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高职院校大学生上课打瞌睡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2015-12-02王木生刘雪峰罗志红方丽霖

科技视界 2015年34期
关键词:公共课午休专业课

王木生 刘雪峰 罗志红 方丽霖

(江西卫生职业学院,江西 南昌 330201)

高职院校的教师经常面临的一种普遍现象就是学生上课打瞌睡。研究分析高职大学生上课打瞌睡的现状,分析高职大学生上课打瞌睡的主要原因,寻找针对性较强的干预措施,减少上课打瞌睡的现象,从而提高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国内有关学生上课打瞌睡研究报道较少,且仅限于大学生,专门研究高职大学生上课打瞌睡的研究较旱见。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江西省内1所高职院校2个年级、4个专业、12个班的68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选择该校2个年级、3个专业上课经常打瞌睡的6名同学进行深度访谈。共发出问卷680份,其中男生为47名,占7.5%;女生为583名,占92.5%;回收630份。回收率为92.6%。

1.2 研究方法

1.2.1 以班级为单位,运用整群随机取样法,采用《大学生上课打瞌睡情况调查问卷》进行研究,该问卷包括上课打瞌睡情况及成因调查20题,个人基本资料17题。

1.2.2 研究过程

采用集中团体测试方式,测试前用同样的指导语讲明测试目的,匿名独立填答,以打消学生的顾虑,问卷当场收回。

1.2.3 统计学处理

问卷收集、筛选后采用SPSSfor Window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上课打瞌睡的现状:在一周的课里,每天上课都打瞌睡的(≥1次/天)的占8.0%;有时打瞌睡和偶尔打瞌睡(1周≤1次)的各占37.4%和54.6%;上课打瞌睡时完全进入睡眠状态的占15.7%,闭着眼睛听讲的占22.5%,边睡边选择性地听讲的占44.4%;对于课上犯困或有睡意时,直接倒头睡,久睡不起的占5.6%,试着坚持几分钟,实在不行就会睡的占44.0%,仍坚持听课的占27.4%,先睡几分钟再起来听课的占23.0%;上专业课、公共课、选修课打瞌睡分别占5.0%、22.4%、35.7%;打瞌睡的时间在上午第一节课占24.2%,第二节课占25.4%,第三节课占40.4%,第四节课占10%;下午的第一、二、三节课各占56.6%、31.4%、13.0%;在公共课(如思想道德)比较放纵自己打瞌睡(睡觉)的占38.1%,专业课和计算机比较放纵自己打瞌睡(睡觉)的最少,仅占4.5%。有午休习惯的占41.3%;午休时间在15~30分钟和30~45分钟各占34.8%和55.0%;每天的睡眠时间是6~7个小时、8~9个小时、10个小时以上分别为 50.2%、45.2%、4.5%。 晚上在 22:00~23:00、23:00~00:00、00:00 ~01:00、01:00 以 后 入 睡 分 别 占 27.8% 、59.0% 、10.0% 、3.2%。

上课打瞌睡的成因:上课睡觉或打瞌睡的原因中,认为头一天晚上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不好的占24.0%,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的占16.9%,认为教师讲课吸引力不够的占16.1%,认为课堂气氛沉闷的占14.4%,认为教师的授课方式太沉闷的占7.0%,认为教室环境不良(如灯光昏暗、空气污浊等)的占3.7%,认为上述2种皆有的占7.7%,认为上述3种皆有的占5.4%,认为上述4种皆有的占2.1%,认为上述4种以上皆有的占2.7%;在睡眠不足的主要原因中,晚上长时间上网、晚上寝室同学很吵或不按作息时间睡觉、课程很多学习负担重、寝室外环境不好(如噪声很大,很吵)、正在谈恋爱、家庭原因如父母亲身体不好等分别占32.3%、16.3%、12.6%、11%、4.0%和3.9%。认为午休能缓解下午或第二天的学习疲劳,对接下来的课程能够有精神的占63.0%。

对于上课打瞌睡的处理:有30%的同学希望上课的老师或周围同学给予提醒,有37.1%的同学希望上课的老师做一些缓解打瞌睡或集中精力的小游戏;上课打瞌睡(睡觉)而没有听课,课后有30%、25.4%、9.4%的同学分别会找、一般会找、不会找同学拿课件或笔记课后学习或复习。

其他情况:有慢性疾病和有神经衰弱各占6.5%和3.7%;对吃早餐的调查发现,64.5%的学生每天都吃早餐,28.8%的学生有时不吃,3.8%的学生经常不吃;对早餐吃的数量调查发现,吃的很饱或吃的很多占7.2%,吃的不饱或吃的很少的占15.8%,吃的很合适或刚刚好占75.9%;每天进行体育锻炼占5.7%,每周至少锻炼 1次占21.5%,很少锻炼占47.2%,几乎不锻炼占25.5%。

3 讨论

与本科大学生一样,高职大学生上课打瞌睡现象也较普遍。本研究高职大学生在一周的课里,每天上课都打瞌睡、有时打瞌睡构成比均低于某医学高等院校,尤其是前者,偶尔打瞌睡构成比高于某医学高等院校(41.0%)[1]。这可能与本研究的对象主要为一年级(占60.4%),刚刚入学1年的大学生,对新生活、新环境、新课程充满好奇、激情等有关。

上午打瞌睡的时间第三节课最高(40.4%),下午第一节最高(占56.6%)。该现象可能与学生生理、没有午休有关。

公共课(如思想道德)比较放纵自己打瞌睡的现象较突出,而上专业课打瞌睡的现象相对较少(4.5%),提示大学生重专业课,轻公共课的教育。

对于上课打瞌睡的处理,大部分同学希望上课的老师或周围同学给予提醒,或上课的老师做一些缓解打瞌睡或集中精力的小游戏。

本研究显示,头一天晚上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不好占的比例最高,其次为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教师讲课吸引力不够,2种或以上因素占的比例较高(占17.9%)。造成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不好的主要原因是晚上长时间上网、晚上寝室同学很吵或不按作息时间睡觉(占48.6%)。有午休习惯的构成比低于本科生(86%)[2]。因此,导致大学生上课打瞌睡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生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有学生方面的,也有教师方面的。建议高职院校管理者、学生工作组织、班主任要加强对高职大学生个人品德修养的教育引导大学生劳逸结合,科学安排作息时间,避免长时间上网。

高职院校的主管部门、管理者、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研究,进一步加强专业和公共课程体系建设,加大课程体系改革的力度,尤其是公共课程的改革与创新。随着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广大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学习和掌握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如“慕课(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同时要求教师活跃课堂气氛,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尤其是当学生出现打瞌睡时。另外,本研究与学生是否吃早餐、早餐数量、是否参加体育锻炼与体育锻炼的频率等没有显著关联。

[1]吴敏,陈清,聂军,等.大学生上课打瞌睡的原因调查[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2):179-180.

[2]邵义舜,肖强,王砾.武汉市大学生睡眠情况调查初步分析[J].中国康复,2007,22(7):37-39.

猜你喜欢

公共课午休专业课
光影视界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Factors Affecting Memory Efficiency in EFL
配器课在师范高校公共课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疯狂编辑部之午休时间
午休小插曲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实践应用取向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实验教学的有效实施与应用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