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文化火炬彰德育光华
2015-12-01王瑜
王瑜
学校文化传统是学校最珍贵的发展资源,那么学校文化建设该如何合理地传承历史,使深厚的文化底蕴转化为学校发展的“营养基”?
一、根深——学校文化挖掘
1. 南武文化孕育弘毅教育
面向未来的教育,我们探索教育创新之路,找到属于南武实验小学的特色主题——“弘毅教育”。“弘毅”一词语出《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其意为“宽宏坚毅”,朱熹在其集注中说明,“弘,宽广也;毅,强忍也。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学校践行“弘毅教育”意在希望学生意志坚强,追求共同的理想;努力学习,怀揣报国的抱负。把“弘毅教育”作为教育主题和教学特色,本身就与南武校训“坚忍奉公、力学爱国”一脉相承。
2. 德育理念凝聚“大爱德育”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德育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广大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把道德列为做人的根本,他说:“没有道德的人,学问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更新德育观念,创新德育工作,才是南武魅力德育的关键所在。我们从历史传承中寻找精神动力,汲取思想精华和道德养分,用传统的文化资源,用现代教育的理念,赋予传统的“南武文化”以时代精神,并将此精神渗透于学校品德教育的各个环节,形成独具特色的德育理念——“爱国·大爱德育”。“爱国”是南武百年校训中的两个字,是南武人最高的情感价值取向。赤诚的爱国情怀,滋养了一代代南武人的心田,启迪着南武师生立身为人的品德情操。“爱国·大爱德育”理念,倡导以“爱国”为核心,以“爱的教育”为德育工作的主线,使每个人感受爱、珍惜爱、释放爱,拥有爱的力量,掌握爱的表达,践行爱的回馈。
二、叶茂——盛开德育之花
1. 情景式德育渗透
我校注重班级文化建设,通过创建高雅班级文化氛围净化心灵、陶冶性情、修炼品格、培养情商,发挥“桃李不言”的隐性教育功能。“绿树中队”“国学中队”“小帆船中队”等特色中队建设,主题鲜明;“奉公”集体主义思想渗透无声。各班级积极营造“崇文尚武”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感,发动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布置教室,发挥學生主体的参与性;班牌、板报、班徽、班训等彰显特色班级文化,时刻激励师生健康向上。教室内,精心设置了文化角、心理角、作品角、荣誉角等,营建积极的班级文化场,激活心灵正能量。
2. 感悟式德育渗透
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学科德育渗透是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我校引导教师挖掘学科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并把德育因素与“南武文化”融会贯通,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德育的实效性。
我校思品科组,围绕学校“弘毅教育”主题,确立了“积小爱成大爱”的思路,突出学生主体,贴近学生生活,依照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来设定不同年级的爱国教育主题和实施计划。又如语文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崇文”之风,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引导学生积极诵读蒙学经典《弟子规》《三字经》及国学经典《论语》《道德经》等,以浓厚的国学氛围,陶冶情操,丰富学养,升华品格。
我校把推进校本德育课程作为实施新课程的关键要素,鼓励教师把校本德育课程开发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我校开发的《文风武韵》校本教材,是以“南武文化”为引领,以我校“坚忍奉公、力学爱国”校训为纲,将丰富的南武文化知识、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身心素质、创新的思维方式融为一体,通过班会课和品德课落实教学。通过校本德育课程开发与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具有“弘毅教育”特色并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学校德育工作目标。
责任编辑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