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本科院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平台建设

2015-12-02薛朝晖

文教资料 2015年21期
关键词:媒介群体院校

薛朝晖 王 莉

(湖南城市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当今的中国已基本步入信息化时代,特别是近十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媒介接触成为人们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基本生活方式。可以预见,大众媒介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将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深入。因而如何正确认识媒介、准确解读和利用媒介信息,有效利用媒介传播信息等媒介素养就成为当代人们素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媒介接触日常化、媒介经营商业化、网络传播控制困难化的时代语境中,拥有良好的媒介素养不仅是人们自我完善,使自己成为信息时代合格公民的需要,而且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社会生活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更是整个社会日趋进步与完善的需要。然而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却严重地滞后于这一现实社会需要。

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个教育理念自上个世纪30年代为西方学者提出以后,在西方逐渐被认知、接受和实行,并在上个世纪末被介绍到我国大陆区域。但整看体来,在我国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更多地停留在理论探讨而没有广泛付诸教育实践。除媒介传播的相关专业外,其作为学生的公民素养教育只在少数高校开始课程教学,某些地方本科院校还基本处于认识不清、重视不够、师资奇缺的自发状态,这是无法适应时代社会生存需要的。对此,笔者认为各地方本科院校要充分整合学校资源,尽快启动或强化媒介素养教育的课堂教学平台、课外群体动力平台,以及实践应用平台等的建设,多途径地推进媒介素养教育。

一、课堂教学平台建设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最集中、最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同样需要依靠教师通过课堂集中传授有关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引导学生探究思考,从而形成良好的媒介素养。然而对于一般地方本科院校而言,由于对媒介素养教育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因而媒介素养教育的课堂教学这一平台建设尚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监控等各个方面大力加强这一平台的建设。

1.课程体系建设

对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媒介素养教育首先要解决的是最基本的媒介素养教育进课堂的问题。这需要以学校教务部门为主导,各教学院系为主体,把媒介素养教育明确纳入各专业培养计划,完善课程设置体系。笔者认为媒介素养作为当代公民应有的重要素养,应与公民的政治素养、道德素养、法律素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并以一门公共必修课的方式納入大学课程设置体系,至少也应作为一门通识教育课程以公共选修课的方式长期开设。除此之外,还应做好与《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公共必修课程的对接,并辅以开设新闻学、传播学、图书情报学等相关选修课群,从而构建起一个相对完善的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体系。

2.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建设课堂这一教学平台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关键和重点。由于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除了部分开设有相关专业的学校可以由专业教师承担全校性媒介素养课程教学外,某些院校都缺乏相应的师资储备。一般地方性本科院校尤其如此。因而一些院校只能由相近专业的教师以副业的形式勉强承担。更有一些院校则干脆漠视,媒介素养教育进课堂尚未提上议事日程。对此,各高校应予以充分重视,增加投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依靠引进和培训,逐步建立起一支专业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3.课程教学规划与管理

对于课堂这一媒介素养教育平台的建设,课程设置是前提,师资建设是关键,而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才是其最终落脚点。因而抓课程教学的规划与管理,应成为主要着力点,这就涉及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材选择、教学实施、教学质量监控等问题。当然,各学校因层次不同,条件不同,目标不同,以及课程设置方式不同,媒介素养教育要如何开展,讲些什么,怎么讲,教材是选用还是编写等都不能一概而论。但笔者认为,有几条是很基本的:(1)各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力量,深入研究,精心设计,争取效益最大化;(2)要融知识教育、能力教育、素质教育为一炉。知识教育是基础,能力教育是重点,素质教育是目标。努力使学生对媒介造就的拟态环境拥有理性精神和分析、评判及适应能力;(3)要加强案例教学。这是能很好地融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于一炉的教学方式。如追踪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国内外不同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报道加以综合分析,让学生把握其差异,分析差异背后的蕴涵,看到信息背后的信息,从而形成理性精神,提高信息解读与利用能力;(4)质量监控不要只注目于课堂,而应涵盖大纲制定、教材选用、课堂组织、课程考核等的全程质量。

