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侯恪与《侯太史遂园诗集》初探

2015-12-02许云

文教资料 2015年21期
关键词:诗集诗人

许云

(南通大学 古典文献专业,江苏 南通 226019)

一、侯恪生平概况

侯恪(1592—1634)字若木,一字若朴,号木庵,又号遂园。生于万历二十年(1592)少有异才,与兄侯恂同读于范文正公书院,博览群书,为郡守郑三后所重。万历四十三年(1615),侯恪与兄同登贤书,第二年又与兄同举南宫,俱称进士高第。此时侯恪却乞假省觐归,谢宾客,日夕肆力大小酉及嫏嬛诸洞,腹笥成海。三年后参加殿试,以博学宏词选授翰林院庶吉士,从此踏上政途。

明熹宗即位后以魏忠贤为代表的阉党窃据朝政大权,杀戮士大夫不附己者。侯恪不惧阉党,积极参与反对阉党的政治斗争。时侯恪参修神宗实录、光宗实录,涉及梃击、红丸、移宫三案,侯恪直笔大书,慷慨指陈当世之事。侯恪一向与杨涟、缪昌期友善,杨涟上书讨魏忠贤二十四罪,未被皇帝采纳却因此招致杀身之祸。后魏忠贤听闻杨涟上书是侯恪起草,坐曲室中深念欲杀侯恪苦于没有借口而作罢。天启五年(1625)阉党毁天下书院,大举迫害东林党人,榜东林党人姓名,以示天下。侯恪与其兄恂皆在榜。是年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六人为阉党所害。侯恪在礼闱取士中与阉党魏广微相抵牾,魏忠贤趁机矫旨罢侯恪官令其养马,恪即日辞官归隐遂园。正是在归隐遂园期间侯恪创作了大量满怀匡世济民之志的诗歌。钱谦益谓“侯氏多才子”。崇祯元年(1628)魏忠贤被诛后,侯恪重新被启用,复中允兼翰林院编修。崇祯二年(1629)出任业南京国子监祭酒,与著名史学家倪元璐共同校理二十一史。同年四月分考礼部试,当时的文人得知侯恪将主南雍,奔走相告,言:“安得采首山之铜,铸侯太史像,令长司文衡。”足可见侯恪公正贤明的形象深入人心。正当侯恪满怀匡扶济世之志,励精图治之时,不幸积劳成疾,中风后,右手臂麻木,只好养病家居。崇祯七年七月十二日(1634)病逝,享年四十三岁。

据彭尧瑜所撰《行状》记载侯恪一生著述颇丰,不仅有史学著作《补元史刑法志》,还有《眠云阁集》、《嘤鸣集》、《静竹斋前后二集》、《片石轩存稿》、《随史漫录》、《归田草》、《遂园诗草》、《雍余草》、《馆阁试草》等诗文集。侯恪写诗非常推崇杜甫,常以大雅自命。姚希孟评价其诗歌:“原本杜陵而兼储光义、刘昚虚、陈子昂之意。”明末战乱,侯恪子方岳从战火中抢救父亲诗集,仅得二十卷,命名为《侯太史遂园诗集》,刊刻于清顺治十二年。现仅存十二卷,卷首依次为贾开宗所撰《侯木庵遂园诗集序》、兄侯恂所撰《侯大司成遂园诗集序》、王铎所撰《侯大司成木庵公传》、侄侯方域所撰《司成公家传》、郑三俊所撰写的墓志铭和彭尧瑜所撰行状。藏于复旦大学图书馆、南京图书馆。

二、《侯太史遂园诗集》题材内容及艺术成就浅谈

1.述怀言志诗

古人很少单独写述怀的诗歌,一般在述怀的同时夹杂了言志和叙事。如《十月九日入都有感》:

又作京华客,稔为去住吟。人情随面改,吾道与时深。

秋尽烽烟急,岁寒雨雪滛。遥闻明诏下,沾洒望天心。

此诗叙述了自己被削职后又蒙诏入都的感慨。天启五年春(1625)侯恪在礼闱取士中,与阉党魏广微相抵牾,八月罢官回籍,九月被削夺,于是筑室城西二十里辟遂园,赋诗饮酒,潜伏其中。崇祯元年(1628)魏忠贤被诛,侯恪蒙诏,复中允兼翰林院编修如故。此诗大致作于此时。作者谪居遂园,早就期待“明诏下”,如今终于如愿,再不用终日惴惴不安,担心被阉党谋害,末句“沾洒望天心”足可见诗人内心的如释重负之感。另一首《读长公年谱》则是借叙述长公之事,表明自己仰合先贤,秉持正义的操守。诗云:“我读长公谱,恍然见其人。其人不可作,年谱字字真。而我景芳躅,寤寐系精神。公有千古伎,落腕惊嶙峋。其诗如沧海,浩淼以无珢。仰公忠义气,更欲走逡巡。三十直史馆,尚恐才不伦。公也治平岁,实为秘阁臣。开帙天颜近,拂衣御墨新。此事良非偶,天心谅有因。皎皎眉山月,霏霏雪苑春。斯文如未丧,终不愧峨岷。”作者自述自己虽然“三十值史馆,尚恐才不伦”,但是将以长公的“忠义气”自勉,不再踌躇而犹豫不前,定当“不愧峨岷”。侯恪能诗善赋,在公卿间很有名气,田尔耕曾试图拉拢侯恪,被侯恪严词拒绝。由此可见侯恪秉性磊落,凛然不与流俗合污的高尚操守。

