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戴 妈 妈》 研 究 综 述

2015-12-02胡笑瑛

文教资料 2015年21期
关键词:白人女性主义黑人

陈 圆 胡笑瑛

(宁夏大学 外国语学院,宁夏 银川 750000)

一、引言

格洛丽亚·内勒是现当代非裔美国女性文学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内勒在该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她成长过程中的经历密不可分。首先是内勒的母亲。她热爱阅读,同时也鼓励性格内向的内勒广泛阅读,鼓励她坚持写日记,在母亲的教育和指导下,少年时代的内勒便忠于读书,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日记本上。其次是她在布鲁克林求学期间接触到一系列女作家如托妮·莫妮森、艾丽丝·沃克等黑人女性文学家的一些著作,正因为如此,内勒才开始从事与非裔文学相关的写作。尽管内勒出生在纽约,但是和其他非裔美国人一样,她的根在美国南部。通过对自己家族历史的追寻使得内勒获得了大量有关美国黑人的资料,了解到美国黑人生活的复杂性。所有这些都成了内勒的写作素材,由此诞生了她的第一部著作《布鲁斯特街的女人们》,为她成为在美国小说界除托妮·莫妮森和艾丽丝·沃克以外当代美国黑人女性文学队伍中又一领军人物奠定了基础。自从1983年内勒的处女座小说《布鲁斯特街的女人们》获得美国图书奖以来,她又出版了另外四本长篇小说《布鲁斯特街的男人们》、《戴妈妈》、《林顿山》、《贝利小餐馆》。在这些著作中,《布鲁斯特街的女人们》受到了国内外学者和批评家的广泛关注,对其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其他作品却很少得到应有的关注和研究。事实上,内勒的该部作品以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全新的写作视角真实再现了各个阶层的黑人女性的生活和内心世界,揭示了黑人女性之间和谐的女性关系对她们获得自我身份的认知的重要性。该部作品在黑人女性小说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内勒的处女作小说使她一夜成名,但真正巩固她在非裔美国文学界的地位的,确是她的第三本小说《戴妈妈》。在该小说中,格洛利亚·内勒以非裔美国人这种双重身份为依托,以民族文化和人性的光芒实现对双重弱势群体或多重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关怀,最终推动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全面和谐发展。这种以文学探索生存意义的深度写作引领黑人种族文化步入世界艺术的殿堂。因此,《戴妈妈》堪称为当代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典范之作,它不仅将非裔美国文学推向了另一个高度,而且使得内勒成了非裔美国女性小说复兴运动中的先驱。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对格洛丽亚·内勒更深入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和评论家开始关注《戴妈妈》这部长篇小说,现将国内外对这部小说的研究现状作概述。

