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课程改革初探

2015-12-02天津市西青区青凝侯中心小学校长付文兴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5年6期
关键词:校长素质教育目标

■天津市西青区青凝侯中心小学校长 付文兴

校长 付文兴

豹子的速度与马尾巴的功能

曾看过一本书叫《孩子,向前冲》,说的是秦皇岛高中肄业的王福志将自己的孩子王京送入清华大学的事。王京上小学时,上一年跳级一年,他们是怎么做到呢?其实就是家长王福志和孩子,利用一个暑假将下一学年的知识学完。王福志说:小学这点知识没什么,要讲究豹子的速度;体现豹子速度的,还有山东潍坊的韩兴娥老师,在开学的前两三周就将一本书讲完,之后是拓展阅读。韩老师的学生没有家庭作业,而个个考试成绩优秀,全班没有一个差生。

在王福志和韩老师看来,小学书本知识的学习是那么轻松和简单。果真如此吗?我困惑着。

一次听课,老师非常认真地讲解一个字,在田字格里所占的位置,以及从哪儿下笔,怎么运笔,在哪儿收笔,并走下讲台一一辅导。老师的这种做法,我不知道是值得肯定还是应该否定,所以没敢评判。只是想到一个情境——这是电影《决裂》中的一个镜头:教授赶走求医的老牛和农夫,转身关上教室的门继续着:“今天,我们讲——马尾巴的功能”……马尾巴是马身体的一部分,似乎只有讲了“马尾巴”的功能,才算把马讲完整,这似乎也无可厚非。但总感觉有些不对劲的地方,起码有小题大作之嫌,与“豹子的速度”恰恰相反。

类似马尾巴功能的知识点,犹如曹操口中的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这类的知识是不是一定要讲呢?或者一带而过可以吗?不讲可不可以呢?王福志是没有讲过,韩兴娥大概也没有时间讲,但实际效果并不比认真讲解的差。

讲与不讲我不敢武断,至今仍在困惑着。

魏书生的 “轻松”教育

其实,有的老师上课,根本谈不上“讲”课,而效果远远高于“讲”课。曾看过魏书生先生的上课视频,一节课轻松、欢快,学生情绪高涨。但魏老师讲什么了呢?什么都没讲,都是学生在说,然而知识点却都掌握了,并且肯定牢固!

魏先生经常外出讲座,短则三、五天,长则20天,但从未让别人代过课,按说少“讲”了很多课。但他所教的两个班,却一个第一,一个第二。

魏先生 “少讲”了那么多课,而教学效果却又那么出色,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原来,在魏书生先生看来,教育其实很简单:就是把教与学的矛盾转移,让学生把学习完全当成自己的事去做。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引导孩子们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并且是有兴趣、有热情的事。

一个缺乏自控能力的学生,听老师滔滔不绝、絮絮叨叨地讲,会听得进去吗?在某种情况下,老师越是滔滔不绝,学生越是昏昏欲睡。他没有兴趣,才不会 “给你学”了。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把课堂,真正意义地变成学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绝大多数教师都是认真负责的,但是不是该放下那种“极其负责”的讲课方式呢?也许只有放下教师的“精彩”,学生才会真正精神起来。把学习变成学生自己的事,他们才会兴趣盎然地去学习,去学出成绩,学出前程,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人才。

让学生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之探索与实践

如果让学生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这条思路是正确的话,接下来就要考虑如何达成 “学生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这一目标。对此,我校初步做了两件事。

(一)周目标导航

周目标导航就是依据课程标准,将每学期的教学内容较科学、具体、系统的分解到每周的目标中,印刷成册发到学生手中。

周目标导航就是要解决学生学习茫然没有目标,从而没有热情和兴趣的问题。有专家讲,“小学阶段如果没有兴趣,也就没有了内驱力,更不会有发展的后劲”。有了周目标,就改变了学生只是听众看客,茫然听从老师摆布的被动局面。学生可以按照周目标预习和开展自学活动。

实行周目标导航后,课堂上重点是要解决学生自主学习中的难题和迷茫点,这样可以增加课堂的宽度和深度。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性和热情都会增强。为 “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了自己的事”奠定基础。

