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大问题
——由“教师讲”转变为“学生悟”——“因式分解的平方差公式”的教学
2015-12-01哈尔滨市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
◎哈尔滨市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 李 杰
设置大问题
——由“教师讲”转变为“学生悟”——“因式分解的平方差公式”的教学
◎哈尔滨市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 李 杰
一、主题与背景
这节课是2014年哈尔滨市第五届“烛光杯”课堂教学大赛的课题.其中有五位教师同时讲这个课题.因式分解的平方差公式(以下简称公式):a2-b2=(a+b)(a-b),是在学习整式乘法的平方差公式(a+b)(a-b)=a2-b2之后学习的.这一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公式的特点,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一个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在这个过程中,体会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关系.在日常的教学中,绝大多数的教师进行这节课的教学时,一般都是直接给出公式,讲清公式的特点,例题示范后,进行大量的多项式因式分解的训练.这样的教学,从表面上看,学生顺利地掌握了公式,轻松应对中考.深度思考后会发现,学生虽然能熟练应用公式进行因式分解,但他们不一定体会到公式的来龙去脉和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真正感悟公式的特点,是教师“教会”而不是自主“学会”公式的应用.那么对于这类公式课型的教学,除了应对中考,学生思维能力会有哪些提高呢?如何通过设计大问题情境,由“教师讲”转变为“学生悟”呢?
为此,在初中数学学科的教研实践基地旭东中学,由两位初中数学教研员、旭东中学校长、主任及数学组全体教师组成课题组,讲课教师确定为于立波老师,以因式分解的平方差公式为例,进行了专题研究.
二、情景与描述
本节课我们通过“公式的得出、公式的辨析、公式的应用”三个主要环节进行描述.
环节一:公式的得出
问题一:有一个边长为5的大正方形和一个边长为4的小正方形,这样叠合在一起,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生:9.
师:反应真快!
问题二:如果大正方形的边长是10,小正方形的边长是6,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又是多少?
生:64.
师:好!
问题三:如果大正方形的边长是5.6,小正方形的边长是4.6,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又是多少?
(学生思考片刻,有些困难.)
师:看样子这样的算式快速算出有些困难,有没有更好的简便方法计算呢?我们继续研究.
师:如果大正方形的边长是a,小正方形的边长是b,阴影的面积是多少?
生:a2-b2.
问题四:你还能用其他形式表示阴影部
分的面积吗?
(同桌为一个小组,利用学具合作完
成,完成后汇报.)
教师提供方便快捷的图形学具,各小组同学积极思考,相互合作,研究出几种不同形式,教师深入其中,适时指导.各组学生汇报成果:
组1:将阴影部分分割成两个长方形,然后拼成一个大长方形,从而得到阴影部分的面积(a+b)(a-b).
组2:将阴影部分分割成两个长方形和一个小正方形,得到阴影部分的面积(a-b)2+2b(a-b),整理后得(a+b)(a-b).
组3:将阴影部分分割成两个直角梯形的方式,可能得到阴影部分的面积.整理后得
师:分割得很巧妙,真是不错的想法.
师:我们来看,不管哪个式子表示的都是阴影的面积,那么它们在数量上应该怎么样?
生:相等.
师:这样a2-b2=(a+b)(a-b),我们在哪儿见过类似的式子?
生:在学整式乘法时学习了(a+b)(a-b)=a2-b2平方差公式.
师:实质上我们把整式乘法的平方差公式等号两边互换位置就得到了a2-b2=(a+b)(a-b).
师:观察这个等式,从右到左是整式乘法,那么从左到右是什么呢?
生:因式分解.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研究的因式分解的平方差公式,用这一公式将一个多项式因式分解的方法就
是我们今天将要研究的公式法.
(板书:21.3.2公式法(1))
环节二:公式的辨析
师:请同学们观察公式的特点,谁能尝试用语言描述一下这个公式.
(几个学生描述,教师板书.)
师:我们再来看前边的问题,大正方形的边长是5.6,小正方形的边长是4.6,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如何求呢?
生:5.62-4.62=(5.6+4.6)×(5.6-4.6)=10.2.
师:同学们很智慧啊,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因式分解的平方差公式就能快速计算出结果了!
问题一:在材料纸上写两个能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的多项式,并且同桌交流一下,说说你写的多项式为什么能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
片刻之后,学生纷纷回答:①x2-9;②4x2-9y2;③(x-m)2-(x+n)2;④3x2-7y2.
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典型例子,学生到黑板上讲解.之后教师又拿出几个多项式:
问题二:x2+y2、-x2+y2、-x2-y2,大家看这些多项式能不能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呢?为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师:大家辨析得非常好,那么怎样的多项式才能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谁能提醒同学应该关注什么?
在学生热烈的研讨下,大家基本达成共识:应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的多项式,主要应该有两项,有平方,还有差的形式,两项异号.更可贵的是,一名学生发言中强调:为了不出错,首先把前后两项分别写成整体平方的形式,确定谁相当于公式中的a,谁相当于公式中的b,然后再进行因式分解.这些都是由学生探究发现的,是非常难得的.
环节三:公式的应用
教师设计一个很有思维含量的问题.