(一)国内对这部小说的研究

1.对小说的主题进行了研究

《戴妈妈》这部小说的主题主要涉及女性主义、黑人性和非裔美国人对生活在没有压迫的黑人社区的渴望,等等。不同的学者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层面揭露了这几个方面的主题。首先,一些学者结合相关的理论直接分析《戴妈妈》这部小说。如学者杨帅(2007)在论文中就研究了百纳被主题的黑人女性主义。在该文章中,他结合了艾丽丝·沃克的女性主义观点分析柳泉庄女性之间的“姐妹情谊”、“母性光辉”,并结合柳泉庄男性和女性的和谐相处印证了女性主义观点里的男女之间,人与自然、社会之间和谐共存的关系。学者朱姗姗(2012)也基于黑人女性主义理论分析了女性在柳泉庄里的重要作用,如黑人女始祖萨菲拉建立了整个黑人社区,戴妈妈治愈整个黑人社区,以及女性通过制作百纳被来传承传统文化,通过名字来确定自我,通过口头叙述神话故事来记录历史,她们的这些行为为美国非洲裔女性的发展画上了重要的一笔,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次,部分学者通过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象来深化主题,如学者林文静(2013)通过分析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手”的意象揭示“牵手”的寓意:牵手意味着相互依存与和谐;生态的和谐需要人与自然的牵手,种族间的和谐需要白人与黑人牵手,不同性别之间的和谐需要男性与女性的牵手,深化了生态女性主义这一主题。学者武玉莲(2013)将柳泉庄看做一个乌托邦世界,在这个乌托邦世界,黑人不仅能够自给自足,过着田园式的乌托邦生活,同时这个乌托邦也是一个不受白人影响控制“黑人能坚守自己文化传统的种族乌托邦,亦是一个对父权神话重新改写了的母权乌托邦”(武玉莲,2013:82),作者塑造了一个没有种族压迫与阶级统治,两性达成和谐的完满的黑人生存社区,展现了非裔美国人对美好世界的憧憬,批判了社会现实之弊。最后一类是部分学者将《戴妈妈》与其他一些小说做对比,强调该小说与其他小说的同一性和异质性,突出主题。如杨帅(2009)将莎士比亚的暴风雨与该作品进行比较,指出《戴妈妈》的创作形式、文本题材和人物刻画与《暴风雨》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戴妈妈》将黑人女性主义的主题更深刻地进行描写。学者张圣妮(2008)比较了《林顿山》和《戴妈妈》中的男女主人公,指出《林顿山》中的女性或追求浮华的金钱、地位,或被男性所束缚,遗失了传统,丢失了自我,从而导致了悲惨的结局。《戴妈妈》中男女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强调黑人的传统,突出女性的权威,强调对个人对自身的肯定,最终迎来美好的结局。学者曾艳钰(2007)将这部小说与内勒的其他三部黑人女性主义的小说相比较,揭示内勒如何一步一步从描写生活在美国城市底层黑人女性的悲惨生活;到颠覆和解构基督教的传统,向美国的主导意识提出挑战;到最后在《戴妈妈》中通过建构理想的黑人社区,为贫苦的黑人指出一条明路,再一次强调和谐的黑人社区的必要性。

2.对小说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研究

《戴妈妈》中涉及了较多黑人民族文化和黑人的特殊传统,如百纳被、黑人巫术、黑人药草、黑人特有的风俗、黑人音乐,等等。几乎每个研究该小说的学者都会或多或少在文章中提到该方面的内容,其中也不乏对该方面进行具体研究的学者。国内研究最多的便是百纳被、黑人治愈能力和黑人巫术。如杨帅(2007)和学者曾竹青(2008)从黑人女性主义视角考察《戴家奶奶》中的百衲被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含义,书中的百衲被体现了黑人女性主义思想:强调差异性,同时倡导整体性。在书中,百衲被被赋予了神奇的力量,它把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接起来,是黑人在现实生活中克服种种困难的力量源泉。学者马永峰(2009)分析了《戴妈妈》中的魔幻现实主义的成分——大多是有关于黑人巫术和黑人的治愈能力,如戴妈妈通过观测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预知未来;能和死去的祖先交流;用巫术惩治坏人;或者用黑人特有的草药治愈村民,等等。所有这些都展示了黑人传统的魅力,同时也强调了黑人传统文化对非裔美国人寻找身份认同,寻求归属感的重要性。

3.对小说的叙述技巧进行了研究

国内对《戴妈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说的主题和具体内容上,对叙述技巧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在叙述技巧方面,《戴妈妈》主要运用了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技巧,包括百纳被式的结构,蒙太奇手法,不同叙述视角的转换,等等。如马永峰(2009)在他的文章中主要用百纳被来解读该小说的多角度叙事的特征,凸显了黑人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分析其他叙事技巧,如过去与现在的并置,小说电影化特征,以及意识流等。学者郑朝辉(2007)将《凝望上帝》和《戴妈妈》进行比较,指出内勒除了继承使用了赫斯顿“言说者文本”这一特殊的叙述策略外,还运用了大量后现代主义叙述手段,将真实和虚幻、现实和历史结合在一起的叙述技巧。

(二)国外对这部小说的研究

与国内研究相比较,国外对《戴妈妈》的研究更加集中在小说的主题和具体内容上,特别是有关黑人传统,女性主义和双重意识方面。而且在这基础上,国外的学者进行更细致、更深入的研究。