二、群体动力平台建设

群体动力理论是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美籍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于上世纪30年代提出的。他把物理学的磁场概念引入心理学中,认为人的心理、行为决定于内部需要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因此,要测量人的心理与行为就必须了解完成这一行为的内在心理力场和外在心理力场的情境因素。群体中各成员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形成了依慕、权威、利群、合作、竞争、共生等关系,进而形成了包括凝聚力、驱动力和耗散力等要素构成的群体动力系统,它们相互作用、抗衡,彼此消化、转化,推动群体的发展。这一理论是旨在寻找和揭示群体行为与群体中的个体行为的动力源,从心理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寻找对群体及个体行为的推动力量。这一理论对传播学、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的研究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是探讨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时不应忽视的。人是社会化的动物,每个人都有群体归属的需要。年轻人尤其重视群体生存,渴望被注目、被认同。因而通过群体活动相互影响,是高校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平台。要加强这一平台的建设,笔者认为至少要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有意识、有计划地组织班级、社团活动

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会自发地产生对媒介信息的关注、分享、讨论、评判、争锋及如何使用媒介的教与学等。这种自发的媒介认识、媒介解读、媒介利用对培育学生的媒介素养自然有其价值和意义,但存在随意性强、效率低下及容易误读、偏向等局限性。如某一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较高,从网络中搜罗出大量淫秽或反动信息与同学分享,引发群体兴趣,产生错误认知等对媒介素养教育产生的就是负能量。对于这种群体动力的存在,我们应主动加以引导与利用,使学生对媒介的认知、解读、利用由自发走向自觉,由随机性的浅尝即止走向系统深入,并依靠指导和群体压力使偏向得到自纠。为此应做到:(1)除班集体等自然形成的团体外应组织起一些专门社团,并指导开展有益媒介素养提高的相关活动,如媒介知识抢答、媒介信息制作等竞赛活动;(2)有意识地结合实际设置议程,引导解读媒体;(3)着意培养舆论领袖,激活群体动力效应。

2.加强学工队伍建设

在课堂之外,高校一般是以学生处、团委为主导,辅导员、班主任为主体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学生工作不仅要有依靠规章制度的硬性管理工作,更应有通过思想、文化引导的软性管理工作。学生工作队伍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是学生群体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因而也应是媒介素养教育群体动力平台的主要建设者、维护者。然而在一般地方本科院校,一方面因为媒介素养教育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学工队伍对媒介素养教育缺乏明确目标和自觉意识,加上因工作惯性而往往对此忽视。另一方面,学工队伍因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现实原因,无法很好地履行媒介素养教育责任。为此应通过业务培训、学习交流、人员调整等多途径加强学工队伍建设,从而完善媒介素养教育的群体动力平台建设。

三、实践应用平台建设

媒介实践狭义地说是指运用媒介制作传播信息的活动,在媒介素养的三个基本构成——媒介认识、媒介解读和媒介利用中主要是作用于媒介利用,主要培养的是媒介设备使用能力和媒介信息的制作与传播能力。但其实不然,它是对媒介素养的全面培育。在媒介使用时首先要涉及对媒介的认识,包括对媒介的设备、传播途径、传播范围、传播功能、效应乃至传播规范、要求等的认识。在信息制作中会涉及传播目的确定,内容、形式的选择,传播技巧的安排,语言信息与非语言信息的配合,等等,这都无疑有助于我们提高批判解读媒体信息的能力。如头版头条除了信息本身的内容外,还包含媒体乃至社会对它的重视与强调,等等。正是由于媒介实践有多方面的意义,因此就成了高校媒介素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加强媒介实践平台的建设也成了构建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平台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对此,笔者认为应从三个方面下工夫:(1)进一步完善校园媒体。与一些名牌院校拥有较多社会资源,社会媒体对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参与程度高不同,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媒介实践的平台主要是依靠校园媒介。高校校园媒介一般包括校报、校园电视、校园广播、校园网等。对这一构成体系可作进一步完善,如报刊方面除校报外可支持办院报、班报、社团报,在校园网方面可以增加班级、社团子网站,可增加学生贴吧、论坛。(2)提高学生对校园媒体的参与程度。在校园媒体信息的采、写、编、评、制作、播报等方面尽可能地向学生开放,丰富学生的媒体实践经验。(3)以学校宣传部门为主导,以各校园媒体工作人员为主体,以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教师为辅助,加强对学生媒介实践的指导。

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这既是高校的使命与责任,又是在社会竞争中高校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在媒介素养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的今天,如何实施媒介素养教育也就成了当前高校建设中的重要课题,希望笔者的探讨于此有所裨益。

[1]汤书昆,孙文彬.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述评[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2).

[2]李军林.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模式的借鉴与建构[J].传媒观察,2012(1).

猜你喜欢

媒介群体院校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