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儿童康复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15-12-02陈洁

文教资料 2015年21期
关键词:应用型康复人才

陈洁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8)

应用型儿童康复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陈洁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8)

文章从儿童康复人才培养的现实状况中分析问题,并对本科段应用型儿童康复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思考,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及教师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展开了讨论。

应用型人才 儿童康复 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不仅从注重理论素养而且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角度将人才培养模式划分为两种类型,即基础理论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其中高等教育本科应用型人才是指具有大学层次的知识与智能水平,又具有从事某一专业的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1]。

应用型人才侧重知识应用与技术创新,能够在社会生产、管理、服务的第一线解决实际问题,是我国人才队伍中的骨干力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在增加,需求层次在扩展。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绝对多数[2]。

儿童康复是康复医学的一个分支,是促进病、伤、残疾人群恢复健康的学科[3]。儿童康复是综合运用和协调医学、教育、社会、职业的各种方法,对患儿进行训练和再训练,使其能力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4];让残疾人重新回归社会,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让残疾人重新恢复做人的权利、资格和尊严。新时期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儿童康复专业应运而生,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热爱并愿意从事残疾儿童的康复教育事业,理解和尊重特殊儿童,适应特殊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在各类残疾儿童康复中心、特殊教育学校等康复班从事残疾儿童教育、社区康复与指导及早期干预与预防等实际工作所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的特殊教育教师和特殊教育工作者。作为江苏省品牌专业、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的儿童康复专业,目前已经为全国培养了近千名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能娴熟,康复理念和康复手段先进,深受用人单位好评的专业人才。

为了保证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必须认真剖析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扎扎实实地致力于做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改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特殊教育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

(一)社会缺乏大量专业人才。

高等特殊教育学校日益增多,毕业生人数也很多。但社会上需要的在各级各类特殊教育机构从事特殊儿童教育、训练、康复、管理及相关研究工作的人才仍紧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各省市大量民办机构。目前我国约有40多所高校(不包括民办高校)开设了本科及大专层次的特殊教育专业[5],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但伴随着就业区域性、结构性失衡,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及民办机构人才缺口较大,从事特殊教育的专业毕业生普遍缺乏大局和战略眼光。

(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儿童康复毕业生在校3年期间,按照专科学制的要求,学习校内相关课程、获得社会承认的各类资格证书,如大学英语AB级证书、普通话证书、计算机证书等,有部分学生为了将来找工作能多一块敲门砖,还自主选择考心理咨询师、育婴师、初级或中级手语证书等。这些是否与我们当前的培养目标相契合?我们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教师职业道德、掌握特殊教育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的“教师+技师”应用型人才。

(三)课程设置问题。

国内高校教学的改革在积极探索通识教育和实践教学,同样要求特教领域的人才素质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因3年制的学时限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教育实践等五个模块。公共必修课:包括“两课”、外语、计算机、体育、国防教育类课程,占总学分比例25%左右。由于缺少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的通识课程,因而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沟通、批判和创新等方面能力。另外专业必修课的权重偏大,选修课程权重小,仅有10%,且门类少,涵盖领域较窄[6]。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择业方向选择课程的自由度非常有限。我们的实践课程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毕业论文(设计),公益劳动,入学和军训等5个课程组块。其中教育见、实习课共10周,只占教学总周数91周的11.0%。实习时间过短可能导致学生理论和实践脱节,在实践中不会灵活运用理论知识;教育教学技能不熟练,甚至完全没有掌握。在有限的实践时间内,由于有特殊需要的儿童类型多,难以深入了解每种儿童的特点,不仅对本专业学生在掌握知识理论与技能上有影响,对于他们形成与巩固专业思想也不利。

(四)专业特色问题。

儿童康复专业是新兴的专业,在特殊教育这个大门类下如何脱颖而出,毕业生有何竞争力?毕业生不仅仅拥有教师资格证,还应该同时拥有ST、OT、PT等职业认证证书,凸显专业特色。如何设置合理的专业课程,即能重视知识又能完成技能教育。

二、儿童康复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特殊教育作为八大教育改革发展任务之一,也提到“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人才的培养应当在及时反映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提炼出为社会需要的儿童康复专业人才应需要的基本能力和素养,并在将来的儿童康复学位教育的不同层次形成逐步递进的人才培养目标。因为学生毕业后将来工作面对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所以在学生的培养上,培养目标应该多元化:社会需要有较强教育教学、康复实践能力和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应用型、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儿童康复专业的学生除了去特殊学校担任专职康复、学科教师;可以作为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师资、具备与普通教师合作的能力、能够为特殊儿童家长提供咨询和康复训练方法和技巧;就目前看来,儿童康复毕业生更适合去残疾人(儿童)康复中心做康复教师。在培养规格方面,应设计多样化的培养模式,以便因材施教,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最好地发展自己,构建合理应用型人才模式。

(二)面对市场需求,把握专业方向。

2014年初发布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里提到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经过三年努力,初步建立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的总目标。开展“医教结合”实验,探索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特殊教育模式,加大对薄弱特殊教育学校配备教育教学和康复设施的支持力度。推动地方确定随班就读教师、送教上门指导教师和康复训练人员等的岗位条件。可以看出国家对残疾人康复教育的投入,而儿童康复专业的学生大有用武之地。