2.写景抒情诗

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诗人以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来抒发情感。侯恪在寓居遂园时创作了大量的这一类的诗歌,风格抑郁悲凉。如《留别西山》:“夙结烟霞侣,今辞鹤鹿群。峯晴遥似面,林霭淡如云。山屐何年定,樵歌隔岫闻。萍踪难自料,有客著移文。”作者回忆西山美景,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身世浮沉难以自料的惴惴不安之感。又如《九峯寺》:“夜度九峯口,松稍片月明。雨余山迭嶂,天远翠低城。古寺摩僧偈,荒原怖虎声。梁台竹万个,惆怅岁寒盟。”“惆怅”二字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再如《寒庭》:“阴云埀雪色,萧萧报寒庭。鸟雀喧枝坠,松筠倚舍青。长吟香气发,独坐晚烟停。岑寂复何事,沉酣不用醒。”此诗作于诗人罢官归乡,寓居遂园时期。因削职而抑郁,无所事事,故而诗人说自己“沉酣不用醒”。

3.即事感怀诗

诗人常因一事由而引发无限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侯恪情感细腻,生活中的各种事由都可能成为引发诗情的触发点。

如《岁辛酉卧病长安》:“上不能如龎德公,下不能如杨子云。非隐非吏东方子,待诏金马病缠身。五日不汗喘欲死,臣门如水不如市。叹息东山老酒徒,才兼百代口不糊。白石烂烂寗戚歌,谁知枥下是神驹?我年三十髪已白,穷愁苦作长安客。有雪可食竹可衣,何不归休芒砀泽?”诗人因病而闭绝人事,以庞德公隐居鹿门山作喻,产生了归隐之意。又如《儿妾李氏亡两月矣痛定乃能成声哭之四首》:“皇天不可问,汝死复何知。空繋百年愿,翻成一日悲。艳歌怜小妇,别怨寄将离。夙昔应相念,黄泉有期见。”诗人情感细腻,悼念儿妾亡两月,怜惜怀念之情溢于笔端。侯恪的感怀诗歌大多沉郁凄苦,少有明快的笔调。《夜与刘蓬玄谈甚快作诗纪之》是侯恪少有的快诗,可能只有与挚友畅饮才能暂时忘却世事浮沉,命途坎坷。“庚申我逄君欲饮,君醉我欲歌。但苦无好语,安问夜如何。何用照人肠,耿耿月未央。何用发辉光,列宿灿成行。何用为君死,慷慨芙蓉起。何用为君弹,高山与流水”。作者连用四个“何用”,酣畅之感溢于笔端。

4.怀古咏史诗

诗人以历史典故为题材,借古讽今,表明自己不与阉党同流合污,誓死不二的决心。侯恪曾作《元次山》《冯道》两首咏史诗,将两位历史人物进行对比,《元次山》诗云:“大道本委蛇,与世共屈伸。至人善其藏,处后非为錞。如何称聱叟?龙性不易训。次山狷者流,孤为绝风煦。守官期清惠,忠信务反民。遭唐中叶乱,王网多不震。诸籓争剥削,顽梗如强秦。元公抗大义,力欲复君臣。宁为溪上□,云水洁其身。聱牙非绝德,聊以明吾真。愧彼新美者,投阁繄何人。长乐甘痴顽,遗臭良非伦。”《冯道》诗云:“人生有大义,事君如事亲。委质期不二,竭力至为臣。或为杲卿舌,或为睢阳魂。千秋凝霜月,浩然志长伸。冯道历使相,于位独称尊。奈何事四姓,痴顽不畏人。无材兼无德,卖国亦卖身。犬马知报主,雀蛇不忘恩。道也犹人面,为乐岂长存?何不解组归,紫芝亦可纫。三复屈平歌,修名良足珍。”

作者将元次山的“抗大义”和冯长乐的“或为杲卿舌,或为睢阳魂”进行对比,极力贬斥冯道历相唐晋后又转而归汉的史事。故而说“事君如事亲,委质期不二”,斥责他正因为这样的行为而“遗臭万年”。由此可知侯恪及其看重义和气节。此诗具有一定的嘲讽深意。明末社会混乱,阉党篡权,侯恪分考礼部试,义不与阉党同流合污,即使是在被魏广微的威胁下仍然坚持正义,不为留恋一官而负天下贤才。

透过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侯恪不仅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而且其光明磊落的人格魅力穿越历史时至今日依然熠熠生辉。

[1][明]侯恪.遂园诗集[M].(又名《侯太史诗集》)清顺治十二年刻本(藏于复旦大学图书馆、南京图书馆).

[2][清·乾隆]乾隆归德府志[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0.

[3][清·康熙]康熙商丘县志[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

[4]商丘侯氏家乘[M].光绪商丘侯氏刻本.

[5]王树林.中州文献总录[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

[6]王树林.中国文化世家(中州卷)[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7]王树林.《侯方域全集校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诗集诗人
新锐诗人
遇见一名诗人
晒娃还要看诗人
诗人猫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