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系列报道(四) 多民族大家庭 共发展同进步
2015-12-02尹博林
尹博林
攀天阁海拔2700米,是一块典型的亚高山盆地,地处云岭山脉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萨马阁林区。特殊的地质运动在这里形成了盆地,雨水、光照、土壤、气候的优越条件孕育了这块肥沃的土地。一百多年来,当地纳西族、普米族人民利用这些优越条件,经过几代人辛勤耕耘,使一般只能在海拔2000米以下种植的水稻在这里安家落户,最高亩产达到400公斤,创造出了高海拔水稻高产的奇迹。
攀天阁乡位于维西县城以北,东、南与永春乡接壤,西及西北端与白济汛乡连结,东北与塔城镇为邻,乡政府驻皆菊村,海拔2680米,距县城38.8公里,全乡下辖8个行政村,62个自然村104个村民小组。全乡共3975户15756人,主要民族为傈僳族,占全乡人口60%;纳西族,占总人口22%;藏族,占总人口的9%;普米族,占总人口的6.8%;另外还有汉族、白族、怒族等。物产以茯苓、羊肚菌、松茸、木耳、天麻等山货药材较多,乡域境内最高海拔3768米,最低海拔1700米。
“迷人不过攀天阁,稀奇不过老黑谷。”正如当地的民谣一样,攀天阁不仅风景秀丽让我为之着迷,更让我流连忘返的是当地少数民族的热情与好客,还有由多个民族组建成一个融洽大家庭的当地特色。在攀天阁一个家庭中拥有2种民族的现象十分普遍,全乡有3种民族的家庭也有665户,一个家庭有4种以上民族的大家庭更达到了87户。家住攀天阁迪姑村的熊大妈家就是一个拥有了普米族、纳西族、傈僳族、汉族4种民族的大家庭,熊大妈是普米族,和大爹是纳西族,大媳妇是傈僳族,女婿是汉族。熊大妈介绍说:“当年外族是不允许通婚的,我和你和大爹当年结婚也算是打破了这个传统。”“结婚的时候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呢”和大爹笑咪咪的补上说。也正是因为看到熊大妈与和大爹婚后幸福美满的生活,子女们也纷纷效仿,儿子熊建勋恋上了小时候经常一起放羊的傈僳姑娘,女儿喜欢上了汉族小伙。当说起各民族之间风俗习惯不同时,和大爹说:“相互体谅包容嘛,一家子有啥不习惯的,一年里我们能比其他家庭过好多节日咧。”这种人与人之间真正的融洽,不关乎任何其他,那么的纯粹和真实。
攀天阁在纳西语中意为“牧牛场”,原是一块牧野草地。云岭春季消融的冰雪,夏季充沛的雨水汇聚于此,使攀天阁成为一片泽国。传说一只神犬从天边拣到谷种,带回攀天阁,人们把谷种播到地里,一粒发十棵,一棵发十蓬,就成了今天的稻海。所以当地居民至今还保持这样的习俗,秋收后第一次尝新米,首先要让狗先吃。历史记载,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维西通判冯舜生带领攀天阁群众开凿落水洞,疏水垦田1000余亩。记载这次工程的落水洞石刻,至今仍保存完好。1916年,当地居民曹氏、彭氏兄妹回原籍鹤庆扫墓途中,从剑川县上兰乡(今老君山镇)带回三升俗称“黑谷”“老鸦谷”的寒带谷种到攀天阁试种并取得成功,从此翻开了攀天阁坝子种稻产米的历史。到1949年,攀天阁坝子种植稻谷面积已达280余亩,并逐年增长。但由于缺乏科技,耕作粗放,亩产仅在100~150千克之间。上世纪70年代,攀天阁农科站农艺师通过认真调查,采用单株选育方式提纯复壮,培育出一个产量相对较高的品种,称为“攀农一号”,一直种植至今。这个品种也是目前世界上适宜海拔最高、产量最稳定的一个水稻品种。目前,攀天阁坝子水稻种植面积现已增长至1300亩,亩产可达到500斤左右,稻米已成为攀天阁周边群众不可替代的主粮。攀天阁大米在当地被称为“红米”,特点是稻壳泛黑,米芯略偏红黄色,煮食则清香润口。
人们常说“家和万事兴”,如今的攀天阁便是如此,多种民族之间相互交融,互相帮助,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多年来从未发生过一起违法犯罪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