当然有了周目标导航,家长能够目标清晰的辅导孩子,所以得到大多数的家长认可和称赞。

(二)小组合作学习

为了达成 “让学生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这一目标,我们做的第二项工作就是小组合作学习。

班内4人为一组,按A、B、C、D(优良中差)组成。小组合作学习有课上形式,重点是放在课下合作学习。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奖励,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这样,每个人的学习结果,都关联着整个小组的成绩与荣誉。既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又使学生自然形成了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风气。更重要的是通过小组合作,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热情以及学习的主动性被激发出来了。

根据爱德加·戴尔的学习金字塔图显示,24小时后的知识保持率,听讲的只占5%,小组讨论的效果是听讲的10倍:50%。如果向他人讲授则高达90%。而小组合作学习中不仅具备讨论的效果,还会有很多向同伴讲解的机会,这就使掌握知识更加牢固。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远远胜于学生乏味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效果,学习效率提升,促使学生学习热情的提升,如此就会形成良性循环。

自2013年推行小组合作学习以来,出现了很多令人感到惊喜的事情。如,组长上厕所的路上或是组长在执勤,都有小组成员背诵或询问问题。有的学生发生了质的变化,十多位学生都从平时检测的不及格到后来的70、80分,甚至考到90分以上。实践证明,学生的潜能有着巨大的挖掘空间,只要能真正做到 “让学生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老师省心、省力,又常会有意外的惊喜和令人感到欣慰的收获。

我想,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探索教育方式,还要有一种情怀,那就是爱。苏霍姆林斯基不是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吗。

“教育应以慈悲为怀”

浙江拱宸小学王崧舟校长的办公室里,赫然挂着八个大字 “教育当以慈悲为怀”。有人问,“慈悲就是爱吗?”王校长说:“慈悲中固然有爱的成分,但比一般意义上的爱可能要更深广一些”。教育也许真的需要一种仰望星空的情怀,教育者的爱是博大的、深广的、发自内心的。

每当我走进校园,孩子们 “校长好,老师好”地喊着。我都一一回应,看着孩子们一张张质朴的、天真无邪的笑脸,与人为师的责任感总是油然而生。天真使人生爱,无邪使人生敬。作为主宰他们前途命运的老师、领导,怎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呢?日夜操劳而无怨无悔,因为心中有爱。一次操场会散后,孩子们搬着椅子进走廊,很吃力。我上前为孩子们撩着软门帘,班主任看到后,大呼小叫的:“您怎么能干这活呢?我来!”我怎么不能干这活呢?我是什么?什么都不是的。作为教育工作者的爱心,才是真的。

爱孩子,就要多替孩子们着想,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们。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经常带孩子遛商场,可每次孩子都很不情愿。商场琳琅满目、花花绿绿的,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呢?有一次,她蹲下来与孩子的视线齐平,这一看她找到了原因——原来孩子看到的只是成人的大腿。

我们也该蹲下来,从儿童的视角看世界,去理解他们,为他们着想,并睁大眼睛找学生的优点。哈尔滨70中由沙丘校长就说:“教育是走进心灵的事情,否则就谈不上有效地引导。”成都草堂小学蓝继红校长说:“真正的教育只有一个:就是爱。只要有了这个方法,其他方法都可以衍生出来”。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水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情感是内隐的,但对人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矛盾

当我们真心爱学生,就会为他们的未来发展着想,就会着眼于能力的培养,这也许正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纵观教育的成功案例,无一不是素质教育、情商培养的典型。

当我们真心爱学生,或许我们就敢于割舍眼前的业绩和利益,一心扑到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河南求实中学的张建平校长说:“我觉得老师真正的价值,不在于给学校培养出多少高分学生,而是给了学生让他们感激一生的帮助。”

当我们真心爱学生,我们还忍心看着表情木讷的学生,而自己在讲台上夸夸其谈,没完没了吗?

也许,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矛盾这一命题,一直萦绕心中,使我们踟躇不前。然而我们看一看当今成功学校的成功,无一不是课改的成功。正如由沙丘校长所说:“所谓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矛盾,其实是一个假命题,实际上素质教育做好了,考试就没有问题。当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学习的时候,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应试能力就能够齐生共长。”

如是,我们是不是该坚定不移地走课改之路,造福一方孩子!成就祖国的未来。

猜你喜欢

校长素质教育目标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校长给力“九个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