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
2015-12-02王龙
文/王龙
回家的路
文/王龙
印象中是一个无风的冬天,低矮的天空浮动着铅青色的冻云。我换上簇新的军装,就要告别故乡,远走天涯。我尽量拿出“男儿提剑出燕京”时的那种豪气干云,凛然无畏,不愿凄凉的泪水冲淡悲壮的行色。因为我要去的,是传说中月球般遥远的西藏,人们都在仰望的地方。
满载新兵的客车喘息着爬过一道陡坡,公路上一道醒目的标语扑面而来:“驶出射洪地界,祝您一路平安!”那一瞬间,我的心突然“格登”一沉,这才明白,生平第一次离开这个生活了19年的川北小县城,我就要去往的,是一个完全遥不可知的未来。我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吗,命运之神能宽怀地拥抱我吗?
漂泊即岸。19岁的少年从此才明白,最远的路,叫天涯。
巧合的是,就在我惴惴不安离开家乡当兵那年,《军营文化天地》正好创刊。也就是说,这本刊物正好和我的兵龄一样长。遥想当年创刊问世之时,这本杂志的编辑们想必也和我那年当兵离家时的心境一样,不知道这本刊物究竟能走多远吧?恍然不觉间,《军营文化天地》和我的兵龄一样,已经走过了20年。20年的路能够走多远,应该走多远?她如同一位默契多年的老友,见证着我或浓或淡的军旅履痕,我也目睹她一路峥嵘的骄傲成长。
“儿当兵到多高多高的地方/儿的手能摸到娘看见的月亮/儿知道,娘在三月花中把儿望/娘知道,这里不是杀敌的战场/儿却说,这里是献身报国的地方……”
上世纪90年代的西藏,高原兵们没有人不会唱这首歌。它比流行榜上任何一首最当红的歌曲更抒情,更壮美,更能熔化士兵的心。我正是从《军营文化天地》里第一次看到这首歌的。记得在西藏的一个军营春节,电视画面里一位纯美清雅的女歌手一往情深地唱起这首歌,背景是一位持枪肃立于雪域高原的西藏兵,守护界碑,眺望远山。那一瞬间,所有的高原兵都醉了。乡愁绵密,牛粪火噼啪,映照着每个人眼中思乡的泪水……那一夜,高原的漫天朔风中飘荡的全是格外香甜的鼾声,和各种各样关于梦里家园南腔北调的呓语呢喃。后来又在《军营文化天地》上读到许多说兵话、写兵事、有兵味的作品,无形之中,她渐渐成为我初涉军旅的精神家园。
新兵岁月最难熬的当然是想家了。当人的生命处于无法抵达的漂泊状态时,仅仅用无根的浮萍来概括内心的失落,是远远不够的了。中学时代爱读古人无数的羁旅乡愁之作,远赴西藏后我才理解了那些去国怀乡、自忧自怜的古人身影,镌刻着怎样刻骨铭心的孤独落寞,苍凉凄美:“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其情何切,其音何哀,其景何悲!
我们当兵的西藏昌都,那时还是十分偏僻落后的一个藏区小城。对于我这样一位感情丰富的标准“文艺青年”来说,连队里订的那份《军营文化天地》,每一期都是我最珍贵的“精神福利”。在一个近于文化沙漠的精神孤岛上,封面上靓丽得让人有点犯晕的漂亮女兵,活泼生动喜闻乐见的内容,甚至圆润光滑泛着清香味儿的纸张,都是我和“外部文明”保持联系的唯一方式,是我抵抗遗忘和被遗忘的最好通道。我们连队的营房十分简陋,班排住宿都很紧张,更别奢望有什么图书室了。好在连队文书是我的老乡,因此确保了我很奢侈地成为这本杂志的第一读者。
班长对我这个“文化人”网开一面,特许我私自接了一个5瓦的小彩灯,每晚熄灯后偷偷牵进被窝里,翻阅一堆《军营文化天地》《解放军文艺》《西南军事文学》杂志,酝酿着我由来已久的文学理想。但班长的前提条件是,我必须承包班里所有的工作总结,并且帮战友们给女朋友写情书。那些年,我一边躲在被窝里津津有味地阅读这本杂志,一边和战友们的女朋友在纸上谈各式各样的“恋爱”,还真的帮其中几人成功地“骗”来了老婆!