问题:从下列式子中:y4、-ab、x4、1、16x2、a3b,选取两个式子组成一个多项式,并因式分解.与同桌同学合作完成.
在学生交流中,学生组合成很多的多项式,并进行因式分解,教师选择几个典型的多项式:x4-y4;x4-16x2;a3b-ab.学生到黑板上板书并讲解.学生发现一些典型错误,有的没有分解到最后,学生之间大胆纠错,相互质疑.最后归纳由学生进行一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时,易错点和注意事项.
三、问题与讨论
关于“公式的得出”环节,在备课时,大家争论的焦点在:方案一,一部分教师认为,因式分解的平方差公式a2-b2=(a+b)(a-b),实质上可以直接由整式乘法的平方差公式(a+b)(a-b)=a2-b2等号左右两端交换位置得到,我们教学时,可以直接得到,这样简洁直观,一目了然.方案二,另一部分教师则坚持,由学生感兴趣的两个正方形叠合在一起,(如下图)快速回答剩余部分的面积入手,从特殊情况边长是数字入手,再过渡到一般,从图形的角度来验证公式.这样操作虽然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这样能很好地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引导学生用几何的方式解决代数的问题.
究竟怎样做才是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呢?大家展开了深入的讨论,用图形的面积来验证公式是否必要?其中A教师的发言引起大家的深思,用方案二不仅仅是从图形的角度验证公式,它还有一个重要功能,是让学生体会学习因式分解平方差公式的重要性,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个公式,这样学生会对本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方案二是可取的.教师B又有不同的观点,方案二的作用是明显的,但它不能让学生更好地感悟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之间的关系.真理越辩越明,最后,达成了共识.首先通过几组正方形图片叠合,求剩余部分的面积作为热身,在数据上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然后设置大问题:利用学具探究正方形边长为a、b时,叠合后剩余部分的面积,从而,从图形的角度得到了a2-b2=(a+b)(a-b),然后应用它解决刚才产生认知冲突的问题,即5.62-4.62,如何计算的问题,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新知学习的必要性,再自然联想到前面学习过的整式乘法的平方差公式(a+ b)(a-b)=a2-b2,将它左右两边交换位置,也可以得到因式分解的平方差公式a2-b2=(a+b)(a-b).
这样的设计既让学生有浓厚的兴趣的同时,还使数与形结合得更紧密,同时又自然地体现了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关联.
关于“公式的辨析”及“公式的应用”环节,第一次上课的设计是先引导学生观察公式的特点,再尝试用语言叙述出来,为了进一步体会具体问题中的式子与公式中a、b的对应性,教师举两个简单的例子作示范,说明如何与公式中的a、b对应,并讲解正规的书写格式,然后给出例二,复杂多项式的因式分解(需两次分解的多项式),引导学生总结易错点.课后,听课教师在讨论中一致认为,观察公式的特点、用语言描述公式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关于具体问题中的多项式与公式中a、b的对应性的理解,是学生熟练准确应用公式的关键所在,课上老师这样示范,学生会模仿照做,从应试角度看,解决简单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没有问题,但是突出表现教师牵制学生来思考它们的对应性,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自己感悟从不同角度辨析公式呢?还有对公式的应用大家也有不同的看法:问题不应该由教师直接给出,易错点也不应以教师为主强调,应让学生悟出.问题出在课堂设置的问题太小、太碎,缺少思维空间.经过大家的研究,对第一次上课的问
题设置修改为最后一次上课的方案.
四、诠释与研究
按照研究的方案进行教学后,课题组成员再一次进行了反思.在课堂的关键环节的问题设置,如:问题四:你还能用其他形式表示阴影部分的面积吗?(两名同学为一个小组,利用学具合作完成,完成后汇报.)问题一:在材料纸上写两个能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的多项式,并且同桌交流一下,说说你写的多项式为什么能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问题二:x2+y2、-x2+y2、-x2-y2,大家看这些多项式能不能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呢?为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从下列式子中:y4、-ab、x4、1、16x2、a3b,选取两个式子组成一个多项式,并因式分解,小组合作完成.这些问题具有以下特点:其一直接指向本节课的本质,其二这些问题都需要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及相互合作再能完成,思维含量较大.而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解决问题策略恰当,给学生自主感悟公式与熟练掌握公式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在思维发展的关键点上,恰当地采取合作学习,学生在倾听、思考、合作、质疑中感悟新知,收获新知.
同时我们也发现,在设置大问题,放手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关键环节的掌控至关重要.如:在学生用图形探究公式和利用学具操作遇到困难时,教师不应该袖手旁观,应及时指导学生使用学具,把握课堂节奏,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在公式的应用环节中,学生自主发现纠错因式分解易错点时,同样也需要教师及时提升.课堂设置问题越大、越开放,课堂生成对教师来说要求就越高,需要教师反应机敏,处事灵活,及时调控,这也是教学机智的充分体现.
对于这样代数公式类课型的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公式的同时,应引导学生经历公式的生成过程,在此过程中,注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积累必要的数学活动经验.教会学生自主感悟公式,学会熟练应用公式,寻找易混易错点,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E-mail:88686329@qq.com
❖编辑/张烨