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消费品进口政策及对策的思考
2015-12-01黄海
黄海
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今年4月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围绕满足消费升级要求,完善税收调节等消费品进出口相关政策,增加群众购买意愿较强的消费品进口。
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是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举措。适当合理增加消费品进口,对于扩内需、保就业、惠民生,对于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对于推动国内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都有重要意义。
正确认识消费品进口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扩大消费品进口,绝不仅仅是进口商品和贸易方式的改变,对于传统的外贸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而言,这都是一场深刻的变革。
首先,要改变对外贸易“重出口、轻进口”的现象。
由于1978-1989年间我国外贸逆差的年份多达10年,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长期实行“奖出(口)限进(口)”的外贸政策,具体到财政、税务、检验、检疫、金融、外汇管理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少各种各样的支持政策。这种和经济全球化思维完全背离的观念必须改变。
其次,要改变出口贸易“重经济建设、轻人民生活”的现象。
在长期的短缺经济条件下,“先生产后生活”、“先治坡后治窝”指导思想,也体现在进口政策中。直到2014年5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中,仍然要求“积极支持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扩大国内短缺资源进口,合理增加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必要的一般消费品进口。”这里不仅把消费品进口排在最后,而且加了“合理”、“必要”、“一般”等多个限制词汇。
第三,要改变进口商品“重原材料、轻消费品”的现象。
统筹采取综合措施促进消费品进口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消费者的购买力数量巨大,潜力无穷,关键是要有令人心动的有效供给,有让人心安的产品质量。现在,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对质量好、服务好的消费品和服务性产品需求很旺,如果国内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只能转向国外市场。为了有效激活广大群众的消费欲望,形成巨大的增长动力,留住宝贵的消费资源,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促进消费品进口。
1.调减进口税率。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在消费品进口环节多重征税(关税、消费税和增值税等),税率也较高。2008年11月,笔者曾上书国务院领导同志,建议降低部分消费品进口税率,扩大进口,把消费留在国内。李克强、王岐山都作出重要批示,指示有关部门认真研究。今年6月1日起,降低了部分服装、鞋靴、护肤品、纸尿裤等消费品的进口关税税率,平均降幅超过50%。至此,我国已经降低了服装、鞋靴、护肤品、婴儿食品和用品、厨房炊具、餐具、眼镜片等多类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关税。为了进一步鼓励消费品进口,还有必要对进口消费品的税种、税率等进行归并,并逐步下调。
2.深化流通改革。
国内外的实践经验都证明,降低进口关税有利于促进进口,但进口商品的价格是否能够随之降低,则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制约。如我国降低厨房炊具和眼镜片的进口关税后,一些名牌刀具和眼镜并没有随之降价,有的反而提价。之所以出现这种“降税不降价”的现象,关键在于绝大部分国外高端品牌在国内的销售渠道,均由外商完全控制,定价权也牢牢掌握在外商手中。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深化流通体制改革,重构流通渠道,打破价格垄断。
一是尽快培育自采自销的大型零售企业集团。目前,国内的大型零售企业特别是百货店大多放弃了商品采购,对包括外商在内的进场经营企业,按照收取“保底租金”加“经营收入提成”的方式获利,由商业经营企业沦为商业地产房东,将进口商品的采购权、定价权、经营权拱手相让。应努力转变经营模式,提高自行采购或买断商品自营的比重,逐步增加对进口消费品价格的话语权。特别要鼓励既有国际贸易经验和海外采购资源,又在国内拥有大型购物中心的大型外贸集团,直接同国际一线品牌洽谈采购自营业务。
二是促进跨境电子商务进口健康发展。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部署,优化通关流程,鼓励开展跨境电子支付,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跨境电子商务提供通关、仓储、融资等各项服务,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商品体验店等营销平台,多渠道增加消费品进口。由于受语言、风俗等因素影响,目前“海淘”队伍的主体是海外华人、留学生等个体经营户,除了要鼓励“天猫”等电子平台发展跨境电子商务进口外,还可以支持大型外贸企业利用海外机构开展跨境电商进口。
三是拓展国内小商品批发市场的进口业务。经过多年发展,国内涌现出大量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他们拥有发达畅通的销售网络,快速便利的物流体系,完全可以把小商品批发市场作为载体,为国外三四线品牌的消费品产销企业牵线搭桥,不仅要把批发市场作为进口消费品的集散地,更要在市场经营户中发展进口商品的国内市场总代理或区域代理商,互利互惠,扩大消费品进口。“义乌-新疆-欧洲”货运专列开通后,义乌小商品市场正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四是完善“平行进口”政策。平行进口是国际上打破外伤垄断经营行之有效的做法。目前,上海自贸区已经开始进行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允许进口企业在生产国或第三国购买汽车,进口至自贸区内的指定市场销售。广东、天津自贸区也准备进行类似的试点。据商务部亚洲司提供的消息,韩国从1995年开始实行消费品平行进口政策,2014年总结经验教训,发布了《消费品进口结构改善方案》,目的是消除平行进口障碍多、使用率低等问题,打破部分消费品垄断进口现象,降低进口消费品的价格。该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简化平行进口的通关程序;提高平行进口商品真伪的可信度;建立平行进口与直接进口的共同售后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参与平行进口提供便利。从上海自贸区试点情况看,韩国的这几项措施很有针对性和借鉴性,值得认真研究借鉴。
3.实施贸易便利。
日用消费品品类繁多,易损易腐,目前以进口资本品、中间品为主的进口管理政策措施很难适应,需要专门研究制定适应消费品特性的报关通关、检验检疫、标识管理等政策,提高进口贸易的便利化。国务院支持浙江义乌在小商品出口政策上进行突破创新,首创了“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简化出口货物通关程序,便利了出口企业,促进了商品出口,取得良好效果。其经验可以在改善进口环境方面予以借鉴。
4.培育中国品牌。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的商品走遍全球,当然也应当成为中国市场上的“主角”,进口消费品只能作为补充。我国历史悠久、传统工艺独特、人文底蕴深厚,许多商品独具特色,具有成为国际著名品牌的潜力。应立足长远,采取综合措施,把进口消费品同促进国内民族高端品牌发展结合起来,让更多“中国智造”的高端商品不仅满足国内市场的消费需求,也能销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