1.对小说的主题进行了研究

国外对小说主题的研究所采用的途径一般为对比研究,学者通过诸如对比不同的女性主义理论,对比小说中相矛盾的要素,对比同类小说主人公的不同命运来深化主题。如学者阿黛尔(2004)通过揭示小说中柳泉庄黑人女性不仅能够运用非洲传统定义自我,孕育社区,认识世界;而且能够与男性和谐相处的方方面面,强调了非洲女性主义(不同于传统意义上女性主义和妇女主义)的独到之处——它能够将黑人男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了共同生存而斗争,充分利用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提升黑人这一种族在整个社区、国家和世界的地位。如学者贝提娜(2005)分析了《戴妈妈》中内勒借鉴莎士比亚小说所描绘有关欧洲传统文化部分,将其与非洲传统文化进行对比,强调各类文化的差异性。同时通过分析柳泉庄的历史、各类非裔美国人的性格特征和他们的人生经历 (如非洲女奴萨菲拉和白人奴隶主的结合才创造了柳泉庄,受黑人文化影响的戴妈妈和受白人价值观影响的乔治的“牵手”才治愈了昏睡中的可可,同时接受黑人和白人文化洗礼的可可最终获得戴家人一直缺失的 “平静”),反对一味接受黑人文化和白人文化(如乔治只接受白人文化而对黑人传统文化熟视无睹,用白人的价值观看待岛上的事物,最终以悲剧收场),强调黑人文化和白人文化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更强调了非裔美国人身上不可分割的非洲性和美洲性。只有将两种文化结合起来的非裔美国人才是完整的;只有黑人文化和白人文化和谐共存,相互借鉴,才能共创和谐社会。再如学者谢丽尔(2000)认为内勒的《戴妈妈》倒置了莫里森的小说《苏拉》,因此将这两本小说进行比较研究。她对比了两本小说中的各个要素特别是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苏拉》中的黑人男性仇视白人,奉行白人虚假论,对白人的价值观非常抵触,黑人女性苏拉自立自强,为了追寻自己的理想而不断抗争,但最终也逃不出深受愚昧黑人男权压迫下黑人女性的悲惨的结局。《戴妈妈》中的黑人男性尊重黑人女性、尊重白人的价值观,不盲目排外却坚守本民族的文化;黑人女性虽主宰整个社区,但能与黑人男性和谐相处。谢丽尔(2000)揭露了《苏拉》中自立自强的黑人女性在男权社会的种种压迫下最终走向悲惨结局的命运;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戴妈妈》中两性达成和谐的完美的黑人生存社区的重要性。

2.对小说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研究

与国内研究相比,国外学者在该方面的研究角度比较新颖,而且涉及了国内学者没有研究过的部分内容。如学者克里斯蒂娜(2010)将文学研究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她鼓励学生结合已学的非洲巫术理论分析相关小说来加深理解。学生们通过阅读《戴妈妈》,结合相关理论剖析小说中出现的巫术(如萨菲拉能够徒手抓住闪电,用闪电点火;戴妈妈总能和灵魂交谈,能正确地预见未来;鲁比利用巫术偷偷除掉情敌而不被人发觉),探讨小说中巫术的现实和虚幻,了解巫术的重要性,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另一学者苏珊(1993)则分析对比了小说中的白人要素和黑人要素。在苏珊(1993)看来,小说中的白人要素,如承载白人文化的手工艺品、白人先进的科学技术,抑或是乔治用白人的价值观看待黑人文化历史,乔治的大男子主义,等等,都是二维的具体的,不适合黑人种族的发展的。而一些黑人要素,如传承家族历史的黑人百纳被、黑人女性的姐妹情谊、黑人女性对待生活的态度、黑人的文化传统等,都是三维的,不仅具有美学价值,更重要的是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能够治愈黑人,而且能激发社会活力。学者莫尼卡(2002)用宗教象征理论创新性地分析了《戴妈妈》中的非语言行为,如编头发过程中头发和手的意象等。在小说中,手是创造力的体现,能创造柳泉庄,创造新生命,创造和上帝沟通的桥梁;头发是人类精神力的象征,是气的源泉;编头发则是能和上帝相联系的神圣的宗教活动。黑人女性独特的非言语行为不仅是基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活动,而且是上帝的力量在黑人女性日常生活中的具化,将黑人种族和宇宙紧密联系在一起。

