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慢行交通现状及对策
2015-12-02陈云骥
陈云骥
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5
1 引言
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城市中机动化出行比例也越来越高,由此引发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安全事故、能源消耗等问题日益引起政府和普通民众的重视。
2013年,我国消耗的能源占世界的22%,而我国的GDP仅占世界的12.3%,能源消耗过大,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因此,我国在最近几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表现在交通领域就是大力发展慢行交通,并于2013年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了《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
在民众层面,随着国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民众对于出行的健康要求与日俱增,突出表现就是各种骑行、徒步活动的广泛开展,但现状由于慢行空间的缺乏,这些活动不得不在机动车通行空间上展开,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我国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高速发展过程中,其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一直遵循的是车本位的理念,具体表现就是宽马路、大街区、快速路和高架桥,为慢行出行考虑的空间大量缺乏,导致慢行出行比例逐年下降,私人小汽车出行比例不断上升,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交通问题。因此,如何从规划角度引领城市交通向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是当今交通规划界的当务之急。
2 城市慢行交通概念解析
慢行交通是相对于快速和高速机动化交通而言的,一般情况下慢行交通的平均出行速度不大于15~20km/h。慢行交通通常由步行及非机动车交通方式组成。在中国,这两种交通方式占据了居民出行中相当大的比例。
慢行交通是人类最原始的交通手段,其他出行方式的始端和终端一般都伴随着慢行的发生。
步行交通的特点为:
(1)自主灵活与随意性。慢行交通相比其他交通方式,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与随意性,无需像机动车一样分车道列队行驶,而是在可能的宽度内以不规律的的方式交错向前运动。
(2)高可达性。慢行交通具有极高的可达性,可以克服前进路径上的任何障碍到达目的地,对于道路条件的要求最低。
(3)高容量性。相对于机动车交通方式,慢行交通对道路资源的消耗较低,而且不存在环境污染,停车场的问题。
(4)有限性。由于慢行交通需要消耗体力,所以出行距离比较有限,超过适宜出行距离之后其竞争力急剧下降。一般来讲,步行出行距离不超过3km,而自行车不超过5km。
3 城市慢行交通困境
尽管慢行交通具有诸多的优点,但现状中国城市慢行交通的发展依然遇到了一些阻碍。
(1)城市建设上遵循车本位的模式。中国城市在改革开放快速化发展的过程中,一直遵循的是车本位的发展模式,宽马路、大街区、高架桥是这种模式的具体体现,对于慢性空间缺乏系统考虑,很多道路没有人行道,广场、步行街等节点更是缺乏。
(2)城市建设缺乏统筹兼顾。中国城市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机动车停车场的规划缺乏足够的考虑;而且在急功近利的思想驱使下,大量的停车场用地被改建为其他用途,导致城市内部停车设施欠缺,因此大量车辆占用慢行空间停放,管理上的漏洞导致已有慢行空间被大量侵占。
(3)城市慢行交通规划尚未得到重视。传统的交通规划中往往把道路网规划放在重要的环节,但对于慢行系统规划方面的研究不足,更缺乏相关的定量化分析方法,导致即使有往往无法落地,无法指导建设。
4 城市慢行交通发展的思路
为了城市慢行交通的发展,必须坚持两个原则:
(1)兼顾效率与公平。城市规划作为政府的一种手段必须协调各方的利益,在城市中生活着各种类型的居民。
(2)遵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慢性交通属于支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绿色交通方式,在中国城市用地日益紧张的条件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推进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发展。这是一种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它由政府、社会组织或公司在客流集聚地设置站点,提供适于骑行的、具有特殊设计的自行车给需要的人群,自行车免费使用或根据使用时长收取少量费用,该系统还包括与之配套的技术系统、道路设置等。
5 城市慢行交通设计指引
城市慢行交通的设计应该朝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下面重点从几个方面来阐述:
(1)增加步行道;
在没有步行道的道路上,利用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增加步行道。
(2)增加市民步行广场;
利用城市停车场空间,建设市民广场,增加市民活动空间,塑造良好环境。
(3)退台建筑;
沿街设计中,商铺首层退后形成退台空间,供步行者使用,是常用的方法。
(4)积极开发立体步行空间。
在城市开发强度大,用地紧张的条件下,可以积极开发地下步行空间或者空中连廊系统。地下步行系统一般采用步行街的形式建造,可利用地面进行通风;而空中连廊则将各种用途的高层建筑连为一体,使行人快速便捷完成各种目的的出行。
6 结论
慢行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积极促进交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不论是从政府节能减排层面还是民众健身休闲层面,发展慢行交通都有着很大的必要性。在对慢行交通系统进行规划设计时,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以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与城市整体规划协调考虑,注重精细化的交通设计和细节处理,以推动慢行交通的健康发展。
[1] 王炜,过秀成等.交通工程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
[2] 陈峻,徐良杰,朱顺应等.交通管理与控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
[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R].北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3.
[4] 山中英生,小谷通泰,新田保次.城市交通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M].张丽丽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5] 张昱,刘学敏,张红.城市慢行交通发展的困境与思路[J].城市发展研究,2014,21(6):113-116
[6] 夏天.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设计策略分析[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0,28(5):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