源地总数的60.2%、总服 务人口的63.3%、年取水量的53.6%。

表1 湖南省县级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本状况Tab.1 The basic situation of centralized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county of Hunan Province

2.2 水源地水质评价

调查和评价工作启动后,共有13个城镇饮用水水源地因各种原因未开展水质监测,其中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2个,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10个,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1个。

2.2.1 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

72个河流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了水质监测。其中,水质达标的水源地59个,占81.9%;水质不达标的水源地13个,主要集中在湘江和资江流域,主要超标因子为粪大肠菌群、锑、氨氮、锰、总磷、铁等,详见表2。导致城镇河流型饮用水水源水质不合格的主要污染物中,粪大肠菌群超标来自生活污染源和农业面源的影响;湖南是“有色金属之乡”,重金属污染相对较重[4],特别锑是资江的特征污染物,长期超标;总磷超标是受生活污染源和工业污染源影响。

表2 湖南省县级城镇不同类型饮用水水源地超标因子情况统计Tab.2 Exceeding standard factors of different types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county of Hunan Province

2.2.2 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

27个湖库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了水质监测。其中,水质达标的水源地26个,占96.3%;水质不达标的水源地1个,主要污染物是总磷,详见表2,根据综合分析结果,系库区内生活污水排放和农业面源污染所致。

2.2.3 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

11个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了水质监测。其中,水质达标的水源地8个,占72.7%;水质不达标的水源地3个,主要污染物是铁、氨氮、锰,详见表2。氨氮是很多地下水源常见的超标污染物,主要受周边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渗滤液的影响;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主要分布在洞庭湖区,铁、锰背景值高是超标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开展了水质监测的110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中,水质达标的共93个。河流型、湖库型和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按照水源地个数、供水人口和水量统计的达标情况详见表3。

表3 湖南省县级城镇不同类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情况统计Tab.3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of water quality of different types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 s in county of Hunan Province

2.3 水源地环境管理状况评价

从水质监测能力、保护区划分、保护标志设置、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整治、水源风险管理和应急能力等6个方面综合评价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状况。结果表明:

(1)水质监测能力较弱。截止2012年,仍有92个城镇不具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或《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14848-9)水质全分析监测能力。123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部未开展水质自动 (在线)监测。

(2)保护区的划分以及保护标志设置较规范。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完成率达到92.7%;86.2%的水源保护区完成了保护标志设置,其中73.2%的水源保护区严格按照规范设置了保护标志。

(3)一级保护区整治率较低。6个城镇的11个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仍存在77828m2违章建筑物未清拆,10个城镇的饮用水一级保护区内有24个排污口未关闭,1个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还存在网箱养殖。

(4)二级保护区整治率不高。10个城镇的饮用水二级保护区内还有22个排污口未关闭;二级保护区内的生活污水年产生量为1304.88万吨,处理量为1057.73万吨,处理率81.1%;畜禽养殖废物利用率和网箱养殖整治率分别为96.2%和40.3%。

(5)水源风险管理较完善。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内存在交通穿越的水源地分别有30个和42个,已建立风险源名录和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制度的水源地分别为71个和62个。

(6)应急管理能力基本具备。总体来看,应急预案建立水平较高,达88.0%,但备有应急水源的比例只有54.3%;开展水源地应急演练、储备了应急管理技术、应急定期修订预案的比例分别为 66.3%、75.0%和 72.8%。

3 水源地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全省县级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管理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监测机构监测能力明显不足

县级环境监测机构普遍存在监测手段落后,仪器设备老化、故障率高,正常运行经费缺口较大,技术人员数量不足、专业素质不高等问题,绝大部分水源地水质监测项目需要依托上一级环境监测站或有资质的社会监测机构完成。总体上,县级环境监测能力远不能满足当前饮用水源环境监管的需求,缺测指标较多,监测分析的频次偏低,利用有限的监测数据不能全面、客观、及时、准确反映当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

(2)水源地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需进一步加强

调查发现,城镇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的环境整治率都不高,部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仍存在旅游、餐饮、畜禽养殖等现象;有的县城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不够,导致保护区内污水直排;还有一些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未按规定设立,保护范围不明确,开展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时法律依据不足,在搬迁或关闭周边污染源时缺乏强制手段。这些工业点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市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污染对城镇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3)应急能力亟待提升

根据本次评价结果,全省92个城镇中,仅31个城镇的应急能力达到100%。很多城镇没有备用水源地,水源结构单一;有的城镇即使建立了备用水源地,也因为水体污染、水量不足、疏于管理等原因,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一旦发生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或连续干旱、特殊干旱等情况,很多城镇饮用水将面临极为被动的局面。