三、问题与建议

从研究方向来看,国内学者较之国外在《戴妈妈》叙述技巧研究上略胜一筹,从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在该小说研究中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国外相比仍旧有一定差距。国内有关该小说的研究仍需要进一步发展和深入。从研究方法来看,国内学者倾向于套用相关理论框架系统分析某个主题。国外学者的研究方法比较新颖,除了将文学研究和教学法研究结合起来之外,他们也倾向于对比研究。与国内学者不同,国外学者更加细致更加深入对比研究小说中的各个要素,对比该小说与其他相关小说。就小说的具体内容来说,国外学者从各个方面系统地研究了黑人巫术,而国内学者在该方面涉猎较少。因此,国内研究面有待拓展,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创新价值有待挖掘。

[1]Bucher,C.G.(2010).“He Came but He Don’t Believe”:Teaching Chesnutt and Conjuring through the Lens of Naylor’s Mama Day.Studies in the Literary Imagination,43(2),85-96.

[2]Coleman,M.A.(2002).“THE WORK OF YOUR OWN HANDS”:Doing Black Women’s Hair as Religious Language in Gloria Naylor’s Mama Day.Soundings: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85(1):121-139.

[3]Entzminger,B.(2005).The Legacy of Sapphira Wade:European and African Cultural References in Gloria Naylor’s“Mama Day”.?The Griot?24(1):57-68.

[4]Meisenhelder,S.(1993).“The Whole Picture”in Gloria Naylor’s Mama Day.Women’s Culture Issue,27(3):405-419.

[5]Newson-Horst,A.S.(2004).Gloria Naylor’s “Mama Day”:An Africana Womanist Read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fricana Studies?10(2):1-13.

[6]Wall,C.A.(2000).Extending the Line-From Sula to Mama Day.Callaloo,23(4):1449-1463.

[7]马永峰.论格洛丽亚·内勒《戴妈妈》中的魔幻现实主义[D].厦门大学,2009.

[8]林文静.男性·女性·牵手——格罗丽亚·内勒小说《戴妈妈》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淮阴工学院学报,2013(02).52-57.

[9]武玉莲.论《黛妈妈》中的乌托邦书写.世界文学评论,2013(15).78-83.

[10]杨帅.论《戴家嬷嬷》中的互文性策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04).92-94.

[11]杨帅.对《戴家嬷嬷》中百衲被主题的黑人女性主义研究[D].中南大学,2007.

[12]张圣妮.论格罗利亚·内勒小说《林顿山》和《戴妈妈》中的身份寻求主题[D].华侨大学,2008.

[13]朱姗姗.歌劳莉亚·内勒《妈妈·戴》中的女性力量[D].湖南科技大学,2012.

[14]曾艳钰.再现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种族与性别——评当代美国黑人后现代主义女作家歌劳莉亚·奈勒.当代外国文学,2007(04).47-55.

[15]郑朝辉.继承与发展——《凝望上帝》和《妈妈戴》之比较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7.

[16]曾竹青,杨帅.《戴家奶奶》中百衲被的黑人女性主义解读.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111-114.

猜你喜欢

白人女性主义黑人
白人的暴行是如何将昔日被奴役者在重建时期争取到的进步变革一手粉碎的 精读
新西兰杀戮事件凸显白人极端主义在全球影响之广
影史上第一个黑人与白人接吻的镜头,是他剪辑的!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义
重寻黑人主体身份意识,构建和谐社区——小说《宠儿》的黑人女性主义解读
《花月痕》的女性主义解读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女性主义性政治
美国第一位黑人三军主帅——鲍威尔
郑成功的黑人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