目前我院儿童康复专业共设三个方向:听力语言康复、自闭症儿童教育与康复、脑瘫儿童康复。随着社会上各级各类康复机构、求医求学的障碍儿童种类增多,以及进入本科以后的教育资源的增加投入,应该与时俱进地增加如学习障碍、情绪障碍、重度多重障碍等专业方向,满足市场需求。

(三)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

1.优化课程结构。

以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为中心,将各类课程进行综合组织。课程设置必须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它是学校的培养目标在学校课程计划中的集中表现,同时和学院的特殊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有所区分。根据社会需求变化及本专业的特色开设并优化课程模块,在通识课和专业核心课各模块中规定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让学生在修够学分的前提下,自由选课,开阔眼界,提升各方面的修养和能力。如台湾地区高校学前特殊教育专业的必修课比重小,选修课程比重大,门类丰富,涵盖领域广,其中仅专门课程中选修课就占了将近50%[6]。因此,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弹性选择相关课程,掌握比较广博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以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要求。

2.完善和整合相关课程。

学校根据自己人才培养的特色及拥有的资源条件,以本校的特色和教师的专长,形成独特的通识教育体系。应丰富通识课程类型,增开人文、社会、自然科学、文化艺术等多种课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分析能力,优秀的沟通能力与定量分析能力,以及对人文社会文化的充分理解。

随着社会的发展,自闭症、学习障碍、情绪障碍、言语障碍等多种类型的特殊儿童的问题逐渐突出。因此应扩展模块课程类型,在专业选修课中按障碍类型形成关于这一类障碍的课程群,在保证广度的基础上兼顾深度,同时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专业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教师+技师专业”的能力,更应培养注重学生的科研能力。如台湾学前特殊教育设置了包括教育统计、教育哲学、教育研究法、比较教育等课程。学生修完本专业主干课的同时,给予他们开放式的听课机会,可以学习很多其他专业课程。使得学生的视野开阔,即容易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又可以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发展的特点。

鼓励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根据自己的兴趣及专业所长考ST、OT、PT的职业资格证书,既是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尊重,也会在无形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激情,同时增强了学生找工作单位时的竞争力。

3.提高实践课程权重,使学生尽早地接触专业并积累研究经验。

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7]。

据了解,欧美发达国家各高校教育的实习时间最少为18周,在校内为学生提供各种实习和实践的机会,也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不断分享到各种体验,把知识转变为能力。台湾地区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实践课则有教材教法和教学实习课程,权重较大,占总学时数的约三分之一,此外学生毕业后,还得参加半年的教学实习。与他们相比,我们教育实习总时数太少,不足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及创新、合作能力。因此,应适当增加实习时间,同时应加强对教育实习的实践指导和效果管理。

4.以生为本,增设提升职业认同感课程。

以学生为本,通过各种渠道及时了解学生的成长与心理发展,以及对专业的认同感,增加培养学生专业道德、理想的课程。目前,各学院对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认同的教育很少通过课程实施。临近毕业的大多数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和对将来的职业规划表现出焦虑和茫然的态度,他们对职业的认同感主要通过辅导员开设职业道德讲座、或由专业教师日常授课时渗透而获得,或受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言行的影响。如果增加此类课程设置,采用丰富多样的课程形式,让学生自主决策,必将有助于培养出较好专业思想的特殊教育师资。

(四)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培养特殊教育师资队伍,不仅要追求高学历,更要追求“双师型”,因为光靠书本知识是不可能培养出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随着我国研究生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已不是很困难的事,相比之下,中青年教师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实践经历的问题更突出,这是制约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要通过下实验室、下企业、参加社会实践、参加科研实践、指导学生课外科技竞赛等多种渠道,充实教师的实践经历,提高实践能力,使更多的教师真正成为“双师型”。康复科学学院教师有从事医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多种不同专业教学工作,可以完成跨学科、交叉学科组团队、做科研等,更好地服务儿童康复人才的培养。

(五)在培养渠道方面,要大力开展合作教育。

打开大门办学、开放校门办学,通过与企业、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或其他社会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应用背景、实践环境和训练条件。要积极探索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师生能够真正深入特殊教育实践中或者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选聘企业人员参加教学活动,使用人单位和学校零距离合作,使应用型人才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

学生在校期间,提供学生去康复机构、残疾人(儿童)服务中心的实践机会。通过实践,可以让学生对今后的职业生涯做好规划,及时调整学习方向。对于那些渴求人才的社会单位,可以尝试订单式培养。在双方认可的情况下,学院为中介,学生在大二上学期与用人单位签订人才培养合同,在校期间享受用人单位提供的各种保障支持,毕业时履行合同去用人单位工作,实现双赢。

立足实际,尝试本科院校的成功经验,深化课程改革,制订和完善符合儿童康复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培养出为特殊儿童服务的合格人才,促进特殊教育师资专业化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特殊教育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1]苏群,车承军,董莉.新世纪高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J].交通高教研究,2000(4).

[2]张德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

[3]毛容秋.康复医学的发展与现代医学模式[J].中国康复,2002.1.

[4]徐冬晨.特教学校推行脑瘫儿童教育康复的可行之路[J].现代特殊教育,2005.12.

[5]王雁等.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及其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13.1.

[6]姚丹,朱加元.大陆与台湾高校学前特殊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3.8.

[7]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

http://www.gov.cn/ldhd/2010-08/31/content_1692288.htm,2012-04-19.

猜你喜欢

应用型康复人才
人才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康复治疗对周围神经修复再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