(4)水源地保护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无论是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的制定、饮用水源地污染源的治理、饮用水源保护区标志的设置与后期维护,还是水源地水质监测能力与应急能力的提升、水源地管理水平的提高等都需要投入资金。但目前处于经济落后,基础设施差,政府财政投入少等困境。基本投入得不到保障,开敞式的饮用水水源地就面临全方位的污染威胁。在缺少必要的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城镇饮用水安全始终令人担忧。

3.2 提高城镇饮用水安全的对策及建议

3.2.1 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针对城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能力不足的现状,要通过增加监测设备、加强专业技术人员技能培训等措施,促使县级环境监测站初步形成水源地水质常规项目监测能力。为此,应根据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特定要求,制定不同的监测方案,科学确定采样布点、采样方法、采样频次等。

加大对县级环境监测机构的经费保障和仪器设备的支持力度。一方面,可以探索多元化、多形式的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与运行;另一方面,设立国家专项资金,建立和完善县级环境监测管理体系[5],从源头保障监测数据的科学、准确、有效。

3.2.2 加快推进水源保护区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严格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污染源的管理,限期取缔现有的排污口,禁止在一级保护区内从事任何可能污染水源水体的活动;禁止在二级保护区内建设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项目和设立装卸垃圾、油类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的码头,并逐步置换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的工业用地。

县级城镇生活污水管网建设滞后的现象较普遍,应加强部门协调,安排专项经费,完成水源地截污工程。

湖南是农业大省,部分城镇饮用水水源地所在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严重,个别城镇的畜禽养殖问题还较为突出。为此,要控制水源地保护区内的养殖规模,提高养殖业清洁生产水平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发展现代农业和节约型农业,科学使用农药、农膜,减少化肥施用量。

3.2.3 加强水源地的环境风险防范

在县级饮用水水源地开展调查摸底,对可能影响饮用水安全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建立风险源名录。加强通过水源地的危险化学品的运输管理,严格控制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通行。

3.2.4 积极开辟第二水源,增强供水安全

湖南省大部分饮用水水源地是河流型的,这些河流还承担了航运、工农业用水、纳污等功能,环境风险极高,且绝大部分饮用水水源地只有一个,一旦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就面临断水风险。因此,应当在有水源条件的地区建设两个及两个以上独立取水的饮用水水源地;对不具备双水源建设条件的地区,应当与相邻地区联网供水或者开辟地下水水源等应急水源。

3.2.5 完善应急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湖南省的县域经济总体相对落后,受其影响,县级环境监测站的应急能力建设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大多数饮用水水源地没有应急预案,更没开展应急演练。制度上的缺失,必然导致事故突发时应对混乱。必须完善饮用水水源地应急体系,通过对风险源的识别形成相应的应急处置能力[6]。

3.2.6 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宣传力度

“知是行之始。”只有认识到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的重要性,才能积极主动地朝着方向去努力,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手段,使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的意识扎根农村。其次,建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公告制度,及时发布水质信息,促进公众参与并接受公众监督。最后,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规范》 (HJ/T 433-2008)修缮界碑、界桩、宣传牌等基础设施,建设防护隔离网。

[1] 王 硕,朱华平,柴志妮,谷传玲.国际饮用水安全评价[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9,30(11):182-185.

[2] 俞 洁,李华明,王 静,林 广,傅智慧.浙江省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3,35(7):105-109.

[3]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实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月报的通知,环函〔2005〕47号[EB/OL],http://wenku.baidu.com/link?url=7_JEW-CXjdk0nW8yn1t JqhXq3ot6snpyVcvD9hkVCrIe8S5FPuE4ACjP0jZaZK-gpxGH2X5 h82dyq54634Tpr_Ob8EK_vjjLuJFWOHkY_SS,2005.

[4] 刘耀驰,高 秉,李志光,刘素琴,黄可龙,李倦生.湘江重金属污染现状、污染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J].环境保护科学,2010,36(4):26-29.

[5] 张小东,徐克广,张建辉.浅谈基层单位环境监测专项经费的管理[J].中国环境监测,2011,27(增刊):73-75.

[6] 侯 新.基于SWAT模型的流域水环境管理及预报系统[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11):1314-1316.

猜你喜欢

集中式水源地水源
保护水源
浅议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南水源头清如许
光伏:分布式新增装机规模首次超越集中式
寻找水源
接触网隔离开关集中式控制方案研究
光伏集中式逆变器与组串式逆变器
河南省集中供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调查评价
浅析组串式和集中式逆变器安全可靠性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土壤侵蚀经济损失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