可偏远的昌都实在是“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一遇到川藏线雨季塌方,邮件报刊就要等上十天半个月才能送达。于是我如同人约黄昏一般,苦苦煎熬地期盼每一期新杂志的到来。
漫长的等待里,云山之外,来路茫茫,这本杂志给予我的所有欢乐和忧伤,美丽和迷茫,都被如此温情地笼上了一层山水田园般的诗情画意。我曾经以她发表的小品剧本参
加元旦晚会演出,过关斩将力拔头筹;第一次给她投稿小心翼翼,内心却如经年老友,心有灵犀。在思念家乡、想念亲人的岁月里,《军营文化天地》成了我回家的路。
印象最深的,是中央电视台七套节目女主持人卫晨霞开设的一个栏目《卫晨霞信箱》,每期都很认真地回复来自全军基层官兵的各类回信,其中有她耐心细致的解疑释惑,有温暖亲切的问候安抚,有充满真情的指点迷津……栏目上方配有卫晨霞美丽大方的照片,一脸“知心姐姐”温和动人的微笑,让人如沐春风。我也曾好多次提笔想给“知心姐姐”写封信,可又总是不知语从何起,终归没有写成。
十多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央视办事时,远远与她不期而遇。她风采依旧,笑意嫣然。我竟然心跳有些加快,但还是没有和她打招呼,目睹她飘然而去。她也许不知道,在所有曾经关注那个叫《卫晨霞信箱》栏目的战士心里,“知心姐姐”从不幼稚,永不衰老。她曾是我们与这本刊物心心相连的感情纽带,是一盆在异乡的土地上红炉煨雪、竟夜长谈的温暖炭火,是战士心中丰富而动人的美丽意象。有这些,足够了。
就在去年的5月,我回到了阔别19年的昌都采风。19岁到昌都当兵,19年后故地重游,不由得想起了余华在《活着》结尾时写到的“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沧桑感慨,无从言说。
我的连队已经是一片废墟。老连队已搬迁到500多里之外的边防一线,当年的连队只留下断墙残砖。唯一没有变化的是,连队门前那排老态龙钟的斑驳古树,树叶婆娑,在风中低语,似曾识得故人归来。
那一天夕阳西下,落日熔金,我一个人在苍茫暮色中燃烟静坐,出神地凝望高原那轮亘古不变的太阳舒缓恬静地下沉,下沉……西风残照里,苍山如黛,暮色似海。安详地微闭上疲惫的双眼,任灵魂在千年孤寂万古萧飒中尽情飞翔,心灵深处恍惚有某种夜莺般的歌声,悄然穿行于无边的大地……20年前,多少个无人喧嚣的静夜,我独自在这座陌生藏地城市的边缘,在雪落无声的静夜里,在天寒地冻的哨位上,在昏黄摇曳的路灯下,陪伴孤独少年的只有那一本本薄薄的杂志书籍,将胸中那缕不曾熄灭的文学火光顽强照亮,这其中就包括《军营文化天地》。
我知道,这一生走得出那片高原的天空,却永远走不出她神秘的力场。这种源于血液深处的亲近,构筑了我军旅岁月最初的蓝本。站在老连队的“遗址”上,那些手捧每期《军营文化天地》如饥似渴阅读的日子,清晰如昨。这位无形的精神朋友,依然历久弥新。后来从机关干部到专业作家,从这本杂志的读者到作者,直到成为被她热情介绍的“青年作家”,岁月流转,我沿着一条长长的路抵达了这个军营文化舞台。
有一次,我去西藏察隅的边防某团采风。团长介绍我去一个条件极其艰苦的连队,连长又建议我去5公里之外的一个水力发电站看一下。
几经辗转,我才到达目的地。这是座小小的发电站,位于完全与世隔绝的深山密林中。出来迎接我的电站最高“领导”是王班长,一位头发已经秃了一半的老兵,一脸铁锈般的高原红。当我听说他服役不过16年,实在暗吃一惊:他苍老的面容比一些年轻的师长还显得更老气。电站总共3个兵,负责维护机器的日常运转和正常供电。在这个人迹罕至、偏远封闭之地,报纸杂志通常1个月后才能送达。但班里居然有个像模像样的学习室,整齐摆放着众多水电方面的专业书籍,我注意到阅报栏上许多杂志已经被翻卷了封面,其中就包括《军营文化天地》。
在这里,我竟然听到了一个意外的故事。王班长当兵前家里很穷,很早就辍学打工。刚来部队时,连写封完整的家信都很困难。他很喜欢《军营文化天地》这本图文并茂的杂志,但由于文化水平实在太低,许多文章只好让班里其他同志读给他听。天长日久,他很自卑,只好偷偷翻一下这些杂志,不再好意思麻烦战友。可以说,那是他心头无人知晓的一个隐痛。
看护电站的工作极其孤独艰苦,王班长原本以为只要吃苦耐劳就行了。然而来到这里后才发现,事情远非那么简单。驻地一到雨季便时常暴发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水电机组经常受损。而去最近的县城请水电专家来修复机器,也得走上好几天时间,连队经常因为断电影响正常工作。被逼无奈之下,王班长只好开始自学水电机组维护知识。他让家人从内地邮来一大堆水电书籍。可拿到书那天,他居然连一页也看不进去——书上的字有一大半不认识。
他曾万般无奈,痛苦焦躁,但下定决心从头学起,一定要翻过这座文化大山。不再让战友为自己读书读报,不再当什么事情也干不了的“睁眼瞎”。于是他买来各种字典,一个字一个字地查,一句话一句话地学,不断反复测试机组琢磨窍门。3年时间,他整整翻烂了6本字典,不知请教过多少位专家,终于自学成为当地一流的水电专家。如今,不要说连队的水电机组他烂熟于心,随时可以驾轻就熟,就是驻地方圆几百里内老百姓的水电机组坏了,也要来搬他这位“神仙”级救兵。
如今,王班长阅读任何一期《军营文化天地》杂志都不再是问题了。这本杂志重新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无穷乐趣。他还开玩笑似的说,有机会想把我自己的故事写出来,给这本杂志投稿。
王班长的经历,简直如同茨威格小说《象棋的故事》的翻版。当我站在学习室中那些密密麻麻的书籍前,为他的毅力和勇气惊呼不已时,他却笑着说,在西藏边防,这样的事情太稀松平常了。没有人能够帮你解决问题,本事都是逼出来的。
那一瞬间,我突然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历经长长的跋涉,我们的生命在这里交汇了。而那条共同的回家之路,就是与这本杂志的某种神秘缘分?★
责任编辑:方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