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史为鉴 推进外汇管理改革

2015-12-02本期嘉宾中国外汇学术委员会委员韩红梅

中国外汇 2015年13期
关键词:可兑换国际收支外债

本期嘉宾:《中国外汇》学术委员会委员 韩红梅

以史为鉴 推进外汇管理改革

本期嘉宾:《中国外汇》学术委员会委员 韩红梅

习近平总书记在“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的讲话中说:“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李光耀也曾经就历史对战略思维和决策的作用指出:“历史不会重复,但某些趋势及其结果却是永恒不变的。如果你不懂历史,就会目光短浅;如果你懂历史,就能着眼未来、高瞻远瞩。要了解现实、预测未来,必须对历史有足够的了解。不仅要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还要明白为什么发生。”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我们对外汇管理曾经经历的艰难曲折感触良多,对曾经推动改革的先行者怀着深深的敬意。

以史为鉴,需要有对过往历史完整、客观的记录。6月9日是国际档案日,其主题是“为了全人类保护好档案”。对于一个单位来说,档案具有凭证和参考作用。它是单位历史真实、全面的反映,也是维护单位自身权益依法行政的重要工具,是规范管理的基础。2014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对外汇业务档案管理的规定,外汇管理文档工作自此有了适应现实情况的管理规范。而其能否得到贯彻落实,关键就在于能否严格地按照文件制度进行操作。不久前我被问及为什么我国的外汇储备在1980年是负数。对此,我依稀记得,我们曾在1992年前后对我国的国家外汇现汇库存口径进行过调整,剔除了当时唯一经营外汇业务的中国银行的外汇头寸。为确认这一过程及其细节,我开始查阅历史资料。遗憾的是,要想找到当年留存下来的详细的文字记录却十分困难,我不得不联系当年与此项工作有关的同志共同回忆。这让我感慨,如果没有当事人的回忆,我们又能保留多少应该保留的痕迹。

以史为鉴,推进外汇管理改革必须坚持坚定不移的改革目标。以外汇领域统计监测为例,为履行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承诺,三十年前的1985年,我们首次按照国际规范公布了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并着手建立起中国的外债统计监测体系;二十年前的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行长令——实施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十年前的2005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开始发布,对国际收支和外汇外债形势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今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又开始按照新的国际标准公布中国的国际收支数据。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外汇领域统计监测不断进步的基础;增强统计对外汇管理的基础作用,是统计监测工作不断完善的动力;融入国际化、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和金融调控、增强统计的透明度,是不断提高统计监测水平的目标。现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为外汇管理提出了明确的改革目标:稳步推进利率与汇率的市场化改革,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债和资本流动管理体系,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这些工作,需要外汇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能焕发出极大的热情,不断努力,以促使各项具体任务的完成。

温故而知新,我们在推进外汇管理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主动自觉地研究问题,采取措施,以避免在今天重蹈一些国家和经济体在金融改革和货币可兑换过程中失败的覆辙;同时,努力适应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防范跨境资本流动对国内经济的冲击,平稳推进外汇管理改革。

猜你喜欢

可兑换国际收支外债
起底中资房企海外债
国际收支分析
从国际实践看资本账户可兑换与货币国际化的关系
全球资产再配置中的资本项目可兑换与金融市场开放
国际收支
合规视角下的外债业务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答
外债及其他信贷业务
我国资本账户可兑换的历程:经验和前瞻
国际收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